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孟子(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1117600000033

第33章 (下) (1)

【原文】

孟子曰:“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横[1]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当纣之时,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伊尹曰:‘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曰:‘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此道觉此民也。’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与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

“柳下惠不羞污君,不辞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2]而不怨,厄穷而不悯。与乡人处,由由然不忍去也。‘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3]于我侧,尔焉能浼[4]我哉?’故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夫敦。

“孔子之去齐,接淅[5]而行;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孔子也。”

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6]而玉振[7]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也。由射于百步之外也,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

【注释】

[1]横:暴。

[2]遗佚:不被重用。

[3]袒裼裸裎:意为赤身裸体。

[4]浼:污染。

[5]接淅:即淘米。

[6]金声:指钋钟发出的声音。

[7]玉振:指玉磐收束的余韵。古代奏乐时,先由钋钟起音,结束时由玉磐收尾。

【译文】

孟子说:“伯夷的眼睛从来不看丑陋的东西,耳朵从来不听邪恶的声音。如果不是他理想的国君,他绝不侍奉;如果不是他理想的百姓,他绝不使唤。如果遇到天下太平的年月,他就出来做官,如果遇到天下混乱,他就退隐而去了。凡是施行暴政的国家,或者是刁民居住的地方,他都不去。他认为,和没有教养的乡下人相处,就像穿着朝服坐在泥土和炭灰上一样。当商纣统治天下的时候,他隐居在渤海边,等着天下归于太平。因此,凡是听到过伯夷的风范的人,原本贪得无厌的也会变得廉洁,原本懦弱无能的人也会变得勇敢坚定。

“伊尹则说:‘没有不能侍奉的国君,也没有不能使唤的百姓。’所以,无论天下是太平还是混乱,他都出来做官。他还说;‘上天生育黎民百姓,就是要让先知先觉的人来开导教化他们。我就是先知先觉的人,我有责任开导和教化后知后觉的人。’他认为,百姓中只要有一个男子或女子没有享受到尧、舜的恩泽,就好像是他亲手把他们推进万丈深渊里去了似的。这就是伊尹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态度。

“柳下惠不以侍奉凶恶的国君为耻辱,也不因给予他的官职太小而拒绝做官。他做官时,从不隐藏自己的才能,并且能坚持按自己的原则办事。即使不被重用,他也不怨恨国君,即使穷困,他也不会忧愁。如果是让他和没有教养的乡下人相处,他也能自由自在,绝不轻言离开。他说:‘你是你,我是我,即使你赤身裸体躺在我旁边,对我又能有什么污染呢?’因此,凡是听到过柳下惠的风范的人,原本心胸狭窄的会变得宽阔,原本刻薄寡恩的会变得宽厚。

“孔子在离开齐国的时候,不等把米淘完就急匆匆地走了;但是在离开鲁国的时候,他却说:‘我们慢慢走吧,现在离开的是我的祖国啊!’所以,在应该快走的时候就快走,在应该慢走的时候就慢走,在应该隐退的时候就隐退,在应该出仕做官的时候就出仕做官。这就是孔子的风范。”

孟子又说:“在这些能被称为‘圣人’的人里,伯夷是最清高的,伊尹是最有责任心的,柳下惠是最随和的,孔子是最懂得变通的。另外,孔子可以被称为是圣人里的‘集大成者’。所谓‘集大成’,就好比乐队演奏,以钋钟声起音,以玉磐声收尾。选择钋钟声作为起音是为了有条有理地开始,选择玉磐声收尾是为了有条有理地结束。有条有理地开始是智,有条有理地结束则是圣。智就好像是技巧,圣就好像是力量。这就像是在一百步以外射箭,能射到靶子上靠的是力量,能射中靶心靠的就是技巧了。”

【阐释】

用今天的话来说,智与圣的关系也就是才与德的关系。这两者谁重谁轻,关系怎样?孟子用两个例子作了深刻的说明:一是音乐。演奏一首乐曲,从“金声”开始,到“玉振”结束,每位演奏者始终都要发挥他个人的智和圣的作用,仅有一种是不行的,唯有智圣合一,才能取得圆满的演奏效果。二是射箭。智好比技巧,圣好比力量。力够无技巧,能将箭射到靶,但不能中的;有技巧无力,同样不能中靶。唯有技巧与力量的合一,即智与圣合一才能射中靶子。

孟子实际上在此提出了教育人的“智圣合一”的思想,亦即应该使被教育者德才兼备,品学兼优。从儒家传统看,十分注重道德,孟子也不例外。但他又自有特点,既重道德同时又重知识,而且是道德与知识的合一。这是很有道理的。再从实践看,正确处理道德与知识的关系,在教育中的确有重要意义。如果培养的学生有道德、无知识,或有知识、无道德,或知识与道德均无,这三种情况都证明教育的失败。诚然,知识低的人,不一定道德就不好,但总的看,道德与知识是相辅相成的。常言说“教书育人”,二者缺一不可。教育工作者要为社会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年轻一代,对孟子提出的“智圣合一”的谋略,值得重视,引为借鉴。

这是孟子着力赞颂、推崇孔子的一章,尊孔子为“集大成”之圣者。后世孔庙中的“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牌位,即依据孟子的这一评价而来。

孟子认为,伯夷、伊尹、柳下惠三人虽是圣人,但他们在如何匡正世道人心上只以一方面见长,且各执一偏之见而有其弊端;只有孔子是全面的,能兼众圣之所长而无其弊,故称集大成之圣者。为什么三子者“偏”,而孔子能“全”?照朱熹的解释是:“所以偏者,由其蔽于始,是以缺于终;所以全者,由其知之至,是以行之礼。三子犹春、夏、秋、冬之各一其时,孔子则太和元气之流行于四时也。”这就是说,伯夷等人由于开始时是用一个极端去匡救时弊,时间一久,矫枉过正,结果又走向相反的一个极端去。所以仅以一个方面善其始,就不能全其终。例如伊尹鉴于当时天下多退而寡进的时弊,而救之以“任”,即乐于自为,而以天下之重自任;但其结果又产生多进而寡退之弊端。伯夷在伊尹之后,针对这一弊而救之以“清”,即洁身自好,保持清贫的节操;但其结果又出现洁己而傲众的时弊。柳下惠在伯夷之后,鉴于这一弊端而救之以“和”,即俯身而同众,显得随和不拘。而孔子分析了前面的长处及其产生的弊端,认识深刻而又全面,既能善始,也能善终,犹如乐章中之金声玉振,综合地加以解决,遂成为集大成者。

从一个片面去矫正另一个片面,结果又产生出新的片面;再用又一个片面去矫正新的片面,结果又产生与之对立的更新的片面……如此循环往复,终不得要领。匡正世道人心如此,而中国数千年中,下一个王朝匡正上一个王朝的弊端,结果又产生新的弊端而遭致灭亡,也莫不是这样的状况。专制体制注定了是不可能找到万世长治久安之策的。

孟子在这里罗列的,是四种圣人的典型:伯夷清高,伊尹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柳下惠随遇而安,孔子识时务。比较而言,孟子认为前三者都还只具有某一方面的突出特点,而孔子则是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具有“智”与“圣”相结合的包容性。

以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伯夷过于清高,清高得有点不食人间烟火,所以他最后要与叔齐一道“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但是,所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观念也就由此生成,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或许也正是由此观念出发,伯夷才被推崇为“圣人”之一。伊尹“其自任以天下之重”,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我们曾经说过,“把历史扛在肩头”的人。其实。他的这种精神,正是曾子所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平”?

所以,伊尹是非常符合儒教精神的“圣人”之一,历来也的确成为儒家所津津乐道的古代圣贤人物。但他的这种精神,在进入所谓“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时期后,已被视为过于沉重,过于执着的“古典意识”,与“轻轻松松过一生”的现代生活观念格格不入,或者说,已不那么合时宜了。柳下惠一方面是随遇而安,另一方面却是坚持原则,我行我素。随遇而安体现在他不至于侍奉坏的国君,不羞于做低贱的小官,不被重用不抱怨,穷困不忧愁。这几句话说来容易,做起来可就太困难了,尤其是后面两句,的确人有圣贤级的水平。

所以,传说柳下惠能够做到“坐怀不乱”,具有超人的克制力,圣人的风范。最后说到孔圣人。事实上,到后世,尤其是到我们今天仍然家喻户晓为圣人的,四人之中,也就是孔圣人了。孟子在这里并没有展开对孔子的全面论述,而只是抓住他应该怎样就怎样的这一特点,来说明他是“圣之时者”,圣人中识时务的人。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孟子所强调的,是孔子通权达变,具有包容性的特点,所以才有“孔子之谓集大成”的说法。而且,由“集大成”的分析,又过渡到对于“智”与“圣”相结合的论述,而孔子正是这样一个“智”、“圣”合一的典型。说穿了,也就是“德才兼备”的最高典范。

【原文】

万章问曰:“敢问友。”

孟子曰:“不挟[1]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孟献子[2],百乘之家也,有友五人焉:乐正裘、牧仲,其三人,则予忘之矣。献子之与此五人者友也,无献子之家者也。此五人者,亦有献子之家,则不与之友矣。非惟百乘之家为然也,虽小国之君亦有之。费[3]惠公曰:‘吾于子思,则师之矣;吾于颜般,则友之矣;王顺、长息则事我者也。’非惟小国之君为然也,虽大国之君亦有之。晋平公之于亥唐[4]也,入云则入,坐云则坐,食云[5]则食;虽蔬食[6]菜羹,未尝不饱,盖不敢不饱也。然终于此而已矣。弗与共天位也,弗与治天职也,弗与食天禄也,士之尊贤者也,非王公之尊贤也。舜尚见帝,帝馆甥[7]于贰[8]室,亦飨舜,迭为宾主,是天子而友匹夫也。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贵贵尊贤,其义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