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摄影大师与摄影艺术(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11164700000018

第18章 人造光摄影知识(2)

测光的方法也有许多种,如有:机位测光法、人射光测光法、平均测光法等等。在摄影创作中可根据不同的拍摄对象及表现方法来确定采用何种测光方法更有利。下面我们介绍几种影室人造光创作常用的测光方法。

1.机位测光法 这是利用反射式测光表来对被拍摄体测光的一种方法。测光时将测光表置于相机的位置对被摄体进行测光。测出的是画面中所有物体表面反射光的亮度,一般讲,这是一种较为概括的平均测光,有时候受非主体因素影响较大。例如:主体处于大面积的浅色之中,如果不进行适当的曝光补偿而按照测光表的数据进行曝光,会出现曝光不足的现象。当然,使用点测光表的时候,影响会小一些。

总之,在使用机位测光法的时候,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测光的数据进行调整。

2.入射式测光法 这种测光方法比较简单,它需要摄影师手持测光表走到被摄体前,把测光表上的集光罩靠近被摄体,并把方向朝着光源的方向,来测量出被拍摄体表面的光线照度。

这种方法所测的光值与同样光线条件下的18%灰卡的测光值相同,因此是比较准确的,客观的。

(四)关于光比问题

光比是指被摄体受光面与背光面亮度的比例值。被摄体在人造光源下,受光面亮度较高,背光面虽不直接受光,但由于散射光、环境反光以及辅助光的影响仍有一定的亮度。我们通常用“受光面亮度”/“背光面亮度”的比例形式表示光比。

光比是摄影用光的重要参数之一,光比大影调比较硬,可产生强烈、有力之感;光比小,影调则比较柔和。一般在人物摄影中,脸部的光比约在1:1.5~1:4之间较为适宜。当然,在摄影创作中,拍摄者应根据被摄体的情况和自己的创作意图,利用布光来调节被摄体的光比,以获得最佳的表现效果。

影响光比大小的因素有很多,它们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首先,光源的位置会影响光比。被摄体在正面光的照明下,一般光比较小,不会产生过强烈的影调反差,所以在拍摄高调照片时一般采用正面光的照明。其二,光源的光质同样能够影响光比。被摄体在直射光的照明下,光比大,影调反差强烈。被摄体在漫射光、散射光的照明下,光比小,影调一般比较柔和。此外,光源与被摄体的距离;不同功能的灯具也会对光比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在调整光比的时候,要从多方面去分析和考虑。

光比是我们进行摄影艺术创作中所要掌握的重要表现手段。它能增强摄影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并能够帮助摄影者实现某种创作意图。

通常拍摄低调效果的照片,光比应控制在1:4~1:8之间;中间调的效果,光比尽量控制在1:2~1:4之间;高调效果的照片光比则应控制在1:1.5-1:2之间为宜。

在人造光源下拍摄人像时,一般较容易调整和控制光比。但是,一定要根据不同的拍摄对象,以及人物的性别、年龄、性格、职业等诸多因素方面去考虑和选择恰当的光比。例如:我们要拍摄一位妙龄少女,她的性格又比较温柔,气质也比较文静。那么,我们在光比的选择上最好选用较低的光比。这种光比照明下,人物细腻的皮肤,以及淑女般的外貌则被充分地表现出来;再比如,拍摄老年人或强健的男子时,最好采用较大的光比,这样老年人的苍桑与凝重,男子汉的阳刚与健壮则被表现得更加深刻。

我们在采用彩色胶片拍摄时,最好把光比控制在1:4左右,这样的光比能体现出较丰富的层次和质感,同时使色彩得到真实地表现。

(五)单灯照明——以少胜多的

布光方法

单灯照明的布光方法比较适合在家庭简易影室中使用。由于影室的面积有限,没有更多的空间容纳过多的灯具,也没有更多的环境需要表现,故采用单灯照明的布光方法比较实际。

很多朋友也许认为单灯照明拍摄不出精彩的摄影作品,那是一种误解。其实,许多优秀的摄影作品都是在单灯照明下拍摄的。影室中的布光并不以灯的多少取胜,而取决于摄影师对光线的把握能力。

单灯照明与多灯照明相比,更容易让初学者把握。在相对单一的光线下更能够使摄影者抓住整体的影调效果,使物体表面的受光面、背光面、侧光面以及反光和投影看上去一目了然。产生某种类似自然光的照明效果。

单灯摄影比较容易产生强烈的光比,尤其阴影中的影调会显得过重。要解决这个问题也并不困难,只需在背光面用反光板进行适当地补光就可以了,如果要使影调柔和一些,也可以在光源前面加上柔光罩或漫射屏,当然,如果使用反光伞也会使光质变得软一些。实际上,光比强烈也可以理解为单灯照明的长处和特色,它可以产生强烈的线条感,例如在黑色背景环境下拍摄人体,有限的照明能够勾勒出人体肌肉丰富的线条变化和独特的韵味儿。

此外,单灯照明能够更加突出物体的立体感(正面光除外),对表现某些特定的主题十分有利,例如要拍摄出具有雕塑感的人像作品时,最好使用单灯照明。单灯照明还可以拍摄出许多具有舞台照明效果的照片,不同的角度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性效果,极富艺术情趣。

使用单灯照明手段拍摄,要特别注意物体投影的处理,例如在浅背景前拍摄就容易产生重重的投影,因此,要注意光源的投射角度尽量使不和谐的投影移出画面,或干脆使用黑色的背景。当然,有的投影是可以保留的,它也许更能使你的作品增添“意境”。

总之,单灯照明是一种常见的、实用的布光方法,具体拍摄中,还需要灵活地去掌握。

(六)多灯照明——变化无穷的

1、布光方法

我们这里提到的“多灯照明”泛指两盏灯及其两盏以上灯的布光方法。

工.双灯照明 双灯照明与单灯照明相比有更大的灵活性,它可以使光比得到更有效地控制,同时对于表现环境中的前后景物的反差更加充分有利。

双灯照明的布光方法比较灵活,可参考如下方法进行布光。

首先,可以把主光从45°~90°的方向投射到被拍摄体上,然后再用辅光做正面光的照明,主光与辅光的光比相控制在2:1~4:1左右。在这种光位下拍出的照片,物的立体感较强光比也比较适中,非常适合拍摄人像。

其次,也可以把主光与辅光分别处于被摄体的两侧,光比最好控制在2:l左右。布光时要注意:主光应略高于被摄体。这种光位拍出的照片,影调反差比较弱,利于表现丰富的层次感和质感。

此外,也可以把辅光当作背景灯使用,调整主体与环境的影调关系,或使物体产生逆光照明的特殊效果。总之,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能够达到某种创作目的,任何方法均是合理的。

在使用双灯布光法拍摄的时候,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如果使用电子闪光灯照明时,一定要使两灯同步闪光。

②两灯之间必须有主、辅关系,不能平均对待。

③作为主灯的光源一般应放置在被摄体的偏上方,而辅灯的光源则可以低一些,作正面平射。

2、多灯照明 多灯照明可以使画面中的影调得到更充分地控制。主灯、辅灯、效果灯、背景灯一齐使用,使物体的空间感、立体感、质感及层次都得到了更充分地体现。摄影者可以根据创作意图,强调或减弱画面中某一局部的细微变化。在同时拍摄多个被摄体的时候,也可以通过布光来排列出它们之间的主次关系。因此,多灯照明的布光方法,是各位摄影师需熟悉和掌握的。

多灯照明的布光方法可以说是变化无穷。根据不同形态,质感的物体,更应该采取不同的布光方法。

用多灯布光进行拍摄时,如果想得到较好的效果,每一盏灯必须放在需放的位置上。以拍摄人像为例,最常见的是采用前侧光为主光,角度应该在人物左侧或右侧45°左右的位置。并且需要从略高于人物的位置向人物照射。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会产生清晰的阴影。那么,我们可以通过辅光的照明来对暗部进行补光。辅光可以从正面照射,也可以安置在与主灯相对应的位置照射。主光与辅光在照明上要有反差,要有主次之分。一般来说,辅光是用来调整光比的,它可以减弱主光产生的浓重暗影。

在调整好人物主体的光比、影调之后,还需要调整人物与背景环境之间的关系。在这时候使用背景灯,可以使人物更加突出,并且消除掉人物在背景上的投影。当然,也可以造成轮廓光,达到人物与背景隔离的效果。

在画面整体布光完成之后,可以使用效果光对局部或精彩的细节进行强调作用的照明,例如可以通过发灯增强人物头发浓密、蓬松的质感;也可以通过眼神光照明,使人物的眼睛看上去更加明亮传神。

多灯照明的方法不仅限于拍摄人像,在广告摄影、静物摄影中也被广泛使用。相比之下,广告摄影中,对光质的要求更严格一些,布光时需考虑光源本身是否对光滑的被摄体表面产生反光。

多灯照明的布光方法在曝光技术上有严格的要求,尤其在使用电子闪光灯拍摄的时候,仅凭感觉和经验是不够的。使用测光表控制曝光才是最好的办法。

(七)产外自然光线下如何

使用人造光源

在户外自然光条件下进行摄影创作时,有时候也需要使用人造光。当然,在大多数的时候,自然光拥有足够的亮度,一般不需要辅助光源进行照明,但当被摄体处于逆光、侧光时,或在自然光条件下,景物明暗反差过大寸,就需要进行适当的补光。

在户外进行摄影创作需要补光时,可以用反光板亦可以使用人造光源。我们相机上配制的小型电子闪光灯就属于人造光源,它既轻巧,又便于控制光量,色温也适宜,因此,是比较理想的补充光源。如果运用得当,有助于弥补自然光的不足,改善照片质量。

在直射的日光下拍摄,用闪光灯进行照明的目的就是要减弱景物的明暗反差。并使暗部的影调和层次更加丰富。因此,只要当物体处于逆光或侧光条件下,且光比较强烈时,就可以采用闪光灯进行补光照明。当然,闪光灯只是作为辅助光源使用,所以在曝光上仍要以日光为准。但是,在用闪光灯进行补光时,一定要注意它与自然光色温之间的差别,特别是在夕阳下拍摄逆光景物的时候,由于当时自然光的色温已经很低,如果用闪光灯进行补光,定会破坏了当时现场的色调和气氛。因此,需要在闪光灯前面加上降低色温的滤色片。

在阴雨天较昏暗的户外光线下拍摄人像时,常因为反差较弱,使画面看上去沉闷而缺乏生机,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使用闪光灯进行照明,以达到增加反差,丰富层次的目的。

总之,人造光源不仅可以在室内使用,也可以做为辅助照明手段用于户外摄影的拍摄,它不仅仅为一种技术手段,更可以称之为一种艺术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