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北大心理课
11083600000004

第4章 缺憾也是一种美(2)

做自己生命中的天使,就会让我们惊喜地发现,原来我们可以更优秀,原来生活可以更美好。也许我们都应该像米开朗琪罗祷告中所说的那样来劝勉自己:“上帝允许我的成就永远比原来希望的更大。”

你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

我受了十年的骂,从来不怨恨骂我的人。有时他们骂得不中肯,我反替他们着急。有时他们骂得太过火,反而损害骂者自己的人格,我更替他们不安。如果骂我而使骂者有益,便是我间接于他有恩了,我自然很愿挨骂。

——胡适(北京大学教授,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

人生就是一条路,是路,就注定有崎岖不平。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感觉,都会根据自己的想法来看待世界。一个人眼中的完美,在另一个人看来也许就是缺陷;而一个人所贬低的缺点,在另一个人看来很可能就是优点。

任何时候都不要被别人的意见所左右,要知道,我们不可能做到让所有人满意,在虚心接受友善建议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坚持自我。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人生是一个多棱镜,总是以它变幻莫测的每一面反照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不必介意别人的流言蜚语,不必担心自我思维的偏差,坚信自己的眼睛、坚信自己的判断、执着自我的感悟。用敏锐的视线去审视这个世界,用心去聆听、抚摸这个多彩的人生,给自己一个富有个性的回答。

只要我们展现的东西是具有坚强个性的,有独立思考的,不是亦步亦趋的,就一定可以得到关注和认可。一个人所应做的最聪明和最重要的事,就是给所要做的每一件事都烙上自己的标志和品性,敢于展现独特的自己,不惧于走在他人的目光中,生活才会愉快,事业才能成功。

完美往往只会成为人生的负担,人绷紧了完美的弦,它却可能发不出音来。只要追随你的热情、你的心灵,它们就将带你去实现梦想。

2000年,高盛和软银的2500万美金投资到位,马云决心大干一场,阿里巴巴在美国硅谷、韩国、英国伦敦、中国香港快速拓展业务。但是此时,管理的危机也出现了,他手下的那些世界级精英都开始向他灌输他们各自的理论和方法。

阿里巴巴美国硅谷研发中心的同事说技术是最重要的;曾在一家全球500强企业任职的副总裁认为向资本市场发展是最重要的。都是精英的言论,都说得有道理,马云开始拿不定主意了。他说,50个聪明人坐在一起,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此时,才成立一年的阿里巴巴已经变成了跨国公司,员工来自13个国家。

在纳斯达克草木皆兵的时代,面对未来的发展,马云无法拿定主意,公司在风雨飘摇之中。为此,阿里巴巴召开了员工大会,马云和盘托出了他的网站模式:不做门户,也不做B2C,而是做面对中小企业的B2B。会上的争论异常激烈。

在当时的中国互联网市场,虽然美国的三大模式都能找到,但绝大多数都是门户网站。那天会上的大多数人也都认为做一个像新浪那样的门户网站是唯一可行的方案。

但马云坚定地说:“大部分人看好的东西,你不要去搞了,已经轮不到你了!”2000年年底,阿里巴巴破釜沉舟,启动“回到中国”战略,随后进行全球大裁员。

事后马云不止一次地说:“在网络经济时代,有时一个错误的决定要比没有决定更好。在做决定的过程中如果一个决定出来以后有90%的人说好的时候,你就把这个决定扔到垃圾箱里去。因为那不是你的。别人都可以做得比你更好,你凭什么?”

这就是马云的思维。同一个事物,每个人对待的眼光都有不同。面对不同的几何图形,有人看出了圆的光滑无棱,有人看出了三角形的直线组成,有人看出了半圆的方圆兼济,有人看出了不对称图形独到的美。但是,无论别人是怎样的看法,你自己怎么看,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同是交战赤壁,苏东坡高歌“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杜牧却低吟“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同是“谁解其中味”的《红楼梦》,有人听到了封建制度的丧钟,有人看见了宝黛的深情,有人悟到了曹雪芹的用心良苦,也有人只津津乐道于故事本身。

其实,生活和生命都遵循着一样的道理。我们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就像人类有其体能的极限一样。如果总是想着令别人满意,对自己大刀阔斧地整改,那是很荒谬、很愚蠢的想法。只要能够真实地做好自己,善待自己,便是对自己尽到了最大的责任。这样,我们的人生才真正是自己的,才能将生命本身的美绽放到极致。

【北大心理课笔记】

人生如同一部戏剧,我们都在扮演着自己的各种角色。有人把自己看作生活的主角,有人把自己看作生活的配角,有人把自己看作生活的观众,而不屈服于命运的强者,则把自己看作生活的编导。

做个有血有肉的人

社会不需要无知的模仿者,不需要机器人。社会需要的是有血有肉的人,需要无数个“自己”。

——林语堂(北京大学英文系教授,学者、作家)

每个人在心中都有一种追求完美的冲动,当一个人对于现实世界的残酷体会得越深时,他对完美的追求就会越强烈。这种强烈的追求会使人充满理想,但这种追求一旦破灭,也会使人充满绝望。世界上没有哪一种事物是十全十美的,或多或少总有瑕疵,我们只能尽最大的努力使它更接近完美一些。智者告诉我们,凡事切勿苛求,如果采取一种务实的态度,你会活得更快乐。

弘一法师曾在自己的花甲之年发出了“像我出家以来,既然是无惭无愧,埋头造恶,所以到现在所做的事,大半支离破碎不能圆满”的感慨。在一部关于心灵的电影中有一句经典对白:“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你不完美,我不完美,重要的是我们能否完美地走到一起。”

其实,在茫茫宇宙中,有哪一种生命、哪一种创造是完美的呢?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读出完美,宛如吉卜赛人从沉入杯底的咖啡渣中读出幻想,若沉溺于此,我们只能呆坐在时间的岸边,做一名旁观者。刘墉先生写过这样一则故事:

他有一个朋友,单身了半辈子,快50岁了,突然结了婚,新娘跟他的年龄差不多,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只是知道的朋友都窃窃私语:“那女人以前是个演员,嫁了两任丈夫都离了婚,现在不红了,由他捡了个剩货。”话不知道是不是传到了他朋友耳里!

有一天,朋友跟刘墉出去,一边开车,一边笑道:“我这个人,年轻的时候就盼着开奔驰车,没钱,买不起。现在呢,还是买不起,买了这辆二手车。”他开的确实是辆老车,刘墉左右看着说:“二手?看来很好哇!马力也足。”

“是啊!”朋友大笑了起来,“旧车有什么不好呢?就好像我太太,前面嫁了个四川人,又嫁了个上海人,还在演艺圈20多年,大大小小的场面见多了。现在,老了,收了心,没了以前的娇气、浮华气,却做得一手四川菜、上海菜,又懂得布置家。讲句实在话,她真正最完美的时候,反而被我遇上了。”

“你说得真有道理。”刘墉说,“别人不说,我真看不出来,她竟然是当年的那位艳星。”

“是啊!”他拍着方向盘说道,“其实想想自己,我又完美吗?我还不是千疮百孔,有过许多往事、许多荒唐事?正因为我们都走过了这些,所以两个人都成熟,都知道让,都知道忍,这不完美正是一种完美啊!”

在这个世界上,完美是最美好的,那些知道自己有缺点的人会感到惭愧,也会更加努力,以使自己成为完美的人,而这些人也才是真正的人,有血有肉的个体。要知道,完美也是最可怕的,如果我们做每一件事都要求完美无缺,便会因心理负担的增加而不快乐,事实上,人生的各种不幸皆由追求完美而导致。

当一个人要求别人善待他时,缺点便显现无遗。完美是一座心中的宝塔,你可以在心中向往它、塑造它、赞美它,但切不可把它当作一种现实存在,否则会使你陷入无法自拔的矛盾之中。可以说,事事追求完美其实是一种愚拙。

包容自己的不完美,同时包容他人的不完美,何必为了一个不存在的目标苛求自己和身边的人呢?因为不完美,我们才这么真实;因为不完美,我们才这么生动。没有金光闪闪的完美,却有返璞归真的质朴。

上帝对谁都是公平的,它赐给音乐家才华,就不再赐给他容貌。可是其貌不扬又如何?重要的是你能发现自己的价值,绽放出自己的光芒。对于每个人来讲,不完美是客观存在的,无须怨天尤人。

【北大心理课笔记】

不要因为不完美而厌恶自己,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那些伪装完美、追求完美的人,其实正在拿自己一生的幸福开玩笑。世界上一切完美都是有缺憾的,正视这一点,即是直面人生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