书城社科我们在一线:甘肃新闻工作者抗震救灾亲历
11188400000057

第57章 在余震中迎接朝阳

新华社甘肃分社 张锰

5月12日,一个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日子,一切都在按照生活的惯性进行着,如果没有地震的发生,这一天似乎仅仅是2008年日历上密密麻麻排列的数字中的一个。然而,就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撼动神州西南部的大地震改变了所有人的生活,也使我经历了一次从未有过的采访之路,更经受了一次终身难忘的人生历练。

地震第二天一大早,我随分社副总编谭飞一道奔赴紧邻四川的甘肃省陇南市,增援已经到达灾区的分社另外两名记者。

路上不断得到分社提供的消息,在靠近四川灾区的文县、康县、武都等地,道路、通讯完全中断,灾情非常严重。职业的敏感令我热血沸腾,激情在心中燃烧。到灾区去!到受灾最重的地方去!

晚上10点钟,终于赶到陇南市首府武都区。我们分头行动,谭总负责与抗震指挥部联系、协调采访,我则背着相机连夜采访当地临时帐篷医院的救治情况。城区里虽然没有出现房倒屋塌的场面,还是被一种恐惧的气氛笼罩着。大街上搭满了简易的避震棚,惊魂未定的人们忙着加固临时的“家”。虽然人头攒动,却透着一丝悲凉和无奈。

在结束了武都的采访后,第二天下午,我赶到甘肃受灾最严重的文县,和先前到达的分社记者王艳明、韩传号汇合。文县紧邻四川省青川县,余震不断,随时都在感受着大地的颤抖。

为了确保安全,县上安排所有的人住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铺位不够,我和分社司机谢海决定睡在车里面。经验丰富的谢海把越野车后排座位翻起来,腾出后备箱的空间,铺上一层军大衣,就成了一张蛮不错的双人铺。可是,躺下来却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舒服,车厢底部坑洼不平的部件垫得人浑身疼,两个大老爷们儿挤在狭小的后备箱里根本没法翻身,只能蜷起腿背靠背地躺着。也许是白天采访太累,居然保持着固定的睡姿一觉到大天亮,全然不知夜里又发生了2次较大的余震。

越往南走,越靠近四川,越靠近震中,那里的灾情也越严重。在了解到文县紧邻四川省青川县的碧口镇交通、通讯中断,成为“生命孤岛”的消息后,我主动请缨,紧急奔赴文县最南端的碧口镇。沿途地震后山体崩塌、公路塌陷随处可见,更加强烈地向我们展示着地震的残酷。

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为了深入受灾最重的村庄,我搭乘军车,和救援的解放军官兵一起进入高半山灾区,又步行10多公里,走访重灾农户,在废墟上坚持采访,拍摄了大量现场照片,被偏远山村的受灾群众称为最早来到村里的外地人。在公路交通中断的情况下,我翻山越岭,在受灾群众的帮助下,乘坐小舢板船进入受困山村进行深入采访。在余震中冒着高温,克服重重困难保证发稿安全,及时将现场稿件第一时间发回分社。

天色渐渐暗了,晚上在哪里过夜成了一个看似简单,但又无法回避的难题。镇上给我们在救灾指挥部的帐篷里腾出了几个床铺,但是看着当地干部和救灾人员辛苦的身影,怎能忍心占用他们休息的地方呢?两山之间的碧口镇要想找到一块平坦、安全的地方实在不易,当地受灾群众都住在防雨布、塑料布等搭建的简易帐篷里,我们为了不给当地抗震救灾增加负担,决定夜宿受灾群众安置点,倾听受灾群众的心声,也亲身体会受灾群众的真实感受。在碧口水电厂附近的安置点里,受灾群众在两个防雨棚之间给我们腾开一块空地,我们把租借来的被褥铺在地上,露天席地而睡。躺在地铺上,抬眼是满天繁星,听着深夜里远处神经质般的鸡鸣狗叫声,“零距离”感受着大地一阵阵的颤抖。半夜里,被余震惊醒的受灾群众的一次次的呼喊声把我们叫醒,我们抓紧难得的机会,及时展开采访。在灾区露宿的第一个夜晚,就在反反复复与余震的周旋中度过……

山区的朝阳还没有露头,但天空已经麻麻亮了。清晨受灾群众的生活状态应该是最鲜活、最丰富的。我背起20公斤重的摄影器材,走进每一个安置点,寻找最鲜活的画面。在白龙江堤上,搭满了受灾群众的临时帐篷。我坚持走进每一个帐篷,了解他们的受灾情况,捕捉拍摄当地干部群众在大灾面前,坚韧不屈的精神面貌。每次这样的采访我都要步行近10公里。许多受灾群众被我们感动,纷纷从自家送来饭菜给我们吃,还要腾出帐篷让我们好好睡上一觉,但都被我们一一婉拒。

发稿安全应该是我们在灾区采访期间最担心的问题。在灾区通讯还没有完全恢复的情况下,确保正常发稿只能依靠海事卫星了。但是,海事卫星对环境要求非常高,必须在开阔的场地架设。为了找到这样的地方,我和同事们爬上一个个山头,冒着余震的危险,及时、安全地发出稿件。一次,在当地变电所的空地上架设海事卫星发稿,时值中午,烈日高照,连接海事卫星的笔记本电脑不堪忍受高温,死机“罢工”了。我和同事只好交替更换电脑,死机的拿到阴凉处休息,另一台拿来继续工作。电脑可以乘凉休息,而我们却要在烈日下操作,确保发稿正常。我找来一块大纸板子,顶在我们的头上,坐在地上操作海事卫星,坚持一个多小时,终于安全完成了发稿任务。

在条件异常艰苦的情况下,我在文县灾区坚守了五天五夜,圆满地完成了抗震救灾第一阶段的报道任务。

在分社统一部署下,我于6月1日再赴灾区进行灾后重建的采访报道。此时灾区余震不断,而且随着雨季的到来,次生灾害也不断发生,面临的报道任务更加复杂。为了深入挖掘当地灾后重建的进展和困难,我和同事再次进入受灾最重的文县,集中反映灾区在教育、医疗等领域的重建进展,以及灾区农业生产恢复情况,同时对灾区重建中的困难和问题也进行深入地报道。这个阶段中,我按照分社的统一安排,策划、采写并拍摄完成了灾后高考、重阳节、灾后一月等重要时间点的报道。

灾区不断遭受暴雨、大风、滑坡等次生灾害威胁。一天夜里,灾区忽然狂风大作,我们住的帐篷几乎被大风刮倒,接踵而至的暴雨又使得帐篷里小雨不断,床铺全部被打湿。我和同事们赶紧将电脑、海事卫星、摄影器材等设备转移到安全地方,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又冒雨采访住在简易帐篷里的受灾群众。白天帐篷里温度高达40摄氏度,为了保证电脑用电和发稿安全,我们仍坚持在高温下帐篷内编辑照片,采写稿件。针对第一阶段受条件限制没有深入采访的报道题材,此次进行了更加全面的采访报道,并且不断拓展报道领域和手段,全方位报道灾区灾后重建工作。同时走访了大量灾后重建的重要部门和人员,为今后的抗震救灾报道积累了大量素材。

此次抗震救灾报道中,我采写的摄影、文字稿件被总社播发180多篇(幅),多篇稿件被《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经济日报》等重要媒体采用。在全国哀悼日当天,总社播发的《这一刻,全国同哀悼》摄影组稿中,我在文县灾区拍摄的照片被国内外160余家媒体采用,受到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