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说明周围环境对人的影响的重要性,孟子说明了国君应该注意对自己身边亲信和近臣的考察、选拔问题。孟子为什么要强调这个道理呢?原因很简单,如果国君身边的亲信和近臣都是道德高尚的君子,那么国君在他们的影响下,也会变得道德高尚,一个道德高尚的国君不就是百姓们所希望的吗?反过来也是一样的。其实,关于周围环境对人的影响的重要性问题,没有人比孟子更有发言权了。早在孟子小的时候,他的母亲为了让他受到好环境的熏陶,就流传下了“孟母三迁”的故事。所以说,孟子对此早就有了切身体会。
上面说的这个问题放在教育方面也同样适用。众所周知,儒家的教育思想历来强调客观的学习环境对人的教育影响作用。孟子指出,楚国人学习齐国话涉及的不单单是选择老师的问题,还有学习环境的问题。这其中的道理也很简单,如果有了齐国人做老师,可是学习环境却在楚国,这样,即使老师费尽心思教学生学齐国话,可是由于周围的人说的都是楚国话,学生受大环境的影响,也根本无法学好齐国话。相反,如果把上课的教室设在齐国人口稠密的地方,让学生置身于人人都说齐国话的环境中,那么,老师不用多么费劲,学生也能很快学会齐国话了。这个道理在今天的外语教学中尤其适用,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在中国的教室里学了好几年外语,却不如在外国留过一年学的人。在教育和学习的过程中,选择和创造有利于学习成长的客观环境是必要的。
【原文】
公孙丑问曰:“不见诸侯何义?”
孟子曰:“古者不为臣不见。段干木[1 ]逾垣而辟[2 ]之,泄柳[3 ]闭门而不内[4 ],是皆已甚。迫[5 ],斯可以见矣。阳货欲见孔子而恶无礼,大夫有赐于士,不得受于其家,则往拜其门。阳货瞰[6 ]孔子之亡也,而馈孔子蒸豚[7 ];孔子亦瞰其亡也,而往拜之。当是时,阳货先,岂得不见?曾子曰:‘胁肩谄笑[8 ],病于夏畦[9 ]。’子路曰:‘未同而言,观其色赧赧然[10 ],非由[11 ]之所知也。’由是观之,则君子之所养,可知已矣。”
【注释】
[1]段干木:人名,姓段干,名木。段干木是晋国人,为人清高,不愿意做官。魏文侯曾经去拜访他,但他却翻墙逃走了。
[2]辟:同“避”,躲避。
[3]泄柳:人名,鲁国的贤人。
[4]内:通“纳”,接受。
[5]迫:迫切。指求见之心很迫切。
[6]瞰:窥探、远望。
[7]蒸豚:指蒸熟了的乳猪。
[8]胁肩诌笑:耸着肩膀,故作谄媚的笑容。
[9]夏畦:指盛夏时节在田间劳动。
[10]赧赧然:害羞、惭愧的样子。
[11]由:子路的名字。
【译文】
公孙丑问孟子道:“不主动去拜见诸侯是什么道理?”
孟子回答道:“在古代,一个人如果不是诸侯的臣属便不去拜见。段干木跳墙躲避魏文侯,泄柳闭门不接待鲁穆公,这些都做得过分了。迫不得已时,见还是应该见的。从前阳货想要孔子去拜见他,又厌恶别人说他不懂礼仪。大夫如果对士人有所赏赐,士人没有在家亲自接受的话,就得上大夫家去拜谢。于是,阳货便趁孔子不在家的时候,给孔子送去一只蒸乳猪。孔子也打听到阳货不在家时,前去拜谢。当时,要是阳货真心诚意地先去看孔子,孔子难道不去拜见他吗?曾子说:‘耸起两个肩头,做出一副讨好人的笑脸,这真比顶着夏天的毒日头在菜地里干活还要令人难受啊!’子路说:‘分明不愿意和那人谈话,却要勉强去谈,脸上还做出羞惭的样子,这种人不是我所能够理解的。’从这里看来,君子是怎样修养自己的,就可以知道了。”
【阐释】
有研究《孟子》的学者指出,在这一章里,孟子引用的曾子和子路的话,都反映的是同一种行径,这就是虚伪。
从古至今,关于“虚伪”的话题都很复杂。一方面,不论是谁都对它深恶痛绝,把它当作最大的恶行口诛笔伐。这样看来,它似乎也不存在复杂了。另一方面,人们又觉得自己随时随地都生活在虚伪之中,无论是什么地方,不论是什么人,都没有不虚伪的。这样看来,它似乎确实复杂得需要研究一番。
正是因为如此,虚伪不仅令凡夫俗子们困惑不解,而且圣贤们也对他反复论述。孔子在《论语》中就反复三次说到虚伪的问题,而孟子在这里也说起了这个问题。
那么,孟子为什么也说这个问题了呢?原来,公孙丑问孟子为什么不主动拜见诸侯国国君,在回答的时候,孟子就说了两种情况。一是过于清高和孤芳自赏。为了说明这个情况,孟子例举了段干木和泄柳的事迹,得出结论说,过于清高和孤芳自赏似乎没有必要。二是一心谄媚和阿谀奉承。为了说明这个情况,孟子引用了曾子和子路的话。有学者指出,孟子在这里暗指和批判的人,就是“纵横”于各国的纵横家们,孟子认为他们是最虚伪的人。由此也可见,孟子是痛恨纵横家的。
可以看出,在见不见诸侯这个问题上,不论是清高的段干木和泄柳,还是谄媚的纵横家,他们的表现不是太清高,就是太谄媚,走的是两个极端。但是,儒家一向都是反对走极端而主张恰如其分的中庸之道的。
虽然说“虚伪乃罪恶之源”,但孟子虽然教我们认清了这些,却没有告诉我们,我们该用什么来清除这罪恶之源,这是令人遗憾的。
【原文】
戴盈之[1 ]曰:“什一[2 ],去关市之征[3 ],今兹[4 ]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5 ],何如?”
孟子曰:“今有人日攘[6 ]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7 ]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注释】
[1]戴盈之:宋国的大夫。
[2]什一:指收取十分之一的农业税。
[3]征:指征收捐税。
[4]兹:年。
[5]已:停止
[6]攘:偷窃。
[7]损:减少。
【译文】
戴盈之问孟子道:“把税率改成十分之一,并且还有免除海关和集市的赋税,这些事情在今年还办不到。因此,我打算逐渐推进这件事,等到明年再彻底实行。先生以为怎样?”
孟子回答道:“我打个比方,如果有一个人每天都偷邻居家的一只鸡,有人告诫他说:‘这不是正人君子的行为。’他就说道:‘请允许我逐渐的改正错误,先由每天偷一只改成每月偷一只,等到明年再彻底改正。’如果你已经知道了这种行为是不符合道义的,那就应该立即停止才对,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
【阐释】
这一章充分表现了孟子论述问题善于比喻的特点,也充分表现了孟子慷慨雄辩的说服能力。
孟子的文章之所以形象、生动,之所以易于理解,就是因为孟子可以通过比喻,把任何极其抽象的大道理、深奥的哲理讲述的非常透彻而浅显。在这一章里,孟子想要说明“除恶必速”的道理,便举了一个被人称为“偷鸡贼的逻辑”的例子,毫不客气地批评了统治阶级为了维护一些明知不合理的制度,借口条件不成熟而拖着不改正的手法。如果没有这个例子,这个道理很难说清楚,而且,即使孟子说清楚了,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戴盈之还可能假装没有听明白,依旧推诿搪塞。孟子举这个浅显易懂的例子,不仅把道理说清楚了,而且也让戴盈之再无处推诿。
“偷鸡贼的逻辑”绝妙无比,“除恶必速”的道理发人深省。
【原文】
公都子[1 ]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
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书》[2 ]曰:‘洚水警余。’洚水者,洪水也。使禹治之。禹掘地[3 ]而注之海,驱蛇龙而放之菹[4 ];水由地中[5 ]行,江、淮、河、汉是也。险阻既远,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
“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污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污池、沛泽[6 ]多而禽兽至。及纣之身,天下又大乱。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7 ],三年讨其君,驱飞廉[8 ]于海隅而戮之;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书》[9 ]曰:‘丕显[10 ]哉,文王谟[11 ]!丕承哉,武王烈!佑启我后人[12 ],咸以正无缺[13 ]。’
“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14 ],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公明仪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吾为此惧。闲[15 ]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作于其心,害于其事;作于其事,害于其政。圣人复起,不易吾言矣。
“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诗》[16 ]云:‘戌狄是膺,荆舒是惩,则莫我敢承。’无父无君,是周公所膺也。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17 ]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注释】
[1]公子都:孟子的学生。
[2]《书》:在这里指《尚书·大禹·谟》
[3]掘地:挖掘壅塞的地方。
[4]菹:有水草的沼泽地带。
[5]地中:低地。
[6]沛泽:沼泽水草丰茂。
[7]奄:位于东方的诸侯国,曾助纣为虐。
[8]飞廉:商纣的宠臣,善于飞跑。
[9]书:在这里指《尚书·周书·君牙》
[10]丕显:大显。
[11]谟:计谋、谋略。
[12]后人:指周成王和周康王。
[13]缺:缺乏
[14]横议:乱发谬论。
[15]闲:熟悉。
[16]诗:在这里指《诗经·鲁颂·沁宫》。
[17]诐:偏颇、邪僻。
【译文】
公都子问孟子道:“外面的人都说先生喜欢辩论,请问,这是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