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导弹的威力有多大
11078400000009

第9章 精准打击——巡航导弹(3)

2010年5月26日,美国空军试射了一枚“乘波器”X—51A型高超音速巡航导弹,导弹以最高速度飞行了200多秒之后坠入太平洋,其最高速度达到6马赫。在美军对同类高超音速导弹的测试中,以最高速度飞行200多秒是最长的一次。美国有一处总部设在俄亥俄州的空军实验室,这是一个超音速导弹的研制单位,这里曾对x.43型高超音速导弹进行过测试,但x—43以最高速度飞行的最长时间只有12秒。按法新社的描述,当天,在加利福尼亚洲爱德华兹空军基地,这枚x—51A型巡航导弹悬挂在B—52轰炸机的机翼下起飞,飞行到1.4万米高空后被弹射。弹射之后,导弹依靠一套固态燃料火箭推进器提供动力,当速度达到4.8马赫、高度达到3万米后,导弹与推进器分离,并凭借导弹自身的推进器继续加速飞行。根据地面的测控数据显示,导弹的最高速度达到6马赫后,在保持最高速度飞行200多秒后,坠入了太平洋。

2001年,美国政府推出了国家航空航天倡议,这个倡议分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阶段规划了高超声速技术的发展,超音速巡航导弹的项目就缘起于此。按照美军的设想,高超音速巡航导弹会大大提升美军的打击能力,能够在1小时之内击落全球范围内所有类型的传统武器目标。但是,高超音速巡航导弹的设计还有许多难点,它的气体动力设计和一般亚音速导弹的差别很大。高超音速状态下的导弹,其头部的气流将会对弹身产生巨大压力,其尾部将会形成真空,这就对导弹的动力装置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从现有的资料来看,导弹在高超音速的状态下飞行时,弹体的温度可能会超过摄氏2400度,这成为了导弹设计和材料的严重阻碍。这次试飞成功的x—5lA即是高超音速巡航导弹的原型,它采用的是超音速冲压发动机,该发动机被认为是继螺旋桨和喷气推进之后的“第三次动力革命”。

三、俄罗斯Kh—555巡航导弹

Kh—555巡航导弹,又称“肯特一C”,是在Kh—55(北约称之为AS—15“肯特”)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低可探测性战略空射巡航导弹,是俄罗斯最新的巡航导弹。

Kh—555N在威力、射程以及打击精度等方面的性能都完全超越了美国“战斧”巡航导弹,但是,目前俄军能携带Kh—555导弹的飞机屈指可数。俄军将要从新西伯利亚制造厂获得苏—32F’N前线歼击轰炸机,这架飞机上也要部署Kh—555导弹,但是其单机挂载量不会超过3枚,而在美军的各个军种却是遍布“战斧”巡航导弹的,这种大相径庭的布置极大地限制了Kh—555导弹威力的发挥。

由于Kh—555型巡航导弹的大批量生产,俄罗斯“三位一体”的核反击体系得到了有效加强。另外,据俄罗斯《莫斯科时报》报道,俄罗斯国防部长伊万诺夫在国防部会议上曾说,俄罗斯不会单纯追求核武器的数量,而是去追求核武器的“质量、有效性和轨道不可预测性”。在俄罗斯,核武器是不少的,其中最先进的“尤里·多尔戈鲁基”号与“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号攻击核潜艇已经装备部队,并且都装备了“圆锤”战略导弹。2008年,机动式“白杨一M”型导弹也装备部队,更多的Kh—555型巡航导弹也即将服役,这大大加强了俄罗斯“三位一体”的核反击力量。

俄罗斯Kh—555导弹运用了原本为Kh—101导弹开发的部分隐身技术,由俄第二中央科学研究院与彩虹设计局共同完成。基于技术上的差距(主要是制造工艺方面)以及资金上的困难等因素,俄罗斯在Kh—101导弹上采用了与美国同类导弹不同的隐身技术,包括使用雷达吸波涂层和吸波材料,采用有频率选择性的材料对弹上雷达进行屏蔽,以及使用离散的等离子场对弹上雷达进行隐身等。据计算,采用上述隐身措施后,Kh—10l导弹的雷达反射截面面积减少为原来的十四分之一。当然,Kh—555导弹只使用了部分技术,其隐身效果达不到Kh—101的水平。

Kh—555导弹主要携带常规装药战斗部,重约360千克,可选用子母弹头,当然也可携带1枚20万吨TNT当量的核弹头。制导系统采用了为Kh—10l导弹开发的相关技术,采用惯性制导系统,并由卫星导航系统支持中段制导,使用一套图像匹配制导系统实施精确末段攻击。俄罗斯空军目前现役的图—95MS和图—160轰炸机稍加改装后均可携带Kh—555,这两种轰炸机经空中加油后均可抵达全球任意地点实施精确打击任务。俄宣称这种导弹的制导系统能够突破世界上任何先进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和防空系统。

四、德国“金牛座”战术巡航导弹

2007年年底,西班牙得到了德国TSG公司交付的两枚“金牛座”战术巡航导弹。这是德国首次出口该导弹系统,具有里程碑意义。目前,北约以及西方国家通用型巡航导弹的主要市场都被美国的“战斧”巡航导弹系列所占领,此外,其最新型AGM—158“联合防区外空地导弹”也将在不久之后进入这一领域;通过与印度联合研制“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俄罗斯正在积极地争夺中小国家市场。“金牛座”的加入,标志着欧洲自主防务踏出了重要的一步,同时,这也为巡航导弹的全球化加入了新的竞争因素。

“金牛座”的关键性能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射程远。“金牛座”的标准射程是350千米,有效射程可达400千米,在现役战术巡航导弹中,这是属于远程的。执行战略任务一般使用的都是射程超过600千米的巡航导弹。二是精确制导。“金牛座”导弹的中段制导方式同时采用的是全球定位系统/惯性导航系统(GPS/INS)和地形导航系统三种导航方式。这种方式比较独特,即使在GPs导航系统受到干扰时,“金牛座”也可根据其他两种导航系统的引导,飞到指定的目标区域,并根据地形的匹配制导,在低空自动规避敌方的拦截并准确命中目标。三是通用性好。从军事角度而言,巡航导弹的系列化发展意味着巡航导弹将拥有战力通用性好、后勤维护简便、快速部署等优势。目前,“金牛座”包括两种型号,即350A和1350t。350t是减少燃油、降低重量的改进型,发射重量约为1240千克;350A的战斗部改用子弹药,目前准备采用的子弹药有MIJSJAS、STAB0和SMArt—SEAD。MuSJAS子弹药用于打击轻装甲目标,因为它爆炸后能产生破片;STAB0是一种反跑道子弹药,采用的是串联高爆战斗部;SMArt—SEAD能扫描约2万平方米的区域,还能利用“爆炸成型弹丸”攻击目标。

2006年年初,在曼谷举办的“防务—2005”国际武器展览会上,印度展出的俄印联合研制的新型“布拉莫斯”反舰巡航导弹引起了各国军火商的兴趣。

“布拉莫斯”巡航导弹由俄印两国共同研制,俄罗斯称之为PJ—10导弹。为了研制“布拉莫斯”巡航导弹,俄印专门成立了“布拉莫斯公司”。根据协议,两国将共同研制、生产和销售这种超音速巡航导弹。

“布拉莫斯”有以下特点:

速度快。与其他国家同类导弹相比,“布拉莫斯”巡航导弹在速度上拥有2倍的优势、射程上有1.5倍的优势、反应时间有2~3倍的优势。

隐形能力强。该型导弹采用梭镖式气动布局,导弹表层涂抹有印度自行研制的雷达吸波涂料,可在最大程度上躲避警戒雷达的搜索探测,降低了被提前发现的可能性。它能携带250千克常规弹头,可在10~14000米高度内攻击各种目标。从目前世界军事技术来看,要拦截体积如此小、速度如此快的巡航导弹绝非易事。即使美国正在研制中的导弹防御系统也对其奈何不得。

精确性高。据称“布拉莫斯”导弹在已经进行的6次试验中,全部击中目标。如今,它已完全实现了从舰艇、潜艇、飞机乃至地面车辆上发射的“全方位作战”的设计意图。

军迷小知识

“金牛座”导弹是由德国“金牛座”系统公司开发的远程动能侵彻和毁伤导弹(KEPD)。它于213世纪80年代在分配武器系统(DWS24)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瑞典萨伯公司把这个系统发展成DWS39并用于“鹰狮”战斗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