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能疏肌解表、促使发汗,用以发散表邪、解除表症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解表药多属辛散之品,辛能发散,可使外邪从汗而解,故适用于邪在肌表的病症。也即《内经》所说的“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意义。解表药的临床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感受外邪,具有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脉浮等表症者。
2.表邪郁闭,麻疹透发不畅者;水肿初期或麻疹初期兼有表证者,以及其它疾病具有表证需要发汗解表者。
根据解表药的性能,可以分为发散风寒,发散风热两类。
解表药应用注意事项:
1.解表药虽有辛散发汗之共性,但其性质又有温、凉不同,所以用以治疗表证时必须注意辨证准确,分清表寒证或是表热证,以免药石误投,贻误治疗。
2.解表药发汗作用有强有弱,须视病症具体表现选择应用。
3.对解表药发汗力较强的药物应控制用量,中病即止,以免发汗太过而耗伤津液,导致亡阳或亡阴。
4.温暖季节及东南地区用量宜小,寒冷季节及西北地区用量可酌情增大。
5.解表药一般忌用于表虚自汗、阴虚发热、久病体虚及失血等症。
6.解表药多属辛散轻扬之品,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份挥发而降低疗效。
发散风寒药
麻黄
“来源”本品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
“别名”麻黄草、龙沙、卑相、卑盐、田麻黄。
“处方用名”麻黄、净麻黄、蜜炙麻黄。
“用法用量”常用量:3——10克,水煎服。
【产地采收,麻黄生于河床、河滩、干草原、固定砂丘。主产河北、山西、新疆、内蒙古和陕西等省区。秋季割取绿色的草质茎枝,晒干。以色淡绿、无木质茎及杂质者为佳。
“炮制研究”麻黄有生用、炙用或捣绒用。麻黄生用发汗力强,炙用发汗力弱,故发汗解表宜生用,宣肺平喘生用、炙用均可。麻黄去节后为净麻黄,发汗力更强。捣绒发汗力弱。麻黄根有止汗作用。麻黄茎与根的化学成分不同,茎含麻黄型生物碱,根含大环精胶等几种类型生物碱。药理作用相反,前者升压,后者降压。
“性味归经”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功能主治”发表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主要应用于:外感风寒,症见恶寒无汗的表实证,常伍用桂枝以增强发汗作用,如麻黄汤。表实咳喘。由于外邪束肺所致之咳喘,寒配杏仁,如三拗汤;热喘配生石膏、甘草,如麻杏石甘汤。水肿兼见表证者,常伍用生石膏、生姜、甘草等治疗水证。
注意事项:表证自汗,气虚咳喘,脾虚水肿者不宜用;高血压,动脉硬化,心功能不全者应慎用。
“毒副作用”美。FD。已批准麻黄碱及其盐类可做。OT。药(非处方药)而用于治疗伤风感冒、呼吸道过敏以及哮喘等。但近来发现服用含麻黄或麻黄碱的药品或制品产生如下副作用:血压升高,乃至中风;失眠,忧郁症,腹泻,皮炎,乏力等。
“现代研究”麻黄中含多种生物碱,以麻黄碱为主要有效成分。其次含有假麻黄碱、麻黄定碱及苄基甲胺,少量挥发油、儿茶酚、鞣酸及多种无机盐。麻黄碱的药理作用与肾上腺素相似,但较和缓而持久,主要作用为松驰支气管平滑肌,当支气管处于痉挛状态时,其作用更为显著,故有止喘作用。并有兴奋心肌,收缩血管,升高血压作用。假麻黄碱有显著利尿作用。挥发油有发汗作用,并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常用单方”
“方一”
麻黄12克
“用法”取上药,再取雌乌鸡1只,将乌鸡捏死或吊死(勿用刀割颈放血)。去毛及内脏,洗净,放入沙锅或铝锅内,加水以淹没乌鸡为度。将麻黄和牛蒡子各12克用纱布包裹后,放入锅内与乌鸡同煮,炖煮至乌鸡肉熟烂为度,取出麻黄、牛蒡子,用少量食盐调味,勿加其他调味品。每次食乌鸡肉、喝汤各半碗(约500毫升),早晚各服1次。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主治风湿性关节炎,症见关节肿痛,反复发作,遇阴雨或风雪天加剧。关节屈伸不利,行走艰难。局部肿胀,皮肤不红,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弦紧。
“疗效”应用本方治疗5例,均服药1剂而愈。
“来源”刘康平等,四川中医,1984(1):531
“方二”
麻黄粉适量
“用法”取70%麻黄粉和30%白胡椒混匀,每用,克置黑膏药中趁热合拢贴一侧或两侧肺俞穴,每日或隔日换药1次。
“功能主治”宣肺平喘。主治风寒咳嗽。
“疗效”共治疗235例,好转4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96.2%。
广西中医药,1987,10(1):8
“方三”
麻黄2~4克
“用法”取上药,酌配前胡4——8克,用水煎成300毫升左右,稍加白糖。频频口服,每天1剂。
“功能主治”宣肺止泻。主治小儿腹泻。
“疗效”用本方共治疗小儿腹泻138例(均无明显脱水),痊愈126例(占91.3%)。其中服药1剂痊愈者52例,服2剂痊愈者72例,服3剂痊愈者2例。
“来源”郭松河等,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6):351
“方四”
麻黄15克
“用法”取上药,加清水1小碗,武火煮沸5分钟,温服,每天2剂。
“功能主治”祛风止痒。主治顽癣。
“疗效”应用本方治疗42例,均获痊愈。
“来源”蔡抗四等,中医杂志,1992(1):53
桂枝
“来源”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
“别名”柳桂、嫩桂枝、桂枝尖。
“处方用名”桂枝、川桂枝、桂枝尖。
“用法用量”水煎服。常用量:3~9克。
“产地采收”分布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药材主产于广西、广东、云南等地。干燥的嫩枝呈圆柱形,外表棕红色或紫褐色,气清香,味甜微辛。以幼嫩、棕红色、气香者为佳。
“炮制研究”桂枝历代有去皮、去粗皮、焙制、甘草汁炙、蜜制等炮制方法。近代除了生用,还有炒制和蜜制等方法。桂枝炒制后挥发油含量有所降低,且能通过控制不同的加热温度和时间使油量降的程度各异。故炒制桂枝既能有效降低毒性保证用药安全,还能使有效成分(挥发油)的含量得到一定保证。桂枝蜜制后,挥发油含量略有增加,且蜜制后还长于温中补虚,散寒止痛,多用于虚寒胃痛等。
“性味归经”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功能主治”发汗解肌,温经通脉。主治与应用:外感风寒、无汗表实证。症见恶寒发热,身痛无汗,脉浮紧,与麻黄相须为用,促使发汗解表。外感风寒,有汗表虚证,与白芍配伍,调和营卫以疗表虚邪实之外感证,解表而无大汗之弊。风寒湿痹,邪阻经络所致之肢节疼痛,尤以肩臂疼痛为佳,以防风、附子、羌活、桑枝为伍。月经失调、痛经、闭经,血虚寒凝者以桂枝温经通脉,助当归、白芍、川芎、红花等以调经散寒。血虚心悸、脉结代,桂枝温通以振奋心阳,与炙甘草、党参、阿胶相配用,治心律失常等证。
注意事项:桂枝辛温助热,能旺盛血行,故对温热病,阴虚火旺,出血患者忌用;孕妇、月经过多者慎用。
“现代研究”本品含挥发油,主要为桂皮醛。现代研究表明,桂枝所含桂皮醛能扩张皮肤血管,刺激汗腺分泌,故有解热作用。镇痛作用主要作用于大脑感觉中枢,提高痛觉阈,能缓解血管痉挛性头痛。还有健胃作用。能促进唾液和胃液分泌,以助消化。桂皮油有强心、利尿作用。桂皮油对葡萄球菌、痢疾杆菌、沙门氏菌、炭疽杆菌等有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亦有抑制作用。
“常用单方”
“方一”
桂枝末若干
“用法”取桂枝末若干,食醋调成饼状,睡前用温水熨脐10分钟,后贴于脐部,纱布固定,晨起取下,每晚一次。
“功能主治”温经通脉。主治小儿遗尿。
“疗效”华乐柏用上方治疗小儿遗尿32例,总有效率达90%以上,疗程短者3~4次,长者半月即可见效。
“来源”华乐柏,中医杂志,1995.(1):7
“方二”
桂枝尖20克
“用法”桂枝尖20克,黑色大蜘蛛(去头足,焙干)10克,共研末,过筛,瓶装密封备用。每次服0.25克/公斤,早晚各一次,用开水或奶粉或稀粥送服,治疗2~4周。
“功能主治”温经通脉。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
“疗效”袁宇华用上方治疗可复性腹股沟斜疝55例,结果痊愈52例,好转1例。
“来源”袁宇华,湖南中医杂志,1986.(2):22
“方三”
桂枝60克
“用法”桂枝60克,加水1000毫升,武火煎10分钟后待温浸洗患处,每次10~15分钟,每日早晚各一次。
“功能主治”温经通脉。用于治疗冻疮。
“疗效”治疗冻疮14例,效果良好,一般1——6次即愈。
“来源”新中医,1986.(增三):16
“方四”
桂枝3.克
“用法”桂枝3.克与防风2.克、赤芍1.克水煎,趁热擦洗患部,每次20分钟,每日2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功能主治”发汗解肌。适于面神经麻痹症。
“疗效”共治疗30例,结果治愈26例,好转3例,无效1例。
“来源”湖南中医杂志,1987,8(2):封四
紫苏
“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嫩枝叶。
“别名”赤苏、红苏、红紫苏、香苏。
“处方用名”苏叶、紫苏叶。
“用法用量”水煎服。常用量:3~10克。
“产地采收”主产于江苏、浙江、河北等地。以身干、叶大、色紫、不碎、香气浓、无枝梗、无杂质者为佳。
“炮制研究”临床常用生品入药。炮制方法:净制除去杂质及老梗,切制喷淋清水,切碎,干燥。紫苏叶长于解表散寒。苏梗长于理气安胎。
“性味归经”甘辛、微温、有小毒。入肺、脾。
“功能主治”发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肢节疼痛,寒泻,头痛鼻塞,兼见咳嗽或胸闷不舒者,可发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感冒、脾胃气滞及进食鱼蟹导致的腹痛、腹泻,还能宽胸利膈、顺气安胎等。
“现代研究”本品主要含挥发油、精氨酸、枯酸、色素等。紫苏叶能扩张毛细血管,刺激汗腺分泌而发汗。减少支气管分泌物及缓解支气管痉挛而镇咳祛痰。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所含紫苏醛有较强防腐作用;紫苏水浸液对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常用单方”
“方一”
鲜紫苏叶5克
“用法”先用75%酒精涂擦鱼疣痣,进行消毒,再将鱼疣痣用无菌剪或刀削去老皮(出血为止),然后用洗净的鲜紫苏叶涂擦患处(以浆汁干为度),每天2次。
“功能主治”解毒消疣。主治鱼疣痣。
“疗效”据王勇报道,应用本方治疗本病效果良好,一般用药1~2天鱼疣痣自行消散而愈。
“来源”四川中医,1987,(12):10
“方二”
紫苏叶适量
“用法”将紫苏叶制成水提取液(,毫升含生药,克),消毒后再以此液浸润擦镜头纸、棉球或纱布,贴敷宫颈出血处。
“功能主治”治疗宫颈出血。
“疗效”共治疗108例,以息肉摘除或活检创面出血为主,总有效率达79,63%。
“来源”中医杂志,1988,(8):49
“方三”
鲜紫苏叶适量
“用法”先将疣体及其周围消毒,用注射针头挑破疣体,取洗净的鲜紫苏叶与食盐一起揉擦疣体10~15分钟,擦后可用敷料包扎,以后嘱病人自己每天用该法揉擦1次,但不需消毒及再挑破疣体,也不必包扎。每天1次,每次10~15分钟,一般3~6次可愈。
“功能主治”解毒消疣。主治寻常疣。
“疗效”据张国龙报道,应用本方治疗本病效果良好,一般2~3次即可痊愈,若疣体挑破得彻底,揉擦1次即可痊愈。
“来源”湖南中医杂志,1989,(5):13
“方四”
鲜紫苏茎叶250克或干紫苏50克
“用法”鲜紫苏每次250克,干紫苏50克左右,加水500m1,煎沸后10分钟(干紫苏煎12分钟左右),倒在干净的洗盆里,凉到40℃左右,用干净纱布浸湿后轻轻拍打患处,轻者每日1次,重者每日早、晚各1次。洗后局部皮肤擦干,保持清洁干燥,并卧床休息0.5~1小时,仰卧屈膝两腿分开,保证充分睡眠,禁手抓、热水烫,戒烟酒,避免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功能主治”散热止痒,收敛除湿。治疗阴囊湿疹。
“疗效”19例全部经3~5天治疗症状消失,未再复发,无任何其他不良反应。
“来源”陈耀珍,实用中医药杂,2002.18(4):23.香薷
“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江香薷的地上部分。
“别名”香菜、香戎、香茸、紫花香菜、蜜蜂草。
“处方用名”香薷、陈香薷、香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克,或研末。
“产地采收”生于山野。分布辽宁、河北、山东、河南等地。以江西产量大,品质佳,商品习称江香薷。夏、秋季采收,当果实成熟时割取地上部分,晒干或阴干。以质嫩、茎淡紫色、叶绿色、花穗多、香气浓烈者为佳。
“炮制研究”临床常用生品入药。炮制方法:拣去杂质,用水喷润后,除去残根,切段,晒干即得。
“性味归经”味辛,微温。入肺、胃经。
“功能主治”发汗解暑,行水散湿,温胃调中。治夏月感寒饮冷,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胸痞腹痛,呕吐腹泻,水肿,脚气。表虚者忌服。
“现代研究”香薷含有挥发油0.3%,其中主成分为香薷二醇。还含甾醇、酚性物质和黄酮甙等。香薷挥发油具有较强的广谱抗菌性能,并试用于预防流感取得了初步效果,对A型脑膜炎球菌有较好抑制作用,对治疗阴道霉菌都有一定作用。
“常用单方”
“方一”
鲜香薷草适量
“用法”用香薷草液清洗口腔溃疡面,然后再含液,并保留3分钟,每天用药3次,严重者用药4次,1周为1个疗程。
“功能主治”用于治疗口疮。
“疗效”共治疗85例,结果痊愈71例,好转13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为98,82%。
“来源”湖南中医药导报,2003.9(7):32
羌活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羌活、宽叶羌活或川羌活的根及根茎。
“别名”羌青、护羌使者、胡王使者、羌滑、退风使者、黑药等。
“处方用名”羌活、川羌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钱;或入丸、散。
“产地采收”羌活生于高山灌木林或草丛中,分布青海、四川、云南、甘肃等地。宽叶羌活,又名:鄂羌活。分布四川、青海、陕西、河南等地。川羌活,分布四川、湖北、陕西、甘肃等地。春、秋挖取根及根茎,去净茎叶细根、泥土,晒干或烘干。以上均以条粗壮、有隆起曲折环纹、断面质紧密、朱砂点多、香气浓郁者为佳。
“炮制研究”临床常用生品入药。炮制方法:拣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晾干。
“性味归经”辛苦,温。入膀胱、肾经。
“功能主治”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治感冒风寒,头痛无汗,风寒湿痹,项强筋急,骨节酸疼,风水浮肿,痈疽疮毒。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身痛及风寒湿邪侵袭所致的肢节疼痛、肩背酸痛,尤以上半身疼痛为佳。血虚痹痛忌服。
“现代研究”羌活中主要含有挥发油、香豆素,除此为外还含有糖类、氨基酸、有机酸、甾醇等。羌活具有抗炎镇痛、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促进脑循环、抗血栓形成及抗菌等药理作用。
“常用单方”
“方一”
“用法”用羌活提取物制成脉齐液(每1毫升相当于羌活生药,克)口服,每日60~15.m1,分3~4次服,疗程7~14天。
“功能主治”早搏。
“疗效”治疗各种早搏74例,总有效率为58,1%。
“来源”中华内科杂志,1988,27(7):452
细辛
“来源”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根。
“别名”小辛、细草、独叶草、金盆草、山人参、大药。
“处方用名”细辛、辽细辛、北细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用量不宜过大,临床上有细辛不过钱之说,常用量:1~3克。外用:研末撒、吹鼻或煎水含漱。
“产地采收”细辛喜凉爽、湿润的环境。主产于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河南、山东等地,以辽宁产的质量为佳。以根多、色灰黄、叶色绿、香气浓、味辣而麻舌者为佳品;以根少、香气淡、麻辣味轻者为次。
“炮制研究”临床上细辛一般生用。
“性味归经”辛,温。入肺、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行水,开窍。治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多用于外感风寒,表现为发热恶寒、头身疼痛、鼻塞流涕、无汗;肺寒伏饮而咳喘、痰多色白、清稀如泡沫;风寒湿痹,腰脊、骨节痹痛,俯仰屈伸不利,头风头痛,经久不愈的眉棱骨病,龋齿作痛;宣通鼻窍用于鼻渊、鼻塞头痛、时流浊涕等。
注意事项:气虚多汗,血虚头痛,阴虚咳嗽等忌服。
“毒副作用”细辛含马兜铃酸等化合物,其中所含的马兜铃酸为硝基菲酸类成分,虽然它们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如抗癌,抗感染及吞噬细胞活性的作用,还可提高抗菌素及化疗药物的治疗效果,但同时又是一种有毒成分,具有强烈的肝肾毒性,长期或过量服用易导致癌症或肾衰竭等。近年来,国内外已有不少因服过量含马兜铃酸的中药而导致肾衰竭的病例。
“现代研究”现代研究表明,细辛含挥发油约3%,主要为甲基丁香酚及黄樟醚等。细辛醇浸剂、挥发油、煎剂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有解热、抗炎、镇痛作用。对气管有明显的松弛作用。对心脏有明显的兴奋作用。还有麻醉、抗变态反应及抗组织胺等作用。
“常用单方”
“方一”
细辛50克
“用法”取上药,研为细末。每次用细辛末9~15克加水,再加少量甘油或蜂蜜,调成糊状,摊于纱布上,贴于脐部,用胶布密封,至少贴3天。对顽固性病例可连续贴敷2次。
“功能主治”消肿生肌。主治阿弗他口腔炎。
“疗效”据何思深报道,应用本方治疗106例,总有效率为93.4%。
【来源,新医药学杂志,1977,(1):13
“方二”
细辛30克
“用法”取上药,研为极细末。在肿块及其周围敷一薄层,用胶布贴封不漏气,外盖热水袋热敷。
“功能主治”通络散结。用于治疗肌肉注射所致局部肿块。
“疗效”据姚锋报道,应用本方治疗100余例,一般用药24小时即可止痛,此后肿势渐消,硬结消散。
“来源”中医医刊,1982.(2):49
“方三”
细辛150克
“用法”取上药。每天用细辛5克,泡茶1杯。口服,连泡3次,连用1个月。
“功能主治”壮阳起痿。主治阳痿。
适应症:症见阴茎痿软,举而不坚,甚至不能勃起,伴有头晕,失眠多梦,腰痛遗精等。
“疗效”据徐应坤报道,应用本方治疗25例,均获良效。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1989,(7):56
“方四”
细辛2.5克
“用法”取上药,研为细末,加适量小麦粉用温水调成粘稠饼状,直径为3~4厘米,厚度为0~5厘米,直接敷于肚脐上,外用塑料膜及纱布固定,早晚各换药1次,3天为1个疗程。
“功能主治”消肿生肌敛疮。主治小儿口舌生疮。
适应症:症见舌头、口腔粘膜多处溃疡,疼痛,流涎,拒食,有的下颌淋巴结肿大。
“疗效”据段锦芝报道,应用本方治疗89例,痊愈75例,好转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68%。
“来源”中医药学报,1991.(3):39荆芥
“来源”荆芥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荆芥的干燥茎叶及花穗。
“别名”假苏、四棱杆蒿、香荆芥。
“处方用名”荆芥、荆芥穗、炒荆芥、荆芥炭。
“用法用量”水煎服,常用量:3~9克。或入丸、散,适量。
“产地采收”主产于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河北等地,其中以江苏太仓及江西吉安所产者质量最好。以色淡黄绿、穗长而密、香气浓、味凉者为佳
“炮制研究”临床上荆芥除了生用,还有炒制和炒炭等方法。荆芥生品辛散力较强,具有祛风解表的功效。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咽喉不利,疮疡初起。炒制荆芥辛散作用降低,具祛风理血作用。炒炭后辛散作用极弱,具有止血功效,用于衄血,便血,崩漏等出血证和产后血晕。
“性味归经”辛、微温。入肺、肝经。
“功能主治”解表祛风、透疹、炒炭止血。主治与应用:(1)外感风寒证。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常配羌活、防风等。(2)外感风热证。症见发热恶寒、目赤咽痛。合银花、连翘、桑叶、菊花。(3)麻疹透发不畅,常配防风、蝉蜕。(4)荆芥炭有止血作用,配其它止血药可用于多种血症,如便血、崩漏等。
注意事项:表虚自汗者慎用。
“现代研究”现代研究表明,荆芥中所含化学成分种类较多,主要有挥发油类、单萜类、单苷类、黄酮类、酚酸类等成分,其中以挥发油的报道为最多。油中主要成分为右旋薄荷酮、消旋薄荷酮及少量右旋柠檬烯。药理研究:(1)解热作用:其煎剂及浸剂均能使汗腺分泌旺盛,皮肤血循环加强,有和缓的解热作用。(2)抗菌作用:1:1000浓度能抑制结核杆菌生长。(3)荆芥炒炭后能缩短出、凝血时间。
“常用单方”
“方一”
荆芥穗120克
“用法”取上药,研为细末,过筛。每次用30克装入纱布袋内,均匀地撒布于患处,然后用手掌反复揉擦至发热为度。若病变范围较广,可分片进行。
“功能主治”祛风止痒。急慢性荨麻疹及一切皮肤瘙痒病。
“疗效”据马玉静报道,应用本方治疗荨麻疹,轻者1~2次见效,重者2~4次奏效。
“来源”中医杂志,1965.(12):18
“方二”
荆芥穗适量
“用法”先取大白萝卜1个,在其中央挖一凹窝,将荆芥穗(研为细末)10克和蜂蜜、香油各15毫升放人窝内,放置火上烧约2小时。此为3岁小儿1次服用量,年龄小者酌减,每天睡前服1次。
“功能主治”疏风宣肺、止咳平喘。主治小儿支气管哮喘。
“疗效”据王天顺报道,应用本方治疗13例,经2~4天后痊愈11例,好转2例。
“来源”中原医刊,1982.(6):280
“方三”
荆芥穗适量
“用法”取上药,炒至焦黄,研细过筛。每次用6克加童便30毫升口服。
“功能主治”疏风止血。主治产后血晕。
“疗效”据马自泽报道,应用本方治疗25例,治愈18例,好转5例,无效2例。
“来源”四川中医,1987,(6):35
“方四”
荆芥适量
“用法”将上药放入用清洁棉布制成的长方形小袋中,加固后塞入患儿前胸6小时。用量:1周岁以内5~10克,1周岁以上酌增。
“功能主治”疏风散邪。主治小儿感冒。
“疗效”据柯群智报道,应用本方治疗本病有较好疗效,一般用药1次即可见效,必要时隔6小时再用1次。
“来源”浙江中医杂志,1990.(5):225白芷
“来源”白芷为伞形科植物兴安白芷、川自芷、杭白芷等的干燥根。
“别名”香白芷、杭白芷
“处方用名”白芷,香白芷,祁白芷,杭白芷,川白芷。
“用法用量”水煎服,常用量为3~10克。或入丸、散,适量。
“产地采收”主产于河北、河南、四川、浙江等地。二月、八月采根,曝干。以条粗壮、体重、质硬、粉性足、香气浓为佳品;条细小、体轻、香气淡者质量较次。
“炮制研究”白芷历史上曾有焙、炒、蒸等多种加工炮制方法,但目前已不再使用,被硫磺烟熏所取代。大量相关报道均发现白芷熏硫后香豆素及挥发油的含量大大下降,最大时可达70%以上。有研究发现采用直接晒干能最大有效保存香豆素类成分,此外切片后晒干也能较好保存香豆素类成分。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胃经。
“功能主治”具有解表,祛风燥湿,消肿排脓,止痛作用。用于外感风寒,头痛、鼻塞,能散风寒,止头痛,常与防风、羌活等配伍应用,如九味羌活汤。用于阳明经头痛、眉棱骨痛、头风痛、齿痛,本品芳香上达,祛风止痛,单用即都梁丸,或与川芎、防风等配伍应用,如川芎茶调散。又为治鼻渊头痛的要药,常配伍苍耳、辛夷等药,如苍耳散;用于疮疡肿痛,未溃者能消散,己溃者能排脓,有消肿排脓、止痛之功,为外科常用之品。治乳痈常配伍瓜蒌、贝母、蒲公英等,以解毒散结消肿,治疮肿可配伍银花、天花粉等。用于寒湿带下证,能燥湿止带,常与海螵蛸、白术、茯苓等配伍应用。若配伍清热除湿的黄柏、车前草等,亦可用于湿热带下证。此外,本品亦可用于皮肤风湿瘙痒症,能祛风止痒。
由于本品温燥,故阴虚血热者忌服。
“现代研究”本品含有香豆素类,主要有氧化前胡素、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比克白芷醚、比克白芷素等,还含有挥发油、甾醇类化合物等,具有显著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等多种类型的致病细菌及多种类型的癣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抑制平滑肌痉挛,提高皮肤对紫外线的敏感性,加强紫外线对皮肤的作用。此外,尚有扩张血管、止血等作用。
“常用单方”
“方一”
白芷适量
“用法”取上药,洗净晒干,研为细末,炼蜜丸如弹子大。每次嚼服一丸,以清茶或荆芥汤化下,每天2次。
“功能主治”祛风止痛。主治头风头痛、眩晕。
“疗效”据记载,本方对治疗眩晕、妇女产前产后伤风头痛皆有效验。
“来源”《历代无名医家验案》
“方二”
白芷30克
“用法”取上药,水煎。分2次服,每天1剂。
“功能主治”祛风止痛。主治后头痛。
“疗效”据空军衡阳医院外科报道,应用本方治疗73例,治愈69例,好转3例,无效2例。
“来源”新医学,1976.(3):128
“方三”
生白芷适量
“用法”取上药,研为细末。用黄酒调敷于患处,每天换药1次。
“功能主治”祛风消肿止痛。主治膝关节积水。症见膝关节肿胀,行走受限,或有疼痛,浮髌试验阳性。
“疗效”据钱焕祥报道,应用本方治疗本病有效,一般7~10天见效。
“来源”浙江中医杂志,1989,(3):102
“方四”
新鲜白芷全草60~70克
“用法”取上药,越鲜越好,最好随采随用。水煎服,每天1剂,15天为1个疗程。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主治肝硬化腹水。
适应症:腹部膨隆,腹胀不适,饮食减少,小便短赤,下肢浮肿等。
“疗效”据傅学锋报道,应用本方治疗11例,服药1个疗程后显效2例,有效4例,无效5例;服药2个疗程后显效4例,有效4例,无效3例;服药3个疗程后显效7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1.8%。一般连服15~30天腹水可消退或基本消退。
“来源”中草药,1995.(4):204苍耳子
“来源”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苍耳的果实。
“别名”野茄子、刺儿棵、疔疮草、粘粘葵。
“处方用名”苍耳子、苍耳、炒苍耳子。
“用法用量”水煎服,常用量:3~10克。或入丸散,适量。
“产地采收”主产于山东、江西、江苏等地。9~10月割取地上部分,打下果实,晒干,去刺,以粒大、饱满、色绿黄色者为佳品。
“炮制研究”苍耳子多以炮制品入药,生品少用。苍耳子毒蛋白为其毒性成分之一,经水浸泡或加热处理,可降低毒性,如炒焦、炒炭后能破坏其毒性。有学者认为苍耳子药用必须炒至焦黄,使脂肪油中所含毒蛋白变性,凝固在细胞中不被溶出,而达到去毒目的。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苦。主归肺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止痛、宣通鼻窍。为治风湿痹痛、鼻渊头痛之要药。可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痛无定处、四肢拘挛、活动不便等症。或用于治疗外感风寒所致头痛鼻塞、鼻渊流浊涕、不闻香臭、额窦疼痛者。本品性温善升,有散气耗血之弊,故气虚、血虚之头痛者忌服。
“毒副作用”苍耳全株有毒,以果实毒性最大。临床上由于剂量过大而造成急性中毒或口服时间过长而造成体内慢性蓄积中毒。其有毒成分为苍术苷类,动物实验表明中毒后肝脏有退行性变性或坏死,肾脏曲管上皮浊肿,其中肝脏损害最严重,与四氯化碳损害相似,继发性脑水肿所致惊厥可能是死亡直接原因。临床误诊苍耳子中毒的病例不少,可引起中毒性肝炎,肾功能衰竭或并发阿斯综合征,严重者出现腹水,消化道出血等。
“现代研究”现代研究表明,全草含苍耳甙、脂肪油、生物碱、维生素C和色素等。果实含脂肪油9,2%、其中亚油酸64.2%,棕桐酸5.32%,含苍耳子苷1.2%。树脂3.3%。药理研究具有抗微生物,抗凝血,免疫抑制,抗氧化物以及抗炎与镇痛作用等,临床上用于治疗鼻渊流涕,腰腿痛,慢性气管炎,荨麻疹,泌尿系统感染和腮腺炎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和红色毛癣菌有抑制作用。可扩张血管,其煎剂对离体动物心脏有抑制作用,可使心率减慢,收缩力减弱,并有镇咳作用。
“常用单方”
“方一”
苍耳草60克(干品30克)
“用法”取上药,水煎服,每天1剂。
“功能主治”疏风止血。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
“疗效”据记载,应用本方治疗本病,轻者3~5.重者7~10天即可见效。
“来源”录自《中药大辞典》
“方二”
苍耳子适量
“用法”取上药,研为细未,炼蜜为丸,每丸重3克,每次服1~2丸,每天3次。或制成苍耳子片,每片1.5克,每次2片,每天3次,连服2周。
“功能主治”疏风通窍。主治慢性副鼻窦炎。
“疗效”据王辉武等记载,应用本方治疗本病有效率在80%以上。
“来源”录自《中药新用》
“方三”
鲜苍耳子100克
“用法”取上药,捣烂,水煎15分钟,去渣,打入鸡蛋2~3个于药液内煮熟。于疟疾发作前2小时将蛋与药液1次服下。
“功能主治”截疟。主治疟疾。
“疗效”据湖北中医学院报道,应用本方治疗24例,治愈21例,复发3例,再服2剂亦愈。
“来源”中草药经验交流,1970.(9):12
“方四”
干苍耳草(或捣碎苍耳子)6000克
“用法”取上药,放人锅内加清水浸过后,加热煮沸1小时,滤出煎液。用同样方法连煎3次,然后把3次煎液混合,用两层纱布过滤后,以文火浓缩至2000毫升,加尼泊金10克摇匀,分装于经高压消毒的500毫升瓶内,封口备用。每天服4次,每次服100~125毫升(相当于生药120~150克/天),连续服药15天,生药用量不能大于每天150克。如服药1周时出现厌食、恶心、呕吐者,可停药3-5天再继续服。肝肾功能损害者忌用。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解毒。主治肠伤寒。
“疗效”据何文坚报道,应用本方治疗15例,退热时间最快者10小时1例,3天内者7例,4~8天者4例。肝脾肿大5~7天消失。7例血、粪、胆汁伤寒杆菌培养阳性者,治疗后全部转阴。
“来源”上海中医药杂志,1981.(8):23辛夷
“来源”为木兰科植物望春花或武当玉兰的花蕾。
“别名”木笔花、玉兰、房木、姜朴花、报春花等。
“处方用名”辛夷、辛夷花、木笔花、春花。
“用法用量”水煎服,3——6克。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未吹鼻或水浸、蒸馏滴鼻。
“产地采收”主产于河南、安徽、四川等地。冬末春初花未开放时采收,除去枝梗,阴干。以花蕾未开,身干,色绿,无枝梗者为佳。
“性味归经”味辛,性温。入肺、胃经。
“功能主治”发散风寒、宣通鼻窍。虽有辛散之性,但解表作用并不明显,尤为医治风寒感冒引起的鼻塞、鼻渊的要药。多用于外感风寒,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流涕、苔薄白、脉浮紧等症。或用于风寒犯肺所致的鼻渊,不闻香臭、鼻流清涕;或肺热所致的鼻渊,鼻塞、浊涕不止、色黄腥臭。
本品多服能令人头昏目赤,故剂量不宜过大。阴虚火旺者忌服。
“现代研究”现代研究表明,本品含挥发油2.86%,主要成分为松油二环烯、桉油精、柑醛等。此外还有松树脂二甲醚、望春花素和木素等木脂体成分。具有抗变态反应作用。能扩张血管,对微血管扩张尤为明显。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具有抗微生物作用。体外试验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在50%~70%。此外还有麻醉作用和兴奋子宫的作用,已孕子宫比未孕于宫更为敏感。
“常用单方”
“方一”
辛夷50克
“用法”取上药,研碎,用酒精浸泡3天,然后过滤,滤液加热蒸发浓缩成粘稠状浸膏,将此浸膏与20克无水羊毛脂混合均匀,再加凡士林100克调匀即成辛夷浸膏。用时将此膏均匀地涂于凡士林纱条上,或直接做成辛夷浸膏油纱条,填入鼻腔内,放置2~3小时后取出,每天或隔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
“功能主治”祛风通窍。主治肥大性鼻炎。
“疗效”据阎承先等报道,应用本方治疗100例,痊愈44例,进步44例,无效12例。一般用药4~5次后鼻通气改善。
“来源”天津医药杂志,1961.(2):94
“方二”
辛夷16克
“用法”1000毫升小麻油,温热后加入打碎的辛夷16克、苍耳子160克,浸泡24小时,再用文火煎至800毫升左右,冷却后过滤后,瓶装备用,每天滴鼻3次,每次2滴。
“功能主治”疏风通窍。主治慢性和萎缩性鼻炎。
“疗效”共治疗1576例,显效率73.8%,有效率86.9%。
“来源”中西结合杂志,1984.4(4):211.
“方三”
辛夷花3克
“用法”上药用开水冲泡后频饮,每日1~2剂。
“功能主治”祛风通窍。主治过敏性鼻炎
“疗效”治疗120例,痊愈67例,显效67例,好转18例,无效6例。
“来源”中药通报,1985.10(5):45
“方四”
辛夷花200克
“用法”取上药,粉碎后装入蒸馏瓶中,加水过药面,蒸馏3~4小时,取出蒸馏液用分层漏斗分层,可得辛夷花挥发油3毫升、芳香水500毫升,芳香水内加0.5%尼泊金防腐,加0.9%氯化钠调至等渗过滤,取滤液加上原挥发油,用5%吐温助溶分装于小瓶内,高压灭菌后备用。用时将棉片用药液浸湿塞入鼻腔,保留15~20分钟后取出。每天1次,7次为1个疗程。亦可用辛夷花液滴鼻。
“功能主治”祛风通窍。主治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
“疗效”据汪宗文报道,应用本方治疗过敏性鼻炎82例、慢性鼻炎18例,基本痊愈率分别为80%和66.6%,好转率分别为18,2%和27,7%。
“来源”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9(8):501.
鹅不食草
“来源”为菊科植物荽的带花全草。
“别名”鹅儿不食草、食胡荽、石胡荽、野园荽、鸡肠草、满天星、沙飞草、地胡椒、球子草等。
“处方用名”鹅不食草、石胡荽
“用法用量”3~9克,水煎服;或捣汁服。外用适量,捣烂塞鼻;或研末搐鼻;或捣服。
“产地采收”我国各地都有分布,但主产于江苏、浙江、湖北等地。以身干、灰绿色、有花序、无泥杂、嗅之打喷嚏者为佳。
“炮制研究”拣净杂质,切段,晒干。
“性味归经”味辛,性微温。主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散寒通窍、化痰止咳、祛湿止痛。为治风寒表证、鼻渊、风寒湿痹痛的常用药。多用于外感风寒表证、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恶寒者,或鼻渊所致的鼻塞、涕多、头痛等。还能去翳明目,用于目赤翳障。亦可用于治外感风寒或寒痰咳嗽、痰白清稀者。还可用于风寒湿痹、肢体关节疼痛及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者。
本品性温,有助火伤阴的副作用,故阴虚火旺者慎用。其味辛辣,对胃部有刺激性,故胃热作痛、吐血者慎用。
“现代研究”全草中含多种三萜成分、蒲公英赛醇、蒲公英甾醇、山金车烯二醇及另一种未知的三萜二醇尚含有豆甾醇、谷甾醇、黄酮类、挥发油、有机酸等。有抗过敏、抗癌、抗突变等作用。挥发油和乙醇提取液体部分有某些止咳、祛痰、平喘作用,沉淀部分止咳效果不明显,无祛痰作用。“常用单方”
“方一”
鲜鹅不食草全草适量
“用法”先用小刀割平患处,再将全草连枝叶捣烂涂患处。
“功能主治”腐蚀赘疣。主治鸡眼。
“疗效”据报道,应用本方治疗6例,均获痊愈。一般3~5天即可。
“来源”浙江中医杂志,1957,(8):24
“方二”
鹅不食草适量
“用法”取上药,研为细末。让患者自行吸入少许,每天2~3次;或用消毒棉花包裹塞鼻,20~30分钟取出,每天1次。
“功能主治”祛风寒、通鼻窍。主治急性鼻炎、慢性单纯性鼻炎、肥厚性鼻炎、变态反应性鼻炎。
“疗效”据报道,应用本方治疗急性鼻炎12例,慢性单纯性鼻炎23例,肥厚性鼻炎16例,变态反应性鼻炎11例,在62例中,用药2~9天后有35例症状消失,25例症状减轻,2例效果较差。
“来源”浙江中医杂志,1960.(2):87
“方三”
新鲜鹅不食草2500克
“用法”取上药,加水煎取500毫升,再加入等量糖浆。按患者年龄,成人每天20~40毫升,分4次服;1-5岁儿童每天5~10毫升,5岁以上每天15毫升,分3~4次服。
“功能主治”祛痰止咳。主治百日咳。
“疗效”据报道,应用本方治疗300例,治愈率为90%。平均用药后24小时内咳嗽症状减轻。
“来源”广东医学(祖国医学版),1964.(4):22
“方四”
鹅不食草鲜、干品备适量
“用法”取上药干品9克,研为细末,加凡士林调成软膏,均匀摊于纱布上,再用鲜草15克,捣烂如泥,铺在软膏上。患者左侧面部歪斜贴右侧,右侧面部歪斜则贴左侧,每2天换药1次,一般2~3次即可痊愈。
“功能主治”散寒通络。主治面神经麻痹。
“疗效”据廖鸿矾报道,应用本方治疗40例,痊愈39例,好转1例。在治疗过程中如面部有痒感或虫爬感或出现小疱疹,一般2~3天可自行消退。
“来源”中草药通讯,1974.(2):65
“方五”
鲜鹅不食草200克
用法;取上药,洗净,捣取汁,加白糖、白酒少许。1次服完,每天1剂,连服5~10剂。
“功能主治”利水通淋。主治膀胱结石。
“疗效”据陈洁报道,应用本方治疗7例,治愈4例,好转2例,无效1例。
“来源”广西中医药,1984.(4):34
“方六”
鹅不食草适量
“用法”取上药,制成鹅不食草点鼻液或油膏应用。点鼻液是用药加水煎煮成1%的溶液,每天3次滴鼻。油膏是将其配以10%凡土林软膏,均匀涂在纱布上,剪成2厘米长,放在敷料缸内消毒备用。应用时在鼻镜窥视下,每个鼻腔放置1条,15~20分钟取出,每天放置1次,7次为1个疗程。
“功能主治”散风寒、通鼻窍。主治过敏性鼻炎。
“疗效”据陈锡润报道,应用本方治疗62例,显效25例,好转34例,无效3例。
“来源”陕西中医,1987,8(2):74
“方七”
新鲜鹅不食草全草200克
“用法”取上药,用水洗净后晾于。可根据损伤部位大小、范围而酌情调整用量,然后用铁锅或瓦锅放置于煤炉上烧热,待热后把鹅不食草放入锅中,来回翻转几次,再放入60度米酒100毫升,待热后把药倒入事先准备好的双层纱布上包好,趁热放患处来回擦按3~5分钟:然后把药再敷于患处,每天1次,一般连续用3~5次后,效果显著。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主治急性软组织挫伤、扭伤。
“疗效”据吴传辉报道,应用本方治疗50例,痊愈30例(10天内患处肿胀消失,疼痛即止,行走自如),显效13例(10天内局部肿胀完全或基本消失),好转4例(10天内局部肿胀消退达治疗前的2/3以上),无效3例。5例合并撕裂性骨折,3例合并皮肤轻度和中度挫伤,创面按常规消毒后敷药获正常愈合。
“来源”新中医,1990.22(5):55
葱白
“来源”葱白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葱近根部的鳞茎。
“别名”香白、葱白头。
“处方用名”葱白、葱白头
“用法用量”常用量为3~10克,水煎服。外用适量。
“产地采收”我国各地均有种植。采无定时,鲜品生用,随采随用,除去须根及绿叶,剥去外膜,供药用。
“性味归经”味辛,性温。主归肺、胃经。
“功能主治”发汗解表,通阳,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腹泻、腹痛等症。小便不利、腹胀、腹痛及膀胱气化失司引起的小便不利,以及寒凝腹痛等症,
因本品辛温发散,故表虚多汗,阴虚阳亢者慎用。古人云:葱与蜜同食能杀人,故一般不宜与蜂蜜、食糖同用。
“现代研究”本品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蒜素;又含二烯丙基硫醚。叶鞘和鳞片细胞中有草酸钙结晶体。又含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脂肪油和粘液质。脂肪油中含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油酸和亚油酸。粘液汁中主要成分为多糖类,其中有20%纤维素、3%半纤维素、41%原果胶及24%水溶性果胶。葱白挥发性成分等对白喉杆菌、结核杆菌、痢疾杆菌、葡萄球菌及链球菌有抑菌作用,此乃作用于细菌的酶系统所致。
“常用单方”
“方一”
鲜葱白1根
“用法”取上药,约10厘米长,配白胡椒7粒,共捣如泥。填敷于肚脐上,外用塑料薄膜覆盖,胶布固定。
“功能主治”通阳化气利尿。主治小便不通、产后尿潴留。
“疗效”据梁振山报道,应用本方治疗12例,皆获痊愈。一般敷药3~4小时见效。
“来源”新中医,1984.(9):封三
又据邬显良报道,单用葱白切碎炒热,趁热外敷小腹部,对产后小便困难亦有良效。
“来源”河北中医,1986.(3):20
“方二”
鲜葱白20根
“用法”取上药,洗净,切碎略压出汁,与去壳鸡蛋2个一块放碗内搅拌,用少许菜油起油锅,将其煎成7x7厘米鸡蛋饼1块。用纱布包裹,乘热外敷神阙穴。
“功能主治”温胃止吐。主治寒性呕吐。
“疗效”据汪良华报道,应用本方治疗用例,有效17例,无效4例。
“来源”广西中医药,1989,(5):16
“方三”
鲜葱白10根
“用法”取上药,加芒硝10克,共捣成泥。敷患者腹部神阙穴(肚脐眼),上盖塑料薄膜及纱布,用橡皮膏固定以防药液外流和敷药脱落,每天1次。敷药前先用酒精棉球擦净脐部污垢,以利药物吸收,天冷时可将药料加温后再敷。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主治腹水。
“疗效”据劳如玉报道,应用本方治疗42例,有14倒尿量明显增加,腹胀消失;26例尿量增加,自觉腹胀减轻;2例无效。有效的40例均在敷药后半小时至4小时生效。
“来源”浙江中医杂志,1987,(1):497
“方四”
葱白450克
“用法”先取上药200克,煎汤熏洗乳房20分钟,再用上药250克,捣烂如泥敷患处,每天2次。
“功能主治”解毒通乳、行瘀散结。主治:急性乳腺炎(瘀乳期)。
适应症:乳房肿痛,局部发红,压痛明显,质硬,无波动感,扪之灼热,可伴有发热。
“疗效”据邹伟等报道,应用本方治疗30例,发病均在1天内就诊,用药1天内症状消失者21例,2天内症状消失者9例。
“来源”河南中医,1994.(4):254
“方五”
连须葱白1根
“用法”先将患处用温水洗净,消毒后用手术刀削去鸡眼老皮,削至渗血为度。再取上药,洗净,捣烂如泥,加入蜂蜜少许调匀,敷患处,外用纱布包扎固定,3天换药1次。本方不可内服。
“功能主治”软坚散结。主治鸡眼。
“疗效”据刘大骥报道,应用本方治疗本病有效。
“来源”四川中医,1987,(1):42
生姜
“来源”为姜科植物姜的鲜根茎。
“处方用名”生姜(用新鲜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克;或捣汁,外用:捣敷,擦患处或炒热熨。
“产地采收”全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主产四川、广东、山东、陕西等地。夏季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泥土。以块大、丰满、质嫩者为佳。
“炮制研究”临床上除生用外,还有煨姜。煨姜性味辛温具有和中止呕的功用。适用于脾胃不和、恶心呕吐等症。《本草纲目》记载“生用发散,熟用和中”。
“性味归经”辛,微温。入肺、脾、胃经。
“功能主治”发汗解表、温中止呕、解毒,用于风寒感冒、发热、恶寒、胃寒呕吐、胃热呕吐、中鱼蟹毒、呕吐腹泻等症。生姜能解鱼蟹毒,单用或配紫苏同用。此外,生姜又能解生半夏、生南星之毒,煎汤饮服,可用于中半夏、南星毒引起的喉哑舌肿麻木等症。
阴虚内热者忌服。
“现代研究”现代研究表明,本品含挥发油,油中主要为姜醇、姜烯、水芹烯、柠檬醛、芳香醇、甲基庚烯酮、壬醛、α-龙脑等,尚含辣味成分姜辣素。生姜能促进消化液分泌,有增进饮食作用;有镇吐、镇痛、抗炎消肿作用;醇提物能兴奋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心脏;正常人嚼生姜,可升高血压;对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堇色毛癣菌、阴道滴虫均有不同程度的抑杀作用。最近有报告说:生姜能调节人体前列腺的水平。
“常用单方”
“方一”
鲜生姜适量
“用法”取新鲜多汁的生姜1块,洗净,切成薄片。用时取生姜片放入口中咀嚼,边嚼边咽姜汁,一般嚼1~3片后呃逆可止。伴有急性口腔炎、咽喉炎者慎用。
“功能主治”温胃止呃。主治呃逆。
“疗效”:据吕秉义报道,应用本方治疗30例,均获良效。
“来源”新中医,1985.(2):6
“方二”
鲜生姜适量
“用法”取上药三块如鸡蛋黄大,去皮,切碎,放鸡蛋1个搅拌均匀,再放人油中煎成黄色。趁热吃,每天晨起1次,7天为1个疗程。
“功能主治”温肺散寒、止咳平喘。主治咳喘。
“疗效”据刘同贤报道,应用本方治疗本病有效。
“来源”中医函授通讯,1991.(2):46
“方三”
生姜适量
“用法”取上药,捣烂榨汁。用药棉蘸姜汁敷于患处,灼伤轻者,敷药1次即可。严重者可用姜汁纱布湿敷24-48小时,创面干洁后自行结痴,脱落痊愈。
“功能主治”消炎退肿止痛。主治水、火烫伤。
“疗效”据蔡良平报道,应用本方治疗近500例,均获满意疗效。一般能立即止痛,已起泡红肿者,能消炎退肿,消水泡;水泡已破者,敷之亦无刺激。
“来源”新中医,1984.(2):22
又据崔南样报道,应用本方治疗19例,亦获痊愈。
“来源”浙江中医杂志,1990.(10):451
“方四”
鲜生姜120克
“用法”取上药,磨碎,开水淬汁,用姜汁调蜂蜜120毫升。1次顿服,或在半小时内频频服完;小儿酌减,每天1~2次。
“功能主治”驱蛔止痛。主治蛔虫性肠梗阻。
“疗效”据李育章报道,应用本方治疗64例,总有效率为9.,8%,有效驱蛔率为61.3%。
“来源”湖南医药杂志,1981.(3):2
“方五”
鲜生姜60克
“用法”取上药,配羊角辣椒(去子)60克,置95%的酒精300毫升内,浸泡10~15天,去渣,装瓶备用。用棉球蘸药液涂擦患处,每天1-2次,治疗时间按病情而定。
“功能主治”温经散寒、活血通络,主治冻疮未溃者。
“疗效”据赵广忠报道,应用本方治疗22例,均收到满意效果。
“来源”新中医,1978,(5):15发散风热药
薄荷
“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薄荷的茎叶。
“别名”蕃荷菜、菝蔺、吴菝蔺、南薄荷、升阳菜等。
“处方用名”薄荷、薄荷叶、苏薄荷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不宜久煎),3~6克;或入丸、散,外用:捣汁或煎汁涂。
“产地采收”生于小溪沟边、路旁及山野湿地,或为栽培。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江苏、浙江、江西。大部分产区每年收割2次,第1次(头刀)在小暑至大暑间,第2次(二刀)于寒露至霜降间,割取全草,晒干。以身干、无根、叶多、色绿、气味浓者为佳。
“炮制研究”拣净杂质,除去残根,先将叶抖下另放,然后将茎喷洒清水,润透后切段,晒干,再与叶和匀。
“性味归经”辛,凉。入肺、肝经。
“功能主治”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多用于外感风热,表现为发热恶寒、口渴、舌红、脉浮数,或有头痛者。或用于风热、肝火上扰所致眩晕、目赤肿痛、烂弦风眼、痒涩多泪及咽痛喉肿、声嘶音哑者。亦可用于肝郁气滞之胁痛。此外,还能解鱼蟹毒。
本品芳香辛散,发汗耗气,故体虚多汗者,不宜使用。
“现代研究”本品主含挥发油。油的主要成分为薄荷醇以及薄荷酮、异薄荷酮等。薄荷油内服通过兴奋中枢神经系统,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进汗腺分泌,增加散热,而起到发汗解热作用;薄荷油能抑制胃肠平滑肌收缩,能对抗乙酰胆碱而呈现解痉作用;薄荷油能促进呼吸道腺体分泌而对呼吸道炎症有治疗作用;体外试验薄荷煎剂对单纯性疱疹病毒、森林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有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卡他球菌、肠炎球菌、福氏痢疾杆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有抑菌作用;薄荷油外用,能刺激神经末梢的冷感受器而产生冷感,并反射性的造成深部组织血管的变化而起到消炎、止痛、止痒作用。此外,尚有健胃、解痉、利胆和抗早孕作用。
“常用单方”
“方一”
薄荷油适量
“用法”取上药,涂搽患处,每天2~3次。
“功能主治”散结消瘤。主治肉瘤。
“疗效”据王金学报道,应用本方治疗11例,经20——45天后均获满意疗效。
“来源”湖北中医杂志,1982.(1):25
“方二”
薄荷15克
“用法”取上药,与桂圆6粒一起煎服,每天2次,依出疹轻重情况连服2~4周。
“功能主治”疏风止痒。主治慢性荨麻疹。
“疗效”据章杏仙报道,应用本方治疗40例,显效32例,好转4例,无效4例。
“来源”福建医药杂志,1980.2(5):6
葛根
【来源,葛根为豆科多年生落叶藤本植物葛的干燥根。
“别名”干葛、甘葛、粉葛、葛麻茹、黄葛藤、野扁葛等。
“处方用名”葛根、粉葛根、干葛根、煨葛根。
“用法用量”煎服,10~15克。外用捣敷。
“产地采收”生于山坡草丛中或路旁及较阴湿的地方。全国大部地区有产,主产河南、湖南、浙江、四川等地。春、秋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切片,晒干或烘干。以块肥大、质坚实、色白、粉性足、纤维性少者为佳;质松、色黄、无粉性、纤维性多者质次。
“性味归经”甘、辛,凉。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治伤寒、温热头痛项强,烦热消渴,泄泻,痢疾,斑疹不透,高血压,心绞痛,耳聋。
“现代研究”本品主要含黄酮类物质,大豆素、大豆甙,还有大豆素-4.7-二葡萄糖甙、葛根素、葛根素-7-木糖甙,葛根醇、葛根藤素及异黄酮甙和淀粉。葛根能扩张冠脉血管和脑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和脑血流量;葛根总黄酮能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氧供应;葛根能直接扩张血管,使外周阻力下降,而有明显降压作用,能较好缓解高血压病人的“项紧”症状。葛根素能抑制血小板凝集;葛根有广泛的β-受体阻滞作用;黄豆甙元对小鼠离体肠管有明显解痉作用,能对抗乙酰胆碱所致的肠管痉挛;葛根还具有明显解热作用,并有轻微降血糖作用。
“常用单方”
“方一”
葛根10~15克
“用法”取上药,水煎。分2次口服,每天1剂,连用2~8周为1个疗程。
“功能主治”高血压病。
“疗效”据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报道,应用本方治疗伴有颈项强痛的高血压病92例,解除颈项强痛症状的有效率为90%。多数患者在用药第1周即起作用,可持续1~2周。有些病人停药3~9个月不复发,但本方的降血压作用不明显。
“来源”医学研究通讯,1972.(2):14
“方二”
葛根100克
“用法”取上药,加水浓煎。先热敷患处30分钟,后浸洗患处。
“功能主治”活血消肿止痛。主治跌打损伤。
“疗效”据王金学报道,应用本方治疗8例,皆获良效。认为葛根具有活血、消除局部炎症的作用。
“来源”新中医,1984.(5):50
“方三”
葛根素4~5mg/kg
“用法”葛根素4~5mg/kg,用注射用水稀释至50m1静脉注射,约4小时后再按4~5mg/kg加入5%葡萄糖500ml内,日间12小时维持静滴,共6天。
“功能主治”治疗冠心病。
“来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5.(3):175
牛蒡子
“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牛蒡的成熟果实。
“别名”鼠粘草、夜叉头、蒡翁菜、便牵牛、饿死囊中草、象耳朵、老母猪耳朵、疙瘩菜、老鼠愁、鼠见愁等。
“处方用名”牛蒡子、大力子、鼠粘子、熟牛蒡、炒牛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克;或入散剂。外用:煎水含漱。
“产地采收”主产河北、吉林、辽宁、浙江、黑龙江等地。此外,四川、河南、湖北、陕西等地亦产。以东北产量较大,浙江所产品质较优。一般8~9月果实成熟时,分批采集。晒干,打出果实,除去杂质,再晒至全干。以粒大、饱满、外皮灰褐色者佳。
“炮制研究”生用或炒黄用。牛蒡子成熟于秋天,因得天地之凉气而具有寒凉之性,炒制后可减低其寒滑之弊,缓和药性,无损中焦阳气,并具有特异香气,可增强药效。
“性味归经”辛、苦,寒。入肺、胃经。
“功能主治”疏散风热,祛痰止咳,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咽喉红肿疼痛,临床应用以风热表症兼有咽喉肿痛者为宜;用于麻疹透发不畅:牛蒡子散风热而透疹,对麻疹初起、疹出不畅者,往往配升麻、葛根、蝉蜕、薄荷等同用;此外,用于咳嗽咯痰不畅及疮痈肿痛等症。
由于本品性寒滑利,能滑肠通便,故脾虚腹泻者忌用;痈疽已溃、脓水清稀者也不宜应用。
“毒副作用”牛蒡子提物毒性较小,牛蒡子甙能引起蛙、小鼠和兔强直性厥,呼吸细弱,随后运动消失,最后转入麻痹状态。牛蒡子炮制后毒性较小,未炮制的毒性较大。此外有服用牛蒡子致过敏反应的相关报道。
“现代研究”本品含牛蒡子甙、脂肪油、维生素A及生物碱等。牛蒡子煎剂对肺炎双球菌有显著抗菌作用;水浸剂对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牛蒡子有解热、利尿作用;最近发现牛蒡子有抗肿瘤作用,其粗提取物呈选择毒性,较低量就可以抑制癌细胞增殖,使肿瘤细胞向正常细胞接近,可能成为强有力的抗癌生药。
“常用单方”
“方一”
牛蒡子适量
“用法”取上药,炒熟,研成细粉,过筛储存备用。2~5岁儿童每次服1克,5~9岁儿童每次服1.5克,10~15岁儿童每次服2克,成人每次服3克。每天3次,饭后用温开水送服,共服2天。流行期间,除服药预防外,仍应注意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等。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解毒。主治猩红热。
“疗效”据记载,应用本方预防猩红热,经临床观察344例,发病者7例;服药后12天内未发病者337例,占98%。一般在接触病者3天内服药预防效果较佳,6天后服药预防效果不佳。如再次接触病者需重新再服1次。服药中未发现不良反应。
“来源”录自《中药大辞典》
“方二”
炒牛蒡子200克
“用法”炒牛蒡子200克,研细末去皮,每日3次内服,每次3~5克。
“功能主治”疏散风热,解毒散结。治疗扁平疣。
“疗效”治疗14例扁平庆患者均获痊愈。
“来源”姜辉等,《四川中医》,1999,17(9):32
“方三”
牛蒡子适量
用法,将牛蒡子粉碎,过80目药筛备用,使用前将牛蒡子粉经微波炉灭菌加温至熟,用食用包装纸分装成小袋,每小袋3克,储藏备用。治疗时用牛蒡子冲剂治疗,3~6岁每次1/2袋~2/3袋,7~13岁每次2/3袋~1袋,每日2~3次;温开水冲服或吞服,也可加糖冲服或拌服。5天为1疗程,1疗程不愈者可连用2~3疗程。
“功能主治”疏散风热、消炎排脓。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
“疗效”治疗48例。1疗程痊愈10例(20.83%),显效13例(27,08%),有效25例(52.08%),无效0例。1疗程痊愈显效率为47,12%,总有效率为100%。1疗程未愈病例经2~3疗程治疗,多获痊愈或显效,只有2例仍感觉有少许粘稠鼻涕未排尽,随着脓性鼻涕消失,慢性咳嗽及咯痰均自然消失。
“来源”吕仁柱等,交通医学,2003.17(3):310
蝉蜕
“来源”为蝉科昆虫黑蚱羽化后的蜕壳
“别名”蜩甲、蝉壳、伏蜟、枯蝉、蜩蟟退皮、蝉退壳、金牛儿、蝉退、蝉衣、催米虫壳、了皮等。
“处方用名”蝉蜕、蝉退、蝉衣、蝉壳。
“用法用量”煎服,3~10克,或单味研末冲服。一般病证用量宜小,止痉则需大量。
“产地采收”主产山东、河南、河北、湖北、江苏、四川等地,以山东产量较大。夏季采收,去净泥土,晒干。以色黄、体轻、完整、无泥砂者为佳。
“炮制研究”拣去杂质,洗净晒干。
“性味归经”甘,寒。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止痉。用于风热感冒,咽痛音哑。本品甘寒清热,质轻上浮,长于疏散肺经风热,宣肺疗哑,故可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痫夜啼,破伤风证等。
《别录》有“主妇人生子不下”的记载,故孕妇当慎用。
“现代研究”本品含大量甲壳质和蛋白质、氨基酸、有机酸等。蝉蜕具有抗惊厥作用,其酒剂能使实验性破伤风家兔的平均存活期延长,可减轻家兔已形成的破伤风惊厥,蝉蜕能对抗士的宁、可卡因、菸碱等中枢兴奋药引起的小鼠惊厥死亡,抗惊厥作用蝉衣的身较头足强;蝉蜕能抑制小白鼠的自发活动,能协同环己巴比妥钠的麻醉作用而表现有镇静作用;蝉蜕尚有解热作用,其中蝉蜕头足较身部的解热作用强。
“常用单方”
“方一”
蝉蜕适量
“用法”取上药,放在阳光下晒干,研成极细粉,贮存于瓶中防潮备用。用时嘱病人侧卧,以1:5000高锰酸钾液清洗直肠脱出之粘膜处,然后把蝉蜕粉撒于该处。一般休息片刻后即可回缩,每天1次。如1次不愈,可连续用5次。
“功能主治”收涩固脱,主治脱肛。
“疗效”据郑锋报道,应用本方治疗15例,疗效满意。
“来源”新中医,1980.(增刊二):49
“方二”
蝉蜕适量
“用法”取上药,去头足,焙干后研成细末。成人每天2次,每次45~60克,用黄酒90~120毫升调成稀糊状,口服或经胃管注入。新生儿用5~6克,黄酒10~15毫升,入稀粥内调成稀糊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