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冲锋枪科技知识(上)
11116600000014

第14章 MP38冲锋枪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战争史上一次规模最大的战争。在这次战争中,各国军事理论和军事技术得到了相当大的发展,对人类战争理论和实践也产生了巨大和深远的影响。这次战争在枪械研究和制造方面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冲锋枪的大规模使用。

然而,在林林总总的冲锋枪之中,能够大规模生产,大规模使用,为战争实践所认可,为后来者所效仿的却寥寥无几。在这为数不多的优秀冲锋枪之中,德国MP409mm冲锋枪当数一杰。因它周期性产生特殊的声音,因此通常也被称为打嗝枪。

就是这支打嗝枪,作为世界上第一支具有现代色彩的冲锋枪,在战争时期以至战后至今,对轻武器研制产生了不容置疑的影响。

MP38冲锋枪是MP40冲锋枪的前身。随着德军闪电战理论的逐步形成,德军装甲机械化部队和伞兵部队得到迅速扩充。与此同时,装甲机械化部队和伞兵部队对单兵武器的特殊需求也就随之提上了议事日程:为适应乘车战斗和空降作战的需要,迫切要求武器短小轻便;为适应闪电战快速突击作战,特别是近距离突击作战的需要,迫切要求武器具有较高的射速和火力持续能力。这些要求,唯有冲锋枪才能一肩挑。

事实上,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1936年,德国厄尔玛兵工厂就研制出了样枪。但由于当时冲锋枪论在德国陆军中还没有占到优势地位,因此只有少量冲锋枪装备了德国警察和边防巡逻队。

直到1938年,德国陆军总部才决定,立即生产适合于装甲机械化部队和空降部队实施闪电战的冲锋枪。厄尔玛兵工厂立即在原有样枪的基础上,仅用两个星期就设计了新的样枪,紧接着赋予了型号——MP38冲锋枪,并很快正式列装。

MP40冲锋枪,是MP38冲锋枪的改进型。工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往往给武器的设计者以极大的创作空间。MP40冲锋枪可以说是一件充满了现代科技内涵的精品。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它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运用了人们在60年代以后才逐步认识并加以关注的概念。

60年代初,美国M16步枪大量使用了铝合金和塑料等一些新的材料,同时也在自动原理和制造工艺方面采用了一些新结构和新工艺。

然而,这些所谓的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MP38和MP40冲锋枪早就开始采用了。就结构来说,MP38和MP40冲锋枪抛弃了以前冲锋枪的木质固定枪托、护木,弧形表尺,包络式枪管护筒的结构以及粗大笨重等特点,率先以钢管折叠枪托、翻转式表尺、裸露式枪管取而代之,成为世界上第一支短小精悍的冲锋枪。

就材料来说,MP38以至MP40冲锋枪在世界上率先采用了模锻成型的铝合金握把/发射机组件,以及模注成型的塑料护木和握把护板。

就工艺来说,MP40冲锋枪大规模简化了制造工艺,将机匣、抛壳挺、弹匣卡笋等原先是机加工的零部件也改为冲压制造,使成本大大降低。因此,它的经济性有口皆碑。另外,该枪在设计上力求使零件具有良好的互换性,以适于各个机械加工厂大批量生产,这一点在战时非常重要。大量采用冲压件,也减轻了武器的质量。

一支枪的造型,是其战斗能力不可小视的组成部分。武器战斗能力的构成要素除了命中率和杀伤力等硬指标外,武器外形对人员的心理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MP40冲锋枪有一个如同黑贝一样特别骁勇慓悍的造型。它准星座高挑前置,下方有枪管增强护杆和凸块;弹匣与枪身成直角配置;握把纤细,倾角为120度;机匣、弹匣座、护木以及握把上的加强筋和纹理,均与枪管轴线平行,使全枪线形流畅,棱角分明,富于勇猛冲击的动感。

加之它黑色亚光的枪身和褐红色的护木与握把护板,使全枪浑然一体,富于沉着、坚实与果敢的个性特点,往往令人望而生畏。实战使用时,MP40冲锋枪枪声清脆,节奏明快,富于猛烈突击的快感。

综合考核MP40冲锋枪的人机功效,可以认为,MP40冲锋枪是总体结构、造型布局和战斗使用三个方面辩证统一的典范,是为实现人机最佳结合考虑周到的冲锋枪之一。

首先,MP40冲锋枪的几何尺寸恰到好处,长短适宜。该枪枪托展开长833mm,折叠长630mm;握把后弯至弹匣前缘340mm;前后背带环间距387mm;枪托长243mm;枪尾至照门187mm。这一系列长度的设计,使该枪人机工效性非常好。以一名身高为1.73m(1.68~1.78m的平均值)的健康男性青年为例,该枪枪托展开时的长度是身高的0.48倍,枪托着地,手正好能舒适地扶着枪口;该枪枪托折叠的长度,与手臂基本等长,是人体宽度的1.5倍,这个长度是最为人乐于接受的长度之一(现在有的冲锋枪过于短小,不仅给人以威力不足之感,还常常在发生意外时伤及自己或友邻)。

当射手按正确的抵近射击姿势据枪(即一手握弹匣,一手握握把,两肘靠紧肋部)时,则在射手的手、臂、身体与枪之间,构成了一个稳固的等边三角形,MP40在枪托折叠的情况下实施抵近射击,非常方便。

当该枪展开枪托实施抵肩射击时,射手的前只手通常托握于塑料护木前部(也可抓握弹匣座),此处正是该枪的质心。这时,射手的两手臂与枪又构成了两个相互垂直的等边三角形。1943年美国阿伯丁试验场对MP40所作出的基本性能良好,特别是射击精度好的结论,自在情理之中。

第二,MP40冲锋枪的机构功用恰到好处,操控便利。当你手持MP40冲锋枪细细品味的时候,可以足足实实地感觉到,该枪的设计者对战斗使用条件、环境以及使用的方便性考虑得有多么周到了。例如,准星横向可调,表尺射距可换;拉机柄在左侧,左右手射击都很合适。

为了避免走火,当枪机在前方位置时,可将拉机柄推入机匣拉机柄槽的保险缺口,使枪机不能拉动。当枪机在后方待击位置时,拉机柄可挂在机匣拉机柄槽后端的保险缺口内,不能偶发;该枪的前背带环可左右换向,为各种战斗勤务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从左侧按压枪托回转轴上的枪托卡笋,即可展开或折叠枪托。这种结构后来被AK47S自动步枪采用;为适应乘车作战的需要,MP40冲锋枪的枪管和战车射孔相匹配。枪管下方的加强支杆用于稳定地将枪口伸出射孔外射击,同时,加强支杆前下部的凸块,可以避免射击时因车辆颠簸将枪口抽回车内的危险。

在枪口部旋有枪口套,旋下枪口套,可以换装消焰器或空包弹助退器。准星座前上方的弹簧定位销,可固定兼有防尘和通条导管功能的枪口帽。这些设计后来也都被用在AK47/AKM系列步枪上。

MP40冲锋枪过几次改进,除了在生产工艺上做了很大的的改进外,在结构上也有较大改动,主要是将两个标准的MP4032发弹匣联为一体,并在一个特殊伞形弹匣座内横向滑动。当左边一个弹匣打完时,推弹匣座向左,使右边的一个弹匣正好对正供弹口,如此转换达到增大火力持续时间的目的。

这种改动使原来的造型遭到了破坏,全枪也增加到5.5kg。据说此画蛇添足之举,是为抗衡苏联红军的PPS-41冲锋枪。由于这种方式并不受前方欢迎,故其生产数量非常有限,且到1943年底才投入使用。其实把两个普通弹匣绑到一起用,也远比这样改动强百倍。

MP40冲锋枪经过多次改进,却一直没有改那个双排单进的弹匣,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由此可见,人总是不能完全摆脱他所处时代、环境以及传统观念的局限的。

该枪的分解结合不用专门工具,非常方便。

步骤如下:

1、左手握弹匣,拇指按压弹匣卡笋,向下抽出弹匣;

2、向下拉出护木前下方的结合固定销,并转动1/4圈。接着,左手握弹匣座,右手握握把并扣住扳机,将机匣向左旋转90DangerCode;,将机匣从发射机框上分离,然后将枪机、复进簧从机匣内取出;

3、拧下枪管固定螺帽,将枪管向前从机匣内抽出。

4、结合按相反顺序进行。

MP38式9mm冲锋枪是德国埃尔马兵工厂为满足装甲部队和伞兵部队的需要,于1938年生产的,同年部队列装,取名为MP38式。1939年对MP38进行了改进,改进后命名为MP38/40式。

后来,为了简化加工工艺和降低成本,又对MP-38/40作了几次改进,其改进型分别称为MP40/Ⅰ式、MP40/Ⅱ式等系列冲锋枪。在1940-1942年间,共生产了1037400支MP40冲锋枪,直到60年代仍有一些国家使用这种枪。

MP38式冲锋枪是世界上第一支成功地使用折叠式枪托和采用钢材与塑料制成的冲锋枪。MP40式大量采用冲、焊、铆工艺制造组件,具有良好的加工经济性和零件互换性。

MP-38式采用自由枪机式工作原理。复进簧装在三节不同直径套叠的导管内,导管前端为击针。射击时,枪机后坐带动击针运动,并压缩导管内的复进簧,使复进簧平稳运动。

该枪的机匣用钢管制成,发射机框为阳极氧化处理的铝件,握把和前护木均为塑料件。枪口部有安装空包弹射击用的螺纹,螺纹上装有保护衬套。枪托用钢管制成,向前折叠后正好位于机匣下方。

该枪是通过将拉机柄推入机柄槽内的缺口实现简易保险的,这种保险机构可将枪机挂在后方位置,但动作不可靠,容易走火。

MP38/40将MP-38的单体拉机柄改为双体拉机柄,并在机匣机柄槽的前端增设一个缺口,使枪机也能挂在前方位置,从而增强了保险作用。

MP40/Ⅰ式式大量以冲、焊、铆工艺的零部件代替MP-38/40式所用的机加工工艺的零部件,包括退壳挺、弹匣卡笋、发射机框和节套等。

MP40/Ⅱ式是MP-40/Ⅰ式的进一步改进:将发射机框与机匣后盖连为一体;采用固定式击针;以多股复进簧代替套叠式复进簧;为了增加容弹量,用一个双联弹匣仓将两个标准的MP-40冲锋枪的32发弹匣联为一体,并在枪管与机匣之间的护罩底端开槽,使双联弹匣仓可沿护罩的底槽滑动。

两个方弹匣卡笋位于弹匣仓后方,弹匣仓前方设有两个指示定位器,当左边一个弹匣的枪弹用完时,推弹匣仓向左,此时,右边的弹匣在定位器作用下正好位于供弹口。

该枪采用机械瞄准具。准星为片状,表尺为U型缺口照门翻转式,射程装定为100m和200m。3种枪均发射9mm帕拉贝鲁姆手枪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