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古代生物与医学(中国文化史丛书)
11100300000041

第41章 妇产科学的发展

宋代妇产科有了长足的发展,伴随着妇产科理论研究和临证经验的积累,产生了象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和杨子建的《十产论》这样在中国妇产科学史上影响很大的妇科专书和产科专书。

陈自明(约1190~1270),字良甫,今江西抚州人,世医家庭出身,博学多识,曾任建康府(今南京)明道书院医学教授,精通妇科和外科学术。由于宋代太医局创设妇产科而缺少专著,他系统总结前人经验和理论成就,结合家传和自己的临证经验,于公元1237年编成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妇产科专书《妇人大全良方》。

《妇人大全良方》,由于刻刊较多,书名也较混乱,如《妇人良方》、《妇人良方大全》、《妇人良方集要》等,全书24卷。陈自明参考宋以前妇科文献30余种,采摭诸家之善摘而用之,并附以家传之经验,分为调经、众疾、求嗣、胎教、候胎、妊娠、坐月、产难、产后等门,每门之下又分若干病证,每病证之后列举方药,计200余论,分述各种疾病病因、证候、治法与方药,内容多切于临床实用。

《妇人良方》一书中之调经、众疾、求嗣等门属妇科,主要论述了月经的生理、病理等。例如对月经不调、闭经、月水不断、暴崩,崩中带下、痛经等,均有比较详细的论述。在治疗上很重视调经,他认为“经脉不调,众疾生焉”。因此,他提出温经、通经、调和荣卫和滋养血脉等法。在求嗣门中,论述了受孕的时间问题,认为月经净后1—6天容易怀胎,过6天后则不易成胎。这只是经验之谈,与现代医学关于排卵期的认识不相一致,至于其立论依据,则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该书之胎教、候胎、妊娠、坐月、产难、产后诸门则为产科内容。在产科的论述中,陈自明提出:若月经三月不行者,就应当考虑妊娠的可能;为了确定是否妊娠,他使用艾汤调川芎末内服以验胎动的妊娠诊断方法是比较科学的。在胎教门中,他认为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不是开始于学龄时期,也不是始于婴幼儿时期,而是应当从母体妊娠之日起,就应当注意教育,所以他命名为胎教。他强调母亲在怀孕期间,应当注意调摄精神情志,注意饮食劳逸,认为这些都会对胎儿有所影响。因此,他列举了妊娠禁忌药物,对于可能会产生吐、泻作用的牛膝、三棱、干漆、大戟、黎芦、巴豆等都提出应予禁服,陈氏更明确强调孕妇应禁酒等。所有这些都是出于对胎儿正常发育的保护。因为,这些药物对子宫平滑肌是有兴奋作用的,其毒性也可能对胎儿发育造成影响,甚至引起畸形。我国胎教学说的发展,不但强调妊娠期的饮食营养、起居劳逸,更有意义的是强调母亲情志愉快,不要暴怒癫狂等,还要听喜爱的音乐,看有兴趣的戏曲,这对胎儿之正常发育必定是有益而无害的。

我们还要指出,陈自明作为一位妇幼保健学者,他承继了我国提倡晚婚以强壮民族素质的传统主张,正如他所强调:“男虽十六而精通,必三十而娶,女虽十四而天癸(月经)至,必二十而嫁。皆欲阴阳完实,然后交而受孕,孕而育,育而子坚壮强寿。”陈氏上述论述是十分科学的,这对我们现代人仍有着可贵的指导意义。

除上述真知灼见令人钦佩外,陈氏关于“世无难治之病,有不善治之医;药无难代之品,有不善代之人”的论述也颇富哲理。他对医、药学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反映了他在医疗实践中敢于向难治之病挑战,又善于灵活选择用药的胆识和才能。

杨子建,早于陈自明100余年,他的《十产论》约成书于公元1098年,是一部产科学专门著作。所谓十产,是杨氏总结的10种正常和异常的胎儿分娩类型,即:正产,指正常分娩;伤产,指未足月产或催产过早者;冻产;热产;横产,指肩先露;倒产,指足先露;偏产,指额先露;坐产,指臀先露;碍产,指脐带攀肩;盘肠产,指子宫脱垂。杨氏的概括是相当全面的,他几乎对各种难产的叙述都涉及到了。杨子建《十产论》中详述了各种难产的诊断要点和助产方法,尤其是他所描述的转胎手法,是产科学史上异常胎位转位术的最早记载。例如肩先露的横产转位手法,他叙述说:“凡推儿之法,先推儿身令直上,渐渐通以中指,摩其肩,推其上而正,渐渐引指攀其耳而正之。俟其身正,门路皆顺,煎催生药一盏,令产母服后,方可使产母用力,令儿下生,此名横产。”又如:“碍产者,言儿身已顺,门路已正,儿头已露,因儿转身,脐带拌其身,以致不能生。”很明显,杨氏所叙述者是脐带拌肩不能生下的难产。那么,作为产科之助产人员如何排除这一难产呢?杨子建也作了很具体的论述,他说:“令产母仰卧,产婆(助产士)轻手推儿向上,以中指按儿肩,脱脐带,仍令儿身正顺,产母努力,儿即生。”以上所举两例难产之解除方法,都是符合现代产科学的基本要求的。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难产门”的内容基本上引白杨子建撰的《十产论》,可见其影响是很大的。现代产科学传入我国后,一概排除了我国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助产技术,不知其中尚有许许多多现代产科学所不能替代的科学内容。古人的正确认识和方法,应该在深入研究和对比中予以选择和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