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影响世界的犹太巨人
11161000000032

第32章 特利尔城的幸运儿

1883年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人类历史上的一位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了思考。他一个人留在房间里总共不到两分钟,等人们再进去的时候,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永远地睡着了,这个人就是1818年5月5日,卡尔·马克思(Karl Marx),诞生于德国莱茵省特利尔城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亲亨利希·马克思是一位才能出众的律师,他深受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的影响,在1824年马克思6岁时,他摆脱了犹太教的束缚,皈依了新教。虽然因此与家族闹翻了,但也因祸得福,避开了当时对犹太人的迫害。母亲罕丽达·普勒斯堡是一个贤慧的妇女,主要操持家务。

马克思的家庭属于中产阶级,拥有一幢漂亮的住宅,生活充裕、宁静。在这种有教养、重知识的家庭环境里,马克思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养成了渴望知识、追求真理的性格。童年的马克思想象力丰富,常常编一些离奇的故事,讲给小伙伴们听,博得了大家的钦佩。马克思的父母特别为儿子感到自豪,把他视为家庭中的“幸运儿”。

1830年,马克思进入特利尔中学,1835年9月毕业。中学时代,他受到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已有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理想。在中学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马克思写道: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当以人类的福利和个人的理想为主要指针。我们不应当认为这两种利益之间可能发生对立性冲突,不应当认为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利益,因为人生来就是这样安排的:他只有为了社会进步和同时代人的福利而努力,才能够使自己完善起来……如果人只是为了自己而劳动,他也许能成为有名的学者、绝顶的聪明人、出色的诗人,但他决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完人和伟人。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谋福利的职业,那么,我们就不会被任何沉重的负担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得到的将不是一点点可怜的自私和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亿万人,我们的事业虽然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当我们离开人世之后,高尚的人们将在我们的骨灰上洒下热泪。

这篇作文表达了他“为人类谋福利”的宏伟志向。马克思一生始终向着这一崇高目标求索。

1835年10月,马克思进波恩大学攻读法学系,一年后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在大学,他除研究法学外,还研究历史、哲学和艺术理论。旧式大学的陈腐教育使马克思心中不满,他藐视清规戒律,时常与同学们到小酒馆喝酒、争论,直到天明。

除了功课之外,马克思把主要精力放在诗歌创作上,写了许多充满浪漫色彩的诗歌,以渲泄他对恋人的思念之情。这位恋人便是美丽的燕妮。

燕妮是马克思童年的小伙伴,她和马克思青梅竹马,彼此十分倾心。燕妮爱慕马克思的才华和品格,马克思喜欢燕妮的美丽和善良。童年时代的友谊之花,日后结出了爱情之果。

燕妮是名门闺秀,父亲是特利尔的枢密顾问官,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燕妮同父异母的哥哥是官场上走红的人物,后来当上了普鲁士的内务大臣。燕妮长得美丽动人,当地人称她是“舞会上的皇后”。在中学时代,她就以高贵的身份与惊人的美貌博得一大批爱慕者。但燕妮对那些大献殷勤、甜言蜜语的贵族少年、青年军官、纨绔子弟不屑一顾,她常用海涅的诗句回答他们的求爱:

高级的上装,精织的裤子,

雪白而雅致的袖子,

喁喁私语,拥抱接吻,

啊,但愿他们有颗心!

再会吧,辉煌的大厅,

娉婷的淑女,显贵的绅士!

我要登上高山,微笑着向你们俯视!

1836年夏,马克思回到故乡,见到了日夜思念的恋人燕妮,俩人心心相印,互吐真情,私订终身。

在当时,婚约往往意味着权势的联姻,金钱的交易,门第的配对。燕妮的父母敬重从小看着长大的马克思,但出于门第观念,一下很难接受这样的事实。所以,这对恋人只得暗订婚约,严守秘密。马克思在离开特利尔前向父亲透露了“秘密”。父亲又惊又喜,喜的是儿子是爱神的“幸运儿”,惊的是这门不当、户不对的亲事,将会遇到多么大的风险。

回到大学后,马克思日夜思念着远方的未婚妻,忍受着孤独的煎熬。在马克思看来,一个青年,没有爱情来温暖和丰富生活,是“过于冷酷”、“过于贫瘠”的。他对燕妮的爱,近乎狂热,一连写了三本诗集,陆续寄给燕妮,以表达自己的情感。马克思的情绪,引起了父亲的不安。父亲写信告诫他:燕妮“以她的年华,她为你所作的牺牲,绝不是寻常女子所能办到的”,因此,不必用“幻想的诗句,而是用模范的品行,用英勇、坚定、辉煌的成就,才能使燕妮免除痛苦,也才有资格配得上这样一位美丽、贤慧的未婚妻。你必须使人相信,尽管你年轻,但你已经是一个值得世人尊敬并且很快就会使世人折服的堂堂男子”。

马克思听从了父亲的教诲,决心用自己的成就来履行对燕妮的义务。他把存留的诗稿付之一炬,以极大的热情开始学习,表现出一种异乎常人的巨大工作能力,终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柏林大学。

1841年初,马克思结束大学生活,以毕业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获得博士学位。

大学毕业后,马克思转向政治,开始从事对现存社会体制的批判。1842年10月,马克思成为《莱茵报》主编。在马克思的影响下,这份由自由主义反对派创办的报纸越来越鲜明地倾向于革命民主主义。由此,1843年4月,《莱茵报》被反动当局查封。

1843年5月,马克思来到莱茵省的一个小镇克罗茨纳赫。在这里,他与燕妮举行了婚礼。马克思容光焕发,燕妮美丽动人,人们都十分羡慕这对新婚夫妇。马克思娶了特利尔城最美丽的姑娘,真是特利尔城的“幸运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