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我共尊
摒弃门户之见
在日本,耕田的农民被视为贱民,连出家当和尚的资格都没有。无三禅师虽然出身于贱民,但是他一心皈依佛门,于是假冒士族之姓,了却了自己的心愿。
无三禅师后来被众人拥戴为住持。举行就任仪式的那天,有个人突然从大殿中跳出来,指着法坛上的无三,大声嘲弄道:“出身贱民的和尚也能当住持,究竟是怎么回事啊?”
就任仪式庄严隆重,谁也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众僧都被眼前发生的事弄得不知所措。在这种情况下,谁都不能来阻止这个人说话,只好屏息噤声,注视着事态的发展。
仪式被迫中断,场上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众人都为无三禅师捏了一把汗。
面对突如其来的发难,无三禅师从容地笑着回答:“泥中莲花。”
绝对的佛禅妙语!在场的人全都喝彩叫好,那个刁难的人也无言以对,不得不佩服无三和尚的深湛佛法。
就任仪式继续进行,这突然的刁难并没有对仪式产生什么影响,由于禅师的佛禅妙语,更增加了他的威信,众人更加拥护他了。
人无差异,无贫富贵贱之分。每个人都有追求真理的权利,面对他人的刁难,一句“泥中莲花”尽显真人本色。
有人说:“世间没有完全平等的事情。”诚然,事实上的平等很难达成,但我们可以从心理上建立平等的观念。世间大小尊卑岂有一定的标准?我们唯有摒弃成见,彼此共尊,人我同等,相互接纳,才能和平相处,共享安乐。
平等和摒弃门户之见并不只是挂在嘴上的空口号,而是要体现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之中。给予他人尊重并施以慈悲,本身就是一种待人平等的表现,当我们能够做到待人平等,那么,我们也就真正理解了平等的含义。
正见不在于年龄的高低
有一位云水僧听人说无相禅师禅道高妙,想和其辩论禅法,适逢禅师外出,侍者沙弥出来接待,道:“禅师不在,有事我可以代劳。”
云水僧道:“你年纪太小不行。”
侍者沙弥道:“年龄虽小,智能不小喔!”
云水僧一听,觉得还不错,便用手指比了个小圈圈,向前一指,侍者摊开双手,画了个大圆圈。云水僧伸出一根指头,侍者伸出五根指头。云水僧再伸出三根手指,侍者用手在眼睛上比了一下。
云水僧诚惶诚恐地跪了下来,顶礼三拜,掉头就走。云水僧心里想:我用手比了个小圈圈,向前一指,是想问他,你胸量有多大?他摊开双手,画了个大圆圈,说有大海那么大。我又伸出一指问他自身如何,他伸出五指说受持五戒。我再伸出三指问他三界如何,他指指眼睛说三界就在眼里。一个侍者尚且这么高明,不知无相禅师的修行有多深,还是走为上策。
虽然云水禅师羞愧而走,但是他待人平等,礼貌地对待小侍者的修养和胸怀值得钦佩。
其实,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并不在乎年龄的大小,大人不一定会比小孩懂得多,老师也不一定就比学生更明白真理。我们向别人请教,往往不是因为他所掌握的真理,而是因为他的权威。但这是不正确的,我们更需要的是根据一个人所掌握的真理来判断是否该向他请教。
中国自古便有“不耻下问”的美德,只要谁掌握了真理,那么谁就能当之无愧地成为老师,在这一点上,做得最好的当属我国古代的圣人孔子。
一次,孔子去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祖典礼,他不时向人询问,差不多每件事都问到了。有人在背后嘲笑他,说他不懂礼仪,什么都要问。孔子听到这些议论后说:“对于不懂的事,问个明白,这正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
那时,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音yu),虚心好学,为人正直。当时社会有个习惯,在最高统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一个称号,叫谥(音shi)号。按照这个习俗,孔圉死后,授予他的谥号为“文”,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些不服气,他认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于是就去问孔子:“老师,孔文子凭什么可以被称为‘文’呢?”
孔子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说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俗话说:圣人无常师。即使有学问的人也没有固定的老师。他(她)不但向比自己知识渊博的人学习,而且也向许多比自己学识浅的人学习。这正如犹太法典所谏言:“能向任何遇到的人学习好处的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
人生在世,最聪明的不是我们所固有的天赋,而是我们懂得不耻下问地获取。
清代刘开说:“君子之学必好问。”只有问与学相辅而行之,做一个有宰相风度的人,勇于探寻,心明眼亮,才能做一个博学的君子。
所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我们绝不能因为别人比我们的年龄小或者经历没有我们丰富、社会地位不如我们高,便否认他们可能掌握我们所不知道的真理,因为真理是不分年龄大小和高低贵贱的。
佛在平凡人世间
《指月录》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释迦牟尼佛一日在静坐时,看到两个人牵着一头猪从面前走过,于是他就问:“刚才从我面前过去的是什么?”
于是有人回答说:“佛具备一切智慧,难道连猪都不认识吗?”
释迦牟尼佛说:“那也要问过之后才知道啊。”
释迦牟尼佛那么伟大,也没有目空一切,何况其他人呢?
怀海禅师是禅宗史上著名的大德,是马祖道一门下的得意弟子。
怀海禅师对禅宗的又一个巨大贡献就是订立了天下闻名的禅门清规《百丈清规》,他总是亲自实践,带头劳动,年老了也不停止在外劳作。据说百丈怀海禅师九十四岁时,还与弟子们一起劳动。有一次,弟子们把他的农具悄悄藏起来了,想让他休息,百丈却说:“我没有什么德行,怎么敢让别人养着我呢?”所以,当天他没有参加劳动,也没有吃饭。
百丈怀海就这样告诫他的弟子们要“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这句话成为千古传颂的佳句名言。
怀海禅师并不因自己有德行而不劳作,相反,他还“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很多人认为成佛的人就飞到西天之上,不食人间烟火了,其实不然,真正的佛是平凡的,和常人没有什么不同。
学佛学道,千万要丢掉那些神奇、不平凡的观念,能到达人生最平凡之处,你便可以学佛了,也知道佛了。换句话说,你可以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但佛不可以得,人世间一切相也不著了。
所以,真正的佛法是超越一切宗教、哲学、一切形式之上的。也就是佛说的,真正的智慧成就,即非般若波罗蜜;智慧到了极点,没有智慧的境界,那才是真智慧。世界上最高明的人,往往就是最平凡的人,平凡就是伟大。
平常就是道
一位学僧看到禅宗里有这样一则名言:
在修禅之前,山是山,水是水;在修炼禅宗之时,山不是山,水不是水;修成之后,山仍是山,水仍是水。
“这是什么意思呢?弟子不明白。”迷惑不解的学僧去问禅宗大师。
大师解释说:“最先的状态和最后的状态是相似的,只是在过程中截然不同。最初,我们看到山是山,最后看到山还是山。但在这当中,山不再是山,水不再是水,为什么呢?”
弟子摇头,表示不知道。
禅师继续说:“因为一切都被你的思维、意识搅乱了、混淆了,好像阴云密布、云雾缭绕,遮住了事物的本来面目。但是这种混淆只存在于当中的过程。在沉睡中,一切都是其本原;在三昧中,一切又恢复其本原。正是关于世界、思想、自我的认识使简单的事物复杂化了,它正是不幸、地狱的根源。”
弟子自以为明白了老师的解释,唉声叹气地说:“哎,这么说起来,凡夫俗子和修禅的开悟者也没有什么区别啊!”
“说得对,”大师答道,“实在并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开悟者离地六寸。”
什么理由呢?真的佛,法身之体,悟了道,证得法身之体,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不来也不去,不生也不死,不坐也不卧。你说那是个什么境界?其实,那是个非常平凡的境界。什么境界?就是你现在这个样子。你现在这个样,不坐也不卧,不来也不去,现身就是佛,既没有动坏念头,也没有生好念头,此心平平静静,不起分别,当下就在如来的境界里!
现实人生,不要把佛的境界假想得那么高远,其实是非常平凡的。用《中庸》中的话来说,就是:“极高明而道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道是怎么样的呢?极高明而道中庸,最平常,不来也不去,就在这儿。一个真正成佛的人,就在人间最平常的去处,这才是成佛的真谛。
先学做人再学做佛
良宽禅师终生修行修禅,从来没有懈怠过一天,他的品行远近闻名,人人敬佩。
但他年老的时候,家乡传来一则消息,说禅师的外甥不务正业,吃喝嫖赌,五毒俱全,快要倾家荡产了,而且经常危害乡里。家乡父老都希望这位禅师舅舅能大发慈悲,救救外甥,劝他回头,重新做人。
良宽禅师听到消息后,不辞辛劳,立即往家乡赶。他风雨兼程,走了半个月的时间,终于回到了家乡。
良宽禅师终于和多年没见过面的外甥见面了。这位外甥久闻舅舅的大名,心想以后可以在狐朋狗友面前吹嘘一番了,因此也非常高兴,并且特意留舅舅过夜。
家人也很高兴,心想禅师可以好好规劝一下自己的外甥了。外甥却寻思,久闻舅舅大名,要是他真的对我说教,我可要好好捉弄他一下,日后就能在别人面前吹嘘了。
出乎意料的是,晚上,良宽禅师在俗家床上坐禅坐了一夜,并没有劝说什么。外甥不知道舅舅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惴惴不安地勉强熬到天亮。这时禅师睁开眼睛,要穿上草鞋,下床离去。他弯下腰,又直起腰,不经意地回头对他的外甥说:“我想我真的老了,两手发直,穿鞋都很困难,可否请你帮把我草鞋带子系上?”
外甥非常高兴地照办了,良宽慈祥地说:“谢谢你了!年轻真好啊,你看,人老的时候,就什么能力都没有了,可不像年轻的时候,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你要好好保重自己,趁年轻的时候,把人做好,把事业的基础打好,不然等到老了,可就什么都来不及了!”
禅师说完这句话后,掉头就走。
但就从那一天起,他的外甥再也不花天酒地地去浪荡了,而是改邪归正,努力工作,像换了个人似的。
良宽禅师并没有用什么大道理规劝外甥,其实,那些道理不用说外甥也懂,只是没有照着实行而已。禅师说明其中的利害关系,只是要唤起外甥的良知而已,做好了人,一切都有可能,否则,就无药可救,再无他法。
在佛家看来,世法与佛法是同样的道理,因此,出家的人要懂世法,世法懂了,佛法就通了。
先学做人,再学做佛,这是世间不变的道理。一个人如果真的能够照此修行,不但可以使自己获得幸福,而且还能够造福社会,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个哲学家在海边亲眼目睹一艘船遇难,船上的人全部葬身大海。他便抱怨上帝不公,只为了一个偶尔乘坐这艘船的罪恶之人,竟让全船无辜的人都死去。正当他感慨万分时,发现自己被一大群蚂蚁围住了,原来哲学家恰好站在一个蚂蚁窝旁边。有一只蚂蚁爬到他脚上,咬了他一口,又疼又恼的他立刻用脚踩死了所有的蚂蚁。这时,上帝出现了,他看着哲学家说:“你自己也和上帝一样,如此对待众多可怜的蚂蚁,又有什么资格批判上苍的行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修养,也是一种同理心的表现。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这就是一种平等的观念,一种尊重的表现。
一个孩子,在学校时的功课差极了,老师说他的智力有问题。看上去,孩子的确有些沉默寡言,他可以一个人坐在屋前的花园里看着花草小虫很长时间。他的父亲教训他:“除了打猎、养狗、捉老鼠以外,你什么都不操心,将来会有辱你自己,也会有辱你的整个家庭。”
他的姐姐也看不起这个学习成绩平平、行为怪异的兄弟。他在家庭中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但是他的母亲很爱他,也很尊重他。她想如果孩子没有那些乐趣,不知道他的生活还会有什么色彩。她对丈夫说:“你这样对他不公平,让他慢慢学会改变吧。”
丈夫说:“你这是溺爱,不是教育,你会毁了他的一生。”但她却固执己见,他是她的孩子,需要她的理解和鼓励。
她支持孩子到花园中去,还让孩子的姐姐也去。母亲对孩子和他的姐姐说:“比一下吧,孩子,看谁从花瓣上先认出这是什么花?”孩子要比他的姐姐认得快,于是她就吻他一下。这对孩子来说,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一件事,他回答出了姐姐无法回答的问题。他开始整天研究花园的花草、蝴蝶,甚至观察到了蝴蝶翅膀上的斑点的数量。
对于她的做法,她的丈夫觉得不可理喻,认为那种疼爱除了暂时麻醉孩子之外,根本毫无益处。但是,就是这位醉心于花草之中的孩子,多年后成为生物学家,创立了著名的“进化论”。他就是达尔文。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性,都渴望能够按照自己的天性来成长和发展,作为父母,首先要平等地看待自己的孩子,只有这样才会尊重孩子的意愿,让他的天性得到健康的发展,从而成就孩子的未来和一生。
人生在世,不仅要善待自己,更要善待别人。人往往是自私的,普通人大都有这样的通病:自己不愿意的,却推给别人。世界是由许多人组成的一个整体,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和理解。你有权利不公平地对待其他人,但你这种非公平的态度,将会使你最终“自食其果”,因为别人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谨记这句可以履践终生的圣人箴言,你将受益一生。
持平等心不以貌取人
从前有一位居士,常发愿要见文殊师利菩萨,因此不时地广行布施,恤孤济寡。每逢斋日,斋戒沐浴,严净坛场,敷设高座,种种供养,至心恳礼文殊菩萨驾临坛场,以满所愿。
有一次,见坛内高坐椅上,坐一老翁,不但边幅不修,且容貌极其丑恶。豆大的眼眵,深黄的鼻涕,如弓的佝偻,似土的肤色,简直形类夜叉,人鬼不辨。居士吓得倒退一旁,将一颗虔诚心,顿成怔忪心,并自思念,我每敷高座,庄严坛场,皆愿求文殊师利菩萨光临道场,慈悲一现。而今座上,究是何人?竟然胆大包天,敢于上座。遂走至座前,在气愤之下便牵着老翁下座,并嘱之曰:“请老翁自爱,下不为例。”老翁毫无表情,立即悄然而去。
第二天,居士便净备香花水果,前往寺中,恭献佛前,虔礼默祷曰:“弟子某持此功德,愿现世得见文殊师利菩萨。”事毕返家,晚间就寝,于梦中有人言:“你一向恭敬诚求,愿见文殊师利菩萨。可是,你见之而不识,当面错过,还求于何处得见文殊?”
居士曰:“我素来细心观察,未见形影,究于何处得见,请君示知?”梦中人言:“日前你严净坛场,敷设高座,于高座上,坐一老翁,彼即文殊师利菩萨。”居士闻言及此,不觉周身急出大汗,自梦中醒来,遂向空中求乞忏悔。
现实中,有些人自以为是,心中没有平等的观念,总喜欢拿别人的缺陷或长相来歧视他人,结果反被他人羞辱。历史上“晏子使楚”就是一个很著名的故事。
春秋末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有一次,齐王派大夫晏子去访问楚国。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乘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
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晏子来到楚国,楚王叫人把城门关了,让晏子从这个洞进去。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接待的人立刻把晏予的话传给了楚王,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晏子见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有那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赔着笑。
接着,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正当他们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说:“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儿?”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洋洋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让晏子丢尽了脸。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啊?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道理,齐国人在齐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从此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楚王的等级观念根深蒂固,所以很轻视晏子乃至齐国,才会有失礼节。晏子知礼且据理力争,几个回舍下来,楚王输给了晏子,并且心服口服。假如当初晏子不顾礼节,面对楚王的挑衅勃然大怒,那只会惹来楚国君臣的耻笑而已。
礼是文明的标志,礼是一个人行走社会的通行证。当人怀有一颗平等心,就不会以貌取人,对待任何人也会以礼相待。
18世纪有一位学者曾这样说过:“任何东西都无法抑制我们的欲望,任何人的欲求总要自然地表现出来。”真诚和坦率总是通过谦恭有礼、温文尔雅、友善和体贴他人等外在行为表现出来。优雅文明的行为举止总是让人兴奋快乐,使人心悦诚服。
德国有一句谚语叫“脱帽在手,世界任你走”。有礼节不一定总能为你带来好运,但没有礼节却往往使你与幸运擦肩而过。要想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走得更远、更好,就要时刻注意保持礼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