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儿童成长枕边书
11119500000055

第55章 外交家

黄连十分崇拜外交家,精读过无数外交家传记,钻研了古今中外经典外交战略,常常模仿知名外交家的言谈举止。他决心以外交家为榜样,跻身外交界,于是便报考外交学院。无奈外语狗屁不通,逢考必零。所以,大学毕业后,不仅没捞到带“外”字的工作,反而求职无门,最后只好进了一家普通公司。

虽然理想破灭,但黄连认为外交策略无处不在,渗透在日常生活的角角落落。黄连所在的制作室一共三人:黄连、柴胡、沙生。黄连分析了“国际形势”:柴胡工作时间久、业务能力强,可能会提拔为本室主任。黄连便约来沙生,两人私下密谋,要对柴胡采取“遏制”政策。黄连道:“为什么美国要遏制中国的发展?因为它怕中国强大了,影响自己在亚洲特别是东亚的利益。柴胡一旦当了主任,我们都成他的儿媳妇了,有好日子过吗?”沙生想:柴胡与我同日上班,他做了主任,岂不显出我的无能?是应该遏制他。两人便组成了“同盟国”。

遏制的措施是:“同盟国”共享情报,而对柴胡则封锁有关消息,特别是对他有利的信息;两人在技术上互补,在工作上互助,而对黄连则不予合作;两人步调一致,而对柴胡则保持距离……

遏制政策初见成效:“同盟国”一天完成的工作,谎称一天半完成,给柴胡造成心理上的松懈。所以,柴胡的工作总是落后于两位,偶尔出现技术故障也得不到迅速解决。月末,柴胡遭到了经理的批评,还扣了奖金。

柴胡大梦大醒,方知黄连跟沙生有意欺瞒自己,从此愈加谨慎。下个月,工作量一下子提高了很多。恰逢这时经理提拔主任,老资历的柴胡堂而皇之入选。

新官上任三把火。柴胡当了小头儿,便召开会议,首先警告了黄沙同盟,批评他们拉帮结伙。沙生心中不服,又看不惯柴胡的官腔,拍案而起与他吵起来,还一边朝黄连眨眼皮,希望他异口同声。不料黄连见风使舵,调转炮筒就朝沙生轰:

“姓沙的,你少来这一套。人家柴主任说得对,搞阴谋诡计有什么好处?再说了,你一个小小的职员敢跟领导顶牛,这不是犯上作乱吗?”

沙生见黄连帮自己的倒忙,立即变成了熊包。他悄悄把黄连拉到一边,埋怨道:

“你小子葫芦里卖的是啥药?”

黄连苦笑道:“世上没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当年为了对付苏联、印度,美国与巴基斯坦、中国联手,谁知苏联解体后,美国又想拉拢印度对付中国。为什么?此一时彼一时也。我是搞业余外交的,而你不懂这个。”

然后,黄连又跑到柴胡那里,一边抹鼻涕一边哭诉,说黄沙同盟是沙生的主意,自己也是蒙蔽者,今后要痛改前非……

柴胡拍拍他的肩说:“知错就改好嘛,好好工作去吧。

然而,黄连之所以向柴胡靠拢,并非为了好好工作,而是想从中捞到实惠。因此,在工作上尽量往少里争取,在奖金报酬上却极力往多里要求;万一出了纰漏就嫁祸沙生。柴胡慢慢识破了黄连的本质,但又碍于情面,不好处置,只是良言相劝。沙生又恨黄连见利忘义,又恨柴胡趾高气扬,但又惹不起他们,只得装孙子,整日里埋头干活。

一年后,公司任命一名副经理。柴胡被考察过关,荣幸地担任了这一职务,并兼任制作部主任,但需要一名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黄连认为时机已到,毛遂自荐。不料柴胡公事公办,提拔了脚踏实地的沙生。

这一任命,促成沙生与柴胡改善了双边关系。为了示好,沙生主动请柴胡的客,两人到公司附近的餐馆里好好撮了一顿。提起黄连,一个骂他阳奉阴违,一个骂他卖友求荣,把一顶小人帽子稳稳地戴到了他头上。

酒至尾声,黄连汗流浃背地赶来了,插在他们中间就坐了下来,抓起筷子就吃。

“你来干什么?”二位立即倒了胃口。

“我来申请加入你们的柴沙同盟呀。”黄连一脸媚笑地说。

“哦?这又有什么外交说道吗?”沙生鄙夷地说。

“有哇!”黄连侃侃而谈道,“西方外交有一句名言:既然战胜不了它,那就加入它。当年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搞冷战,对峙多年,剑拔弩张,后来华约斗不过了,解散了,其成员纷纷要求加入北约,甚至俄罗斯也有此意。何也……”

“对不起,我们搞不结盟运动……”

“只有弱小国家才搞不结盟,你我何许人也?建议从今之后,我们三人结成制作部同盟,专门对付另外几个部门,那编辑部、广告部不是年年得先进吗?这是对我们制作部的一个潜在威胁。审时度势,我们必须联合起来,对他们采取遏制政策……”

“哈哈……”

没等黄连把话说完,柴胡跟沙生一齐放声大笑,然后起身离开了餐馆。只剩下黄连坐在那里唉声叹气:“唉,放着大好利益不争取,怎么一点外交头脑也没有呢?”

黄连感到再也无法呆下去了,就悄悄辞了职……

“精读细品”

1.交真诚的朋友,是不需要附带条件的,也不会因为环境的变化而丢弃友谊。黄连的交友方法可不可取?他为什么交不到朋友?

2.外交策略和交友有没有可比性?为什么不能用外交方法来交友?

3.你认为交友太势利可不可取?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