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典故(第九卷)
11120800000086

第86章 始终不渝

“始终不渝”意为自始至终都不改变,形容意志坚定。

此典出自《晋书·谢安传》:“安虽居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

谢安是东晋时的一位政治家。他年轻时,曾涉入官场,但因目睹官场的种种丑恶现实后心里非常痛恨,便隐居在会稽郡上虞县附近的东山,游山玩水,不关心朝政。到了四十多岁时,他又入朝做官,孝武帝时官至宰相。当时,前秦强盛,攻破梁、益、樊、邓等地(今陕西、四川、鄂西北),谢安任其弟谢石和侄子谢玄做将领,积极加强防御。太元八年(公元383年),前秦军南下,大震江东。谢安又让谢石、谢玄等奋力抵抗,获得淝水之战的胜利,并以都督十五州军事率军收复洛阳及青、兖、徐、豫各州。

淝水之战胜利以后,东晋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你争我夺,会稽王司马道子执政,极力排挤谢氏。看到这种情形,谢安更感到仕途险恶,所以虽然在朝廷身居要职,但退隐东山之志始终没有改变,并且经常在言行上表现出来。公元385年,谢安从广陵回京,不久病死,时年六十五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