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林肯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1117300000047

第47章 总统之死 (22)

士兵疯狂地扔下枪支、军装、军帽、腰带和刺刀,似乎被背后不知名的魔鬼驱使一般飞快地逃跑了。有的士兵因为筋疲力尽倒在地上,被蜂拥而至的战马和车辆碾在脚下。

这天是星期天,林肯坐在教堂时,听到了二十英里外传来的炮火声。教堂仪式结束以后他连忙赶到陆军部,阅读各个战场发来的电报。电报内容零碎不全,林肯迫切地想和斯科特将军谈一谈战事。于是他赶到这位老将军的住处,发现他正打盹。

斯科特打着呵欠,揉揉眼睛,醒来了。但是他太虚弱了,没有人帮忙根本起不来。“他有一根绳子,固定在房间天花板的滑轮上,抓住这根绳子他就可以垂直坐起来,并使脚从沙发上抬起。”

“我不清楚,”他说道,“战场上有多少人,他们在何处,是怎么武装的,他们的装备如何,他们能做些什么,没人来告诉我,我对此不了解。”

他可是北方军队的总指挥!

老将军看着从战场发来的一份电报,告诉林肯,没有什么可担心的。接着抱怨自己背痛,又去睡觉了。

半夜,残留的军队在一片混乱中开始踉踉跄跄横过龙大桥,顺着波托马克河进入华盛顿。

他们很快在路边摆好饭桌,载着面包的货车突然不知从哪儿开了来。女人们站在锅边分发食物,锅里热气腾腾地煮着汤和咖啡。

疲惫不堪的麦克道尔在一棵树下睡着了。他手里拿着一支笔,电报只完成了一半。他的士兵们也太累了,尽管下着倾盆大雨,但是他们什么也顾不了,一个个像死人一样躺在路边酣睡了,手里还紧紧拽着枪。

那天晚上林肯一直坐到天亮,听报社记者和那些戴礼帽的目击者对北军溃败经过的报告。

很多公众人物都陷入了恐慌,霍里斯·格里希望无论如何立刻结束战争,他坚信南方军队是坚不可摧的。

伦敦的银行家们都坚信联邦会被消灭。星期天下午,他们派华盛顿的代理人赶到财政部,要求联邦政府立刻为四万美元的债务提供抵押。

他被告知周一再来,因为那时联邦政府可能还在呢。

林肯不是第一次遇到挫折和失败。他的一生都在经历着挫折,但是他没有屈服。他最终要获胜的信念是坚定的,他的信心是不可动摇的。他走到受挫的士兵中,和他们一一握手,一遍又一遍地说着:“上帝保佑你,上帝保佑你。”他为他们欢呼,坐下来和他们一同吃着豆子,唤起他们低落的斗志,谈论更加美好的明天。

现在他可以预见到,这注定是一场持久战。因此他请求国会征兵四十万,国会征集了十万,他被授权可以征召五十万士兵服役三年。

但是谁来领导他们呢?斯科特连走路都困难,没有绳子和滑轮就起不了床。作战时期中午还在睡懒觉。他当然不行,已经被排除在外了。

曾经能够被委以重任的斯科特现在在大众面前成了最令人失望的将军之一。

林肯遇到的麻烦还没有结束,只是个开始。

十九、纸上谈兵的麦克莱伦

战争的头几个月,年轻英俊的指挥官麦克莱伦带着二十门大炮和一台便携式打印机向西弗吉尼亚进军了,打败了小股南方军。他指挥的所有战斗不属于以少胜多的那种,但却是北方军的头几次胜利,因此显得很重要。麦克莱伦意识到了这点,他通过自己携带的打印机对自己作出的军事决策夸夸其谈,大肆宣扬他对国家的丰功伟绩。

几年以后人们会嘲笑他荒谬滑稽的姿态,但是在当时,战争是新生事物,人们对它感到困惑,渴望能够有将领出现。因此他们接纳了这位夸夸其谈的年轻指挥官对自我的评价,国会也对他表示感激,人们称他为“年轻的拿破仑”。在奔牛战败以后,林肯把他带到华盛顿,任命他为波托马克河军队指挥官。

他天生就是当领袖的料。人们只要看到他的白色军车驶来,他的军队就会受到夹道欢迎。此外他还是一个勤奋尽责的职工,他把在奔牛溃败的残军败将组织起来加以训练,重塑他们的自信心,重振他们的士气。在那方面他无人能及。到10月份的时候他就拥有了西部地区有史以来最训练有素的庞大军队。他的军队不仅有斗志,而且有唯恐不战的气焰。

除了麦克莱伦,每个人都恳请作战。林肯再三催促他发动攻击,但是他没有行动。他嘴上吹牛说他将会怎么怎么行动,但那都只是嘴上说说。

他找各种理由拖延,就是不行动。

曾经有一次他说他不能前进是因为士兵们在休息,于是林肯问他,他们干了些什么事会这样累。

还有一次,安蒂特姆战役以后,发生了一件令人吃惊的事。麦克莱伦在人数上以绝对优势打败了李,李的军队成了逃兵。他大可以俘获他的军队结束这场战斗。林肯接连几周催促他去追李,写信、发电报、派特使。最后麦克莱伦说他不能前进了,因为他的马儿们已经疲乏了,舌头疼痛。

如果你曾到访过新塞勒姆,你会发现,在林肯当过店员的奥福特杂货店所在的山坡下,有一处凹地。“克雷小树林男孩”组织的成员曾在那里斗过鸡,林肯当裁判。几个星期,巴伯·麦克那波都在夸耀他的一只小公鸡,说是在桑格蒙郡所向披靡。但是当这家伙最终被带上场时,它却变得不作为。巴伯反感地一把抓住它抛向空中,它落在了附近的柴堆上,随即昂首阔步竖起羽毛咯咯咯地以示挑战。

林肯说麦克莱伦让他想起了巴伯·麦克那波的公鸡。

曾经有一次在“半岛战役”中,马格鲁德率领的南方军仅仅五千人制约着麦克莱伦的一万人。麦克莱伦不敢攻击,一边被动躲避一边不停地向林肯要求更多的人,更多,更多。

“如果我会变戏法,”林肯说,“我可以给麦克莱伦增援十万兵力,他会狂喜,会感谢我,告诉我他明天就进攻里士满。但是到了明天,他又会给我发电报说他得到确切消息,敌军有四十万的兵力,不增援的话他无法前进。”

“如果麦克莱伦有一百万兵力,”战事部长斯坦顿说,“他会发誓说敌军有两百万兵力,然后赖在地上要求三百万兵力。”

这位“年轻的拿破仑”几乎是一举成名,这对他来说像被香槟冲昏了头脑。他狂妄自大,目中无人。他形容林肯和他的内阁是“哈巴狗”、“可怜虫”、“我见过的最笨的一群大傻瓜”。

在林肯面前,他把自己看得高高在上。当这位总统去看他时,他足足让他在待客室等了半个小时。

有一次他晚上七点回家,仆人告诉他林肯来看望他,已经等了好几个小时了。麦克莱伦径直经过林肯所在房间的门,不理不睬地上楼了,并传下话说他要上床睡觉了。

报纸上都刊登了类似的丑闻,这成了华盛顿的流言飞语。林肯夫人满面泪水恳求总统开除这个“讨厌的满口大话的人”。

“孩子妈呀,”他回答说,“我知道他不对,但是这个时候不是我感情用事的时候。如果他能打胜仗,我倒乐意保留他的乌纱帽。”

夏天过去了,秋天来了,紧接着到了冬天,春天跟着临近了。麦克莱伦除了练兵、阅兵、讲空话,仍然一事无成。

国家苏醒了,林肯因为麦克莱伦的不作为而受到了民众的指责批评。

“你的消极拖延正毁灭我们。”林肯在要求他进攻的正式命令中恳请道。

现在麦克莱伦只能选择要么前进要么请辞。于是他匆忙赶到哈伯渡口,命令军队立刻跟着出发。他决定从那个地方袭击弗吉尼亚。先从切萨皮克和俄亥俄运河弄来船只,然后再坐船渡过波托马克河。最终整个计划不得不作废,因为船只有六英尺宽,运河闸门太窄过不去。

当麦克莱伦告知林肯计划失败,并且浮桥没有准备好时,向来对他逆来顺受的总统发火了。他用当初自己在印第安纳的鸽子溪谷地区的措词质问道:“为什么?死到临头还没准备好?”

全国上下都用同样的语气质问同一个问题。

最终,在四月份,就像老拿破仑一样,“年轻的拿破仑”向士兵作了一次盛大的讲话,然后带着四十二万士兵高唱《我留在后方的女孩》出发了。

战争持续了一年。麦克莱伦鼓吹他立马可以把整个残局收拾好,让孩子们及时回家种点晚季的玉米和粟。

似乎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林肯和斯坦顿都太乐观了。他们致电各个州的长官停止接受志愿者,关闭征兵处,把那些地方的公共财产通通变卖。

腓特烈大帝有一句著名的军事格言——了解敌方。李和杰克逊太了解眼前这位他们要对付的“软弱的拿破仑”了,他见不得血腥场面,胆子小、小心翼翼、满腹牢骚,这在战场上还前所未有。

因此李将军任由他花了三个月时间摸爬到里士满,双方距离近到麦克莱伦的人能清楚听见教堂的钟声。这时,李将军率军发起突袭,仅用了七天,就歼敌一万五千人,迫使麦克莱伦躲进了炮艇。

这样,麦克莱伦所谓的 “重大事件”成了最惨败的一场战事。

但是和往常一样,麦克莱伦把这些归结到“华盛顿的叛徒们”身上,还是那句话:他们没有给他足够的兵力,他们的“胆小”和“愚蠢”使得士兵血洒战场。他恨林肯和内阁胜过恨南方军,他公开指责他们的行为是“在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臭名昭著”。

麦克莱伦有超过敌方的兵力——而且是远远超过,但是他没有哪一次好好利用过,反而不断要求增援。他要求增援一万,然后是五万,最后是十万。反正不是什么坏事,这一点他很清楚。

林肯也知道他的想法。他告诉他,他的要求是荒谬可笑的。

麦克莱伦给斯坦顿和总统的电报充满了无礼和恼怒,像疯子一样胡言乱语。他指责斯坦顿和林肯想尽力摧毁他的军队。言辞之激烈连接线员都拒绝传发。

整个民族都受惊了,华尔街沉浸在恐慌之中,国家陷入阴暗。

林肯日益憔悴消瘦。他说:“我几乎有生不如死的感觉了。”

麦克莱伦的岳父马西司令说:“现在除了投降,没有别的路可走了。”

林肯听到这话,立刻愤怒了。他叫来马西,说:

“将军,我听说你用了‘投降’一词,那个词可不应该拿来谈论我们的军队。”

二十、浮夸派将领薄柏

在新塞勒姆经营商店的经验告诉林肯:租个门面房、进点货品很容易,但是要赚钱,却需要一种才能。而这种才能,他和那个酒鬼合伙人都不具备。

持续了几年的南北战争再次证明了同样的道理:一百万勇敢的战士、价值上亿的枪支、子弹和其他装备都不难得到;而能率领部队取得胜利的杰出指挥官,简直是无处可找。

“战争的成败取决于统帅能否主宰局面!”林肯感叹道。

所以,林肯反复地恳求全能的上帝赐给他罗伯特·李或约瑟夫·强森,或者是杰克逊。“如果有杰克逊这样勇敢、正直的将军来统领北方军队的话,整个国家就不必经历如此多的劫难了。”

但在整个北方军中,另外一个杰克逊在哪里?没人知道,艾德蒙德·克拉伦斯·斯特德曼出版了一首著名的诗歌,每个诗节都以这样的恳求结尾:“亚伯拉罕·林肯,请给我们一个将才吧。”

这不仅是诗歌中的重复,也是一个正在流血及心乱如麻的国家的呼唤。

读这首诗的时候,林肯落泪了。

战争持续两年了,林肯却仍在寻找国家急需的良将。而他找到的只是一个纸上谈兵的人,让他的军队白白去送死,留下后方三四万哭泣的寡妇及孤儿。于是,这位将军被撤职了,换上了一名同样愚蠢的将领,又把一万士兵送进了坟墓。而在白宫里,林肯穿着晨衣,穿着拖鞋在地板上来回走上一整夜,当战报送来时,他痛苦地重复说着:“上帝啊,上帝!国会将说什么?国会将说什么?”

于是又换了一位将军,可是毫无价值的牺牲还在继续。

有的军事批评家嘲讽说,尽管麦克莱伦犯下令人惊骇的错误,其无能程度也令人震惊,但他是波托马克河地区有史以来最好的指挥官,因为其他的将领还不如他呢。

麦克莱伦失败后,林肯尝试过约翰·薄柏,薄柏在密西西比河地区做得不错,他在密西西比河占领了一个小岛,并抓获了几千人。

但薄柏与麦克莱伦有两点很相似:他们都英俊,他们都爱自夸。薄柏宣布他的司令部掌权,薄柏还发表了很多夸大了的言论,并表示自己很快就要被称为“权威教皇”了。

“我从西部过来见你们,在那里,我们经常看见敌人的后背”,薄柏说着生硬且稍显幼稚的句子,开始了自己在军队里的第一个演说。随后,薄柏谴责了军队在东方地区根本无行动,并含沙射影地表示他们是胆小鬼。最后结尾时,他还吹捧了自己将创造的军事奇迹。

这次演说让这位新的指挥官在三伏天变得像美洲响尾蛇一样令人讨厌,军官和战士都憎恨薄柏。

麦克莱伦对薄柏的憎恨之心很强烈,因为薄柏是来顶替他的。对此,麦克莱伦比其他任何人都要清楚,他已经开始为自己在纽约的一个新职位活动了。薄柏被嫉妒吞噬,他对嫉妒和憎恨感到痛苦。

薄柏带领军队进入弗吉尼亚州,一场伟大的战争即将来临,他需要更多的士兵,所以,林肯给麦克莱伦发电报,要求他以最快的速度带人前去增援薄柏。

但麦克莱伦照做了吗?他没有,他争辩着,拖延时间甚至抗议。他给林肯发电报表明了态度,并召回了此前派遣出去的兵团,麦克莱伦想尽一切办法让薄柏得不到援军。“让薄柏先生自己脱离困境吧!”麦克莱伦轻蔑地说道。

甚至当麦克莱伦听到南方军的炮火声后,他仍旧按兵不动,不让自己的三万部队去增援薄柏。而南方军的李将军部队已在奔牛战场大胜薄柏的军队,骇人听闻的屠杀使得北方军再一次惊慌而逃。这次又重演了上次奔牛战场的故事:战败后满身是血的败兵涌入华盛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