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文公认为,滕国国小力薄,正好又处在南面的楚国和东面的齐国两大强国之间,“两大之间难为小”,得罪自然是得罪不起,但侍奉吧,又不知道该侍奉谁,如果一时糊涂,站错了队,后果也是很悲惨的。
面对这种情况,相信作为“亚圣”的孟子也是感到既头疼又无可奈何,就算孟子是个无所不能的“巧妇”,但滕国却穷得连一颗米都不够,这饭怎么个做法?自然是难上加难。好在孟子毕竟学问高深,而且巧言善辩,仍然解决了这个问题。
孟子告诉滕文公,“两大之间能为小”,并在具体策略里指出,自立自强是小国图存的基本国策。这反映了人受主观能动性的转化,只要不将这种转化庸俗化和绝对化,还是有积极意义的。孟子认为,小国要图生存图发展,就不能尽做怨天尤人、摇尾乞怜这种没有任何作用的举动;只有自立自强,坚持不丧失国格人格,修明内政,振奋民族精神,并决心誓死抵御侵略和侮辱,才是明智之举。
因此,可以看出,自强自立是解决“两大之间难为小”的根本出路。作为国家是这样,作为个人也是这样,只有坚持自主自强,才能争取到生存的机会——这一点,在弱肉强食的自然界表现的尤其明显。
【原文】
滕文公问曰:“齐人将筑薛[1 ],吾甚恐。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昔者大王居邠[2 ],狄人侵之,去之岐山之下居焉。非择而取之,不得已也。苟为善,后世子孙必有王者矣。君子创业垂统[3 ],为可继也。若夫成功,则天也。君如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
【注释】
[1]薛:即薛国,诸侯国名,是滕国的邻国。
[2]邠:地名,在今陕西省境内。
[3]创业垂统:开创国家基业,并流传给后代统续。
【译文】
滕文公问孟子道:“齐国的军队已经占领了我国的邻居薛国,还在与我国接壤的薛地筑城防守,我很担心齐军趁势攻打滕国。面对这种形势,我该怎么办呢?”
孟子回答道:“从前,周太王居住在邠地,狄人前来侵犯他。在不得已间,周太王率众离开邠地,到了岐山脚下居住。并不是周太王主动选择了岐山,而是迫不得已才选择的。如果国君们都能坚持施行仁政,那么他的后代里肯定会出现一个能富国强民的王者。有德行的国君开创了基业,留下了优良的传统,为的是让子孙们继承下去,但能否如愿以偿,那就要看天命了。大王现在能做什么呢?只有努力自强和施行仁政。”
【阐释】
在春秋和战国这样的乱世,弱小的国家随时都有被大国吞并的可能。正当滕文公担忧于“两大之间难为小”的问题时,他的邻国——弱小的薛国就被齐国占领了。铁的事实,血的教训,容不得不信。
那么,作为一国之君,面对这种随时都有可能亡国的危险,该做什么选择呢?是要抛弃自己的百姓,准备随时逃命呢?还是要顶住压力,尽好一个国君的职责,努力施行仁政,施恩于民,保民为民呢?孟子给滕文公指出的是第二条路,因为他认为“苟为善,后世子孙必有王者”。这是有道理的,并不是哪个国家生来就是弱小的,更不是哪个国家生来就是强大的,都有一个变化的过程,是变强还是变弱,就要看国君选择哪条路了。
所谓“苟为善,后世子孙必有王者”的例子也是很多的,比方周王朝本身就是这样的。起初,由于受到匈奴人的威胁,带着百姓迁移到岐山脚下居住,后来,周文王、周武王果然成就了王者霸业。
【原文】
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竭力以事大国,则不得免焉。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事之以皮币[1 ],不得免焉;事之以犬马,不得免焉;事之以珠玉,不得免焉。乃属[2 ]其耆老而告之曰:‘狄人之所欲者,吾土地也。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二三子何患乎无君?我将去之。’去邠,逾梁山,邑[3 ]于岐山之下居焉。邠人曰:‘仁人也,不可失也。’从之者如归市[4 ]。或曰:‘世守也,非身之所能为也。效死勿去。’君请择于斯二者[5 ]。”
【注释】
[1]皮币:兽皮和钱财。
[2]属:召集。
[3]邑:指兴建城邑
[4]归市:赶集。
[5]择于斯二者:在离开和坚守之间作出选择。
【译文】
滕文公问孟子道:“我的滕国是个实力弱小的国家,即使我竭尽全力去侍奉那些大国,都免不了被他们欺辱。请问先生,我该怎么办呢?”
孟子回答道:“起初,周太王居住在邠地,狄人时常侵犯他的地界,周太王就不断献给狄人兽皮和钱财,希望能换来和平,但还是免不了被欺辱。于是,周太王献给狄人猎犬和马匹,还是免不了被欺辱。最后,周太王拿出珍珠和美玉侍奉狄人,同样还是免不了被欺辱。周太王没有办法了,只好召集属地内德高望重的老人们,商议说:‘狄人想要的东西是我们的家园和土地,我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君子不会为了得到那些本来是用来养育人民的东西而使人民受伤害。因此,我也不会为死守这片领地而使你们受苦。我就要离开这里了,你们不要担心没有仁慈的国君来领导你们。’
“说完这些话,周太王就离开了邠地,翻过梁山,又在岐山脚下修建了一座小城池,在那里住了下来。邠地的百姓得到这个消息以后,异口同声道:‘周太王是一个仁慈的国君,我们不能失去他。’于是纷纷如赶集一样地去投奔周太王。也有人说:‘领土和家园是应该世代守卫的,不是自己所能选择的,宁可死去也不能放弃逃命。’请大王从放弃领地和家园,与固守领地和家园这两种情况里做出选择吧。”
【阐释】
在这一章里,孟子再次详细例举了周太王的例子,向滕文公说明了两个问题:一味的卑躬屈膝苟且求生不是办法;只要施行仁政,百姓就愿意跟着你,有百姓就有国家。
孟子说,当初外敌侵犯周太王的领地,周太王“事之以皮币,不得免焉;事之以犬马,不得免焉;事之以珠玉,不得免焉”,后来终于发现,敌人想要的是他的土地,于是,周太王为了不让百姓遭受战乱之苦,只好“事之以土地”。孟子举这个例子,当然不是奉劝滕文公尽力满足入侵者的所有要求,而是想告诉滕文公,想要苟且求生是不可能的,退让只有死路一条。
孟子还说,当初,周太王独自一人搬到岐山脚下居住,“邠人曰:‘仁人也,不可失也。’从之者如归市。或曰:‘世守也,非身之所能为也。效死勿去。’”当周太王原先的百姓听说周太王又找到了落脚地之后,纷纷像赶集似的投奔于他。周太王再次拥有了自己的国家和百姓。百姓们再次投奔周太王的理由是周太王施行仁政,是个不可失去的仁人。通过这个例子,孟子想告诉滕文公:一定要施行仁政,因为仁政可以赢得民心,有民心就有国家。
通过一个故事,孟子给滕文公讲了两个道理,又提供了两条方案,滕文公再做出选择就容易多了。
【原文】
鲁平公将出,嬖人[1 ]臧仓者请曰:“他日君出,则必命有司所之。今乘舆[2 ]已驾[3 ]矣,有司未知所之。敢请。”
公曰:“将见孟子。”
曰:“何哉?君所为轻身以先于匹夫者,以为贤乎?礼义由贤者出。而孟子之后丧逾前丧。君无见焉!”
公曰:“诺。”
乐正子[4 ]入见,曰:“君奚为不见孟轲也?”
曰:“或告寡人曰:‘孟子之后丧逾前丧。’是以不往见也。”
曰:“何哉?君所谓逾者,前以士,后以大夫;前以三鼎,而后以五鼎[5 ]与?”
曰:“否。谓棺椁衣衾[6 ]之美也。”
曰:“非所谓逾也,贫富不同也。”
乐正子见孟子,曰:“克告于君,君为来见也。嬖人有臧仓者沮[7 ]君,君是以不果来也。”
曰:“行,或使之;止,或尼[8 ]之。行止,非人所能也。吾之不遇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
【注释】
[1]嬖人:得到国君宠幸的原本身份低贱的人。
[2]乘舆:国君的车驾。
[3]驾:这里指拉车的马匹。
[4]乐正子:名克,孟子的学生,后来被鲁国重用,曾主持鲁国政事。
[5]五鼎:代指大夫的祭祀活动,前文的“三鼎”代指士人的祭祀活动。
[6]衣衾:这里指死人所穿的衣服。
[7]沮:通“阻”,阻止。
[8]尼:止。
【译文】
鲁平公就要出王宫了,他的宠臣藏仓问道:“以前大王出王宫时,一定会告诉相关官员要到哪里去。现在,拉车的马都已经套好了,相关官员还是没听到大王告诉他们要到哪里去。因此,我壮着胆子请问大王,大王要到哪里去?”
于是,鲁平公正色说道:“我要去拜访孟子。”
藏仓听了,又问道:“大王这又是何苦呢?大王这样轻视自己的国君身份,把一个平民看得比自己还要重要,难道大王真的觉得孟子是个有贤德的人吗?我看未必。在礼法道义方面,本该由有贤德的人给百姓们做出榜样,可是,孟子给他的母亲办的葬礼要超过先前给他父亲办的葬礼。像孟子这种厚母薄父的人,大王还是不必见了吧?”
鲁平公听了藏仓的话,说道:“也好。”
孟子的学生乐正子进王宫见鲁平公,问道:“大王为什么没有按照约定去见孟子呢?”
鲁平公回答道:“有人跟我说,孟子给他的母亲办的葬礼要超过先前给他父亲办的葬礼,这不合礼法。所以我就决定不见孟子了。”
于是,乐正子说道:“大王说的礼法不合,是因为孟子以前是士人身份,后来做了大夫;以前祭奠用三个鼎,后来用五个鼎这些缘故吗?”
鲁平公道:“不是,我说的是后来的棺材衣衾比以前的华丽的多。”
乐正子听了,说道:“这不是礼法不合,是因为和过去比较,孟子的贫富情况有了新的变化罢了。”
乐正子回去见到孟子以后,说道:“我前几天把先生的品行和学问介绍给了鲁国国君。他本来是要亲自来拜访先生的,却被他的宠臣藏仓拦住了。”
孟子听了,说道:“人的行动可能会受别人的指使;他停止那样做可能是有人阻拦他。其实这些并不是人力所能指使和阻拦得了的。我不能和鲁国国君见面,完全是天意的安排,藏仓哪有能力使我见不到鲁国国君呢?”
【阐释】
有人认为,孟子之所以没有得到鲁平公的接见和重用,是由于小人藏仓的进谗和阻挠,而藏仓之所以要阻挠鲁平公接见孟子,是因为他嫉妒孟子的才能和高尚品德。但看上去似乎不是这样,至少这样的成分不是很大。
藏仓认为,孟子的某个言行有不妥当之处,因此算不上是品德高尚的贤者,这固然有些言重,但依照后来孟子的反应来看,藏仓挑的孟子的这个毛病还是不错的,因此并不算是谗言。再者,由藏仓坚持要求鲁平公告诉有关官员自己要去干什么,可以看出,藏仓是一个忠于职守,并能秉公办事的人,这样的人是不是小人值得商榷。
因此,孟子之所以没有见到鲁平公并得到重用,并不能怪罪于藏仓,而且孟子也说,鲁平公见他与否,不是人力所能阻止的。
那么,鲁平公为什么不接见孟子和重用孟子呢?这其实应该怪鲁平公本人。一方面,他在没有见到孟子的时候,就因为近臣的一个建议,不假思索地就放弃了自己原先的主意,由此可以看出,鲁平公是个缺乏主见的人。另一方面,鲁平公没有详细考察近臣的建议是不是正确的,就信以为真,并一本正经地当成是自己不见孟子的理由,由此可见,鲁平公是个偏听偏信的人。
也许,对于孟子而言,一个既没有主见,又偏听偏信的国君不见也罢。所以,他的反应才如此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