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国有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11185900000010

第10章 国有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生成分析

1.国有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质性

国有煤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煤炭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通过一系列的经营筹划活动,以小于其他企业的生产成本产出更多的优质煤炭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获得生产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国有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体现以下几个特性:

(1)煤炭资源的过度依赖性。煤炭品种、成本和质量是决定国有煤炭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这三个要素均与煤炭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密切关联。其中,煤炭资源禀赋是指煤炭资源本身所具有的特征,主要由煤炭资源的储量规模、煤质、地质条件和矿井灾害等因素构成,煤炭资源的储量规模以及煤质的不同影响到企业生产所获得煤炭产品的数量和价格。而煤炭资源的禀赋条件导致开采的难易程度不同,进而影响煤炭企业的投入。区位条件主要是指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地区市场规模和企业生产地点距离主要消费市场的运输距离,涉及对煤炭企业产品需求和生产成本产生影响的地区位置因素(赵爱国,2003)。我国煤炭资源和现有生产力的逆向分布、煤炭产品的长距离运输给生产和需求带来很大困难,因此,煤炭企业自身煤炭资源的禀赋、所处地区的区位条件其核心竞争力影响较大。另外,煤炭资源的不可再生性、能源日益激烈竞争,都迫使国有煤炭企业必须走节约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价值创造的差异性。国有煤炭企业的价值创造是指企业发展过程中长期培育和积淀而形成的,孕育于企业文化、融合于企业内质中,为该企业员工共同拥有,难以被其他企业所模仿和替代,能为相关顾客带来长期性的、关键性的利益,为企业创造长期性的竞争主动权,为企业创造超过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超值利润。煤炭资源、煤质分布的不均衡性,决定了不同国有煤炭企业在不同时间段、不同开采区域经济所能创造价值存在显著差异。

(3)核心刚性。煤炭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煤炭开采场所的移动性。煤炭开采场所的移动性决定了大量的迁村、大量的塌陷土地复垦不可避免,大量的接替矿井建设不可避免,煤炭储量的多少和开采规模的大小决定了开采年限的长短。煤矿频繁的矿区接替、矿井接替、水平接替、采区接替、采掘工作面接替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大量的基本建设,频繁地接替需要煤矿更大的建设和投入。煤矿建设绝大部分资产成为煤矿专用资产,资本退出和资本转移非常困难。同时,煤炭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不可移动性,决定了煤矿的地理位置。煤矿大都远离城市,需要交通、电力和为煤矿服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方面造成煤矿的社会服务体系庞杂,同时又使煤矿衰老报废或转产时资产变现、人员安置极为困难,造成国有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旦形成,再次变迁将变得非常困难,使变迁路径显示出明显的历史依赖性与惯性。

(4)延展空间有限性。潘罗斯(1959)认为,企业的内在成长倾向于鼓励关联性多元化,反对非关联多元化发展。他在《企业成长论》一书中曾用专门一章分析多元化的经济学,认为企业资源的生产性服务决定了企业能力搜寻的范围和方向,从而加固了这一判断的经济理论基础,即企业的资源状况将影响多元化的方向。他指出一个企业可以进入许多经营领域,但为了抵御竞争压力,企业必须准确地把追加资金投入企业已进入和拟进入的每一个领域,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对连续追加投资的需要将限制企业能够支撑到进入该领域,企业的经营活动离自己拥有的独特专业化领域越远,为了保持和获得用于应付现有产品上市场形势的能力,以及为了保持竞争力而进行适当调整和变革所必需的能力等所需付出的努力就越大。因此,核心竞争力可以支持国有煤炭企业向更有生命力的新事业领域延伸,是一种基础性的能力,统领企业其他各种能力,由于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高度依赖煤炭,限制了国有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延展空间。

2.国有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

国有煤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以通过两个层次加以识别:

(1)表现层,是煤炭企业的最终产品成本、质量、服务性能对顾客的满足程度。由于煤炭企业产品同质化程度普遍较高,性能基本相同的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更多地表现为成本上的优势,而煤炭质量主要是指煤的硫分、灰分、发热量等,煤硫分高低不但影响销路和售价,还受到环保政策的限制;灰分是煤中的无机物质,灰分高,煤中可燃的有机物质将会相对减少,同时加大洗选的难度,降低精煤的回收率,增加运输成本,还将影响到煤的发热量及其他特性。服务性能主要涉及各国有煤炭企业所能满足的顾客范围、空间、时间、个性化程度。由于各个企业所处的产业和发展的历史不同,竞争力来源具有很大区别,但无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何种要素,归根到底是创造更多的顾客价值。所谓顾客价值,是指顾客从某一特定产品或服务中获得的一组利益与他在评估、获得和使用该产品或服务时引起的费用之间的差额。顾客对某一产品所感知的价值不仅在不同顾客之间会有所差别,而且同一顾客在不同时间的期望价值也会不同,产品或服务所包含的顾客价值是引发购买的前提条件,是顾客满意的基础,是顾客忠诚度的有力保证(科特勒,2001)。顾客价值越高,其利益期望越合理,企业越有把握保持高度的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度,从而获得持续的成长。任何一个企业如果不能比竞争对手创造更多的顾客价值,它所占有的资源和能力不论具有多大的异质性,都不能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这个角度来说,比竞争对手创造更多的顾客价值,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终源泉。企业要创造尽可能多的顾客价值,可以归纳为成本优势和差异化优势:企业的成本优势来源于规模经济、学习经济、工艺技术、产品设计、工艺流程、生产能力利用,投入成本和剩余效率等方面;而企业的差异化优势则来源于设计技术、制造技术、产品的属性、附属服务、对顾客偏好的理解、外购品的质量、影响每项活动的执行程序、员工的技术和经验、地址、纵向一体化程度和营销能力等方面。在这些成本优势和差异化优势的来源中,有的是其他企业能够模仿的,而有的则是企业所独特的,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所积累起来的,因而是其他企业难于模仿的,正是这些独特的、其他企业难于模仿的优势源泉,构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能够长期保持竞争优势。差异化优势取决于对顾客需求的理解和洞察,企业要取得差异化优势,首先要善于理解和把握特定顾客群购买的动机和变化趋势,还要具备企业创造差异化的资源和能力。

(2)机理层,是指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决定着国有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态势变化趋势,这些要素必须通过相互协调才能起到影响效果,根据国有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特有的核心刚性、价值延伸空间有限性、资源过度依赖性、价值创造差异性,结合一般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因素,机理层应主要包含以下因素:制度能力、资源能力、科技能力、治理能力、安全保障能力。

国有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要素

①资源能力是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前提。煤炭的资源能力可以通过以下的指标加以体现:

煤种,决定煤的工业用途,差异直接影响资源的经济价值。

发热量,是评价质量的主要指标,发热量越高,煤的售价越高。

煤炭储量,是以矿区保有储量来衡量,决定着煤炭企业的生产规模和服务年限。

开采条件,包括煤矿矿井地质条件、煤层条件和矿井灾害状况。

矿井地质条件,是指地壳运动在煤层形成的各种地质构造包括:断层、褶皱、火成岩侵入以及煤层的薄厚、倾角所发生的变化。断层的存在使煤层的连续性遭到破坏,断层数量的多少落差的大小对煤矿生产影响很大。落差大的断层,影响矿井的开拓方式的选择,采区划分等矿区总体布置;落差小的断层对工作面回采造成一定困难,影响机械化工作面采煤机效率的发挥。褶皱使煤层起伏不平、倾角发生变化,大型褶皱可以作为井田或采区的边界,使井田或采区开采范围内煤层倾角基本保持一致,对生产的影响较少;小型褶皱由于延展范围较小,无法以褶皱为界进行开采区域划分,给回采工艺和采煤设备的选择带来困难。火成岩侵入,火成岩侵入使煤层侵入带煤化失去使用价值,使煤层开采的连续性局部发生破坏。大面积的侵入使采区和工作面的布置困难,难以形成正规的采区,并使工作面的推进长度缩短;小面积的火成岩侵入,影响工作面的正常生产,严重时工作面被迫中断。顶底板围岩条件,直接影响工作面开采和回采巷道的支护的难易程度。对于坚硬岩层顶底板,老顶来压周期长,步距大,对采用冒落法开采的工作面,采空区易形成大面积空顶,构成冒顶灾害的隐患。对于松软岩层顶底板,回采巷道维护困难,在回采过程中需要及时对其进行加强支护,增加了维护费用。

煤层的稳定性,是指在厚度上变化的程度,对采煤方法的选择和工作面机械化装备水平有很大的影响。如在同一煤层中厚度变化不一,厚煤层和薄煤层要采用其他方法进行开采,给采区和工作面的布置带来很大困难。

煤层倾角,倾角越小对开采越有利,在近水平和缓慢倾斜煤层中,巷道掘进工作量小,矿井万吨掘进率低,工作面回采安全、方便,工作面回采效率高,在倾斜和极倾斜煤层中,回采和支护需要采用相应的措施,使生产费用增加。

矿井灾害条件,对生产影响较大有瓦斯、煤尘爆炸、水灾、火灾、地温,条件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灾害的危险程度,影响着治理费用的投入和资源开发收益。

煤层赋存条件、煤层厚度决定着矿井的规模、开采方法的选择和机械化装备水平。一般情况下,炮采和普采工作面中,煤层厚度在2米左右最适宜;在综采工作面中,煤层工作面中,煤层厚度2.5~4米最有利,对超过现有开采条件的厚或特厚煤层,需要采用分层开采或放顶煤方法开采。而在薄煤层中难以采用机械化开采,生产困难,工作面生产能力低。

煤层埋藏深度,对矿井开拓方式和开采方法的选择有直接影响。煤层埋藏浅,可以考虑采用露天或斜井开采;煤层埋藏深,需要采用立井开采,生产系统复杂。另外,煤层埋藏深度对矿井辅助生产环节影响也比较大,当井深达到一定深度时,矿井提升,排水,通风的距离大,环节多,费用增加,致使开采成本上升。

煤炭运输,作为大宗、散装运输的商品,运输距离的长短是比较重要的,直接影响煤炭产品的成本和价格(赵爱国,2003)。

②制度能力主要包括文化能力与企业规则,是国有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核。企业文化是领导人倡导的、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文化传统和不断革新内的行为方式,体现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和行为规范,渗透于企业的各个领域和全部时空。

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在追求经营成功的过程中,对生产经营和目标以及自身行为的根本看法和评价,是企业追求和判断的根本认识,企业有了这种根本认识才有了核心竞争力。明确企业的使命和经营目标是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前提,因为要竞争必须弄清为什么要竞争、竞争什么,企业首先要明确自己的任务、使命和经营目标,及时明确是一个什么样的企业、应该为顾客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能否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和顾客的需要,这些问题涉及企业的长远生存和未来发展。

而企业的使命和经营目标就是企业的理念、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在构筑核心力的过程先要进行理念识别,体现独特性。创新决定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方面是通过对现有产品不断改进和对新产品的开发,改进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活动和过程,达到价值提升的目的;另一方面,打破陈规陋习,提高企业的运转效率,增强企业的活力,这需要创新的环境,必须有相应的机制加以保证,而企业文化是员工行为规范的集中体现,制约着员工的创新行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要什么、相信什么、坚持什么、追求什么,都与其价值观有着密切的关系,基于企业全体员工认同,不同的价值观造就了企业不同的个性特征,规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许正良,2004)。核心竞争力融合于企业内质,反映、体现不同的企业文化差异,才能难以被其他企业模仿和替代,具有独特性。企业文化是无形的,是企业的大脑和潜意识,是企业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作用往往是潜移默化的,具有路径依赖、难以模仿的特性(胡大立,2002)。

制度能力创造难以仿制或替代的能力的一条途径是某种形式的规范化,这种规范化应在正式组织结构和非正式组织结构中同时展开,非正式组织结构对于保护免受仿制更有效,因为非正式组织结构比正式组织结构更难于认识和描述清楚。如果企业的能力存在于企业以一种有效方式组织生产的过程中,那么在资源背后支撑这一能力的可能就是员工的技术水平或像技术标准化、产品或作业流程专业化等之类的工作流程方式。

③科技能力是核心能力生成的运作机制。科技能力包括科技创新与科技应用两个方面,科技创新是以提高竞争能力为目的,经过技术的获取、产业化和商业化生产,以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到投放市场整个过程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是遵循市场导向的过程。从微观上看,企业的科技创新主要指运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成果,通过创新研究的转化,创造出可以直接使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等过程。国有煤炭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和市场环境等外界多种经济因素的制约,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必然会引起社会能源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国有煤炭企业必须不断适应这种变化的现实,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同时,国有煤炭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去创造新的需求,这就要求它们加强市场需求分析,追踪技术发展动态,密切关注本行业技术的发展动态,尤其重视对本企业产生威胁的技术动态核心能力是一组能力构成的能力体系,技术创新能力是能力集合体的组成部分。

从过程而言,科技创新与应用过程也是企业技术素质培养积累的过程,一个企业要开发、应用新科技,就要明确新科技的功能或特性,进而研究它的原理、结构、用材等,再进行产品的详细设计,生产工艺设计、试制、批量生产直到生产定型。整个过程是一个连续、反复的学习过程,是技术知识不断积累的过程,这一点也符合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积累性学习的特性。所以,技术创新过程也是某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过程。煤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以来源于企业价值链的某些特定环节,可以是生产环节、营销环节、研发环节、辅助增值环节等,科技能力应用的结果是以新产品、新服务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导致企业资源增值,为长期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科技能力的良性循环过程也正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和提高过程(李福苟,2002)。

④公司治理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组织保证。治理是指对一个组织或团体运用权力去指导、控制以及利用法律来规范和协调涉及人们利益的行为。公司治理从字面上看是指对公司的统治,国内译为公司治理结构。本书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角度来界定,将公司治理主要分为公司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公司治理结构是将公司治理理解为关于公司董事会的结构与功能,董事会与经理层的权利与义务方面的一种制度安排。治理机制是解决由于信息不对称,契约不完备所带来的剩余控制权分配。因此,公司治理能力主要通过激励与约束机制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性(何巨峰,2004)。由于经营者才能难以观察到,需要建立一种机制来保证能遴选出真正具有企业家才能的人担任企业经营者。经营者的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决策机制的有效运作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监督机制主要通过公司权力的分立与制衡来实现。决策机制是在公司内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分配决策权,解决不同决策的主体问题。激励机制的目的是解决经营者的动力问题,以吸引有才能的经营者,并促使其利益与所有者的利益尽可能一致,最大限度地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防止经营者过于追求公司短期利益而忽视长期发展。公司治理能力是一种软性核心竞争力,不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从权力运用的角度决定了企业的经营与管理行为,是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⑤安全保障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长效机制。企业的安全保障能力是指通过对安全投资实现的安全条件,在生产和生活中,保障技术、环境及人员的能力和功能,并提高其潜能为企业昌盛发展所带来长期利益的能力。安全保障能力所产生的效益具有间接性、滞后性、长效性、多效性、潜在性、复杂性等特性。间接性表现在安全不是直接的物质生产活动,是通过减少事故的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损失来体现其价值的,这种客观后果一方面使社会、企业或个人遭受的无益的浪费得以减轻,实现了间接增值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保护了生产的人和生产的技术或工具,间接地促进了生产的增值。因此,安全保障能力的效益是从物质资料生产或非物质资料生产的过程中间接地产生。安全保障能力效益的滞后性表现在安全的减损作用,不是在安全措施运行之时就能体现出来的,而是在事故发生之时才表现出其价值和作用,但安全投资应是超前预防。相关的研究表明,一般物力投资获得的效益为投资的3.5倍,而安全投资能获得的效益是其投入的6~7倍。安全保障能力的多效性表现为安全保障了技术功能的正常发挥,使生产能得以顺利进行,从而直接促进生产和经济的发展;安全保护了生产者,并使其健康和身心得以维护,从而提高了人员的劳动生产率。

煤炭企业若不重视安全保障能力,则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如1985年河南焦煤集团所属矿井发生恶性淹井事故2起,每个矿井恢复生产的费用都在7000万元以上。焦煤集团公司冶金机械公司1996年8月3日,由于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混乱,一名职工在工作中造成右腿从胯部撕裂使右腿全部截肢,截至1999年已花费医药费300多万元,终身的残疾及以后的护理费更是不计其数,这使冶金机械公司背上了一个沉重的包袱(刘道友,2003)。2004年年底,煤炭大省山西出台新规,从当年12月1日开始,因煤矿事故造成的人员死亡,赔偿金不得低于20万元,而且发生重大伤亡后矿山企业一旦被整顿、被停产,矿主将面临巨额的经济损失甚至法律制裁,可以看出不具备安全保障能力将会使企业付出巨额的代价。

另外,安全保障能力对提高煤炭劳动生产力要素具有重要影响,由于煤炭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也是高事故率企业,若安全保障能力差,在人员招聘上高文化素质的人员难以招到,造成职工整体技术素质低,适应能力差,形成劳动力贫乏的恶性循环。因此,着眼于长期稳定、塑造良好社会形象是煤炭企业昌盛的基础,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是煤炭企业健康发展的源动力,煤炭企业的安全保障能力构成了核心竞争力的长效机制。

3.国有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由于在我国现有的市场结构中单个煤炭企业无法左右市场,基本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决定者,煤炭产品的价格取决于产品的市场供求总量和经济的波动周期。因此,在特定时期煤炭价格既定的背景下,生产成本的高低决定着竞争能力的强弱。同时,国有煤炭企业承担着为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提供能源的重任,煤炭企业之间竞争的目的并非是要击败对手,而是通过竞争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企业的优胜劣汰。加之,国内煤炭企业作为资源型的工业企业,生产对象是储存于地下的煤炭资源的开采。煤炭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企业寿命的长短,每个煤矿都有一个投产期、稳产期和衰老期,都必然要经历兴盛、衰老、报废这一自然过程。我国煤矿的达产期、稳产期大致是矿井服务年限的一半左右,较长的衰老期随着煤炭产量的锐减,煤矿的经济效益将会大幅度递减。生产矿井剩余的原来经济可采的煤炭资源将转化为不经济可采的煤炭资源,原来可供的煤炭储量将会转化为不可供煤炭储量。煤矿择优建设,煤矿开采由浅及深、由近及远、由易及难的开采程序和煤矿灾害随着开采深度的加大而加重的现实,决定了煤炭企业单纯煤炭经营效益的递减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转产与替代产业的选择问题密切相关,国有煤炭企业必须通过竞争获得收益,为企业在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产品、产业转化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才能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因此,在构建国有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过程中,首先,应实施科技创新,突出综合经营能力。国有煤炭企业必须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推广应用先进的综合机械化的掘进、开采技术,加快对洁净煤技术和煤液化、气化的研究和应用,强化煤尘、瓦斯的放置技术,实施煤炭综合开发、利用,延伸产业链,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增加产品的质量与科技含量,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其次,创新公司治理能力,增强国有煤炭企业的活力。国有煤炭企业应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强化企业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组织构架,避免“一股独大”,逐步降低国有股的比例,构建多元投资主体,以适应激励竞争的市场。再次,吸引优势人才,培育企业文化。吸引优势的科技、管理人才是构建核心竞争力的保证,煤炭作为远离市区、高危行业,需要企业从物质、精神等多方面提供更加优厚的条件来满足优秀人才的正当、正常要求与需求,特别是要强化煤矿安全建设,减少他们的担忧,多渠道、多形式吸纳人才。在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中,企业文化是学习、创新的动力源,通过创新、忠诚文化,激发员工的创新欲望,培养员工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荣辱与共的国有煤炭企业价值观,才能保持持续发展的动力。最后,应建立资源储备,形成持续竞争优势。国有煤炭企业作为资源开采型行业,在许多方面受制于客观条件。作为一个矿区,煤炭资源伴随着开采必然逐步减少甚至枯竭,但煤炭企业可以通过核心竞争力的扩展走出狭小单一的矿区,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建立战略资源储备,实现资源接替,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企业的强盛不衰。因此,在国有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过程中应贯彻以下理念:

(1)创造顾客价值,实现顾客忠诚是构建核心竞争力的核心理念。凯恩斯认为,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以消费为目的的,而消费的主体是顾客,提升顾客价值是企业经济活动的源泉。美国营销学会对顾客满意的定义是:满意=期望-结果,是指企业所提供产品、服务的最终表现与顾客期望、要求的吻合程度,是顾客通过对一种产品可感知的效果(或结果)与期望值相比较后,所形成的愉悦或失望的感觉状态。由于顾客购买行为的实质是满足自身的需求,使其从不满意状态过渡到满意状态。因此,顾客满意是国有煤炭企业形成竞争优势的前提与关键。

美国市场营销专家劳特朋(Lauteborn)是较早地认识到顾客满意价值的学者之一,他对顾客满意价值的阐述主要体现在1990年提出的4Cs理论中。劳特朋从顾客满意的角度提出新的营销策略理论“4Cs”,即顾客的欲求和需求、顾客获取满足的成本、消费者购买的方便性、沟通。4Cs理论认为,首先研究顾客的需要与欲求,不要卖你所能制造的产品,必须从顾客的角度考虑产品设计、质量等问题,从产品、服务、人员、形象等方面提高产品的受让价值。成本:4Cs理论将成本因素扩展为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是指顾客为了购买一件产品或服务所耗费的时间、精神、体力以及所支付的货币资金等,顾客总成本包括货币成本、时间成本、精神成本和体力成本以及购买风险(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顾客所购与所需产生差异而带来的损失)。成本以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承担为前提,产品让顾客觉得物有所值,体现了对顾客的充分尊重。便利:经营理念上即是为顾客提供最大的购物和使用便利,要更多考虑顾客的方便,而不是企业自己的方便,此种便利思想体现在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如在产品销售前,企业及时向消费者充分提供关于产品性能、质量、使用方法以及使用效果的准确信息。顾客购买产品时,企业应给顾客以最大的购物方便;产品售出后企业应重视信息反馈,及时答复和处理顾客意见,提供相应的售后服务等。沟通(Communication):4Cs理论用沟通取代促销,强调企业应重视与顾客的双向沟通,而不是单向的促销与劝导,建立基于共同利益上的新型企业—顾客关系,通过互动沟通方式,把企业与顾客的双方利益整合在一起。创造顾客价值,实现顾客忠诚从顾客满意出发,是对传统4Ps理论的扬弃,定位的“中心”是顾客、是人本身,从企业的价值理念上从压迫式转向平等对话式,体现着企业强盛的理念。

(2)增强战略性资产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并非所有的能力都有价值,因为一些能力由社会公众控制,所有的企业或多或少可以较平等地获得这些能力,这些能力不能确保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因为它们的价值可能充分体现在其价格上。另外,由于各种能力在企业创造价值中的相对贡献也不尽相同,一些能力会因其相对于其他能力在提高企业效率中作出较大贡献而显得非常有价值。鲍哥特(1994)认为,战略性资源是那些在某一时间点对战略机会的准备或适应过程中对企业具有很高价值的资产。稀缺或独具特色、价值性是战略性资产的特征。因此,也可以把核心能力看做是企业的一种专门资产,战略性资源是核心竞争力的固化形态,通常可以将战略性资源归纳为四类:信誉型资产、渠道型资产、市场相关型资产、过程型资产。信誉型资产表现为企业和产品的信誉、顾客忠诚度以及综合反映企业市场、社会信誉的企业品牌等;渠道型资产,包括与政府有关部门建立起的良好沟通关系,如与上下游相关企业形成的战略伙伴合作关系;市场相关型资产,包括市场需求信息的收集及分析系统,积累的顾客、竞争者等信息;过程型资产包括企业内部特有的生产流程、设施及组织体系等。不同的国有煤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实际,结合变化的市场环境,通过不断地积累形成一类或几类相结合的战略性资产,满足企业昌盛发展的要求。

(3)遵循路径依赖与动态变化相统一。不同的组织模式灵活性和生产力不同,不同的组织模式具有相应不同的核心能力,这些核心能力的价值依赖于对未来状况的普遍性预期。尽管核心能力可以创造,然而人们无法事前确定企业希望创造的能力能否促进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因为如果事前可以确定那么核心能力很快就会成为公共物品的组成部分,企业可能获得的租金也会在竞争中消失,组织设计是创造和保持核心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核心能力要对经济的长期发展起重要作用,必须建立在指导如何去做的知识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信息知识的基础上。所以,仿制指导如何去做的知识的困难程度是确保企业从组织资本中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一般来说,如果企业核心能力具有灵活性,那么核心能力就可以在相当大的目标范围内发挥作用,而且具有较高的生产力,也即核心能力的生产力可以随着它们能够提供的服务需求的成长而提高。所以,生产力和弹性这两个尺度和企业的价值密切相关。如果企业的核心能力僵化而难以扩张,那么企业基本的战略活动空间就会减少,而倾向于更多的路径依赖性,核心能力限定了企业能够从事的交易类型的数量(高建新,2003)。国有煤炭企业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巨额投资形成的设备专用程度高、企业员工与客户网络基本都集中在煤炭领域,在诱导国有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变动时应必须围绕与煤相关的领域展开,在路径依赖与动态变化中求得协调。

4.国有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状况

当前,国有煤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表现出以下特征:

(1)与乡镇煤炭企业相比整体竞争优势不明显。具体体现为: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差。相对于乡镇煤炭企业而言,乡镇煤炭企业一般规模小、用人少、运作灵活、适应市场能力强。而国有煤炭企业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规模庞大、人浮于事,多头领导,运作迟缓,当被推向市场后,相当长期的时间内无法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经营决策机制滞后。乡镇煤炭企业一般实行个人承包方式,产权结构清晰,经营业主积极性高,而国有煤炭企业产权的模糊性,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难以真正实行。乡镇煤炭企业领导体制比较简单,受到的行政干预较少,决策迅速、快捷,而国有煤炭企业多头领导,管理复杂,办事效率低下,成本优势尚未体现出来。乡镇企业既没有固定的职工队伍,也不存在固定的工资,后勤均为社会化服务,生产成本很低,具有较强的成本竞争力,而国有煤炭企业固定职工人满为患,企业社会负担沉重,在成本上难以下降。

(2)国有煤炭企业治理机制趋于完善,但治理能力弱。国有大型的煤炭企业基本都改制为公司制或集团公司制企业,占90.7%。这些公司制企业集团公司层面的产权结构大多数是国有独资的,煤炭主业公司通过债转股、上市和引入战略投资者,多半企业实现了产权多元化,虽大多是国有多元化,也有利于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同时,积极推进企业整体改制或主业分拆为上市公司,并积极培育以产权为主要纽带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重点产煤地方政府也因势利导推动国有大型煤炭企业整合重组,山西、宁夏、陕西等省行动迅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另外,通过关闭破产实施国资退出和有效资产重组,利用有效资产和职工安置费的重组企业大多数运行情况良好。

目前,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大多数改制为国有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少数企业改制为产权多元化的股份或有限责任公司,但这些公司的国有股权占50%以上,国有独资或“一股独大”的产权结构导致企业难以建立起规范有效的治理结构(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2004)。有些企业只是采用了公司制的组织形式,缺乏实质性运作。仍有不少政府机构和企业主管部门继续沿用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管理企业的模式,直接或间接地管理和干预企业的日常经营和投资,但实际上政府部门直接任命或者参与任命的所占比例较多,“越位施权”现象较为突出。与此同时,少数企业长期形成的依赖政府的观念根深蒂固,不习惯也不愿意完全自主独立经营,有些董事会、董事形同虚设,董事结构明显不合理;董事会成员与经理层人员高度重合,难以形成制约关系;监事会活动不规范,不能实施有效监督,部分企业至今没有监事会,或者监事会看董事长和总经理的脸色行事,形同虚设。出资人缺位以及由此形成的改革主体缺位和错位,使企业改革等一些本应由出资者决定的重大决策事项,变成了由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做决定,改革方案的设计往往首先考虑和考虑较多的是自身利益,不能完全体现出资人的利益,不能达到预期的改革目标。由于国有资产产权主体不明确,产权模糊,致使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只能依靠政府临时机构组织实施,使国有企业的联合、兼并、分离、拍卖、破产等资产流动无法有效开展,国有资产的战略性重组和布局调整难以顺利进行。

(3)国有煤炭企业整体储量优势明显,但资源综合利用不足。国有煤炭企业相对于乡镇煤炭企业而言,国家给划定的煤炭可采储量较为丰富。以大同煤炭集团为例,基层各矿的储量多达10多亿吨,最少也达几亿吨,充足的资源如果注重综合利用,潜力巨大。但目前,国有煤炭企业普遍存在选煤设备陈旧、工艺落后,洗煤比例低,仅占原煤入洗率的30%左右,导致洗选出的产品存在质量不稳定,存在灰分高、水分高、硫分高、品种少即“三高一低”的问题。另外,在煤矿的地下除了煤炭资源外,还有丰富的煤系共伴生矿产资源,其中有工业开发价值的矿产有20多种,像高岭土、耐火黏土、膨润土、硅燥土、石墨等资源,不仅储量大,而且种类全、质量优。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每年排放的煤矸石1.4亿吨左右,历年累计达30亿吨左右,利用矸石可以发电,还可以作为原料生产水泥,提取化工产品,制作建筑材料等,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而目前国有煤炭企业对共伴生物很少加以综合利用,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谷泉,2005)。

(4)制度不健全、文化聚合能力弱。国有煤炭企业决策者墨守成规,惧怕承担产权改革可能带来的风险,担心失去位置、失去饭碗,改革动力不强,特别是部分企业领导“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思想,影响了大型煤炭集团的组建。另外,煤炭企业由于远离城市,职工文化水平偏低,劳动技能比较单一,择业观念比较落后,缺乏主动就业意识,“小富即安”、“等、靠、要”的思想,在煤炭员工的头脑中体现得尤为充分。

(5)安全保障能力尚可,但有待加强。2005年安全状况逐步好转,全国煤矿共发生事故3341起,死亡5986人,比2004年分别下降9.2%、1.5%,全国煤炭生产死亡率为2.81/百万吨。其中,国有大中型煤矿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13.4%、74.5%,国有重点煤矿生产死亡率已下降至1人/百万吨以下。但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仍然相当严峻。在生产环节,国有煤炭企业超能力生产,2003年约为7695万吨,主要出自华东地区和山西、陕西、内蒙古,加之煤矿长期经济效益太差,安全投入得不到保证,煤矿装备水平过低,大多数煤矿装备简陋,生产系统不完善,不具备安全生产的必要条件;煤矿技术水平低,大多采用原始落后的采煤方法;人员素质差、管理水平落后。一些地方和企业的领导对安全生产疏于管理,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是导致煤矿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全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居高不下,百万吨死亡率大大高于世界主要产煤国家平均水平,严重影响了国有煤炭企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国家安全生产总局,2006)。另外,我国大多数煤炭企业地处远离城市的偏远山区,煤矿职工文化水平低,技能单一,企业改制后大量富余人员滞留于企业,再就业难度很大,形成社会不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