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北大心理课
11083600000034

第34章 思考是灵魂的自我对话

北大人爱思考,他们认为勤于动脑、勤于思考,是解决问题的良方。一个不勤于思考难题的人,往往容易被困难所打倒,那样便一生都没有了成就大事的可能。

要有独立的精神和意识

佛家说,每人各有其自己的世界。实际上,各人的世界,是各人的世界。

——冯友兰(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哲学家)

独立思考是创造精神与创新精神存在的基本前提。被人视为偶像的百度创始人李彦宏,以十年磨剑的方式打造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纵观他的奋斗历程,正是一条独立思考的道路。

梁漱溟先生说,“最初的一点主见便是以后大学问的萌芽”,从这点萌芽出发,再去“吸收滋养料”,那么就可以向上生枝发叶,向下入土生根了。这样才渐渐成为自己的学问。梁漱溟先生从小就从主见出发,试着说出自己的话。1906年,梁漱溟第一次离开家去顺天中学读书时,对于国文课上的作文,他总喜欢做翻案文章,不肯落俗见。他还得到过“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评语。

梁漱溟先生说:“有主见就是有学问!”有主见,就是真正把握住了学问之要义,或许恰好和别人一样,这也无关紧要;而如果不同,更显示出这是你自己独特思考的结果。梁漱溟先生认为,学习并不是大而全地什么都去学,这是没有必要也是不现实的。每个人都应当根据自己所处的位置,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去学,如此用功才是真用心,如此用心才算得上会读书。

1991年,刚从北大毕业的李彦宏留学签证被拒。按照规定如果毕业后户口迁回老家,护照将会失效。他毅然到学校户籍处拿出自己的户口揣到兜里,成为“北漂”的一员,直至等来二次签证。

在美留学期间,尽管通过了博士资格考试,李彦宏还是在众人的反驳声中决定放弃学位进入工业界,原因是“我更希望我做的东西能够被很多人使用,而不喜欢去研究一个别人已经研究了10年的命题”。

对我们来说,与其羡慕李彦宏式的成功,不如借鉴他对自己的未来的独立思考。在李彦宏看来,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是思考力,也是我们最需要培养的东西——通过踏实学习,积极和不同的人群交流知识和思想,慢慢地就不会再轻信,而是逐步形成自己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著名作家三毛说过:“在我的生活中,我就是主角。”是的,每一个人都要相信——只有自己才是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是自己灵魂的舵手。一个永远受制于人,被他人和外物“奴役”的人,绝对享受不到创造之果的甘甜。人的发现和创造,需要一种坦然的、平静的、自由自在的心理状态。生活中,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自己,告诉自己要做生活的主角,不要将自己看作是生活的配角。我们要做生活的编导,而不要让自己成为一个生活的观众。我们要做自己命运的主宰。

一个善于驾驭自我命运的人,是最幸福的人。我们行进在生活的轨道上,必须善于独立自主地做出抉择,不要总是让别人推着走,不要总是任由他人摆布,而要勇于驾驭自己的命运,以自己的节拍,迈开走向独立的步伐。坐享其成是人性的弱点,更是人的劣根性。很多人在取得一点点成就之后,不是乘胜追击,借助良好的外界条件努力开创更伟大的事业,而是骄傲自满,忘乎所以,将自身的优势消耗殆尽,最终走向失败。他们都忘记了一个真理:自己才是最有威力的那个法宝。

卡莱尔曾经说过:“智者一切求自己,愚者一切求别人。”“一切靠自己”永远是成功的不二法则。蝗虫遍地之时,唐玄宗毅然离开佛前,第一个品尝了油炸的“天虫”,告诉人们治蝗灾要靠自己。“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郑板桥告诫儿子,生活要靠自己。一切成功的美谈背后都包含着一个不变的真理:“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

成功者总是独立性极强的人,他们总是自己担负起生命的责任,而绝不会让别人来驾驭自己。在充满竞争的社会中,只有勇于闯荡、自立自强,方可大有作为。成功始于觉醒,这个觉醒就是确立独立的意识,“慷慨丈夫志,可以耀光芒”,这个志,就是独立和自强。只有做到人格上的独立,才能拥有坚定的信念,才能激发出挑战困难的勇气。独立让我们做自己生活的主人,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北大心理课笔记】

拥有独立的思想与意识,不拾人牙慧,在求知的过程中要有自己的真知灼见,而不轻易为他人所左右,这样才能慢慢把自己培养成材。

敢于表达自己,是一种勇气

言人之所言,那很容易;言人之欲言,就不太容易了;言人之不敢言,那就更难了。我就是要言人之欲言,言人之不敢言。

——马寅初(北京大学校长,经济学家、教育学家、人口学家)

“不自由,毋宁死”是一句广为流传的话。胡适在王应麟编著的《困学纪闻》中找到了这句话的出处:“范文正《灵乌贼》曰:‘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北宋诗人梅尧臣曾将一篇《灵乌赋》寄给范仲淹,目的是劝其明哲保身,不要乱说话。范仲淹也做了一篇《灵乌赋》作为回应,其中有这样的铿锵之语:

“被希声之凤凰,亦见讥于楚狂。彼不世之麒麟,亦见伤于鲁人。凤岂以讥而不灵?麟岂以伤而不仁?故割而可卷,孰为神兵?焚而可变,孰为英琼?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胡适说:“这是900多年前一个中国政治家争取言论自由的宣言。”

在范仲淹笔下,“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是指古代文官谏诤的自由,而胡适则把它理解成言论自由。胡适说无论是古代谏诤的自由,还是现代人言论的自由,都是一种责任,所以说,“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才是一个人真正的勇气。一个人是否勇敢,关键看能否表达个人的意志。不敢表达自己,一直是我们这个社会最大的弱点。个人意志的薄弱,使得很多人缺少捍卫正义的勇气;个人意志的薄弱,使得我们屈从邪恶;个人意志的薄弱,使得我们在自我迷失中失去自我,顺从于世俗的邪念和盲从于霸权者的罪恶。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人民代表的马寅初走遍了大江南北。他深为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而兴奋,但他又深感人口问题严重。从1955年起,他对我国人口问题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发表了《新人口论》。

然而,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他的《新人口论》受到了大批判。面对批判和讨伐,他公开表态:“这个挑战是很合理的,我当敬谨拜受。我虽年近八十,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身匹马,出来应战,直至战死为止,绝不向任何压力屈服,不向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们投降。”“不怕油锅炸,即使牺牲自己的性命也在所不惜!”马寅初理直气壮地说:“我个人被批判是小事,没什么,不过我想的是国家和民族的大事,我相信几十年以后,事实会说明我是对的。”正如斯宾诺莎说的一句话:“为真理而死不容易,为真理而活着就更难!”他这种为了真理而不惜牺牲自己性命的革命精神着实令世人敬佩,更表现了一个社会主义科学家维护学术尊严、为真理献身的非凡勇气和高尚品德。历史的发展也证实了马寅初《新人口论》的正确性和预见性。

人类历史上每一次进步的获取与人类个体充分表达个人意志密不可分,每一禁区的突破,无不是勇敢者表达个人意志的结果。人类的解放也并非单纯地争取权利,而是不断地恢复表达个人意志的灵性。每个人的“畅所欲言”,是促使社会进步的最有效的办法。

在强权面前,一个人保持沉默是懦夫,一群人保持沉默是帮凶。鲁迅先生说:“世上如果还有真要活下去的人们,就先该敢说,敢笑,敢哭,敢怒,敢骂,敢打,在这可咒骂的地方击退可咒骂的时代!”

有时,颠倒黑白、指鹿为马、压制正义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自己。正是我们在点滴的小事上缺少表达个人意志的勇气,才使得我们在一些大事上根本就不能表现个人意志。在表达个人意志方面,我们能够做到勇敢一点,可是我们并没有做到。丧失了个人意志,也就丧失我们自我的道德和尊严。

作为青少年,在学习中也要树立大胆思考的意识,敢于大胆想象,并表达出来。思考是学习的灵魂。在学习中,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驾驭知识的头脑,学会大胆思考和独立判断比获得知识更重要。不下决心培养思考习惯的人,便失去了生活的最大乐趣。所以,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都应该开动脑筋,不仅要会点头,也要会摇头,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学习能力,获得更多的知识。

盲目是因为不会思考

无目的读书是散步而不是学习。

——胡适(北京大学教授,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

马克·吐温说:“一般人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喜欢通过学习和自省来构建自己的观点,然而却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自己的邻居在想什么,接着盲目从众。”一个独立性强、思维清晰、有主见的人是绝不会盲目从众的。

生活中,不少人或缺乏对自身的认识,或对前路很迷茫,或碍于虚荣,宁愿跟着别人走也不愿意倾听内心的声音,不问自己想要什么,不问别人的选择是否是自己真正需要的,一味地效仿别人,结果给自己带来负担。

如果我们去渴求那些不能得到或是不可控制的东西,那么我们又怎么可能不遇到阻碍呢?又怎么可能会高兴呢?我们现在还在试图避免那些不可能避免的事物吗?为什么我们还会陷入那些我们本想避免的事物之中呢?为什么发生的事都不是我们所渴望的,而我们不渴望发生的事却发生了呢?这都是因为盲目让我们失去了人生的方向。

最早完成原子核裂变实验的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有一天晚上走进实验室,当时时间已经很晚,见他的一个学生仍俯在工作台上,便问道:“这么晚了,你还在干什么呢?”

学生回答说:“我在工作。”

“那你白天干什么呢?”

“我也工作。”

“那么你早上也在工作吗?”

“是的,教授,早上我也工作。”

于是,卢瑟福提出了一个问题:“那么这样一来,你用什么时间思考呢?”

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一味工作而不思考,就容易变成盲目工作。其实,独立自主不仅意味着行动上的自立,更意味着思想上的自立,即凡事能独立思考。成大事者大多善于思考而且是独立思考。要成大事的人,只有养成独立思考的个性,才能在风风雨雨的事业之路上走出一片自己的天空。

希腊神话中的美狄亚也因为不懂得思考而陷于盲目,所以她杀死了自己的孩子,只为报复丈夫的背叛。她说:“他使我受到了屈辱,所以我要报复他。使他受到怎样的惩罚,我才能得到好处呢?我该怎么做才好呢?我明知这样做会犯下十恶不赦的罪行,但是痛苦战胜了我的理智。”这就是灵魂失常,带来了巨大的毁灭性伤害。因为除此之外,她不知道如何才能实现她的愿望。事实上,如果一个人的心没有了思考,即使穿了袈裟,也是凡夫俗子,如果一个人的心有所思考,即使是一般的人,他的内在也会有自己完整的世界。

人的一生总是充满许多坎坷,很容易就会陷入盲目的状态,稍不留神,思考岔了,自己就会走上迷失的道路。

有人说:“盲目的状态是很难走出来的。”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我们还应该明白,人的“盲目”既然是自己营造的,人自己就有冲出“盲目”的本能。这种本能就是思考的力量,有了这种力量,什么样的盲目都可以攻破。

【北大心理课笔记】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他人的经验和意见只是一个参考,最终的决策还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做出。因此,我们要清醒地认识现状,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知道哪些东西是自己不需要、不能跟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