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道德修养综合手册:感悟篇
11030700000024

第24章 青春的万花筒(3)

在那份计划书里,小张将自己想做的事情列了一份清单,共有49个愿望。他将这当作有限生命中要攻克的目标来完成,也算是离开这个世界前的任务。如到西藏探险,读完巴尔扎克的全部著作,写一本关于对生命进行思考的书……在结尾,他充满深情地对小王写道:只有现在,我才知道生命对我而言是多么宝贵!我的时间不多了,我打算利用有限的时间实现这49个愿望,也就是我剩余时间的49个目标。你是幸运的,一定能比我实现更多的梦想,我羡慕你,朋友,我祝福你,朋友。

很快,小张辞掉了工作,他一边旅行一边写下自己对人生的思考。不久,他就在全国几家知名报纸上开辟了个人专栏。过了两年,他考上了一所著名大学的作家班。而且,他已经出了两三本散文集和诗选,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还被几个国家邀请去讲学和交流。

在一次电视专访节目中,小王看见了神采奕奕的小张,他异常惊讶,于是就拨通了热线电话,询问他的病情。小张笑道,后来重新检查,发现这病是误诊,不过,我要感谢这次误诊,是它给了我生命的启示,去做想做的事情,不要耗费大好时光。现在,我才体味到什么是真正的生命,我应该如何把握自己的人生。你呢,生活得挺好的吧!

小王在电话这端没有说话,后来轻轻地挂了电话。几年来,他依旧如故,当初在医院的约定,早就抛得无影无踪了。

故事中的小王和小张,起初是站在同一条理想起跑线上的,但是,他们却收获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很多时候,我们都是随着日子的流逝而匆匆走过一个又一个“今天”,很少去为自己规划,做自己真正的主人。从懵懂的孩子到花季的少年,我们对未来有过无数的遐想和期望,可是,有的人常常满足于“浅尝辄止”,坐在原地不动,使得美好的理想就像浮云一样,很快随风而去。而有的人却积极地付诸行动。于是,生命出现了质的差异:一些人的梦想结出了丰收的果实,一些人的梦想却在花蕾中凋零了。

有一个人茫然地靠在一块石头上,懒洋洋地晒着大阳。这时,从远处走来一个怪物。

“年轻人!你在做什么?”怪物问。

“我在这儿等待时机。”那个人回答。

“等待时机?哈哈!时机什么样,你知道吗?”怪物问。

“不知道。不过,听说时机是个很神奇的东西,它只要来到你身边,那么,你就会走运,或者当上了官,或者发了财,或者娶了漂亮老婆,或者……反正,美极了。”

“嗨!你连时机什么样都不知道,还等时机?还是跟着我走吧,我带着你去做几件于你有益的事吧!”怪物说着就要来拉那个人。

“去去去!少来添乱!我才不跟你走呢!”那个人不耐烦地说。

怪物叹息着离去。

一会儿,一位长髯老人来到那个人面前问道:“你为什么不抓住怪物?”

“抓住它?它是什么东西?”那个人问。

“它就是时机呀!”

“天哪!我把它放走了!”那个人后悔不已,急忙站起身呼喊时机,希望它能返回来。

“别喊了,”长髯老人说,“我告诉你关于时机的秘密吧。它是一个不可捉摸的家伙。你专心等它时,它可能迟迟不来,你不留心时,它可能就来到你面前;见不着它时,你时时想它,见着了它时,你又认不出它;如果当它从你面前走过时你抓不住它,那么它将永不回头,使你永远错过它!”

“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如果整天沉浸在对未来的美好设想中而没有付诸行动的努力,那么,即使机遇降临身边,人们也察觉不到,而只会在无限的期待中蹉跎光阴,一事无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对于中学生来说,理想再美好,如果不踏踏实实从平时做起,这种理想就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路在何方?路在脚下”。不要等待,不要观望,正如作家萧伯纳所说的,“在这个世界上,取得成功的人,是那些努力寻找他们所想要的机会的人,如果找不到,他们就自己去创造。”从现在开始,让我们迈着坚定的步伐,去实现心中的理想。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原名陶文浚。青年时期因崇拜理学家王阳明的“知是行之始”,便改名“陶知行”;随着生活实践的磨炼,他认为行动、实践才是第一位的,正确的知行关系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他认为,什么行什么不行,什么好什么不好,光纸上谈兵不行,只有干起来才能真正知道,所以他后来改名为“陶行知”。

青春年少。我们开始描绘人生的蓝图。我们面临着许多选择,向左还是向右,向前还是向后?

我是乌鲁木齐一位初三的学生,再过一学期就初中毕业了。这一学期的努力,也许就决定了我的人生。站在人生的岔道口上,我很迷茫,也许这是许多中学生都有的情况吧。老师同学们说我学习好,应争取考高中上大学。其实我倒挺想考职高,那样既可以学到技术,又可以早些进入社会,减轻家里的负担。另外,我还想参军,成为一名军人是我从小的梦想。哎,我该怎么选择啊?

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在面临人生选择的时候,我们要参考父母、老师和周围同学的意见和建议,因为他们是最了解、最关心我们的人。他们的忠告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让我们少走弯路。但是人生的路最终还是要靠自己走,我们应该对人生有一个明确的规划。我们要向自己发问:“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有了人生目标,就需要将大目标变成具体的短期目标,可以是一个月的计划,也可以是一个学期、一年的计划。计划使我们明确:在规定的时间内达成哪些目标。之后,马上就应该行动,这是非常艰难而重要的一步,否则,目标也只能停留在梦想阶段。同时,人生目标的确定往往要受社会环境和条件的制约。因此,在实践中,我们还需要不断地修改和更新自己的人生发展目标。

小龙大学本科学的是工科课程,成绩一直十分优异。但是他自小的梦想一直是当教育家,于是考研究生时他毅然选择了国内最好的大学的教育专业。但因为种种原因,小龙连续几年都落榜了,面对残酷的现实,他情绪低落,不知何去何从。后来在朋友的劝说下,小龙决定发挥自己本科的特长,去从事城市规划工作。几年过去了,他工作业绩斐然,小龙从自己的工作中再次找回了信心和成就感。这时,他才明白,根据现实情况调整自己的理想,从实际出发,而不是在一棵树上吊死,也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求短,智者难为谋。生木贵适用,慎勿多苛求。”每个人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追求,在规划人生时,我们要找准适合自己的位置。诗人道格拉斯·玛拉赫写过这样一首诗,“如果你不能成为一棵大树,那就当丛小灌木;如果你不能成为一丛小灌木,那就当一片小草地;如果你不能是一只麝香鹿,那就当尾小鲈鱼——但要当湖里最活跃的小鲈鱼……如果你不能成为大道,那就当一条小路;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就当一颗星星。”不管将来我们选择怎样的人生道路,都要无愧于自己,无愧于父母,无愧于社会,活出生命的精彩。

生命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一阶段,都有许多的事情需要我们去完成。而人的生命和精力是有限的,我们只能选择最适合发挥自己长处的事情。

有个鲁国人擅长编草鞋,他妻子擅长织白绢。他想迁到越国去。友人对他说:“你到越国去,一定会贫穷的。”“为什么?”“草鞋,是用来穿着走路的,但越国人习惯于赤足走路;白绢,是用来做帽子的,但越国人习惯于披头散发。凭着你的长处,到用不到你的地方去,这样,要使自己不贫穷,难道可能吗?”

一个人要发挥专长,走向成功,就必须适合社会环境的需要。如果脱离社会的需要,其专长也就失去了价值。

确立崇高的理想,我们需要了解自己想要什么,也要了解所处的时代和所生活的社会为我们创造了怎样的条件,需要我们做些什么。人的理想总是与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有相通之处,个人的理想应与社会的理想合拍。解放时期,无数的先烈以“血溅轩辕”的大无畏精神,换来了和平与安宁;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无数的劳动者以“鞠躬尽瘁”的拼搏奉献,换来了繁荣与兴盛。我们不只是父母心中的希望,更是跨世纪的一代,是未来社会的主人。我们肩负着建设国家、实现现代化、维护世界和平的历史重任,因此,我们要立足现实,完善自我,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艰苦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完美统一。

五、坚定的信念

信念是人们评价自己行为是非善恶的一种内心精神力量,是个人行为的内在动机。它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是一种综合稳定和持久的心理品质;它对人们进行行为选择、自我评价和意志调节都具有重要作用。凭借坚定的信念,人们可以百折不挠地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纽约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罗杰·罗尔斯在他的就职演说中说,“信念值多少钱,信念是不值钱的,它有时是一个善意的欺骗,然而你一旦坚持下去,它就会迅速升值。在这个世界上,信念这种东西任何人都可以免费获得。所有成功者最初都是从一个小小的信念开始的。信念是所有奇迹的萌发点。”没有信念的人,总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这个干不好,那个也干不好;总觉得自己不如他人。拥有信念的人,能在实现理想的进程中冲破阻力,克服困难,最终实现目标。

生命就像汹涌澎湃的大海,难免会有起伏沉落。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和不幸。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也许有人会说:“算了吧,简直是异想天开,痴人说梦”。有人认为自己是“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其实,大多时候,我们只是缺少喊出“我行,我能行!”的勇气,缺乏人生的信念。

300多年以前,一艘贩运黑奴的帆船在横渡海洋时,触礁沉没,船上的8名水手和100多名黑奴,全被抛进无情的大海里。最后,有一名苏格兰水手,靠着顽强的毅力,漂流100多海里,游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这个水手就是名著《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鲁滨逊原型,28年后,鲁滨逊被路过的另一艘帆船带到了陆地上。

当人们问及鲁滨逊何以能生还时,他说,“当时我看到眼前不远的地方有一根稻草,因此,我就继续向前游,企图抓住那根稻草。也许前方什么都没有,但正是凭借着这样的信念,我最终才游到了那个小岛。”

这就是信念的力量!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使我们倒下,只要我们的信念还在。保尔·柯察金之所以能够成为苏维埃的英雄,全世界青年人的榜样,不正是由于他有了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吗?正是怀着共产主义的信念,革命先烈们活得精神饱满,斗志昂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可歌可泣的精彩篇章。

新东方学校副校长徐小平在《图穷对话录》中说,“人类为信念而活”。信念能让一个人的生命创造出奇迹。身处逆境,它能帮助我们扬起前进的风帆;遭遇不幸,它能使我们鼓起生活的勇气。没有信念,青春会变得乏力,人生会失去动力,生命之树就会枯萎,事业之花就会凋零,理想之星就会陨落,幸福之泉就会干涸。

许多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需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不断地努力。当一个梦想需要几代,甚至几十代人付出艰辛的劳动,朝着确定的目标锲而不舍地做下去时,人们坚守的信念就会升华为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信仰。

信仰,是人们对某种学说、主义、理论、思想或宗教、或某个个人的极度信赖和崇拜的精神表现,是人的高级精神活动之一。人有了科学的信仰,就有了精神寄托,就有了行动指南,就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就能在生活道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1927年4月6日,反动军阀在特务的配合下,逮捕了李大钊。敌人秘密审讯,施用各种酷刑。但李大钊每次从昏迷中醒来,总是这句话:我李大钊是共产党,别的一概不知道。军阀张作霖派心腹杨玉霆劝降。李大钊更是斩钉截铁地说:“头可断,血可流,决不出卖灵魂!”

1927年4月28日,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李大钊英勇就义。临刑前,他从容不迫,大义凛然,在绞刑架下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说:“不能因为你们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我相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得到最后的胜利。”

在共产主义信仰的感召下,多少仁人志士为了人类的幸福前赴后继,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今天,我们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国防、外交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中学生应该树立崇高的理想,让信仰的种子在我们年轻的心中萌芽,长成参天大树,支撑起我们的整个精神家园。

生活因为寻觅才有希望,世界因为期待才有意义,人生因为挑战才有价值。21世纪是充满了机遇和挑战的新世纪,未来的大门在向我们敞开,未来的世界等待我们去规划。心中怀着坚定的信念与信仰,沿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光明大道,让我们走向未来,走向一生的追求,让青春无悔,让梦想成真。

六、真正的财富

科学的金钱观,体现在通过正当的方式获取金钱,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不能超出法律和道德所允许的范围。只有通过合乎法律和道德的劳动,洒播辛勤汗水,发挥聪明才智,我们才能真正获得财富。事实上,金钱无所谓好坏,关键要看你的财富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得到的。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商品意识深入人心,不少人为了发财致富,不择手段,不惜违法犯罪,甚至危害到人们的健康与生命。

从2003年开始,安徽阜阳农村陆续有100多名婴儿因为食用了劣质奶粉而患上怪病。这些本来健康出生的孩子,在喂养期间,开始变得四肢短小,身体瘦弱,尤其是婴儿的脑袋显得偏大。当地人称这些孩子为大头娃娃。仅阜阳市人民医院就已经有10名婴儿因为这种怪病而夭折。据相关部门调查,这些婴儿是因为喂养了不合格的奶粉而生病,这种奶粉毫无营养。这些劣质奶粉进价只需4~5元,零售时则以10元的价钱卖出,批发价也在8.5元以上,比经营正规奶粉的利润高多了。而这些受害的婴儿,即便是死里逃生的孩子,在病愈后无论体质还是智力,都与正常的孩子相差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