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宝带桥
11132200000005

第5章 有关宝带桥的诗词与传奇(2)

澹台湖名字的由来,跟历史上一位传奇的孔门弟子有关——澹台灭明。澹台灭明,字子羽,比孔子小39岁,鲁国人。长相额低口窄,鼻梁低矮,不具大器形貌。澹台灭明投师孔子门下,孔子见他相貌丑陋,认为他没有大器之象,不愿收其为徒。后因有碍于自己“有教无类”的主张,遂勉强收为弟子,但依旧以貌取人,对他颇为嫌弃。澹台灭明受到冷遇后,毅然退出孔子的弟子行列,但更加发奋求学、严谨修行。

子游做武城宰时,孔子问:“你在那里遇到什么人才了吗?”子游说:“有位叫澹台灭明的,做事从不走捷径或投机取巧,如果没有公事,他从不到我屋里来。”

后来,澹台灭明往南游学到吴地(即楚国,后老死在楚国),在今天的澹台湖这片地方,结庐修学,跟从他学习的有三百多人。他有一套教学管理制度,影响甚大,是当时儒家在南方的一个有影响的学派。孔子听到这些消息,感慨地说:“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孔子的另一个学生);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即澹台灭明)。”意思是,“我凭语言判断人,看错了宰予;凭长相判断人,看错了子羽”。成语“以貌取人”便由此而来。

澹台灭明重义轻财。据《括地志》记载:一次,澹台灭明携带一块价值连城的宝玉渡河,舟至河心,忽有二蛟从波涛中跃出,对渡船成夹击之势,欲夺宝玉。澹台灭明气愤地说:“吾可以义求,不可以力劫。”遂挥剑斩二蛟于河中,并将宝玉投入水中,以示自己毫无吝啬之意。他的这种高尚品德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鲁人。数千年盛行于齐鲁大地的“宁让钱,不让言”的鲁国遗风,可以从澹台灭明身上找到影子。

澹台灭明德行高尚、学识渊博,尽管遭遇不公,仍以孔子为宗师,崇奉孔子学说,专释春秋大义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教导学生读《三坟》(即伏羲、神农、黄帝之书)、《五典》(即少昊、颛顼、高辛、尧、舜之书)、《八索》(乃八卦之说)、《九丘》(九州之志)等古书,兼习“六艺”。在教学中提倡“学而不厌”“发奋忘食”的学风,“诲人不倦”“有教无类”的教学态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的学习方法……培养了一批学有造诣、人品端正的学生,因而贤名远扬,其才干和品德传遍了各诸侯国。

澹台灭明去世后,其弟子将他安葬于武城故里(今平邑县魏庄乡土桥村西300米处)。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72年)祀孔子及七十二贤,他是其中之一。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被封为“江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升为“金乡侯”,儒家传人将他列于曲阜孔庙大成殿前西庑内从祀孔子。明天启四年(1624年),在费县关阳司建二贤祠,主祀曾参、子游。清乾隆三年(1766年),关阳司巡检胡世祚将澹台灭明由从祀改为主祀,并将二贤祠更名为三贤祠。清嘉靖十三年(1808年),粮道孙星衍将钱泳手书墓碑一座立于澹台灭明墓前。

澹台灭明游学期间,游历到过吴国,在现在澹台湖的地方结庐修学,招收门徒,通俗地讲,就是开设学堂。由于地理的变迁,岁月荏苒,沧海桑田,当年澹台灭明结庐的地方陷落成了一个湖泊,当地人为了纪念澹台灭明,便将湖泊命名为澹台湖。

我们要感谢澹台灭明的不妄自菲薄和不自暴自弃。而在这漫长的岁月中,有多少本来可以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却因为师长、亲友的否定,就这么泯然众人了?又有多少像澹台灭明那样的人才,能不因他人之言动摇自己的信念和信条,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历史和传奇?

站在宝带桥上远眺公园,澹台湖波光粼粼、水气氤氲,犹如一幅美丽的千米画卷徐徐展开,满园景色尽收眼底,令人流连忘返。

千年的误会和遗憾早已灰飞烟灭,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只有这十里平湖,百米长桥,和晚风徐来时,那耀眼的夕阳余晖。

(五)苏州好,串月有长桥

清代沈朝初做过一首词《忆江南》:“苏州好,串月看长桥。桥影重重湖面阔,月光片片桂轮高。此夜爱吹箫。”

苏州习俗,农历八月十八日有看串月之举,所谓“串月”就是在一座桥的数个桥洞的水中可以看到一串月亮,如同一长串塔灯倒映在水中,宝带连环,湖水淼淼,水影相接,煞是好看,是一年一度的盛事。但看串月的地点、时间,有谁真正看到了“串月”,自然景观究竟有多美等一连串问题,仔细考查起来,疑问不少。

1.何处看串月?

据记载,苏州能见“串月”者,实有多处。一说是石湖畔的行春桥。前文提到的沈朝初的《忆江南》,有注说:“行春桥,跨石湖之上,八月十八日月光初起,入桥洞中,其影如串。”明代卢熊《苏州府志》也有记载说:“十八日昏时,登楞伽山,遥望湖亭,士女为看串月之游。”据清代吴县顾录撰写的《清嘉录》记载:“(八月)十八日,游石湖,昏时,看行春桥下串月。”徐私、张大纯写的《百城烟水》里说:“八月十八日,群往楞伽山(即上方山)望湖亭看串月,为奇观。”

有人说,看串月必须在一定的地点。据顾录记载:“或云:‘十八夜串月,从上方山塔铁练中看出。’是夜月之分度,适当铁练之中,倒影于地,联络一串,故云。”

关于观赏串月,文人墨客,留下了宝贵的文字。蔡云作了一首七绝《吴歈》:“行春桥畔画桡停,十里秋光红蓼汀,夜半潮生看串月,几人醉倚望湖亭。”把当时游人饮酒望串月的情景描写得生动逼真。有个叫尤西堂的人也写过一首诗:“常是携儿看串月,行春桥畔听吹箫。”由于看串月名声很高,也有乘兴而去,败兴而归的。有位叫徐士铲的诗人写了一首《吴中竹枝词》,颇有牢骚:“秋风十里绿蒲生,串月看来虚有名,十八桥环半遮没,渔村一点水边明。”估计那夜,天上没有月亮,秋风大作,天气较冷,游兴自然淡了。不过一般来讲,当时游湖吹箫,登山看串月,颇有雅趣,也确实是很热闹的。

二说的是澹台湖畔的宝带桥。据《钱牧斋轶事》载:“石湖东数里宝带桥,十八日夜,月光出土,正对环洞……桥西(澹台湖)波面一环一月,连络横流,荡漾里许。……吴梅村(吴伟业)屡欲观之,而终不果。唯牧斋与徐元叹(即徐波,明遗民)见之。”

顾氏的《清嘉录》记载:“十八日昏时,游石湖观宝带串月。”顾侠君还有一首长诗,记录宝带桥观串月的情状,即我们上文提到的《串月歌》。

再来看沈朝初有《忆江南》:“苏州好,串月看长桥,桥碎重重湖面阔,月光片片桂轮高。此夜爱吹箫。”从这些诗词中看得出,当年宝带桥看串月是热闹非凡的,大船小舟云集,箫音歌声不断,饮酒品鲜,依栏赏月。苏州人实在是很好客,也很有雅兴。

三说是从上方山顶望湖亭上远眺,可见行春桥与宝带桥下月光流泻,连成一片,共见62个圆月(行春桥9孔加上宝带桥53孔的合计数)。如清代徐菘在《八月十八日楞伽山看串月》的长诗中有过一段描述:“昔人所见更奇绝,宝带桥横作天阙,玉轮初出无纤云,六十二拱各一月。”

2.何时看串月?

一般来说,在八月十八日就可以看到串月。又说十七日和十九日前后一日,也能看到串月。当地人说,二月十八日亦见串月。具体发生的时间,从以上引文、引诗中可以看到有昏时(天黑时)、月光初起时和半夜三种说法,莫衷一是。甚至还有一说是中秋夜到宝带桥下看串月的。有首古诗中说得很清楚:“瑶台失落凤头钗,玉带卧水映碧苔,待到中秋明月夜,五十三孔照影来。”

3.有谁真正看到过“串月”奇观?

查阅了许多前人的记载和诗文,钱牧斋说自己看到过这种奇景,但他又说:若月出时云气遮闭或月已上桥,即无此景。其他人的诗文中,都是含糊其词,仅是描写月光、湖面和长桥的景色,对串月奇观并无具体确切的描述。相反,有人直率地指出,所谓看串月其实徒有虚名。

如《吴中竹枝词》:“秋风十里绿蒲生,串月看来虚有名。十八桥环半遮没,渔灯一点水边明。”其实这种串月奇观,要月光出土,正对环洞,方见一环一月。

这是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才能出现的一种自然景观,转瞬即逝,故不易被人们所见。前往看串月的人虽多,而真正能看到的人,却寥寥无几。

对于前人的真真假假,我们不必太过苛刻,毕竟赏花弄月就是种感性活动,没必要一板一眼锱铢必究。否则的话,李白的“白发三千丈”,杜甫的“感时花溅泪”,统统不合常理,都要被遗弃到常人的审美范围之外了。

何地何处得见“串月”奇观、谁人真正见得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对原本平淡的生活,用诗意的心去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