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张学文中医世家经验辑要(当代中医世家系列丛书)
11166800000002

第2章 大医初成张致东

张致东生于1892年,卒于1967年,字福。天赋聪颖,勤而好学,幼年随其父呈元公学医识药,稍大又遵父命拜叔父呈瑞公为师,系统学习中医理、法、方、药,二十岁时即独立应诊治疗各种内科疾病。然而,对于当时较为常见的跌打损伤,以及疮、疡、疹、癣病者,张致东先生深感力不从心。为此,再拜其舅父刘全善公(汉中名医,以骨、外、皮科而著称,时人俗称“刘接骨匠”)为师,潜心学习外骨科等诊疗技术,得全善公悉心传授,使得张致东先生在之后手法接骨及运用药物外治恶疮顽癣、蛇虫咬伤等病证领域获得丰富的经验。张致东先生为人和蔼,医德高尚,一生潜心医理,广征博采,从医60余年,活人无数,在当地享有极高的声望。他一生用方颇多,留有验方数十首及大量木刻本医书,然不幸在“文革”时期被抄和焚毁而遗失,现仅存完整或部分完整经验方,如治疗年老智弱之“轻灵丹”、头晕肢麻之“清肝通络汤”、心悸怔忡之“三参荣心汤”以及“小儿疳积散”“妇人血露丸”等,还包括一些治疗外骨科的方药。

张致东先生医疗经验丰富,内、外、妇、儿无不通晓,在骨伤科疾病诊疗方面疗效更为突出。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汉中武乡一带闹“狼荒”,百姓屡遭狼袭,死伤无数。特别是被狼撕咬之后残鼻少耳,或伤口溃烂不愈、或惊吓发癫者较多。张致东先生常用浸油棉线穿针(用火烧过)缝合伤口,局部外敷自制“拔毒散”(雄黄、白矾等),内服养心益肾败毒之汤药,屡获奇效。方圆百里求治者络绎不绝,如汉中市武乡五郎村(东湾)王旨福被狼撕下一只耳朵,张致东先生即用上述方法捷手取效,并加调理后渐愈,现今年逾古稀,依然健在。还是在那个时代,武乡暴发了“真霍乱”,一时间真正是“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群众惊慌悲痛,人心不定。这时张致东先生以一个医生的高尚品质,丝毫没有避忌地投入到与病魔斗争的前线,每日接触许多患者,应用中医针刺及静脉放血与内服中药的方法,积极拯救每一位患者,虽然死人不少,但也救活很多,家人刘桂芳就是从死亡线上救过来的。与此同时他还广加宣传,各家可用艾叶、苍术、柏叶、大蒜皮及茎等点燃熏房子,饮食青茶及多食大蒜、醋等败毒杀虫之品,并可用藿香、野菊花、贯众泡水当茶饮,以减少或减轻疫情的发生发展。

解放前夕,百姓生活贫困,特别是农村儿童,普遍存在发育不良的状况,疳积患儿屡见不鲜,以此病求治者甚多。张致东先生藉考古学,细心揣摩后,认为小儿疳积的发生多因饥饱不匀、营养不充所致,与病后失调,或失治误治,或感染诸虫等因素有关。张致东先生认识到小儿疳积以脾气不开、胃腑不和为病机根本,是虚实错杂之证。其虚在脾,责之于肝,积之于胃,因之于诸积,若不尽早治疗,可累及五脏发为重证。为此,张致东先生以“健和脾胃、化积杀虫,佐以理气柔肝”为治则,以四君子汤为基本方,创拟“小儿疳积散”,临证治脾疳屡获良效。

“小儿疳积散”全方如下:党参30g,炒白术30g,茯苓30g,炙甘草15g,槟榔20g,砂仁15g,陈皮20g,炒苡仁30g,白芍30g,山药30g,莲子30g,三棱15g,鸡内金30g,焦三仙各30g,使君子30g,炒扁豆30g,雷丸20g,芜荑20g,榧子20g,胡黄连15g。

原方中还使用了五谷虫30g,解放后逐步被禁用。歌诀曰:“四君砂榔山陈皮,三仙使君莲芍荑,一丸胡黄榧豆米,鸡虫三棱需备齐”。

中风素为“风、痨、臌、膈”四大难证之首,历代医家论述颇多。有关治“风”的古籍医案或心得,多以养血活血、镇肝熄风、益气、化痰为主,张致东先生在常年的临证之中认识到:“肝热血瘀”是中风早期发病的重要环节。张致东先生认为,中风多发于五十岁以后,此时机体肝肾已亏,水不涵木,木旺则血热,肝之阴血不得敛藏,触引心火而走串脉络,脉络失和,瘀血内生,阻滞气血而发中风。据此,张致东先生特别重视肝热血瘀的发病机制,自创“清肝通络汤”,用治头晕目眩、肢体麻木、舌强语謇之中风轻证,获验颇多。后来,其子张学文教授在此方基础上稍事化裁,取名“清脑通络片”(已批准为三类新药在作二、三期临床观察),治疗“中风先兆证”以及高血压、脑供血不良、脑动脉硬化症等逾千例,获得了较好的疗效。

“清肝通络汤”原方如下:天麻、钩藤、草决明、菊花、丹参、夏枯草、赤芍、川芎、当归、郁金、山茱萸、山楂等。歌诀曰:“天麻钩藤且为君,臣使决明芍郁金,夏枯川芎楂菊花,当归茱萸紫丹参”。

“三参荣心汤”是张致东先生常常用来治疗心悸怔忡病证的基本方剂。张学文教授临证中将原方太子参易为西洋参,辨证治疗气阴两虚之各型心律失常,疗效满意,后改名曰“四参安心汤”。该方用药精妙,很好地体现了张致东先生机灵法圆的治病思想,临证用之,屡获良效。

“三参荣心汤”基本方如下:太子参、丹参、玄参、寄生、炙甘草、炒枣仁、麦冬、生山楂、桂枝。歌诀曰:“三参太子寄元丹,麦枣桂草山楂煎,益气养阴活心脉,惊悸怔忡服即安”。

张致东先生为建国时期陕南名医之一,有“南王北张”之称(王指王万春,与张致东先生同时期行医)。解放后张致东先生历任汉中市中医协会常务理事,汉中市卫生工作者协会武乡分会会长,汉中市武乡镇农村医院院长等职务。曾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召开的陕西省第一届中医学术交流大会上发表“小儿疳积”的治疗心得等,并当选武乡区人民代表等,被聘为陕西省中医研究所特约通讯研究员。张致东先生一生收门徒九人:张景华、赵国全、张学文、王文质、郑崇武、党有笃、王佐明、李春华、殷兆儒。其中,张景华、党有笃、王佐明、李春华、王文质现已谢世;赵国全,现已82岁高龄,仍在汉中武乡行医,颇负名望;郑崇武在新疆常年行医,已退休;关门弟子殷兆儒,时任汉中市王家岭中医院院长、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