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地地导弹科技知识(上)
11096900000015

第15章 中国东风31洲际地地导弹

东风-31洲际地地导弹的前身是东风二十三,1978年立项,项目编号203号工程,目的是研制一种远程固体燃料导弹,用来代替东风四液体燃料远程导弹。1984年因为新技术的注入而换项831工程。

基本信息

东风-31洲际地地弹道导弹,基本外形:3节,长度:10米,直径:3米,重量:20吨,推进燃料:固体,研制时间:1983年,首次试射时间:1992年4月29日,部署形式:流动,射程:最远达8000公里,弹头重量:700公斤,命中半径:500米,发射预备需时:10至15分钟,速度:每秒2.5-3米,单价:约300万美元,载重:一枚700公斤,当量为100万吨核弹头或3枚各当量为9万吨多弹头核弹。

研发背景

东风-31洲际地地弹道导弹东风三十一共四型八种,分别为,三十一原型甲,甲一,乙,乙一,乙二,丙,丙一,丙二,丙三。

东风-31的前身是东风二十三,1978年立项,项目编号203号工程,目的是研制一种固体燃料远程导弹,用来代替东风四液体燃料远程导弹。1984年因为新技术的注入而换项831工程。大口径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燃烧室铸造技术一直是研制固体洲际导弹的瓶颈难题,经过中国军工科技人员不懈努力,终于掌握了大口径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的铸造技术,于1988年设计定型,1989年生产出第一枚原型弹,命名为东风三十一。

1991年苏联解体,中国外交部削减了东风三十一的研制经费,经费严重不足导致东风三十一定型以后一直没有投产,也没有装备部队,这种环境一直到持续1993年底,1996年东风三十一的载车为汉阳特种汽车制造厂生产的zx-tj-2000型牵引车,配置v-12缸增压风冷发动机。八轴牵引车要求200吨牵引力,于1996年引进白俄罗斯技术,十五所绘制载车图纸,三江航天集团孝感生产底盘,采用德国道义茨发动机,由zf生产的变速箱和液力变矩器,全轮随动转向,油气弹簧独立悬挂,验收要求顺利通过二级地形,即离开公路的沙石路面,东风三十一甲是东风三十一的增程弹,所有东风三十一型号中技术含量最高的,其中某些技术将被直接应用在东风四十一上。东风三十一甲的牵引车做出了重大调整,东风三十一牵引车使用汽车柴油发动机,而东风三十一甲的牵引车使用了功率更大的船用柴油发动机,仅仅散热器就有两米高。

1995年11月10日和1996年1月10日的试验中,导弹携带了外大气层的模仿运载器。东风-31的第4次成功试验是于1996年12月28日在山西的某一基地进行。1997年12月中旬东风-31在基地的发射台上被观测到,随后即进行了飞行测试。同月东风-31还进行了从潜艇发射管中的模拟测试。1998年12月进行了一次软发射。1999年8月2日,中国成功的在山西二炮基地发射了一枚东风-31,导弹下落点位于新疆。1999年10月1日中国50年大庆典上举行了规模最大的阅兵式,展示了许多新的武器装备,出动了11000名官兵,17对地面阵容,25对方队,和包括132架飞机参与的10次排队表演。东风-31也在其中,不过导弹被装在巨大的发射管内。

生产次型

东风-31洲际地地弹道导弹乙一,丙二是地井型号,部署在长城工程的隧道和地井中,它们的部署情况也没有公开过。

丙一是平原机动型号,也是50周年国庆阅兵展示的型号,发射筒表面除了竖立液压装置外没有装配卡钳,也没有加强筋固定,主要部署在东北,华北地区。

乙,乙二,丙三是山地机动型号,主要部署在华中,华东地区,它们的结构的共同特点是具有一定的越野能力;发射筒采用了加强筋固定,并安装了两副卡钳,考虑到南方丘陵地带路面质量的因素而起到稳定作用。

东风三十一的圆周偏差率没有公开过,但是根据有关资料分析,井射型号的圆周偏差率约100公尺,机动型号的命中精确度比井射型号差,估计在150公尺左右。

东风三十一携带一枚100万吨热核弹头具有打击硬目标的能力,能够摧毁包括美国“民兵-iii”抗压加固地井和北美战略防空司令部等。

2001年底,东风三十一完成换装,东风四全部退役。

技术特点

东风-31洲际地地弹道导弹东风-31是采用固体燃料的3级机动导弹,射程可达8000公里,携带一枚700公斤相当于1百万吨级的弹头。东风-31有限射程的洲际弹道导弹可以为中国提供很强的打击能力。而且各阶段的反制导弹方式十分先进,从发射前的机动到导弹的末端飞行,拦截都将非常困难。

就像巨浪-1导弹建立在东风-21导弹的基础上那样,东风-31和巨浪-2实际上是同一类型的导弹,一个部署在陆地上,另一个部署在海洋上。东风-31的前2级推进器是采用了被取消的东风-25常规中程弹道导弹的技术,而东风-41则在继续使用这2级发动机的基础上,加装了1级更大的推进器。自从1983年底2米周长固体火箭发动机试验成功后,这些导弹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导弹的尺寸和性能已经接近美制的3级固体推进器多弹头三叉戢C-4远程导弹。东风-31近5000英里的射程已经可以有效的打击美国西海岸的任何目标以及北部山区的几个州。据估计导弹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了部份俄罗斯现役导弹的技术。其中包括改进的机动发射平台,导弹和弹头上采用的先进材料,导弹冲破防御系统时使用的假弹头,以及改良的固体推进设备。

生产过程

东风-31洲际地地弹道导弹东风-31是由中航集团公司,二炮,和其它的科研单位联合研制的。1993年3月中航把导弹的发射任务交给了二炮。这种新式导弹在最终设计定居后将形成一定的战斗力。东风-31的发展项目是高起点,提出了许多技术上的挑战。中国在制造固体燃料发动机和分离燃料与导弹时曾经遇到不少挫折。在东风-31研制的最后阶段发生过多次延迟,但预计将在世纪结交之时完成部署。在1996年时就预计东风-31将于1998年服役,1999年可以证实东风-31最早可能于2002-2003年正式的形成战斗力。

部署

东风-31洲际地地弹道导弹在东风-31完成部署后,中国会逐步的淘汰现役的东风-5洲际导弹。中国的洲际导弹力量将转向公路机动发射,以此增强核导弹的生存能力以及对与反导弹措施的抵制。目前急需的是东风-31的机动发射平台改进。现有的发射平台可能受到地面环境的限制。改进后的底盘将加强在野地环境中的机动性能。这些改进措施将使导弹更难被发现,从而进一步提高其生存性。白俄罗斯的MAZ发射车底盘曾经用于苏联的SS-20中程弹道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