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成长比成功更重要:18岁剑桥特优生的成长路
11091200000002

第2章 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

有位教育名家曾经说过:“多蹲下来听孩子说话,你看到的将是一个纯真无邪的世界。”也就是说父母要多倾听,多从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那将会是一种与众不同的体验。孩子每一个不寻常的反应都是对家长的一种暗示:他可能不高兴了,可能受伤害了,可能需要家长提供帮助了,甚至是每一次发脾气,都是孩子一种心理状态的外部表现。家长对此要勤于观察,细致入微,只有准确理解孩子各种行为所代表的意义,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成为他们真心信任的朋友。

“我的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在从事家庭教育研究的过程中,我曾经很多次向家长们提一个相同的问题:“你们知道自己的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吗?”

大多数人对这个问题都会感到困惑,很少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他们认为,小孩子是一张白纸,家长和社会向他们提供什么,他们就会接受什么,就像画家面对着一块画布,怎么涂抹是画家自己的事,这块布应该无条件地接受和服从。

还有的人认为,孩子是需要家长来决定前途的。因为面对复杂的社会,没有任何实际经验的孩子无法做出理性的选择。他们需要家长的经验和指导,否则就难以找对方向,甚至错误不断,误入歧途。

有位家长这样说:“如果事事都让他自己决定,还要我这个妈妈干什么?我要把自己几十年的人生经验传授给他。”

这就是家长的想法,他们觉得自己饱经沧桑,看透世事,所以也要让孩子尽快懂得这些经验,避免走弯路,付出不必要的代价。至于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他们认为这并不重要,至少在8岁之前一点也不重要。

但是,是否可以完全抛开孩子的感受和心理需求去谈论这个问题呢?如果只满足家长的需要,对于孩子的内心世界漠然视之,即便你给他设计的模具再完美,要生搬硬套到他的身上,对孩子也是无比严重的伤害。

在今天,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财富的增加,许多家长都自我感觉良好,无比醉心地规划着子女的生活,但他们其实并不知道孩子内心的真实需要。在某些方面,他们总是在不停地判断失误。所以,在我开设的家长培训课程里,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告诉家长,你要了解自己的孩子,懂得孩子真正的需要是什么。这个问题解决不了,我们就谈不上对家庭教育问题的更深入探讨了。

我也曾经犯过类似的错误。夏辉是一个偏于安静的孩子,所以我认为他十分厌恶体育活动,根据这种判断,我就给他安排了大量的阅读时间。可实际上,6岁的夏辉最钟情的玩乐活动正是在运动场上奔跑,而不是待在家里看卡通书和动画片。只不过,他在家里表现得比较内敛,没有将自己的爱好表露出来。

孩子都会有这样的心理形态,他们在父母面前经常不表现出真实的自我,只有在学校或和小伙伴在一起时,才流露出自己本来的天性。比如有些孩子在家特别乖,在外面却有些“野”,许多家长对此都有体会。

直到有一天,当夏辉因为不能去和小伙伴一起踢球向我哭闹不止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他这么热爱运动。”通过向老师和他的小伙伴进行了解,我才知道了他是一名非常出色的“小球员”的情况。

我真诚地向他道歉,并给他买了一个当地足球俱乐部全体球员的签名版足球作为补偿。儿子兴奋地接过足球,又略有“恨意”地问我:“爸爸,以后你必须做我的比赛观众,你会同意吗?”我给了他一个肯定的回答,他才开开心心地原谅了我。

妻子起初觉得这没什么,责怪我太宠溺儿子了。但我认为,爸爸在此时表达自己的歉意非常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会让他知道,原来父母是理解他的,能够尊重他的真实意愿。

在各种玩乐项目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对家长来说,了解孩子的心灵需求,比无节制地给他充裕的物质享受和盲目过分地宠溺更加重要。虽然物质在很大程度上能满足孩子衣食住行玩的需要和与同伴的攀比心理,但你千万不要以为这样就能“收买”他的感激。很多时候,孩子并不会买你的账,如果你觉得一张五万额度的信用卡,就好过每天晚上都能在他床边讲故事的话。

你不要以为孩子微笑着对你说“谢谢”的时候,他已经在感激你了。在他表达“感激”的背后,隐藏的可能是对你“是否关心他”这个问题的彻底否定。以后,他会对你的物质照顾更加轻蔑和失望。因为当他抱着最新款的变形金刚孤独地坐在教室的时候,或许更需要你在身边牵着他的手,告诉他:“宝贝,爸爸很爱你。”

孩子的世界最需要的是心灵的温暖,左边站着爸爸,右边站着妈妈,每人牵住他的一只手。这是孩子心灵世界的根本需求,他需要你真心理解他,顺时针拨动他心灵的车轮,帮助他健康地成长和前进。如果你能每周抽出时间去学校看他一次,面对面地交心聊天,或者满足他心中期待已久的愿望,他或许会更加的开心。

与此相悖的是,现实中的家长扮演的是一种黑暗的角色——在孩子眼中的形象是令人惧怕的。尽管家长的本意并非如此,但却身不由己。传统教育的习惯性思维,已经把我们的家长打扮成了捏面团的“恶婆婆”和驱羊入口的“灰太狼”。孩子往东的时候,我们在后面拽住他的“尾巴”,强制地把他拽上向西的“列车”,漠视或者根本看不见孩子在角落黯然落泪的表情。

我的邻居格雷太太就是一位很严格的母亲,她虽然是纯粹的美国人,却有着相当东方化的教育思维。她的儿子索菲·格尔巴林,是一个喜欢音乐的小孩。我刚搬到这个社区时,就常看到他在楼下兴奋沉醉地弹着吉他。许多居民都认识格尔巴林这个社区小名人了,也很喜欢他。人们都听过他的吉他,不止一次地对他进行称赞,请他到家作客。

很显然,格尔巴林的人生开启了一条通向音乐世界的光明大道。但是这不符合格雷太太对儿子设计的人生蓝图,她的丈夫在华尔街银行任职高管,他们一家都是金融机构的从业者,所以她和丈夫都认为儿子必须成为这个金融世家的一员,服从于家长的理想。

当家长做出这个决定并且迅速执行的时候,我很多次听到了格尔巴林的哭叫和摔碎杯子的声音。他在激烈地抗议。仅仅两三个月后,我们在社区花园就看不到他的身影了,还有那吉他的声音,也没有再出现过。

他每天都在学习与金融行业相关的知识,只要在家,就会被控制起来,按规定的时间熟悉那些枯燥的数字和运算程序。格雷太太得意地对我的妻子说:“知道吗?我的童年就是这样度过的,事实证明,这一时期的知识积累相当关键,所以我才能成为华尔街最优秀的证券分析师之一。”

我把这件事称为:家长的一次“理想强迫”,制造了一个孩子长达四年的噩梦。

在这四年中,格尔巴林成了众人眼中的怪孩子。

在他13岁那年,出现了一次意外,格尔巴林因为一次暴力事件被学校列入重点关注名单,并建议社区教会介入治疗。他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这时格雷太太才发现,原来自己犯下的错误是多么严重。

格雷太太找到我,希望能参加家长培训课程的学习。于是,我和她进行了一次深入交流。她对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做出反省,并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我以为格尔巴林可以接受我们的理想。

如果给他选择的权利,事情就不会变成现在这样无法收场。

家长的爱如果过度地侵犯孩子的领地,尽管你为他们着想,但孩子一定会恨你。

她终于意识到自己应该做什么。但是犯下的错误总是难以轻松地弥补,除非他们拿出足够的诚意去修补孩子受伤的心灵。

我对她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并没有要求她和丈夫立刻归还儿子的吉他,把他重新放回音乐的世界,而是让她先降低格尔巴林学习金融知识的强度。然后在某个周末,带他去听一场真正的音乐会,借此观察他的反应。随后,再建议儿子在适当的时候练习吉他,做到劳逸结合。“这等于给了他重新选择的机会,而不是再次强制将他拉回音乐的世界,不管他怎么做,选择权都应该握在他的手中。”格雷太太表示同意。半个月后,她们一家三口参加了一场音乐会。从那天起,社区花园又传出了格尔巴林练习吉他的美妙声音,但是他并没有放弃爸爸和妈妈安排的阅读课程。

孩子心灵需求的实质,就像一座神秘的宫殿,他们的外在表现与内心的真实需求有时是相反的,不会如同黑夜和白昼那样泾渭分明。所以在孩子面前,家长一定要懂得逆向思考。

心灵的需求和接受在他们想通的时候才会相呼应,但是大部分家长却不想给他们一个自我选择的时间,也不情愿给予他们这样的机会。这正是孩子觉得父母不可理喻的根源所在。当你强制孩子接受你世故的理想时,不但限制了他们心灵的自由成长,而且也很容易给他们留下“霸道”和“讨厌”的印象。

因此,做好家庭教育的第一个前提,就需要我们首先了解和尊重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这比说服他们按照你的意愿去做事更加重要。与其让他必须去做一件事,比如背书或弹钢琴,或者让他成为自己期望中的精英,不如和他进行深入平等的沟通,让他明白做这些事的价值,征得他们的同意。

家长要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真实所需”——不是枯燥的知识,而是“能够自由地选择”。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有真正的动力,并保持自己内在心灵与思维个性的独立。

培养他对待人生的态度

在我的家庭教育培训班,很多家长和我谈到孩子的时候,往往会抱怨孩子太内向,太软弱,或者太任性了。总之就是三个字:不听话。这些家长觉得,对于一个不听话的孩子,很难想象他将来能有什么作为。“我讲的道理他不听,我让他做的事他不做,偏偏跟我对着干,总犯错。算了,我对他不抱什么希望了,这辈子他就这样了……”这是一位家长的气话,因为孩子对他的态度不端正,他认为“这小子”没什么出息了。

还有一位刘女士对我说,她的孩子龙龙现在有6岁了,正在读一年级。龙龙很聪明,但是他不喜欢做作业,也不好好地吃饭,他偏食、任性、固执……逼急了,他就会大吵大闹,甚至有一次撕碎了课本。归结为一句话,就是这个小孩的“态度极不端正”。这让望子成龙的刘女士伤透了脑筋,感觉无所适从,不知道从何处下手纠正孩子身上这些缺点。

其实,家长所看重的“态度”,在家庭教育中是一个很大的命题,并非我们大人对小孩期待的那样是不是听自己的话。正确的、健康的态度是什么呢?它应该包括诚恳、正直、勇敢、友善、进取、努力、自信、自勉、温和、热忱、专注等等,所有这一切都可以总结为两个词:积极、乐观。但是,小孩子对于枯燥的说教没有倾听的兴趣。那么我们怎么样纠正他们不端正的“态度”?尤其更重要的是,有些态度直接涉及他们的人生走向,对其成长来说非常重要,非常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家长要给予重视。

和许多孩子一样,夏辉也曾经存在那样的问题。在3岁之前,夏辉都是由一个小保姆在家照顾。我们因为工作特别忙,很难有固定的时间陪伴他,所以只能出此下策。小保姆对孩子关心得无微不至,但这样对他的独立性造成了一定影响。

在夏辉满3岁时,他的妈妈把他送到了幼儿园。从来没有脱离过大人呵护的夏辉一时很不适应,午餐不好好吃,甚至上完厕所擦屁股这样的事都做不好。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的时候,他却独自在一边,感觉孤独和无助,第二天就闹着不想再去了。

晚上,妻子不无忧虑地说:“也许是孩子太小了,还不适合进幼儿园。要不8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我们就缓一年再送他去?”我说:“当然不可以。”从语言能力和理解能力来说,3岁的孩子已经具备了基本的交流条件,他们需要更多地与同龄的孩子进行交往,并在集体中获得更多在家里所没有的锻炼机会,这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因此,我和妻子及时地与幼儿园老师进行了全面的沟通。

第二天,我们鼓励夏辉再去一次幼儿园,如果感觉依旧不好,以后可以不去。但是晚上回来之后,夏辉满脸兴奋,双手举着一张划有100分的图画纸,纸上是一只憨态可掬的熊猫。很显然,这个100分是他的惊喜。而且他还说,他交到了很多很好的小朋友。

原来,按照我们的约定,今天老师特别地把夏辉介绍给其他的小朋友,还说夏辉在入园前画画就很好,把他的优点大大地表扬了一番,然后希望大家以后互相帮助,尤其请孩子们多向夏辉学习美术技能。下了课,老师又让几个大点的同学主动和夏辉交朋友,然后一起玩积木,一起结伴吃饭。夏辉的心理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对于展示自己的强项充满了兴趣,他在幼儿园度过了开心的一天。

在放学前,老师把他今天的作业——那张打了一百分的画交给他,说:“拿回去给爸爸妈妈看看,他们会为你骄傲的!”以后,他再也没有出现过拒绝上学的情况。

还有两件事值得我简单一提。

第一件事,是在夏辉6岁的时候,我们和他去游乐园玩,他被一群在一个小草坪上玩老鹰捉小鸡游戏的孩子吸引住了,他问我:“我可以去玩吗?”我说:“当然,只要你愿意去争取。”他偎在妈妈身上想让妈妈去跟那些孩子说一说,但在我的授意下,妈妈坚决地拒绝了他,对他说:“如果你连跟他们说话交流的勇气都没有,还有什么资格争取玩的权利呢?”在妈妈的鼓励下,他走向那群孩子并争取到了一起玩的机会。

我很赞赏妻子的做法,夏辉从这件事当中获得了努力争取机会带来的快感。过后我对他说:“其实,从来就没有不经过努力就获得成功的事情。现在父母养着你,呵护你,是因为你还小,但总有一天你会长大,那时你必须独立面对很多困难的事情。很高兴,从你的行动中,我已经看到了你的自信和能力。”第二件事,是有一次夏辉邀请了好几个小朋友来家里,他把自己的玩具全部拿出来给他们玩,但后来有一架他特别心爱的飞机模型在玩的过程中不知道被谁给弄坏了。小朋友们走了之后,夏辉才发现,他拿着折了翅膀的模型有点伤心,我笑着对他说:“有什么比获得友谊与尊重更重要的呢?你已经获得了最珍贵的东西,付出一个玩具又有什么呢?”于是,他很开心地接受了这个结果。

的确,在得失之间,一个积极乐观而又宽容的心态非常重要。小而化之,这就是他人生态度的乐观基础,能够培养他达观而又宽容的心理。我想,后来夏辉上学后获得的那些奖励以及不错的学习成绩,与他渐趋乐观与积极的态度有很大的关系。

由此看来,温和的关爱、鼓励与尊重和巧妙的引导(也不排除偶尔耍一点小小的伎俩),可以让孩子从困惑和抵触走向积极和快乐。鼓励和欣赏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看淡得失也会让他意识到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这样的信念融入潜意识,最终会造就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坚强与乐观的性格。

相反,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是什么决定了孩子的态度,他们在抱怨孩子这样那样的毛病,苦恼不堪甚至大发脾气的时候,其实他们的浮躁和沮丧情绪已经对孩子造成了不良影响。长此以往,没有快乐的积累,没有积极的引导,没有家庭之爱的滋润与对孩子脆弱心灵的精心呵护,“积极”、“乐观”将离我们的孩子越来越远。

我和本节开头提到的那位刘女士,就她儿子龙龙的教育问题进行了一次深入的沟通,将其中道理做了透彻的分析,她如梦初醒,深刻反思了自己在家庭教育的误区:比如,她总以为孩子小,所以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在家里无意中的言行对于孩子的影响,有时和丈夫吵架也没有顾忌孩子的感受;她和丈夫很少和孩子一起玩玩具和做游戏,缺乏足够的平等的交流;对学习也只是局限于监督做作业,很少主动辅导;对于孩子的一些天真的要求,只用“不行”作答,以为这样可以直接解决问题,很少给孩子尝试的机会;面对孩子的缺点,操之过急,简单粗暴,缺乏耐心,造成了孩子的逆反情绪……找到了病根在何处,发现了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解决起来也就相对容易些了。过了几个月,我再见到刘女士的时候,提及儿子的教育,她的脸上顿时展开了笑容,她说,经过她和老公的努力,改变了教育孩子的方法,龙龙现在好多了,作业基本能够按时完成,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孩子明显比原来开朗了不少,也喜欢跟同学交流和玩耍了,而且还得了一个“进步奖”证书。虽然孩子还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进步也是很明显的,只要教育方法正确,一定会越来越好,这让她和丈夫都对孩子再次充满了信心。

那些正处于纠结中的父母也许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对孩子不良“态度”的纠正并非来自抽象的说教,而是受惠于外部环境的耳濡目染。这里所说的外界环境并不仅仅局限于金钱,很多时候金钱并不能让孩子得到真正的自信与快乐,要让孩子认识到自己这个世界是充满阳光和希望的,即使出现挫折和困难也是暂时的,只要积极地努力,一切付出都会有好的回报,一切都会越来越好。

2008年的某月,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爆发后,华尔街一家金融投资公司的高管布拉沃失业了,他被迫卖掉豪车和妻子的首饰来还银行的高额房贷,生活日渐窘迫。但当10岁的小儿子保罗问家里的汽车怎么不见了的时候,他蹲下身子抱住儿子的肩膀微笑着说:“因为我和你妈妈决定以后骑自行车减肥,那样对健康很有好处。还有一点,就是我失业了,我们得集中力量保住我们的房子。当然,失业不算什么了不起的事,我一定还会有一份新的工作,而且以后我们一家人在一起的时间会更多了,以前爸爸忙,在家吃饭的时间很少,你喜欢我们一家人以后每天在一起吃晚饭,然后一起出去散步吗?”

保罗笑了,高兴地使劲点了点头。在温暖的拥抱和意外的欣喜中,保罗了解到了家庭面临的困境,但他丝毫没有感觉到绝望。并且,他变得更懂事了,学习成绩很稳定,放学后主动帮助爸爸修剪草坪,帮助妈妈做家务,一家人过着物质匮乏的“贫穷”的日子,但其乐融融。不久之后,布拉沃在一家超市找到了一份收银员的工作,过起了普通工薪阶层的生活。他很满意,他说,这次变迁让他体会到了生活的真滋味,也充分享受到了家庭的温暖。“而且,我相信这对于保罗的成长非常有好处,”布拉沃欣慰地说,“他在面对困难时的从容和自信让我感到骄傲。”其实,孩子积极乐观的态度,不正是来自父母的鼓励和影响吗?

孩子遇到事情的时候,有时会试探大人的态度,这其实是一种探索和接受。教育界已经通过研究证明,父母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老师,也是他人生的第一任老师。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父母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会不同程度地投射在孩子的心里,这些观念积累后深入灵魂,就像金子一样在孩子的内心闪闪发光,成为孩子理性人格的一部分,也就造就了孩子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

有一个心理学家曾经阐述过这样一种观点:孩子在自我实现的道路上,最容易遭遇到的第一个挫折,大多是来自他们的父母,而不是别的什么人或者家庭外部的不测之事。

这听起来似乎有点危言耸听,你会想,父母难道会刻意伤害自己的孩子吗?不是的,虎毒不食子,很少有父母会故意对自己的孩子构成伤害(除了那些虐待孩子的案例)。但从现实中的诸多事例来分析,我这样强调是不无道理的,即,父母无意中对孩子的伤害数不胜数,而且多数有着冠冕堂皇的借口。父母对孩子的爱无疑是最无私最真实的,但父母也往往凭借爱的名义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身上。他们这样做的时候,也在无意之中对孩子造成了伤害。

需要点明的是:以“爱”的名义对孩子构成的伤害,往往是长期和具有持续性的。

在接受家长咨询的时候,我发现越是对孩子抱有很大希望的父母,越会遭遇这样的困惑:他们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他将来能够成才,出类拔萃,过一种理想化的美好生活,但孩子却总是跟他们对着干,不但不配合他们的教导,甚至用仇恨来对抗父母对他的爱,父母们不得不慨叹现在的孩子太不体谅父母的苦心了!

我听到他们这样说,就问他们:“你们用什么方式来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他们说,在培养孩子的问题上,他们简直是不计成本,用前半生辛辛苦苦挣来的钱支付高昂的学费,送孩子上美术培训班、舞蹈班,用省吃俭用积攒的钱给孩子买钢琴,花重金请专门的钢琴师教他弹钢琴,为了孩子能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他们家甚至从来不开电视……我对他们说,这样教育孩子,孩子不崩溃已经算是不错了。

父母们之所以有以上的做法,常常是因为抱着一个传统的观点——孩子只是一张纯净的白纸。按照这个观点,他们只要按照既定的套路对孩子进行塑造和教育,孩子就会成长为他们希望的样子,而非孩子自由成长所达到的一种状态(家长多数时候并不真心希望孩子自由地成长,而是按照自己的设计去完成他们的人生)。

但他们真的就是一张白纸、空空如也吗?按照意大利幼儿教育学家蒙台梭利的观点,孩子一开始就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在精神胚胎,这个精神胚胎的特点是敏感、好奇、渴望尝试和创造,如果引导得当,保护好孩子这些可贵的原生特质,将来他会成长为一个健康全面的、富有创造性的人,但假若在6岁前,父母一直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塑造孩子,就会压制孩子对于外部世界的独立判断和正常渴求,也就破坏了孩子的创造性,于是,这个孩子会因为受压抑而苦恼,演化出对父母和外部世界的抵触与愤恨,也就出现了精神问题。

教育专家认为,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里都有一个内在的关系模式,这种关系模式可以形象地解释为一种“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的关系。这两者并非指真实的父母和小孩,其实,“内在的小孩”只是孩子自己一方角色的内化,“内在的父母”则是父母一方角色的内化。简而言之,也就是父母和孩子的现实关系经过反复强化后在孩子心底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固的心理状态。

“内在父母”和“内在小孩”同等重要,需要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若父母对孩子要求太过严苛,事事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要求去做,不给孩子自主创造的机会,压制了孩子的天性,就会造成“内在父母”过分强大,同样的,“内在小孩”就会过分虚弱,那么这个孩子就会表现出恐惧、萎靡、内向、厌烦、逃避等精神特点;相反,父母对小孩太过溺爱和纵容,不加约束,就会造成后者过分强大,前者过分虚弱,孩子就会出现霸道、莽撞、任性、倨傲、自私等性格缺憾。

这样,再回过头来看那些望子成龙的家长们花费巨额金钱去培养孩子,却换来孩子的抵触甚至仇恨,就不难理解了。

而另一个案例则从反面说明了这个问题:在小区里有一家,父母比较蛮横,他们的儿子在市里一所重点中学上初一,因为要做班级老大,让班里同学给他送“保护费”,被学校警告;不久,又因在放学路上勒索小学生被学校开除了。那位家长一向飞扬跋扈,甚至胡作非为,对孩子一直放任自流,很少管教,他认为张扬个性的孩子将来才会有出息,但因为适当引导与管教的缺失与畸形的家庭环境的影响,造成了孩子“内在父母”的虚弱和“内在小孩”的扭曲与膨胀。虽然这只是个极端的例子,但也足以让每一个溺爱孩子的家长反思。

那么,怎样在孩子的精神世界建立“内在父母”与“内在小孩”的和谐关系呢?

对此,我专门在家庭教育课程中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我们知道,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一旦被打破,就会给地球带来生态灾难,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内在小孩”与“内在父母”的平衡被打破,则会给孩子心灵带来伤害。所以,父母需要寻找一个平衡,争取与孩子平等对话,互相谅解,在不伤害孩子天性和创造性的基础上给予适当引导。教育孩子,我们要把握好分寸,有原则性,这个原则性就是“度”,或者“界限”。

很多父母都应该反思这样一些问题:在孩子最需要发展自己天性的时候,你应该在他用来做游戏和玩玩具的时间让他去学自己不一定喜欢的钢琴或者舞蹈吗?在他最需要进行多种自我尝试并试图借此证明自己创造力的时候,你应该把他的这些美好特质压制下去,让孩子每天在枯燥的题海中去度过自己本该美好的童年吗?父母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留下的“苛责、严厉、不容置辩”的烙印将会扼杀他们的心灵自由,形成一股强大的阻碍力量,使他们在企图尝试新事物的时候犹豫徘徊,畏缩不前,错失良机,最终伤害他们一生。

当然,有不少“神童”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成就卓着,有很多人在同龄人还在上初中的时候就已经读了大学甚至硕士和博士,但他们就那么值得羡慕吗?他们在获得某一方面突出成绩的时候,往往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发展,很多“神童”后来半途退学,自理能力和沟通交际能力极差,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他们的问题在于,他们只是父母成就教育理想的工具,他们做了自己内心里强大的“内在父母”的奴隶。

有一个记者做了一项跟踪调查,那些进入名牌大学的高考状元毕业后,大多都表现平庸,很少在自己的人生当中真正有所建树。那些当初逼迫他们把学习当做唯一任务的家长,在选择一个标准的时候,实际上屏蔽了别的标准,孩子只是在这个标准上获得了第一名,但是,孩子的人生不是按考题来组成的,他们需要获得的东西远远不止这些。

现在很多父母在对小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往往不断通过金钱和物质,给小孩子装一些所谓的知识软件,但是他们忘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如果给孩子装一个行动能力软件的话,这辈子他才会真正地拥有应付一切的能力。

我曾经接受过一位做中学教师的女士的咨询。她说,她一直很小心地教育儿子,在希望引导他做什么事之前,总是考虑先用爱心感化他,然后再向他提出自己的希望。在上小学的时候,孩子一直很听话,但上了初中之后却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孩子好像越来越刻意回避和她正面交流,甚至有意违背她的意愿,与她的想法背道而驰。所以这位教师妈妈有点不知所措了,她不知道孩子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我经过分析后,和这位教师妈妈进行了更深入的交流,通过对一些日常生活细节的了解,我发现这个妈妈走入了一个理解误区:她认为爱可以代表一切,爱可以温暖孩子的心灵,让孩子越来越听话。但其实,以爱的名义剥夺孩子的自主权也是一种“暴力”,只不过,这是一种更隐蔽的让孩子更难以拒绝的“软暴力”。在这种以失去自我决断权利为代价的“爱”的笼罩之下,孩子的潜意识里其实会积攒越来越多的压抑感,到孩子10岁以后,在他们渴望自由生活的萌芽阶段,这种压抑会成为桎梏,他们自然会产生逆反心理,开始做出某种反抗。这其实是对以爱的名义出现的过于强大的“内在父母”的反抗。

根据以往的经验,我和这位妈妈探讨了具体的解决办法。在结束咨询的时候,我又为她总结了几条教育孩子的经验,这些经验对所有父母都适用:

第一,把孩子当成平等的个体来对待,在与孩子的交流中注意“公平、协商、鼓励、尊重”。

第二,既能给孩子不附加任何条件的爱,又能够做到尊重孩子的独立空间,也就是要给孩子真正的“爱”和充分的“自由”。

第三,在尊重孩子个性的前提下,提示他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勇于“承担”他应该担负的责任。

后来,在与那位妈妈通话时,她告诉我说,自己做了大量的准备——如何让儿子说出心里话,这涉及提问和交流的方式,然后与儿子做了一次长谈,把自己与孩子之间存在的问题摆到了桌面上,让孩子也看到问题的根源。然后她做了真诚的自我检讨,并承诺以后会尊重孩子的自主权利,他自己的事可以自主解决。通过这次谈话,她与孩子达成了和解,解开了心里的疙瘩。现在,他们的母子关系已经变得很融洽了。

我和妻子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是在摸索中前进的,我们从来不想强迫孩子去做什么,也从来没把孩子仅仅当做一个孩子,我们在一起时的谈话更像大人之间的平等交流,谁做错了都要检讨,长此以往,你会发现,大人与孩子之间照样能够以理服人。

在女儿夏彦4岁的时候,我们也希望她成为一个热爱音乐的孩子。妻子喜欢中国古典音乐,所以她想把夏彦送到一个华人社区的古典乐器培训班学习古筝演奏。但在她向夏彦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夏彦并不情愿去那个陌生的地方学自己从来都没接触过的东西。妻子有点心急,想强制把孩子送去学习,以实现自己的计划。我及时制止了她,我知道,这样的做法会令孩子产生抵触情绪,让她产生被逼迫的压抑感,难以培养出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也不会好。

在与妻子沟通后,我们想出了一个更好的办法。我买了一架古筝,随意放在写字台上,当夏彦无意发现了它并拨弄它的时候,她被悦耳的琴音吸引住了,一连几天,她都把古筝当成了最好的玩具。后来,她妈妈买了一盘录有古筝曲的影碟给她播放,美妙动听的乐曲让她兴奋不已,她听出了这就是古筝的声音,她妈妈趁机问她:“你想用那架古筝演奏出这么好的乐曲吗?如果想的话,我可以送你去一个可以学弹奏古筝的地方,将来你一定也会弹得这么好。”于是,夏彦高高兴兴地参加了一个周末古筝学习班,而且后来她学得不错,也没有影响学习成绩,在小学的时候还获得了当地社区举办的少年乐器演奏大赛的亚军。

当然,她的爱好远不止古筝,她同样爱好打羽毛球和滑旱冰,还喜欢唱歌和看卡通片。其实将来她能否成为音乐家或者其他什么家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她为自己建立了具有自我意识的行动模式,她将因此拥有一个不错的未来。

正如国内知名的幼儿教育专家孙瑞雪女士所说的那样,一个精神胚胎得到良好发育的孩子,会有非常好的感受能力,他会充分信任自己的感觉,对任何事情都要寻求自己独立的判断和理解,最终,他将成为一个极具独立判断能力和丰富创造力的人。

容易忽视的坏习惯

在平时的相处或者与老师的谈话中,家长的责任体现在对于孩子习惯的观察上。你注意到自己孩子身上有什么不好的习惯吗?如果有,你知道坏习惯是怎么养成的吗?孩子养成了坏习惯的话,父母应该怎样予以纠正?如果你认为这些问题只不过是一些很简单的现象,你就大错特错了。

在接受家长的咨询时,有一位家长和我说到了她的姐姐,她说她姐姐是一个急性子,风风火火,但姐姐8岁的女儿玲玲却喜欢磨磨蹭蹭,做事拖拖拉拉。更让玲玲妈妈伤脑筋的是,每次让她写作业或者要去学习舞蹈的时候,玲玲不是说头疼就是要上厕所,而且在厕所一蹲就是十几分钟甚至二十几分钟,妈妈偷偷去看,竟然发现她在厕所玩玩具或者看课外书。妈妈多少次对她好说歹说,有一次甚至打了她,但效果都不明显,实在是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了。

很显然,虽然看课外书和玩玩具的喜好并没有错,但是整个过程说明,这个孩子已经养成了回避沟通和磨磨蹭蹭的坏习惯。

在培训过程中,我根据家长反映的情况,对孩子的坏习惯做了一个总结,孩子身上多发的坏习惯五花八门,比如吃饭挑食,做事磨蹭,做作业精力不集中。父母跟他说话时装作没听见、漫不经心,习惯撒谎,不讲卫生等等。

其实,孩子的坏习惯都是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养成的。他们起初并不知晓这是一个很坏的习惯,只不过出于一种思维和行为的惯性。在养成的过程中,责任最大的不是孩子,而是我们父母。国内的着名教育家周弘说过:“事实上,在我们身边,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孩子的父母。”你可能忽视了孩子对于外界不良刺激的感受和接受能力,他们有时对外界的信息缺乏分辨和抵抗力,但同时你也可能忽视了自身不当的教育方式对孩子造成的伤害。

更多时候,是我们使他们养成了大量的坏习惯。父母是第一责任人,孩子不过是被动地承受了这一结果。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言传身教的启蒙者,有种略显偏颇的但有一定道理的说法是: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孩子身上的坏习惯,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对父母的直接模仿中学来的,比如不喜欢洗澡和打扫卫生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大多也不会很讲卫生;喜欢酗酒和吵架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往往也会出现暴躁的情绪。如果属于这一类的原因,那么父母就首先应该检讨自身的问题,就此主动向孩子道歉,取得孩子的谅解,与孩子一道进行反省,共同制订改正的时间表,然后一起去纠正这些习惯。

但是,前面所说的玲玲的磨蹭问题,显然不属于对父母的模仿。那么这样一位风风火火、干净利索的妈妈,按说她对于孩子会有非常积极的影响,但怎么会有一个磨磨蹭蹭的女儿呢?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当玲玲在被要求做作业或者去学舞蹈的时候,她真的恰巧需要上厕所吗?当然不是,那么她的行为只能有一种解释:有意或者无意的逃避。逃避的当然是做作业和学舞蹈带来的压力。那为什么做作业和学舞蹈成为了一种压力?通过与那位家长交谈我了解到,玲玲的妈妈对孩子期望非常大,她希望玲玲在各个方面都不要落在别人后头,所以对孩子的学习要求非常严格。孩子放学后就盯着孩子做作业,做完了还要给她布置额外的练习题,完不成就不许吃饭。另外,每个周末都要带孩子去舞蹈培训班学舞蹈和弹钢琴……显然,在玲玲心底已经生成了强大的“内在父母”。她需要的是有自己的时间去找小朋友玩,而不是那么痛苦地去做妈妈安排的那些事,但又无力反抗,所以就把厕所当成了安全岛,在里面获得暂时的逃避和解脱,她的行为是针对“被迫学习”的一种消极的抵抗方式。

如果要改正玲玲的坏习惯,她的妈妈需要参照我前面一节所讲的“内在父母”与“内在小孩”的关系问题。她必须深刻地反思一下,自己对孩子的要是否过高?课业安排是否过满?作为妈妈,是否急于求成,对孩子过于严厉?如果是这样,可以和孩子交流一下,调整学习计划,劳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当玲玲眼里的妈妈成为一个温和慈爱、通情达理的妈妈的时候,她也就容易改掉自己的坏习惯了。

当然,孩子养成坏习惯的原因远不止以上两种。有的父母对孩子太过于骄纵和宽容,对他们的任何行为都视而不见、不以为意,就容易造成孩子把父母的话当成耳旁风,长此以往,养成不愿听取别人意见、放任自我的坏习惯;有的父母教育孩子时,喜欢喋喋不休,把孩子的耳根“磨出了茧子”,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说得越多也就越不管用了……还有诸如父母忽视了对孩子日常行为的观察与引导,造成孩子养成坏习惯等等。

坏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真正地把它们改掉——不要说儿童,就是成人也是如此。这就需要父母有足够的耐心,找出根源,循序渐进,慢慢地帮助孩子把坏习惯改掉,不可表现得急躁和对孩子的不满,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同时家长也要反省自身,看是不是自己在无意中成了孩子的坏榜样。

不止一位家长向我咨询改掉孩子坏习惯的好办法。他们已经意识到孩子身上的坏习惯对孩子成长的负面作用,若不消灭于萌芽状态,就会在他们的生活中越加“强壮”,使得坏习惯变成一种抹之不去的坏性格,但是他们找不到合理有效的办法加以改正。他们的办法或者过于简单粗暴,或者过于急于求成,甚至因此加深了与孩子之间的隔阂,影响了与孩子的进一步沟通。

有一位家长说,为了改掉孩子做事拖拖拉拉的坏毛病,她给儿子制订了严格的作息时间表,把儿子一天的时间都做了详细的安排,并督促他一定要按时间表吃饭、写作业、看电视、睡觉等等。在儿子的做法不符合要求的时候,她总是及时指出并纠正,但效果却并不理想。儿子对此产生了很大的抵触情绪,经常哭闹着不按要求去做,比如在该吃饭的时候他总是想方设法进厕所,在该做作业的时候总是喜欢拿着一本课外书乱翻,在该睡觉的时候总是喜欢翻出玩具折腾一会儿……这位妈妈实在没办法理解,自己花了这么多精力去教育孩子,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

其实,在家长花费心血和精力为孩子培养好习惯的时候,还要注意考虑孩子的感受,面对不同情况运用不同方法,要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孩子的做法。

所以,根据我在教育研究中的一些经验,我为培训班的家长们总结出了以下几条应对策略:

首先,发现孩子的不良习惯后,家长不要过于急躁(亦不需将这种焦急之情时刻表现在脸上),要跟孩子做认真的交谈,晓之以理,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后主动做出选择:需不需要改正?如何改正?当父母郑重其事地面对孩子的时候,孩子当然就会意识到自己应该认真对待了。

第二,与孩子一起制订明确的解决方案并认真执行(孩子亲自参与制订计划更容易坚持)。可以订立亲子契约或者计划,设立小小的奖惩手段,形成竞争机制,孩子与父母互相监督。相信父母和孩子比赛谁穿衣服更快,会比大声要求孩子赶紧穿衣服效果要好得多。制订计划后每天要做一次总结,双方共同记录到笔记本上,父母应主动定期或者不定期地与孩子交流计划执行情况和一些感想,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体会到成就感。

第三,有了进步要及时表扬和奖励,要相信表扬总是比批评更有效,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在获得成绩之后看到父母赞许的微笑。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宽容,如果孩子又习惯性地犯了错误,也不要埋怨和呵斥,孩子相对还比较脆弱的自尊心承受不了太多挫折的打击。即使要批评,也应该迂回曲折,在肯定已取得进步的基础上指出孩子的不足。要让宽容变成一种温柔的动力,让孩子在适度的内疚中反省,这样孩子会暗暗下决心,希望自己下次做得更好。

第四,要让孩子明白,在做好应该做的事情之后,他就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时间,去找小朋友一起玩心爱的玩具,或者打开电视看精彩的卡通片。这样他就有足够的动力去全神贯注地认真做作业,或者按照妈妈的要求一本正经地拖地板和清理自己的卧室,愉快的心情和成就感可以让从前感觉枯燥的作业和劳动变得轻松和愉快。

第五,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要从富有意义的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在发现孩子有不良苗头的时候应该及时指出,并寻找最佳时机引导孩子养成好习惯,吃东西前监督孩子洗手,上床睡觉前提醒孩子还没洗脚等等,这样的小事其实蕴含着很大的教育智慧。

记得夏辉7岁的时候,我给他布置了一个任务,让他每天把家里盛放在袋中的垃圾扔到小区的垃圾箱里去,以使他养成清理家庭卫生的习惯。开始的时候他还能认真做好,但后来就有点小情绪了,因为每天都做这件事,显然比较麻烦,占用了他玩游戏和做别的事情的时间。有一次,我从窗子里看到他学着那些偷懒的人把垃圾袋放到楼下的墙边就回来了,这显然属于投机取巧的行为。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心态和经历:做一件事时,开始的时候可以保持浓厚的兴趣,但时间一长,就有了厌倦的想法和偷懒的行为。

当我让他坐到我面前严肃地和他谈起这个问题的时候,他脸红了。我说:“如果你认为自己不应该帮助家里扔垃圾袋,那么你可以不做,只要你有充足的不做的理由。”他没有再说什么,跑下楼把垃圾袋重新送进了垃圾箱里,从那以后,这样的事情再也没有发生过。

另外,还有许多方法可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探讨和挖掘。我可以再讲一个关于我儿子的例子。夏辉在8岁前像大多数孩子一样,睡觉前要听爸爸妈妈讲故事。但我妻子因为工作忙,总希望孩子尽快睡觉后自己可以做白天没有完成的工作,所以对于“讲故事”环节不够重视。而其实这是教育孩子的好机会。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这一点上,故事中的角色设置和故事编排对孩子有很好的引导作用。大多数时候,夏辉都是听着我讲的故事入睡的。所以,夏辉很早就应该知道了不讲卫生的小猪和喜欢撒谎的牧童都不是好孩子的道理;还有,既然故事中的小羊受到大家喜爱的原因是它爱干净、爱学习、懂礼貌,夏辉当然也应该有充足的理由去向小羊学习。我把讲故事的经验同样运用到了比夏辉小4岁的夏彦身上,效果同样不错。

相信所有细心的、对孩子认真负责的父母都会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激发出自己的教育智慧,帮助孩子克服坏习惯,养成好习惯。记住,在孩子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好的习惯不仅可以让他们排除许多不必要的干扰,还可以让他们获得足够的尊重,他们的人生也将因此更加成功。父母有责任在孩子人生道路刚刚开始的时候,为他们铺上一块较为平整的基石。

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心理学家兰塞姆·罗杰斯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你一生中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成为你自己。”这句话被挂在许多学校教室的墙上,成为了班级的座右铭,也被许多人当成了一种人生信仰,作为自己工作的格言。

但其实,“成为你自己”的道路从你的童年就已经开始了,与你的父母和所处的家庭环境息息相关,绝不会到了学校才由老师们负责承担这个艰巨的任务。为说明这个“开始”的重要性,我们可以再引用一下罗杰斯的另一句话:“自我实现的过程一旦上了路,这个人就能指向最终的目标,成为一个充分实现自我价值的人。”孩子一旦找到了真正的“自我”,“自我”就会引导孩子健康成长,最终实现自己的价值。由此可见,在童年时期引导孩子“发现自己”并“成为自己”有多么重要!

在接受咨询的时候,我不止一次听到一些父母说,他们要把孩子培养成金融家、银行家,或者学术精英、政治精英……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于是强迫孩子去做这做那,把孩子弄得疲惫不堪,无所适从。在本书开头讲到的我的邻居格雷太太的儿子索菲·格尔巴林就曾经因此出现了心理问题。在这样的教育理念的驱使下,孩子成为的不是他自己,而是自己父母的影子。

父母的心情当然也可以理解(每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欲望,一旦得不到实现,自然而自然就想有一个人替他去做到,满足他的这种精神需求,孩子当然是最佳的接班人),但他们的错误在于,没有做任何实际性的观察和商议,就为孩子设定了一条过于狭窄的路线。他们没有征求孩子的意见,没有让他们自己决定脚下的路应该怎么走。也许孩子在开始的时候也无法预知自己的道路,但天性会引导他们寻找到那条最适合自己的路。如果父母没有注意开发和保护孩子的天性,后果可能就是孩子丢失了自己的快乐和创造性。而李政道博士这样说过:“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是培养创造力。”

一个孩子,只有最终完全成为了他自己,他才真正富有创造的激情,他的创造天性也才可能被挖掘出来。

着名漫画家蔡志忠,他在尊重孩子选择方面的态度,也许会给我们一些更大的启示。蔡志忠的夫人希望女儿能在弹钢琴方面有所成就,于是花费数千元为女儿报了一个钢琴学习班。有一次,蔡志忠去送孩子学钢琴,车到了校门口,孩子却不愿意下去,一问才知道,孩子其实真正愿意学的不是钢琴,而是去吹笛子。

于是,蔡志忠二话没说,调转车头就载着女儿回了家。女儿心里有些忐忑,担心妈妈会怪罪她,更何况已经交了高昂的学费。但蔡志忠却认为,有什么比女儿的快乐更重要的呢?快乐用金钱买不来,童年也不会有第二次,让孩子去学她不愿意学的钢琴,忍受痛苦,徒然伤害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失去了她自己,不是教育孩子最大的失败吗?可见,蔡志忠已经从自己的成功经验中悟出了保护孩子天性的重要性。

有专家经研究认为,作为父母,他们愿意给孩子所有的爱,去帮助孩子实现最有价值的人生理想,但这种理想一定是孩子真正想要的吗?与其说是孩子的理想,不如说是父母借孩子之身去实现自己的理想,那么这种爱就是有条件的爱,是一种对孩子自我选择的“软禁”。而正是这种“软禁”,使孩子错过了6岁之前寻找“自己”的黄金期,给孩子的心灵带来不可愈合的伤害。

弗洛姆认为,验证一个妈妈给孩子的爱是否是优质的,有一块试金石,就是妈妈能否对孩子充分放手,是不是愿意鼓励孩子自主和独立。

我在国内开设家庭教育培训班的时候,给参加培训班的家长们举了很多典型的例子:

王思涵被誉为“神童”,是因为他14岁就以超过分数线60分的成绩考入了沈阳工业大学,但进入大学后,他的成绩却急剧下滑,很快就因为多门成绩不及格被“责令退学”。“神童”魏永康13岁考上了大学,17岁考进中科院硕博连读,但最终因自理能力极差,无法适应大学独立生活而被迫退学……这些例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孩子刚刚几岁的时候在爸爸妈妈的“特殊”教导下进行高强度学习,在父母的设计下,学习成为他们唯一的任务,虽然在万众瞩目之下少年得志,早早地考入大学,但最终还是因为多方面的能力问题,甚至人格缺陷,倒在这种畸形的教育模式之下。

这几个极端的例子具有代表性。与这种现象相关的一个调查也从另一个方面给出了片面强调学习成绩对孩子天性压制造成的后果。据有关组织统计分析证明,班级五至十五名的孩子在踏入社会后,成就是最突出的,前五名的孩子却鲜有做出突出成绩的人。

知道了这些,相信许多父母都该反思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了。作为一个了解和对比了中美教育方法的中国爸爸,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我的两个孩子的成长环境是相对宽松而健康的,他们的快乐没有因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而受到损害,他们的创造性也由此得到了很不错的发展。

夏辉是一个喜欢动手的男孩,他对于机械有一种天生的痴迷,从对玩具的肢解到对影碟机的拆分,再到对电视机的拆装,我和妻子都予以默认,并适当给予鼓励。直到后来他在一个周末,在借用我的笔记本电脑下载学习资料与同学联系之后,趁我不注意把我的手提电脑给大卸八块……我几乎要愤怒地大叫大嚷起来,但望着12岁的夏辉忙得满头大汗的样子,我实在不忍心责备他。再说了,他要拆总有拆的道理吧。幸好,他又原封不动把电脑给我装了起来。

后来,他在学校组织的电脑技能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他的老师在给我的电话中说,虽然夏辉学习成绩不算很突出,但她相信夏辉将来在电脑硬件或者软件领域将会有所成就,而且前途不可估量。相比来说,作为一个女孩子,夏彦要比她的哥哥听话得多,妻子对此很满意,并说希望能把夏彦培养成一个各方面都优秀的孩子,不过我并不认同她的观点。我认为,孩子是否优秀,并不取决于他们是否听话,如果因为家长的干涉而丧失了孩子自身特点的话,恰恰违背了教育原则,而容易造就千篇一律的没有个性的庸人。我不希望夏彦做一个太听话的孩子,所以除了一些原则性的问题之外,我给了她更多的自由选择空间。事实证明,她知道自己的兴趣在什么地方,她正追逐着自己的快乐健康成长,她的学习成绩不错,她在音乐方面的天赋也会为她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我和妻子本身就是东方人,有着典型的中国人的思考方式,所以我们的孩子个性也不是特别张扬。我身边的许多美国家长就曾经羡慕我们,并抱怨他们的孩子心太野,个性太强,喜欢特立独行,不知道该怎么管教他们。

我对这些父母说,孩子个性的不同并不决定他们将来的成就会有多大差距,关键在于父母要了解孩子,发现孩子的特点和兴趣所在。借用东方的一个成语,就是“因材施教”,不作过分呵护与苛求,在尊重他们个性和选择的前提下引导他们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置身阳光和风雨之下,像一棵田野里的树苗一样自由成长。

着名翻译家和评论家傅雷最初让儿子傅聪学美术,但他最终发现孩子并不具备学习美术的天赋,于是根据孩子对音乐非常敏感而且兴趣浓厚的特点,引导傅聪改学钢琴,后来傅聪的音乐才能震惊乐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美国总统里根的儿子隐姓埋名,是为了摆脱“第一子”的宿命,活出真正的自己;比尔·盖茨将绝大多数的遗产捐出去,只给孩子留下极少的一部分,也是出于不让过多的财产毁掉孩子生活的考虑。真正爱孩子的人,他们不会伤害孩子的自由与快乐。

有很多家长问过我这样的问题:“我想把孩子培养成钢琴家,我应该怎么thegrowthismoreimportantthansuccess26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做?”“我想把比尔喜欢踢足球的毛病改了,让他好好看书,学些法律知识,将来当律师,我应该从何处入手?”“我想让凯凯将来向数学方面发展,可看起来他最感兴趣的是文学,真让我头疼,我应该怎么改变他的想法?”……这类问题都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感受,家长在为孩子设计未来的时候,让孩子参与意见了吗?家长们了解自己孩子的特点和意愿了吗?

在对家长们进行培训时,针对让孩子“成为他自己”的问题,我向家长们提出了以下几个建议:

首先,你要真正地去相信自己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孩子在某些方面都会是天才,自己的孩子也不例外。世界上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相同的,所以不要企图去按照既定的模式对孩子进行勉强的修剪,剪除的往往是孩子与众不同的特性和潜能。

第二,要尊重孩子的个性与选择,保护他们的独立人格,给他们“成为自己”的机会。人格的独立和心理的健康是最重要的,压抑了个性的孩子是不快乐的,小的时候如此,长大后也会受到很大影响。个性的压抑也限制了自身潜能的发掘,难有成功的可能。

第三,经常与孩子平等沟通,认真谈话,对他们说,凡事不求完美,只要尽力去做就可以。过分追求“完美”往往会打击他们的信心,因为这个世界上从来就不存在“完美”。

总之,合格的父母不仅要了解自己的孩子,他们还要了解自己,找到双方沟通与交融的契合点,然后与孩子一起成长,在让孩子“成为他自己”的同时,也找到你自己,实现自我的心灵突破。所以我常说,优秀的家庭教育其实是一种双向的成就。家长不但在成就孩子,也是在成就自己。

Tips

如果家长希望能够和孩子进行友好而有价值的沟通,那么以下几点是必不可少的:

1、认真倾听孩子讲话。

2、经常和孩子交流思想。

3、扩大信息来源。

4、充分尊重孩子。

5、营造聆听的氛围,做孩子的忠实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