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建筑艺术与绘画(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11160500000011

第11章 现代公共建筑(1)

美术馆·图书馆

世界上最大的海螺

朋友们,你们知道世界上最大的海螺在哪里吗?它就在美国纽约市第五号大街上。在这条街上,有许许多多高楼大厦,大厦之间有一幢形状奇特的建筑物,形似一杖巨大的海螺,这就是古根海姆美术馆。

古根海姆美术馆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六层高的展览大厅,其中包括阅览室和演讲厅,另一部分是四层高的行政办公用房。作为主要部分的展览大厅,其设计别出心裁。它是上大下小的螺旋形圆筒,高约30米,其外围直径由底部的30米逐步扩大到顶部的38.5米。厅内周围是盘旋而上的螺旋坡道,下部宽近5米,到顶部展宽到10米,坡度为3%。大厅内的自然采光主要来自玻璃穹顶,另外沿坡道的外墙上有条形的高窗透进自然光线照亮展品。

所有展品都挂在沿坡道一侧的墙面上。参观时,观众先乘半圆形的电梯直到顶层,然后顺坡而下依次欣赏每一件展品。参观路线长达430米,能同时容纳1500人进行参观。无论你站在大厅的哪个位置,都可以看到其它各层人们的活动。

古根海姆美术馆的螺旋形空间形成了连续的参观路线,简捷而集中,同时观众可以在明快的中央大厅看到各层人流在移动,增加了公共建筑的生动感。这方面颇具创造性。设计者赖特曾不无得意地说:“在这里,建筑第一次表现为塑性,一层流入一层,代替了通常那种呆板的楼层重叠。”的确,古根海姆美术馆的创新形式对以后的建筑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有些国家也建造了一些连续式空间的展览建筑。

古根海姆是美国冶炼界的百万富翁,他为了保存自己收藏多年的现代美术作品,聘请美国著名建筑师赖特为他建造一座全纽约人能永远记住古根海姆这个名字的美术馆。赖特欣然接受邀请。多年来他一直在探索如何建造一种全新的建筑空间,使置身于这个空间的人在前后、左右、上下三维方向里都能感受到空间的有机联系,同时看到的景象又是在不断地,逐渐地变化的。赖特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是:如果人处在一个极大的螺丝壳当中,他就会有这样的感受。赖特在旧金山曾尝试把一家商店和一个汽车库设计成螺旋形空间,这次在古根海姆美术馆,他的独创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新奇的设计往往在体现创新与突破的同时,暴露出它的缺欠与不足。赖特认为螺旋的形式是美术馆最好的形式,但在实际展出中,观众站在成3%斜度的坡道上,感觉很不舒服。又由于墙壁是向外倾斜的,造成每一件展品既没有水平,也没有垂直,与人的视线存在一个夹角,仿佛每一件展品都没有挂正。为了弥补这个缺陷,只好在墙上挑出一个钢的悬臂,把画凸于墙面挂在臂端。另外,在展览大厅的人们如同井底之蛙,除了天空外看不到任何外界的景物,使建筑物与外界产生隔绝感,缺乏交流,美术馆特殊的外表与周围有棱有角的高楼大厅极不协调。

古根海姆美术馆是一座创新的建筑,它更多地体现了赖特的“有机建筑”理论,却算不上一座很成功的建筑。

三角形的凯旋

1978年,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荫广场中间,一幢桃红色的大理石建筑落成了。这就是由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这座国家美术馆占地3.6公顷,总建筑面积达56.000平方米。共投资9500万美元,每平米造价高达1600美元,全部由国家美术馆董事会、匹茨堡钢铁大王梅隆家族及其基金会提供。

国家美术馆东馆包括两大部分:一个是呈等腰三角形的专供展出各种艺术品的展览大厅,一个是直角三角形的专供艺术家或学者研究和开会用的研究中心。

建筑物的正面是等腰三角形的底边,由两个巨大的棱柱体组成的对称入口,里面是中央大厅和四层陈列室。24米高的大厅顶上有25个天窗,每个天窗上覆盖着60平方米的三棱锥钢管骨架玻璃。大厅顶部中央则由一总面积为1500平方米、形如蛛网、重约500吨的双层隔热玻璃构成。明媚的阳光从不同角度倾泻而下,在大厅的墙壁和地面上形成丰富多变、美丽动人的图案。天窗架下挂着直径21米的活动挂雕,这些似鸟翅般柔软的红色装饰物在空调产生的气流中徐徐转动,凌空翱翔,形成轻快活泼,热情奔放的气氛。透过屋顶的玻璃天窗,可以看到三个大理石棱柱塔楼,给大厅带来一种高耸感,而厅内那刚劲沉寂、光滑如镜的大理石墙面又给人以平和安详的感觉。大厅内许多面积大小不一,空间高度变化不同的陈列室由形状各异的楼梯,坡道、天桥和电梯相连接,指引着参观者方便地找到各个陈列室。

艺术研究中心楼的中央是阅览大厅,高21米。藏书30多万册,艺术照片近百万张。读者可以通过电脑系统,方便地查阅这些图书资料。在阅览大厅的四周是办公室、图书馆、阅览室、研究室等,共分八层。屋顶设有休息大厅、屋顶花园和舞台、透过办公室的窗户,可以欣赏林荫广场上那郁郁葱葱的迷人景色。

华盛顿的城市建设是依首都职能展开的,在建成后政府机构汇集这里,成为华盛顿特区。所以,这里不象其他城市那样有拔地而起、高耸入去的摩天大楼,也没有奇形怪状、标新立异的建筑物。由于总统顾问团里的建筑师们严格管理,这个城市在二战后的三十多年里始终保持着古典格局,建筑大多低矮而亲切。在繁茂的花草树木的衬托下,显得典雅而端庄。

贝聿铭在接受东馆的设计委托后,他所面临的挑战是艰巨的。美术馆东馆地处市中心,向东可以望见国会大厦,向西不远,则是美国总统居住的白宫。隔着一个小广场,是1941年修建的旧国家美术馆,那是一幢古典式建筑,左右对称,上有圆顶,下有柱廊,墙面贴满桃红色的大理石。东馆所处的位置是华盛顿国会大厦前的最后一块空地了,而且地面是不规则的直角梯形。在如此重要的环境中设计新馆需要考虑诸多因素:与这个优美城市相称,与旧国家美术馆协调,体现现代建筑的风格等等。

贝聿铭在反复琢磨后,根据东馆的使用要求,富有创造性地将直角梯形场地分为两个三角形,一幢为等腰三角形,一幢为直角三角形。两座建筑物靠在一起,中间只有一巷之隔。将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作为建筑物的正面,对面正好是旧国家美术馆。由于新旧馆正立面相对,外墙又都是桃红色的大理石,而且建筑高度相差无几,所以新馆看起来与旧馆很协调。同时,东馆那两个靠在一起的立体三角形,线条挺拔,用简单的几何形体表现出现代建筑的风格。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的落成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当时的美国总统卡特亲自为东馆剪彩,对它的雍容华贵、娴静大方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称赞它是“一座真正的杰作”、“当代最优秀的博物馆之一”。许多家报纸、杂志也给予了一致好评。东馆开放的前50天中,参观者不下百万,反映强烈,这在众口难调的美国实在是少见。贝聿铭前后共花了十年时间设计并建成的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已作为不朽之作永载建筑史册。

U、L、钢琴和混乱

原联邦德国斯图加特美术馆新馆是由新美术馆、剧场、音乐教室楼、图书馆及办公楼组成的一座群体建筑。它位于1838年达的老馆的南侧,西面隔康拉德大街同斯图加特国家剧院相邻。地段是一块东南高、西北低的坡地,为设计美术馆这样的大型公共建筑物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由于建筑师构思新颖,巧妙地利用了地形特点和城市环境,因而取得了独特的效果。

新馆整个座落在一个台座上,台座为入口子台,下面设停车场。为了同老馆的平面形式相呼应,新美术馆的平面为U形,分两层安排使用面积:上层为陈列部分;下层北翼为临时展室,南翼为讲堂和餐厅;主要入口设在U形的开口部位,而U形中央为一圆形陈列庭院。一条曲折的城市公共步道从新馆背后的厄本街开始,横跨东面的展室,沿陈列庭院院墙盘旋而下,穿过上层的陈列平台,下到入口平台上。这条公共步道使新馆同整个城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城市景观的一个有机部分。

人们从厄本街走上步道,从位于新馆东面的图书馆及办公楼旁擦身而过,在曲折盘旋的行进过程中,可以俯览陈列庭院中的雕塑品,可以远眺城市的风光。到了入口平台上以后,可以向北折去,或下到康德拉大街,或经主入口进入新美术馆,也可以继续往南前行,或进入餐厅、剧场,或下到尤金街。

剧场紧贴着新美术馆的南翼,在下层通过餐厅相连。剧场平面呈L形,位于上层的彩排厅跨在入口平台之上,既形成下部剧场入口的门楼,又在群体构图中成为突出的重点部位,以同老馆的南翼取得呼应。根据城市规划,剧场南面将隔尤金街新建一座与之对称的反L形建筑物,在两条大街相交处形成一个城市广场。那时,人们就可以从新馆的入口平台上通过步道跨新城市广场南行。

剧场后部是平面为钢琴形的音乐教室楼,它雕塑式的造型,加之图书馆及办公楼具有柯布西埃风格的外观,丰富了新馆建筑群的东南立面。

新美术馆中部的陈列庭院会使人联想起古代的露天圆形剧场,它一方面强调了整体布局的对称性,另一方面又由于公共步道在半圆周内盘旋而造成自身的不对称性。这一空间的模糊性,使人们在其中穿行或逗留时,会体验到一种颇富戏剧性的空间感受。

著名英国建筑师斯特林在1959年设计的英国莱塞斯特大学工程馆和1964年的剑桥大学历史系馆,都是很著名的作品。这次他设计的斯图加特美术馆新馆以十九世纪辛克尔的柏林老美术馆为“原型”,后者是典型的古典主义作品。古典纪念性建筑都用石料,斯特林在新馆上也采用了大面积石墙,石块划分封闭而沉重。同时,他还借鉴了其他“原型”:石块围成的桶形的大厅使人联想起古罗马的斗兽场;展室部分的凹形屋檐散发着古埃及神庙的气息;入口平台及坡道上大红大蓝的超尺度扶手,则有巴黎篷皮杜艺术中心的味道。斯特林故意表现出一种文化上的混乱,来震惊和困惑参观者,造成了强烈的刺激。

当斯图加特新美术馆于1984年3月建成开幕的时候,不仅吸引着斯图加特的观众,也吸引着联邦德国乃至整个欧洲的人们。这一天有4000人参加了开幕式,有8000人排队争购第二天的参观券。到当年年底为止,美术馆共接待观众120万多人次,创下联邦德国博物馆参加人数的最高纪录。这座八十年代的成功建筑,给见到它的每一个人留下难以言说的深刻印象。

有这样一个图书馆

卡布斯特拉娜图书馆为当地的老百姓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和休息场所。它吸收了众多图书馆简捷高效的优点,并通过建筑师巧妙的处理,使其在空间序列上、在立面设计上给来这里读书学习的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该图书馆是单层建筑物,方形平面,由大小70多个室内外活动空间组成:会议室、书库、成人阅览室、儿童阅览室、素描绘画室、计算机检索室等,还包括一个庭院。阅览室有大有小,有室内的也有室外的,每个座位都分成一个个小格子,人们可以在这里安静地阅读,互不干扰。也可以到庭院中,无拘无束、轻松地阅读。除了看书、借书外,人们还可以在这里开会、听音乐、绘画、看电影甚至喝咖啡、休息。它为来这里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方便、舒适的环境。整个平面简单紧凑,功能布置合理,建筑面积只有14000平方米。

空间设计的成功是它的第一个特点。当人们通过一个半室外的空间过渡而进入室内的时候,首先看到的是一个高大的空间,由这个空间向四面展开,一会儿豁然开朗,一会儿低矮幽静,一步步,一层层,高高低低变化有序。

阅览室的侧厅又窄又高,狭长而笔直地通向安全出口。小阅览室的尺度则令人感到亲切,好象随时在欢迎人们的到来。加上室内柔和的、富丽堂皇的颜色设计和室外透进来的自然光线,把建筑空间的魅力充分地表现出来。而这些空间的错落变化与整个建筑体型都紧密相连,使人们从外面一眼就可以辨认出来。建筑师格雷夫斯正是将内部空间的变化与外部形象结合起来,从而设计出丰富的、富有个性的建筑来。

第二个特点是立面设计。格雷夫斯在这幢建筑上运用了具有鲜明个性的符号,这些突出的建筑和装饰特征简洁而又强有力地抓住了参观者的心。强烈的光影变化和虚实对比使建筑立面上的符号更加突出。超大尺度的柱廊似乎给人们以历史的回顾。还有小小的尖顶使人们将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自然地联系起来,增加了对现代建筑的亲切感。这一切作法,产生了巨大的诱惑力。

与室外立面作法相呼应,室内采用了简单的三角形木构架形式。这些来自传统建筑中的手法经过作者的提炼,注入了新的涵义。

卡布斯特拉娜图书馆那憨厚、质朴的形象,斑驳富丽的色彩,皆为我用的室外、半室外的阅览室,使之成为八十年代出现的、有积极影响的优秀建筑。

展览馆

解决燃眉之急的“花房”

1851年,英国决定在伦敦海德公园举办一个世界博览会。自从十八世纪中期发生了轰轰烈烈的工业大革命以来,英国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建立了大机器生产,开始了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到十九世纪,英国已经享有“世界车间”的美名。为吸引各国工商界注意,扩大世界贸易,英国决定举办一个世界博览会。

英国政府早在1850年就开始向世界征集博览会展厅的建筑设计方案,举行设计竞赛。然而,虽然参赛方案有245个之多,却没有一个能满足需要。随着时间的流逝,评委们越来越焦急。因为此时离预定的开幕日期只有九个多月了,如果按平时的做法用砖瓦木材做建筑材料的话,恐怕连烧制砖瓦的时间都不够用了。

这时,一位名叫约瑟夫·派克斯顿的园艺家知道这个消息后,马上起草图样。10天后,《伦敦新闻画报》收到他的样图。这个方案别出心裁,是完全用生铁来作梁柱、屋架,用玻璃来作墙面、屋顶的“花房”。《画报》登载的这一离奇方案令评委们瞠目结舌,不过虽无法完全赞同,但也提不出什么反对意见。尤其是方案中那些生铁的梁柱、屋架均可以先在工厂里预制加工,然后再运到工地用机械吊装。如果组织各工厂加工生产,那么所需时间不会很长,颇能解决这燃眉之急。于是派克斯顿的方案中选。九个月后,博览会如期开幕。一座用铁框和玻璃建成的展览馆呈现在人们眼前。面对这样一座通体透明的巨大建筑,人们不禁心醉神迷,赞誉它为“水晶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