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中国青少年知识文库(B卷)
11165200000003

第3章 飞向太空

人类飞向太空的梦想,有文字记载的至少有数千年。古代中国就有“嫦娥奔月”、“飞天”等美丽的传说。

飞上太空,这不但是人们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挑战,更重要的是为了满足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求知欲望,满足人们希望了解浩翰宇宙的愿望。

太空中蕴藏着许多可利用的资源,如果能加以充分利用,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是一笔无穷无尽的财富。

特别是当今社会,地球正面临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和人口膨胀等威胁,如何利用这些太空资源,便成了一个迫切的课题。因此,这是飞上太空的一个更现实的理由。

另外,飞上太空还是研究地球本身的需要。对于人类来说,宇宙中有太多太多的谜团,如果人们囿于地球狭小的范围里,是永远无法将其解开的,只有飞出地球,深入太空,才有望获得必要的信息。

危险的事业

1957年10月4日晚,一枚火箭携带着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l号”在苏联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标志着人类航天时代的真正到来。

但是,当时的载人航天非常危险,安全指数只有50%。在苏联首次载人太空之旅的前一年里,载人飞船的6次试发有3次以悲剧告终:一次因为定位系统出故障未能返回地球,一次是发射时发生爆炸,另一次则是完成飞行任务返回时与大气层发生剧烈摩擦,导致飞船失火。

正是这些不成功的事例,导致苏联首次太空之旅迟迟未能定下日期。最初,被确定为苏联第一位首航太空的航天员是邦达连科。不幸的是,1961年3月23日,邦达连科在紧张训练中,舱内燃起大火,他因严重烧伤而死亡,成为航天史上第一个遇难的航天员。

载人航天工程的复杂性,决定了这必然是一项充满着风险与挑战的事业。从邦达连科算起,至今已经有22名航天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然而,人类在探索太空的征程中决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迎接探索者的必将是光辉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