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我们在一线:甘肃新闻工作者抗震救灾亲历
11188400000053

第53章 媒体的责任

省广电总台电视新闻中心 刘珊

大家现在看到我手中拿的这盒茶叶,是甘肃陇南出产的碧口龙井,这是一盒去年的茶叶。在去年的采茶节上,这种茶叶中最好的被卖到了8000元一斤。但是今年,这个茶叶绝收了,陇南人民赖以生存的“黄金产业”被斩断了。眼下正是茶叶丰收的时候,但是西北茶乡的人们却失去了自己的家园,正在废墟上苦熬。

我在甘肃受灾最重的文县采访了近20天。在我准备前往灾区报道的时候,我询问已经在那边的同事,还有什么需要带的东西,他当时只说了一句话,“带着心来”。在那个时候,我们每天都沉浸在各地的灾情报道中,心情已经很沉重,但是当我们走进陇南,走进文县的时候,还是被眼前的情景所震惊了。

曾经的塞上江南,如今呈现在眼前的,是满目疮痍。青山秀水间,点缀着一片片倒塌的废墟;滚滚麦浪后,传来的是撕心裂肺的哭泣。灾情,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重。

陇南航拍

陇南,是甘肃最接近四川的一个市,是甘肃贫困人口最多的市。它位于甘肃省的东南部,是甘肃唯一一个长江流过的地方,也是甘肃地形地貌最特殊的一个地方。在我的印象中,陇南出了门就是山,除了山还是山,用当地形象的一句话形容,房子都是挂在山崖边上的。因为平地很少,农民舍不得把仅有的川地用来盖房子,那些地方都是用来耕种粮食的。而居住的那几间房子就建在半坡,甚至山顶,每一砖,每一瓦都是他们自己背到山上去的。农民们居住的很分散,两户人家也许拉开门就能上说话,但要坐在一起,却要上下走一天的山路。

正是因为陇南这种独特的地形,给此次抗震救灾造成了极大的困难。2343个受灾的村子就散落在那些沟壑纵横的峡谷和山梁之间,农民一辈子的积累就是那几间悬在山边的房子,汶川大地震摇垮了陇南人民的家园,给原本贫瘠的土地带来更深的伤痕。

在我们的记者第一时间到达受灾最重的文县时,那里没有传输手段。为了让灾情能够在第一时间播出,更早的获得救援,我们的记者每天在190公里的山路奔波,一个来回就是8个小时,在不断的余震中躲避滚落的山石,每天凭运气活着。

由于在地震中道路和通讯的中断,很多地方的灾情不被人知。同时也因为,山里农民居住的分散,救援不能第一时间全面覆盖。我们的记者便成了此次抗震救援的先遣队,报灾情,发新闻,是我们每天的工作。路好的地方靠汽车,路断的地方靠双脚,灾情就这样被传递。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很小的片段。

(记者画面:像你们村里的情况已经统计上去了,有些地方的困难还没有解除。这是国家的大灾难,坚强一些,慢慢就好起来了,我们会给区上反映、给市上反映,把帐篷给你们拉回来,解决好生活。省上、市上、区上、乡上肯定会把大家安排好。放心吧,不要太担心。)

大家刚才看到的这个片段,是我们的记者在甘肃受灾最重的陇南市的草坪村,结束采访时,跟全村人说的一段话。我们的记者在地震后的第七天,在救援队伍和救灾物资都还没有到达的时候,徒步进入这个村子。村里人在地震后见到的第一个来自外界的人,就是我们。地震后,由于道路和通讯的中断,他们跟外界失去了联系,成为“孤岛”。他们不知道除了草坪村,其他的地方都成什么样了,他们只知道,自己遭受了灭顶之灾,家园没有了。

草坪村画面

全村100多户人家全部受灾,成片垮塌的房屋,没有一顶帐篷,废墟旁瘫坐的人们还在撕心裂肺地哭泣。当看到记者后,他们围上来诉说各自家里的情况,我们的镜头走到哪里,他们跟到哪里,当我们结束采访准备离开时,他们聚在村口,那种无助又期盼的眼神,那种对生活绝望没有一点信心的眼神,让我们的记者落泪,也让我们的记者无法转身离去。我们的记者站在那里跟老乡讲,“你们放心,房子倒了可以再建,不要失去信心,一定要坚强起来,党和政府不会不管你们,很快救援物资就会运到的,帐篷和粮食会运进来的。”

这原本不应该是记者说的话,但是在那种时候,我们记者不仅仅是新闻的采访者,他还是一个个受伤心灵的抚慰者。我们必须去抚慰那些无助恐慌的心灵,去拍打那些流泪抽搐的肩膀。在这个时候,记者既是新闻和灾情的发现者、受伤心灵的抚慰者,同时也是加速救助的联络者。当我们的记者晚上回到驻地后,就多方联系,最后找到金徽酒业集团,诉说了草坪村的灾情。第二天,一万米的彩条布和一万斤面粉就送进了草坪村。村里人搭起了遮风避雨的帐篷,每户人分到了两袋面粉。

视频画面

画面里这个跌倒的人,是陇南康县豆坪村的村主任,地震后两天没有吃过一顿饭,看见记者,泣不成声,话还没说出口,人就倒在地下了。在那一刻,我相信他看见的不仅是记者,还有希望。看到救援,一直紧绷着的神经放松了。

豆坪小学画面

地震后,豆坪村200多户800多人无家可归。豆坪小学也成了一片废墟,所幸的是,144个孩子在老师的集结哨中,及时撤离了教室,没有一个受伤,但是没有地方上课,地震的阴影在孩子们心头挥之不去。记者先是联系到已经赶到灾区救援的解放军部队,很快孩子们有了帐篷教室,现在天庆集团已经捐资50万元,准备重新修建豆坪小学。

茶乡画面

由于不断的余震,已没有人敢去陇南收购茶叶了;茶厂的设备损坏严重,无法生产;山坡上的茶树荒芜,无人采摘。我们的记者发动各自的力量联系各地的茶产业组织和协会,前天听说已经有人要去帮助陇南的茶农采摘购销了。

在灾难发生的时候,灾区需要的是各种专业的救援队伍,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赶赴地震灾区的记者也是一支救援队伍。

在这次抗震救灾的报道中,我们发现,媒体的力量,已经不再仅仅停留在引导舆论上,发现和联络成了我们第一项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当地政府和群众形象的把我们比作了“先遣队”。我们和解放军官兵一样,都是战士,都走在灾情的最前沿,和灾区零距离的接触。在瓦砾中奔走,在废墟前聆听,灾情就是命令。“我们在现场”,一如“我们在战场”。

职责

省广电总台电视新闻中心 赵宏杰

在“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后,我两赴陇南地震灾区。19日,作为赴灾区采访的第二批记者,奔赴我省受灾最重的文县,在灾区的19天时间里,几乎跑遍了文县的各个乡镇,每天在不断的余震中发回最新的报道,在文县的19个日日夜夜,每天都有一些事情震撼着我、感动着我。

5月20日中午,我刚到文县抗震救灾指挥部,正在和同事交接工作,忽然看见两辆三轮摩托车开进指挥部,接着几位大姐、大嫂开始招呼正在指挥部里忙碌的人们吃饭,一问同事,原来这是文县当地的一些妇女同志自发组织起来,自己出钱出物,每天到这里送饭。这时一位大嫂端着一碗烩菜递到我面前说“同志赶快吃饭”,我问大嫂家里受灾了吗,大嫂说:“房子裂了,家具砸了。”我说你来这里送饭家里不用照顾吗,大嫂回答:“这是天灾谁也没办法,你们这么辛苦顾不上吃饭,光吃方便面可不行。”顿时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头,越发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

5月25日,我跟随兰州军区政委李长才慰问文县范坝乡受灾群众,范坝乡是文县受灾最重的乡镇之一,地处山区,地震把本来就很崎岖的道路损坏,我们的车走的路是临时打通的便道,加上余震不断,十分危险。在一处山嘴,路基松软,人要从车上下来,人、车分别通过,这时有人大喊:“赶快!有落石!”我看到走在前面的李政委快速跑过去后,山上随即掉下几块脸盆大小的石头,李政委表情镇定,就说了一个字“走”,我当时心里想,这么大的领导都这样,我们还有什么说的……我们要去的村子离山脚有5公里,要徒步爬上去,战士们每人背着50斤的面粉爬山,浑身衣服被汗水湿透,有些战士脸色煞白,我对一个年轻战士说,休息一会吧,他摇摇头说:“没事,乡亲们急需这些粮食。”到了村子里,老百姓们手里拿着粮食和慰问品感动万分,有些人泣不成声,我也是泪水模糊了双眼,看不清寻像器里的画面,没办法继续拍摄了。下午4点半,结束采访,在返回文县的路上。忽然看见四周山上腾起了阵阵烟雾,紧接着道路前方的山坡上不时滚下落石,驾车的解放军战士沉着冷静,加大油门冲了过去,耳边听到越野车底盘和山石咔咔的摩擦声,我和同事扛起摄像机将这些拍了下来,连同其他同事在文县街道上的出镜和群众的反映及时传回总台。

5月27日下午,我采访回来在文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帐篷里休息,县委宣传部的张部长进来叫我,我扛着摄像机出去一看,几位老大娘正和文县的同志说着什么,旁边停着一辆微型客货车,原来这是几位兰州来的大娘,地震发生后,她们自己拿出积蓄买的食品、矿泉水和一些生活用品,从兰州雇车拉到文县来表达一片爱心,我拉开车上的棚布拍摄时,除了看到方便面、面粉、蜡烛之外,还看见一箱兰州特有的传统食品——千层饼,大娘告诉我这是她们自己烙的。陇南大部分是山区,平时路就不好走,现在就更危险,大娘她们走了3天,我们她们为什么一定要亲自来到灾区,这里比较危险,在兰州一样可以奉献爱心。大娘们告诉我说:“我们到这来不为别的,就是让我们的儿孙们看看,教育他们应该如何做人。”我在心里说,多好的老人家,你们现在就已经给我上了一课。

5月28日上午,我和同事在文县清水坪村采访,由于中午12点要随科技部专家到碧口镇察看灾情,时间紧张,但是,每个要采访的村民都是同样一句话,“记者同志你们辛苦了,先喝口水,这茶是今年的新茶,这水是我们山里的泉水,你们一定要喝一杯!”这让心里焦急的他万分感动。“记者同志你们辛苦了”这是我在灾区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可是我知道这是职责所在,再苦再累都是应该的。

在灾区的19天里,我采制播发了37篇报道。这里发生的点点滴滴无不折射着我们伟大民族的光辉精神,我也每天被我的所见所闻感动。

7月10日至25日我又二赴文县,采访报道灾区群众在后重建的新闻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