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古代茶具鉴赏及收藏
11129800000002

第2章 越瓯犀液发茶香

唐代以前,我国茶具艺术的发展无疑还是缓慢的,一直沿着由土陶——硬陶——釉陶这么一条曲线前进。秦汉以后,才有了瓷器的起步,东汉晚期,成熟的青瓷在浙东一带问世,标志着我国瓷器烧造技术的新突破,但正如上文所述,由于茶具更多时候是混同于食器酒器,因此,要把这一时期出产的大量瓷器与茶具挂钩,未免有点牵强。尽管,我们不断可从出土文物中觅到作为茶具的瓷产品的踪影,但我们还不得不认为,作为茶具瓷器的大量生产,还得从唐代说起。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造就了茶业的兴盛,同时也带动了制瓷业的发展,出现了窑场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争奇斗妍的喜人局面。当时,全国享有盛名的瓷口至少有越窑、鼎州窑、婺州窑、岳州窑、寿州窑、洪州窑和邢州窑七处,但就产量和质量而言,越窑产品还是其中的佼佼者。

越窑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青瓷窑,分布在今浙江上虞、余姚、宁波、绍兴、鄞县等地在内的曹娥江中下游、甬江流域的宁绍平原的广大地域范围内。从东汉起开始烧造原始瓷器,标志着中国瓷器的真正发源,这一点业已得到中外陶瓷学界的公认。由于烧造技术的不断提高,东汉晚期,成熟的青瓷终于从越窑的原始瓷中脱颖而出了。据专家对上虞小仙坛东汉窑址瓷片的测定,其烧成温度达成1310±30℃,显气孔率和吸水率分别为0.62%和0.28%,抗弯强度达710kg/cm。(引自周燕儿《绍兴出土越窑茶具概述》)不过,当时的青瓷还远未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器型仅有碗、壶、罐、谷仓、托盏等数种,其造型和装饰还带着明显的前期烙印。

两晋时期,茶能破睡驱眠、去烦解渴的功能得到了普遍的认同,达官贵人群起效仿,大大刺激了茶叶和茶具的生产。由此,越窑逐渐步入了兴盛期。这一时期的产品胎色灰白,质地坚实,施釉技术有了明显提高,新兴的施点褐彩工艺普遍流行,釉色青中带灰,色调沉静,成为一大特色。装饰图样相对繁复,各种刻划、压印而成的斜方格网纹、连珠纹、花蕊纹等在瓷器上常有出现,有的还与花鸟虫兽组合在一起,展现出一种深层次的艺术效果。这一时期,越窑产品在全国声名渐响,以至杜育在他的《苑赋》中自豪地宣称:“器择陶拣,出自东瓯。”进入唐代,饮茶之风风靡全国,为了满足各阶层人士对茶具的需求,南北各地窑场开始大量烧造茶具,越窑更是步入了其烧造的巅峰期。无论其品种、数量还是质量,都突飞猛进,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和提高,产品胎质坚致,坯体光洁,器形更为规整,釉色青葱,晶莹润泽,因此而赢得了陆羽“类冰”、“类玉”的赞誉。诸多文人学士也多有吟咏诗文,陆龟蒙夸道:“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诗人韩则赞美越窑茶具“越瓯犀液发茶香”,由此可见,越窑产品自被陆羽评为天下第一后,在人们心目中享有多么神圣的地位!

唐时越窑茶具主要有碗、瓯、执壶、杯、釜、罐、盏托、茶碾等数种。

碗作为唐时最流行的茶具,造型主要有花瓣式、直腹式、弧腹式等种类,多为侈口收颈或敞口腹内收。到了晚唐,制瓷工匠创造性地把自然界的花叶瓜果等物经过概括,保留其最动人、最形象的特征,运用到制瓷业中,从而设计出葵花碗、荷叶碗等精美茶具,深受广大茶人的喜爱。

瓯是中唐以后出现并迅即风靡一时的越窑茶具新品种,是一种体积较小的茶盏。陆羽告诉我们:“瓯,越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升已下。”这种撇口斜腹的茶具,深得诗人皮日休的喜爱,他的《茶瓯》诗可说极尽了溢美之辞:“邢客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如月魂堕,轻如云魄起。枣在势旋眼,苹沫香沾齿。松下时一看,支公亦如此。”

执壶又名注子,是中唐以后才出现的,由前期的鸡头壶改良发展而来。这种壶多为侈口,高颈,椭圆腹,浅圈足,长流圆嘴,与流相对称的一端还有泥条粘合的把手,壶身一般刻有花纹或花卉动物图案,有的还留有铭文,标明主人或烧造日期。这类茶器在越窑遗址均曾出土。

至于茶杯、盏托、茶碾等物,在越窑中也常有发现,这类瓷器在釉色、温度、形状和彩饰上均较好地体现了当时越窑的制作工艺和烧造水准。

越窑茶具在唐代独领风骚,深受国人喜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高水准的烧造技术和清新雅致的艺术欣赏情趣外,与当时崇尚的饮茶习惯也是分不开的。众所周知,唐人所饮之茶为饼茶,碾碎煎煮后茶汤呈淡红色,如果用白色、黄色、褐色茶具盛汤,茶汤就分别呈现出红色、紫色、黑色,保持不了茶汤的本色,而只有青瓷才能较好地体现茶汤本色,所以,陆羽认为:“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白红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见《茶经·四之器》)可见,越窑茶具深得陆羽之心,并被其评为天下第一的主要原因就是“宜茶”,试想想,清香扑鼻的茶汤在青葱碧翠的茶具的映衬下,“半瓯青泛绿”,怎不令人心旌摇动,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呢?然而,这种讲究怡情怡趣的茶人眼光当然也有失之偏颇之处,特别是对后代正确认识中国陶瓷发展史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故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就明确指出:“陆羽以瓷色为主要标准(来判别瓷质优劣),只能是饮茶人的一种偏见。”(见《中国通史简编》第三编第一册)专家也认为,分析瓷器的品位,应从胎质、火候、釉色和制作工艺等诸多因素去作主面性的分析定论,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见余家栋著《江西陶瓷史》)。这一点,是我们所必须了解的。

以素面为主的越窑发展至五代,地位日益显赫,钱氏王朝垄断了越窑的部分产区,使之成为中国最早的官窑,烧造的贡品较多,最佳者称为“秘色瓷”,其胎体薄,胎质细腻,造型规整,釉色青黄如湖绿色。北宋中期,江南人口猛增,农业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大量的山林、土地被歼发利用,加剧了制瓷原料和燃料的紧张状况,同时,品饮情趣的改变,斗茶讲究汤白盏黑,致使越窑茶具生产日渐衰落,至南宋时已完全停烧,一代名窑就这样寿终正寝了。但是,越窑茶具对后世茶具生产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南方的诸多名窑和北方的一些窑口,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越窑的影响,如著名瓷都景德镇,宋初烧造的青白瓷碗盏等茶具多为花瓣口,瓜棱腹的仿越器;陕西铜川耀州窑烧造的青瓷碗、盏、瓯杯等茶具,就被世人直呼为“越器”。不仅如此,越窑产品还曾飘洋过海,远销至印度、伊朗、埃及、日本和东南亚各地,成为联系各国茶人友谊的一条纽带。

除越窑外,唐代尚有六大著名窑口,它们分别是:

邢窑,窑址在今河北内丘,以烧白瓷著名,其瓷器胎薄,玉璧底,色泽纯洁,造型轻巧精美,有“圆如月,薄如纸,洁如玉”的美誉,陆羽夸其“类银”、“类雪”。

岳州窑,窑址分布在今湖南湘阴的窑头山、白骨塔和窑滑里一带,东晋时称湘阴窑。产品釉色青黄,胎骨灰白。因为“青则益茶”的缘故,荣幸地被陆羽评为第二。

鼎州窑,窑址在今陕西铜川市黄堡镇,是宋代名窑耀州窑的前身。以生产青瓷为主,兼烧黑釉瓷器。

婺州窑,窑址在今浙江金华、兰溪、义乌、东阳、永康、武义、衢县、江山一带。创烧于三国,初期产品胎釉结合技术较差,容易剥落。其品种和造型受越窑影响较大,只是胎色呈深灰或紫色,釉色青黄或泛紫,釉中有奶白色星点。

寿州窑,窑址分布在今安徽淮南市的上窑镇、徐家圩、费郢子和李嘴子一带。主要产品有碗、盏、杯、注子等。胎体厚重,胎质粗松,釉色以黄为主,著名产品为“鳝鱼黄”。

洪州窑,窑址分布在今江西丰城市曲江、石滩、郭桥、同田乡一带。主要产品有碗、杯、盏托、碾轮等;尤以生产茶碾轮和盘心圈状凸起的茶盏托著称。釉色可分为青绿、黄褐和酱褐,其压印、刻剔、镂孔和堆贴等烧造技法很高。产品曾作贡品上贡。所产青瓷茶具由于瓷褐,茶色黑,被陆羽排在六大名窑的最后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