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徐霞客游记)
11165400000015

第15章 游象鼻山日记

“解题”

象鼻山位于广西桂林市内阳江和漓江汇流处,因山岩悬空伸入江水,如同大象的鼻子伸入江中吸水而得名。西麓有登山盘道,山顶有普贤塔,山下有水月洞,即由象鼻与象身形成的圆洞,江水贯流,可过小艇。是桂林的著名风景点。

徐霞客于明崇祯十年(丁丑)四月至九月的粤西游程中,在桂林有象鼻山之游,本篇选自《粤西游日记》的相关部分,时间为崇祯十年五月初九(1637年6月30日)。

“原文”

初九日余少憩寓中。上午,南自大街一里,过樵楼,市扇欲书《登秀诗》赠绀谷、灵室二僧,扇无佳者。乃从县后街西入宗室廉泉园。廉泉丰仪修整,礼度谦厚,令童导游内园甚遍。园在居右,后临大塘,远山近水,映带颇盛,果树峰石,杂植其中,而亭榭则雕镂缋饰,板而无纹也。停憩久之。东南一里,过五岳观。又一里,出文昌门,乃东南门也,南溪山正对其前。转若一指,直上南过石梁,梁下即阳江北分派。即东转而行,半里,过桂林会馆,又半里,抵石山南麓,则三教庵在焉。庵后为右军崖,即方信孺结轩处。方诗刻庵后石崖上,犹完好可拓。其山亦为漓山,今人呼为象鼻山,与雉山之漓,或彼或此,未知袒当谁左。山东南隅亦有洞,南向,即在庵旁而置栅锁,因土人藏蒌其中也。洞不甚宽广,昔直透东北隅,今其后窍已叠石掩塞。循石崖东北,遂抵漓江。

乃盘山溯行,从石崖危嵌中又得一洞,北向,名南极洞。其中不甚深。出其中前,直盘至西北隅,是为象鼻岩,而水月洞现焉。盖一山而皆以形象异名也。飞崖自山顶飞跨,北插中流,东西俱高剜成门,阳江从城南来,流贯而合于漓。上既空明如月,下复内外潆波,“水月”之称以此。而插江之涯,下跨于水,上属于山,中垂外掀,有卷鼻之势,“象鼻”之称又以此。水洞之南,崖半又辟陆洞。其崖亦自山顶东跨江畔,中剜圆窍,长若行廊,直透水洞之上,北踞窍口,下瞰水洞,东西交穿互映之景,真为胜绝。宋范石湖作铭勒窍壁以存。字大小不一,半已湮泐,此断文蚀柬,真可与范铭同珍,当觅工拓之,不可失也。时有渔舟泊洞口崖石间,因令棹余绕出洞外,复穿入洞中,兼尽水陆之观。

乃南行一里,渡漓江东岸,又二里抵穿山下。其山西与斗鸡山相对。斗鸡在刘仙岩南,崖头山北,漓江西岸濒江之山也。东西夹漓,怒冠鼓距,两山当合名“斗鸡”,特东山透明如圆镜,故更以穿山名之。山之西又有一峰危立,初望之为一,抵其下,始见竖石下剖,直抵山之根,若岐若合,亭亭夹立。盖山以脆薄飞扬见奇也,土人名为荷叶山,殊得之也。穿山北麓,嘉熙拖剑之水直漱崖根,循山而南,遂与漓合。余始至其北,隔溪不得渡。望崖壁危悬,洞门或明或暗,纷纷错列,即渡亦不得上。乃随溪南行,隔水东眺,则穿岩已转,不睹空明,而山侧成峰,尖若竖指矣。又以小舟东渡,出穿山南麓,北面而登。拨草寻磴,登一岩,高而倚山半,其门南向,疑即穿岩矣。而其内乳柱中悬,琼楞层叠,殊有曲折之致。由其左深入,则渐洼而黑,水汇于中。知非穿岩,乃出。由其右复攀跻而上,则崇岩旷然,平透山腹,径山十余丈,高阔俱五六丈,上若卷桥,下如甬道,中无悬列之石,故一望通明。洞北崖右有镌为“空明”者。由其外攀崖东转,又开一洞,北向与穿岩并列,而后不中通,内分层窦,若以穿岩为皇堂,则此为奥室矣。其东尚有三洞门,下可望见,至此则峭削绝径。穿岩之南,其上复悬一洞,南向与穿岩叠起,而后不北透,内列重帏,若以穿岩为平台,则此为架阁矣。凭眺久之,仍由旧路东下汇水岩。将南抵山麓,复见一洞,门亦南向,而列于汇水之东。其内亦有支窍,西入而隘黑无奇。时将薄暮,遂仍西渡荷叶山下。北二里,过河舶所,溯漓江东岸,又东北行三里,北过訾家洲,渡浮桥而返寓。

“今译”

初九日。我在寓所里休息了一会。上午,往南沿着大街走一里,过了樵楼,想买扇子题上《登秀诗》送给绀谷、灵宝两位僧人,可是没见着好的扇子。然后从临桂县衙的后街西边来到王族廉泉的花园。廉泉仪表堂堂,端庄华丽,待人谦逊,命书童给我领路游览整个内园。花园在居所的右面,后临大水塘,远山近水相互衬托,看上去十分美丽,果树和石峰,杂乱地培植在园中,亭台楼榭也都经过雕镂装饰,由整块材料修建,看不出拼接的痕迹。休息了一阵。向东南走了一里,过五岳观。又走了一里,从文昌门出来,也就是东南城门,南溪山正和城门相对。转过约有指把宽的地方,向南行去,过了石桥,桥下就是阳江在北面分出的支流。立刻转向东走半里地,经过桂林会馆,又走了半里,到了石山的南麓,三教庵就在这里。庵的后面是右军崖,是方信孺建书斋的地方。方信孺的诗就刻在庵后的石崖上,保存得很好,还可以摹拓。这座山也是漓山,现在的人叫它“象鼻山”,和雉山的漓山遥相呼应,一座在那一座在这,不知应该偏向哪一方。山的东南隅也有洞,朝南,就在庵的旁边,设了栅栏加了锁,因为当地人在洞内存放蒌蒿。洞内不太宽阔,从前是通向东北隅的,现在后洞已被砌上石头堵了起来。顺着山崖向东北方走,便到达漓江了。

于是绕着山溯江而行,在高高插入江中的石崖上又看到一个洞,洞口向北,名叫“南极洞”。洞内不太深。出了洞,一直绕到西北隅,就是象鼻岩,能看到水月洞了。这座山由于模样像象而有过不同的名字。凌空飞跨的山崖自山顶插入江水,东西两面都高高地剜成石门,阳江从城南流来,穿过石门与漓江汇合。石门上边中空明亮有如月亮,下边又有内外潆洄形成的水波,“水月”的名称由此而来。而插入江中的石崖,下部跨在水中,上部与山相连,中部下垂,外侧突起,有如卷起的象鼻,“象鼻”的名称由此而来。水洞的南面,在石崖的半山腰又有一个陆洞。那石崖也由山顶向东跨到江畔,中间剜成圆洞,长如走廊,直达水洞的上面,坐在洞口向北,向下俯瞰水洞,东西交互相衬的景色,真是绝妙啊!宋代范石湖在洞壁上刻的铭文得以保存于世。洞壁上的刻字大小不一,一半已经消失脱裂,这些断缺蚀坏的铭文刻石,与范石湖的铭文同样珍贵,应该找一位工匠摹拓下来,不能就这么消失了。此时有只渔船停泊在洞口岩石间,就叫他载我绕出洞外,又穿入洞内,水陆景色尽收眼底。

向南划行了一里,渡到漓江东岸,又走二里到达穿山的下面,此山和西面的斗鸡山相对。斗鸡山在刘仙岩的南侧,崖头山的北侧,濒临漓江西岸。两座山从东西两面夹住漓江,像争斗的公鸡一样,鸡冠怒立,两座山可合起来叫“斗鸡山”,但东面的山,中空透亮如圆镜一般,所以用“穿山”命名。山的西边耸立着一座山峰,乍一看好像是一座山,到达山下,才发现竖起的石峰向下劈开,直达山峰的底部,若即若离,高高地对峙矗立着。此山以脆薄飞扬称奇,所以本地人叫它“荷叶山”,很恰当。穿山的北麓,从嘉熙桥流来的拖剑之水直接冲刷着山崖的底部,顺着山势向南流,与漓江合流。我刚到江北,隔着溪流不能渡过。望见崖壁高悬,洞口或明或暗,纷错杂列,即使渡水过去也无法上去。于是沿着溪流往南行,隔着江水向东眺望,由于已过穿山,所以它“透明如圆镜”的特征看不见了,而山的侧面如山峰,尖尖的像竖起的手指。又乘小船渡到东岸,来到穿山南麓,由北向上攀登。在草丛中找到石阶,登上一个岩洞,它高高地斜靠在半山腰,洞口朝南,可能就是穿岩了。然而洞内钟乳石柱悬垂在当中,琼玉般的石棱层层叠叠,颇有点曲曲折折的情致。由洞壁的左侧深入进去,地势逐渐洼陷并暗下来,水也积聚在里面。知道这并不是穿岩,就出来了。从洞右侧再次攀登,只见岩洞高大,十分宽阔,穿透山腹,有十多丈,高和宽也都达五六丈,上方好似拱桥,下边如甬道一般,中间也没有挂列下垂的钟乳,因此一眼望去通明透亮。洞北边的右侧石壁上刻有“空明”二字。从洞外登上山崖向东转,又有一洞,向北与穿岩并列,但后面不通达,洞里又分层层洞穴,如果把穿岩比作庄严的殿堂,那此洞就是幽深的内室。它东边还有三个洞口,从下面就可望见,到这里变得峻岭陡峭,没有路了。穿岩的南面,洞顶上又悬着一个洞,南面与穿岩上下重叠,但后面不透北方,洞内岩石罗列如重重帷帐,如果把穿岩比作平台,那此洞就是凌空的楼阁了。我在此眺望了很久,仍从原路向东下到汇水岩。往南快要到达山麓时,又看到一个洞,洞口也朝南,位于汇水岩的东面。洞内还有岔洞,往西进去又窄又黑,并没有特别的地方。这时天色渐晚,我于是向西渡到荷叶山下。向北走了二里路,路过河舶所,溯漓江东岸,再往东北走了三里,向北经过訾家洲,渡过浮桥回到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