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发现创造与传奇故事(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11124800000045

第45章 印刷术的发明

我国古代宋朝庆历年间,在杭州一家印书作坊里有名刻字工人叫毕异,他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北宋中期盛行雕版印刷,就是在坚硬的木板或铜板上雕出凸起的反体文字,经刷墨、铺纸、加压后得到正写文字的方法。毕昇在一家印书作坊做刻字工。他每天把一个个汉字雕在木板上,全文刻完后进行印刷。这种雕刻版印刷缺点太大,因为只要在整版上有一个字刻错,整版就要报废了。毕异在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中产生了改进雕版印刷方法的念头。

一天,毕异看到做陶瓷的千匠,在泥巴坯上刻上花纹,再进行烧制,就成了有花纹的瓷器,受到很大启发。他学着用泥巴做成方块,再刻上字,然后烧成一个个有字的瓷砖。有些常用的单字,如“之”“也”等都多做一些。他为了方便挑选,以求节省拣字时间,又把烧成的字瓷块,按读音归纳成十几类。同一类的放在一个盘里。每一类里再按部首笔画排出了顺序。他把自己所想到的准备工作都做完后,就开始用活字块排版印书了。他把需要的字瓷块一行行的排在铁板上。当一块铁板排满时,就用铁框箍紧。再把墨均匀地涂在活瓷块的字上,把纸铺上去,用刷子轻轻一刷,揭开一看,一张清晰的印刷品成功了。但印刷时间长了,字块松动,印出来的字,有的看不清楚。有的甚至印不出来。受到一些人的嘲笑。毕昇没有灰心,他继续想办法。又在铁框上放一些松脂、腊等粘合剂,把铁框加热,并趁热用平板把放在铁框里的活字压平,待冷却后,平整的活字就比较稳牢地固定在铁框里了。这样印刷下去就解决了原来的问题。书印完后,再将铁板烤热把活字一个个取下来,以备再用。

可是,毕异发明的印刷术,并没有得到当代人的重视。后来,宋代有位科学家叫沈括,他的著作《梦溪笔谈》里,记载了这项发明,才把活字印刷术传下来。

毕异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成本低、速度快、质量好,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比欧洲金属活字印刷早4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