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
11083500000023

第23章 外财养身,内财养心(3)

“人若心空,便能包容天地万物;人若目空,便容不得任何人立足。傲慢和痴愚都是‘目空’的产物,以为自己比别人站得高,看得远。‘目空’则源自‘自居’,以为自己从来就站在山上。我们要想消除傲慢心和痴愚心,就要主动走下山去,看看山脚的人家是怎样生活和劳作的。我们多去和那些所谓‘没文化’的民间艺人、普通工人聊聊天,聆听他们的工作内容和方法,自然就能感受到他们质朴的情怀,还有比书本里的知识更生动的智慧。这样我们的傲慢和痴愚也就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尊重和睿智的谦卑。”

年轻人听后,恍然大悟,深深拜谢禅师。

禅师的话是否也给了你很多启示呢?若想不在心里有多余的挂碍,不贪著,不嫉妒,不傲慢,不痴愚,原来需要经历这样一条漫长,但十分值得的旅途。与其继续嗔恨、算计、自欺欺人,不如一起上路吧!在路上把那些多余的衣裳,一一褪去,在旅途的终点,找到最纯粹,也是最美丽的自己!

此心常在静处,谁能差遣

非澹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众。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静是什么?

静,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是王者的大胸襟,也是佛陀的大觉悟——非丝非竹而自恬愉,非烟非茗而自清芬。

静,是一种大知大觉的灵机,是高山野云般的空灵,是修佛之人必持的禅定智慧。“宁静即释迦”,我们的心若能常常清静,没有贪、嗔、痴,遇到什么境界都不受影响,不论外在的利诱,还是险恶的威胁,内心都不受其影响,就叫做宁静。

宁静是我们内心拥有的最大财富,因为心头宁静,才能聆听世界、接受世界、拥有世界。宁静就像数字“1”,没有它,后面有再多的“0”也只是空无。

静下来觅得自心宁静,是参佛的第一个步骤。《华严经》中有一首偈语:“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月现前。”这就是说,如果我们能保持心的平淡清静,佛性就会自显。

然而,对生活紧张而焦灼的人来说,很难品味到静的清芬与恬愉。因为身外的事物嘈杂和喧哗太多,以至于忽略了自己的内心。

小和尚问老和尚:“僧人皈依佛门,四大皆空,讲究的是虚静。那么,我们来世上一遭,究竟是为了什么呢?还有什么是属于我们的呢?”

“为了自己的心啊。”老和尚开导小和尚说,“属于我们的太多太多了,自由的身心、超脱的意念,以及蓝天白云、这山那水。”

老和尚看着小和尚一脸困惑的样子,又补充说:“当一个人四大皆空时,这世间的一切就都是他的了。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梦游四海、思渡五岳,我们还有什么不可以企及的呢?”

小和尚说:“那尘世间的人们不也拥有这些东西吗?”

老和尚说:“不!有钱的人,心中只有钱;有宅第的人,心中只惦记着宅第;有权势的人,心中只关注权势……他们拥有某项事物的同时,也失去了除此之外的所有事物。”

这时,太阳落山,月亮从东方升起,山中炊烟袅袅,小和尚望着山水云月,终于舒心地笑了。

人们常常为名誉、钱财等身外之物奔波劳碌,殊不知,身外的堆积越多,离生活最本真的清静就越远。心浮气躁、患得患失之间,人很难得到沉静与安宁。与其让浮躁影响我们正常的思维,不如放开胸怀,静下心来,默享生活的原味。

宁静可以沉淀出生活中许多纷杂的浮躁,过滤出浅薄粗浮等人性的杂质,可以避免许多鲁莽、无聊、荒谬的事情发生。安之若素,沉默从容,往往要比气急败坏、声嘶力竭更显涵养和理智。那如何在纷扰的人间获得宁静呢?我们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不轻易起心动念。这或许是达到“心静则万物莫不自得”境界的最佳途径。有些时候,人真的不必太急功近利,当感到心中杂念甚多时,不如将呼吸调匀、将心跳放缓,单纯地沉浸在身体的自然运动中,慢慢放松。

2.观想。所谓观想,就是找一个目标物,这个目标物可以是任何有形的物体,将它放在眼前观看,然后将脑中的想法集中在眼前的物体上,控制自己不去想其他的事。安心听一听自己身边正在发生的一切,安然领略周围的每一处风景,经常训练观想,让心灵入定,能有效去除杂念。

3.平衡负面情绪。一个人快乐时,内心往往很平静,狂风暴雨的声音,也可以当成美妙的音乐来享受;但若是在痛苦烦恼时面对暴风雨,就很可能心生焦躁和恐惧。因此,去除烦恼,才能让心沉淀下来。

此心常在静处,谁能差遣?拥有一颗宁静的心,才能平静看待世间的得失,才能从容地面对自己的生活。太多不切实际的杂念,是我们登上人生顶峰的最大阻碍。如果能够让心沉下来,不因外界的干扰而动念,我们就有可能更接近成功,生活的本真快乐也能在沉静中自然显现。

种一颗清净心,得满地自在果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卒静,不觉鸟声喧。

?——唐·王勃《春庄》

人若静了,不是听鸟鸣越发清晰吗?怎会“不觉鸟声喧”呢?其实,这个“静”,不仅是周身安静,还是内心清净,因为清净,没有丝毫多余的念想,所以即使听到了鸟鸣,也不会觉得喧哗,只有一种与万物共鸣的完满和喜悦。

人在任何时代都需要一颗清净、安稳的自心,无垢无染、无贪无嗔、无痴无恼、无怨无忧、无系无缚。不惧怕外来的压力,不夸耀内在的修养;不贪著丰厚的身外之财,不渴求多余的内在欲望。这一颗清净之心,使我们在任何境况、任何际遇里都能停下来,冷静地看到纷乱复杂背后的症结,摈弃烦恼和迷惘背后的虚妄。同时,不错过身边盛开的一切,“止暗昧之沉沦,登菩提之逍遥”。

就让我们随着佛陀一起去看看这一颗清净之心的妙用吧。

佛陀带领阿难及众多弟子周游列国时,一日,朝着一座城市前进。而那城主早已耳闻佛陀的事迹,并担心佛陀到城里后,所有的人民都皈依了佛,将来自己就无法受人敬重了,想到这里,城主心里不免担忧,于是下令:“若有人敢供养佛陀,就要交五百钱税金。”

佛陀进城后,就带着阿难去托钵,城里的居民因担心交沉重的税金而不敢出来供养佛陀。当佛陀托着空钵要出城时,一位老佣人正端着一碗腐烂的食物出门,准备将之丢弃,然而,当她看到佛陀庄严的姿态、大放光明的金身及眉宇间散发的慈悲与安详时,心里非常感动。待她仔细一瞧,却发现佛陀的钵里空无一物。此时,老佣人心想:“如此相好庄严的人,吃的一定不是一般的食物。而他现在却委身在此托钵行化,这正是他的大慈悲啊!”

顿时,这位老佣人忘却了城主的警告,心里只有对佛陀景仰的清净之心。她想要供养佛陀一些美味佳肴,却因一贫如洗而无法如愿,心中既难过又惭愧,只好告诉佛陀说:“我实在很想设斋供养您,我却什么也没有,有的只是剩手上这碗粗糙的食物,若佛陀您不嫌弃,就请收下吧!”佛陀看出了她的虔敬以及供养的那份清净心,就毫不犹豫地收下了她供养的食物。

就在此刻,佛陀微笑着,并放出五色光芒,照遍天地,不久,再从眉间收回这道光芒。佛陀是已经开悟的圣者,其一言一行皆有深刻的含义,是不会无故而笑、无故而说的,而佛陀方才的举动令阿难不解。于是,他便恭敬地请示佛陀,是何因缘而微笑呢?

佛陀问阿难:“你可看见刚才老佣人满怀信心布施的情形?”

阿难回答:“看见了!”

佛陀接着说:“这位老佣人因为刚才的布施,往后的十五劫中,她将会到天上享福,不堕入恶道中。之后,她会投生为男子,并且出家修行,成为辟支佛,证到无上涅槃,受大快乐。”

人们也许会产生疑问:为何布施之心,也算是清净之心呢?还能得到如此报偿?其实,很多人对“清净之心”都有所误解,“清净”,远远不止一般意义上的心静,“真如本性,寂静常然,梦中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的寂静空灵当然是清净之心的妙趣之一,但它更多的是内心一种纯粹、自然的状态。毫无挂碍地产生念想要比止息一切念想更接近“清净”的真义。佛陀所教导我们的修习、领悟,从来就不是死寂的枯木寒岩,而是自在无碍的活泼生命!自然而然的布施是清净,不畏惩罚的勇敢是清净,甚至无缘由的喜欢都是清净。而每一颗清净心,都会结满地自在果。

佛陀证悟前曾遇到一个放牛的牧童,牧童看到佛陀庄严安详地行走的样子,顿时心生好感,喜欢上了他。有时候就是这样,我们看到某个人,会非常喜欢他,甚至不知道为什么。小牧童想说点儿什么,又很害羞,上前三、四次,才说:“先生,我很喜欢您。”佛陀安详地注视着他,说:“我也喜欢你。”牧童受到鼓励很开心:“我真想送点东西给您,可实在没什么可送的。”佛陀微笑着回答:“你有我需要的东西。你有刚割下来的很好的青草,如果你愿意,可以给我一捧。”能给佛陀点儿什么东西,牧童十分开心。佛陀接过青草,谢过了他,当晚即坐在那捧青草上,开始了证悟最后阶段的修行。

佛陀正是因为毫不掩饰自心的真挚情感,也不冷漠地拂去牧童的喜欢和布施心,才能真正地修成清净之心,通透人间疾苦、人世百态的真谛,证得无上妙义。而我们的心,也只有如佛陀一样自然、真挚地去想、去爱、去感受、去表达,才能修成一泉活水,因流淌而永远清澈、洁净。这才是佛陀许给我们的、在人间的真清净、大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