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消逝的世界(读好书系列)
11162700000030

第30章 被焚烧的亚历山大图书馆

人事沧桑,岁月变迁,那些曾让世人为之震撼的古代文明,也渐渐地湮没在岁月的尘埃之中。然而历史却从未忘却它们,在那些遗留下来的古代遗址中,一代又一代的考古工作者在不停地探寻着往昔的印迹。一次次令人振奋的发现,都让今人感叹不已。这些失落的文明演绎着人类永恒的绝唱。

亚历山大图书馆是亚历山大城成就的代表,始建于公元前3世纪,曾被誉为“世界上最好的学校”。如今,那已成为历史的陈迹。对于谁焚烧了亚历山大图书馆这个问题,产生了很多的传说。

有一种传说认为,是阿拉伯帝国的阿穆尔奉哈里发·欧麦尔的命令,放火焚毁了亚历山大图书馆。据说,欧麦尔让其烧图书馆的理由是:如果这些希腊人的著作与安拉的经典一致,那么它们就没有保存的必要了,因为现有的经典已经足够用了;倘若它们不一致,它们则是有害的,应该被摧毁。总而言之,一句话,毁灭它们是应该的、合理的。

可是,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居斯塔夫·勒朋说:“所谓焚烧亚历山大图书馆这样的荒唐行为并不符合阿拉伯人或穆斯林的道德准则。可是那些杰出的学者们怎么会长久以来一直相信这样一种传说呢?”不过,让人奇怪的是,那些穆斯林征服时代的或是稍晚一些的历史学家,却都一概保持沉默,而且没有一个人留下只言片语来对焚烧亚历山大图书馆事件作任何记载。但是过了大约500多年,到了13世纪的时候,突然冒出3个人讲起这个故事,特别是其中一个叫伊勃努尔·希伯来的人,他的说法根本经不起人们推敲。

按照这个人的说法,亚历山大图书馆中的70万册图书被亚历山大的4000座浴室当燃料连续使用了半年的时间。但这种说法中明显出现了简单的算术问题。如果按此人所说的把70万册图书分送到4000座浴室,那么每个浴室就只分到175本书,如果想让这175本书连续燃烧半年的时间,那么每一本书至少要持续燃烧一天以上。因此,这引起了人们的疑问,是什么样的书竟然可以持续燃烧一天以上呢?况且70万册这一个数量本来就无法令人相信。从上面两个问题,我们就能够完全否定这个人所讲述事件的真实性了。

其实亚历山大图书馆在阿拉伯军队进入埃及之前,就已经被破坏了数次。公元前47年,大名鼎鼎的恺撒大帝的舰队放了第一把火;公元391年,在罗马帝国分裂前的最后一位暴君狄奥多西统治时期,图书馆再次遭到破坏;而等到阿拉伯人在7世纪进入亚历山大城时,图书馆已经没有什么地位可言了,而且不再像以前那样有名。关于这两次大火,许多历史资料都提到过,难道是这个人在那两次大火的基础上,又新杜撰了一个故事?

《阿拉伯通史》中也否定了这个故事,说:“在伊勃努尔·希伯来叙述这个故事之前,巴格达人阿卜杜勒·莱兑弗就已经叙述过了这个故事。这个人杜撰这个故事究竟是为了一个怎样的目的呢?但后来的著作家道听途说,把这种说法渲染得似乎真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过。”

著名的英国哲学家、数学家、社会学家伯特兰·罗素的言语直接把西方人热衷于排斥“异教徒”的要害点明了。他说:“每一个基督教教徒都被灌输了哈里发摧毁了亚历山大图书馆这个故事。穆斯林的宽宏受到了大多数教徒的欢迎,这与基督教教徒不仅迫害异教徒,而且自相残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然,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穆斯林的征服活动。在后来,法国因对胡格诺教徒的迫害而遭到了十分悲惨的削弱,西班牙也由于对犹太人和摩尔人的无比憎恨而遭到毁坏。”在罗素看来,那时的西方人自己倒是很适合扮演纵火者这一角色,像西班牙伊莎贝拉和费迪南这两位陛下,不就认为把穆斯林和犹太人的书稿投进烈焰是很光荣的吗!公元391年亚历山大城的主教在迪奥多西的支持下,下令把图书馆焚烧了,英国作家科林·威尔逊对此加以嘲讽:“知识是邪恶的,当年亚当就是因为求知而被赶出伊甸园的。”

看来对于是谁烧毁了亚历山大图书馆还是存在着比较大的争议,而且对于这个问题,谁也没有提出有力的证据来证明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