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广电总台电视新闻中心 蔡怀生
2008年,从南方雪灾到胶济惨案,从手足口病到汶川大地震。那是一个怎样的时刻,让千千万万瞬时被吞噬的鲜活的生命和难以计数的废墟熔炼成一个惨痛的烙印深深地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上。
从山摇地裂的那一刻起,悲剧的统计数字就在直线上升,每次打开电脑我甚至不敢更新页面,更不敢再往下等。即使是做记者出身的我面对那些赫然醒目的鲜红的数字都会觉得彻头彻尾的冰凉。我从未感觉到血淋淋的灾难这么近的横亘在我面前。是的,唐山大地震离我们很久远;我们缅怀前辈,东南亚海啸离我们很遥远,我们悲悯受难者。然而,一场大地震突然发生在这样阳光明媚的一个下午,数以万计的生命瞬间被吞噬。
我突然觉得生命如此的脆弱,在灾难面前一个人的力量又是如此卑微。
在这次的地震报道中,甘肃广电总台电视新闻中心出动大规模的报道阵容在甘肃电视台还是史无前例的。接到采访指令后,40多人的记者编辑团队如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凝聚着力量、背负着重任,先后奔赴陇南市的各个受灾县区。
我带队的四人报道组首先驻扎在了陇南的徽县。因为那里是宝成铁路109隧道所在地,在地震中一列满载航空汽油的储油罐在隧道中被困,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已是地震后的第三天,如果不及时解除危险,就会有更大的危险发生,而且一旦发生爆炸就如同再次发生地震,将会波及陇南各个县区,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我们的任务是将动态的最新消息发回总部,及时报道排险的最新动态。5月陇南的天气灼热难耐,在赶往事发地的途中,我们一路兼程,未进半点粮食。到了目的地,我们口干舌燥、饥肠辘辘,就直接进到现场,由于现场进行了安全防护,我们几经周折打通了铁道部副部长的电话才得以进入,发回了当天第一个电话连线报道。
随着109隧道抢险工作进展,我们不断向本部发回报道。
然而,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信号传输,不能将最新的消息传给台里,不能把现场的一些最新境况和进展以最快的速度传达给和我们同样担心同样关注的观众。为了抢发新闻,我们四人分工协作,连夜加班,干了个通宵。然后用出门时携带的无线网卡将成片压缩后,通过QQ发给了总部。可是,每秒二三十K的速度,让一条编好的三四分钟的成片传输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同样在“家里”接收的同事也陪着我们在漫长黑夜里默默等候,接完了还要由他负责送到台里(因为只有他可以将我们传送的。mpg格式的成片转换成为播出的磁带)。
面对着传输技术的落后,在陇南灾区的各个点的同事们为了发回最新的报道,每天往返的路途至少都在四五百公里左右。
一些来不及传输的稿件,我们只能用现场电话连线将最新的消息以口播的方式发回台里。
20多个日日夜夜里,困了,累了,就随地休息一会,晚上还要轮流值班,准备着随时出发。我们每个人都很清楚那段日子很辛苦,甚至麻木,然而我们更清楚,我们传出的信号载着灾区的渴望,牵着亿万人民的心。我们的笔尖记录下的不仅仅是一条消息,一则报道,而是镌刻着这段含血带泪的历史。所以在那段日子里,“苦了、累了”也变成了我们最骄傲的宣言。
那段日子里,晚上一个人出来坐着,看着搭建起的一个个帐篷,听着帐篷里传来的孩子的啼哭声,心里总会有忍不住的酸痛。
我总在想,地震发生的前一秒,教室里一定还有孩子们琅琅的书声,或许他们还在为一道题而苦思冥想,或许一个同学漂亮地回答问题正赢得班里同学的阵阵掌声;地震发生的前一秒,窗户上一定还有老人的身影,目送刚刚挤上公交车去上班的女儿,还恋恋不舍地想多看一会;地震发生的前一秒,家中的餐桌旁肯定有位老人在守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饭等待中午加班还未回来的儿女。随着轰隆隆的地动山摇,书声掌声戛然而止,想要多看的一眼却成了最后的留恋,等的人再也等不下去,要等的人也永远不会回来,往日再高的职位也证明不了的身份,再大的房子也容不下的虚荣,而今也化作一缕青烟随风而散。生命真是一段旅途,一段情节不清楚的旅途,谁都无法预测下一站究竟是不是终点站。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在我所能涉猎到的事关地震的新闻中,有很多无以复加的痛在弥漫。然而,也有相濡以沫、患难与共的爱意在涌动,更有悲壮而凄美的人性的美丽让我深深地感动。许多的瞬间,许多的片断,在阐释着大爱的真正内涵,在放射着人性最美丽的光彩!
采访报道持续了一个星期后,巴基斯坦首批援助我省的救灾帐篷到达陇南灾区。当时在陇南成县驻守的我们,立即与成县鸡峰镇取得联系,连夜将首批一百顶帐篷送往该镇的一个村,当时地震鸡峰镇的一个自然村受灾较为严重,全村的100多户村民的房屋全部倒塌,而连日来的雨水,使得村民们已无处栖身。村子里的唯一一顶帐篷都让给了老人和小孩。当我和摄像徒步一个多小时来到这里时,被眼前的场景震撼了,一间只有十几个平方米的帐篷里挤满了老人和孩子,村里的年轻人都在简易搭起的塑料棚或者在树下栖身。救灾帐篷的运抵无疑是雪中送炭,镇上的干部与村民们一起动手,到凌晨一点时,第一顶帐篷搭好了,村民们给镇上的干部和我们端来热乎乎的面条非要我们吃,我看到很多人吃着热乎乎的面条,泪水却断线似的流在碗里。刹那间,一种难以名状的感受、一股暖流涌进我的脉搏。那一刻,我更感受到了一个记者的沉甸甸的责任——记录下抗震救灾中的每一个瞬间。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随着救灾工作的顺利进展和对工作的逐渐熟悉,紧张疲惫的心绪慢慢得到了调整。我们4人战斗小组也对整个的流程环节熟悉了,大伙合作默契,也正因为默契,工作的效率大大提高。当看到每一条反映灾区人民得到救助的报道和一辆辆发往灾区的救助物资,看到灾民一个个欣慰的笑容时,我们终于释然了一切。
震后的陇南迎来了第一个特殊的六一儿童节,在陇南市武都区一个受灾的小村庄里,我们和20多个孩子一起过了他们的节日。由于地震,该地的一所学校在地震中连同房屋全部倒塌了。学校的校长告诉我们,往年这个时候,学校都会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庆祝六一节,可今年……他说到这里都禁不住有点哽咽。由于提前没有准备,我们只好将随车携带的面包作为礼物送给了孩子们。一个小男孩接过面包后舔了舔嘴唇,把面包先让给了妹妹吃。一个叫娇娇的小女孩还给我们表演了节目,虽然没有鲜花,没有精美的礼物,可在这个六一节,他们并不孤单,倒塌的村庄里孩子们的歌声和着轰鸣的推土机声响彻了整个村庄……
我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了这一个个画面,一个个可爱的小脸庞,一双双充满着渴望的眼睛,在孩子们开心笑容的背后,却是我无法看到一种坚强、一种勇敢、一种希望。
这个六一节里,他们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享受着父母早已准备好的礼物,他们想要的礼物很简单,就是一个四面有墙的温暖的家。我不知道灾难会给这些孩子带来多么深的影响,或许噩梦过后,他们能更加坚强地面对未来。
灾区的报道历时20多天,回来后同事们互相交流起来都感触颇深。铺满废墟的路,拥挤闷热的帐篷,一个个疲惫的身影,还有那碗热气腾腾的面条……这段日子在每一个经历过了的人的生命中是永远不会消失不会走远的。冥冥中,我们感到了来自自然和社会的挑战。然而在义无反顾、竭诚相助中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温暖,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国人的脊梁压不垮,中国人的身躯震不倒!灾难面前我们没有倒下,灾难过后我们会更懂得珍惜生命,而我再翻看那些画面,回想那些片断时更加坚定了为我所钟爱的、为人民所信赖的新闻事业作出贡献,走在第一时间,用我的笔和镜头记录每一个最真实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