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是我国明代的爱国英雄。他为人正直,对国家尽忠、尽孝,在很多地方做过官,政绩卓著,为官清廉,从不收受不义之财,是深得老百姓爱戴的好官。
于谦在青年时代曾写过一首流传很广、深为后人喜爱的《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后来,于谦步入仕途,成为官员。他一直信守青年时代的诺言,为官清正廉洁。
于谦曾经在河南、山西做官。按当地的规矩,地方官员每年都要到京城接受考查。当时社会上流行一种坏风气,一些贪官污吏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就千方百计地搜刮老百姓,以便向京城的官员行贿。
这一年轮到于谦进京了,他把百姓的疾苦、要求和自己的治理计划整理好,准备动身。手下人劝道:“你什么东西都不带怎么行呢?”
于谦假装不懂,说:“我应该带的都带齐了,还缺什么呀?”
手下人说:“你进京不送礼,什么事也办不成啊!”
于谦又好气又好笑地说:“你看,我一年只有这些俸禄,家里还有父母妻儿,哪里有多余的金银去巴结他们啊!”
“没有金银可以带些地方特产啊!”手下人着急地说。
“地方特产?那都是老百姓的血汗,我怎么能拿它去讨好上面呢?”于谦说完后,为表明自己的态度,随即写了一首诗:
绢帕蘑菇与线香,
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
免得闾阎话短长。
于谦写完这首诗,便两袖一甩,昂首挺胸,朝着京城的方向匆匆上路了。他的这首《入京》诗也随之在群众中流传开来。
品德之音
“两袖清风”也作“清风两袖”,这表明了于谦为官清廉,两袖除清风之外一无所有。后世把“两袖清风”引申为为官清正廉洁。于谦这种关心民众疾苦、一身正气、刚正不阿的好官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