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事要有心计全集
11027300000005

第5章 先下手为强,决不优柔寡断(1)

优柔寡断是心灵的腐蚀剂!

如果留心观察一下那些优秀的人,我们会发现他们做事,大多多谋善决,雷厉风行,从不拖泥带水。这样的人工于“心计”,懂得做事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所以,他们勇往直前,想得到做得到,从不落人之后,也只有这样做事的人才能真正的成功。

1.抢先一步,先下手为强

这个世界上永恒的只有时间,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竞争的实质就时间的竞争。如果你能抢先一步那么你就是强者了。

2002年9月底,正在联邦德国考察的天津市技术改造办公室的同志从一位来访的德国朋友那里得知,有家“能达普”摩托车厂倒闭了。我方立即向该厂表示:我们准备买下这个厂,但需回国后研究确定,一周之内,必有回言。与此同时,印度、伊朗等几个国家的商人也准备购买该厂。

回国后,天津市政府领导拍板决定全部购买“能达普”厂的设备和技术,并立即通知德方。随即组成专家团,准备赴德进行全面技术考察,商谈购买事宜。就在这时,联系人从联邦德国发来急电:伊朗人抢先一步,已签署了购买“能达普”的合同,合同上规定付款期限为10月24日,如果24日下午3时,伊朗汇款不到,合同便告失效。

事情有点猝不及防。天津市领导分析了整个情况后认为,国际贸易竞争中也存在偶然因素,虽然伊朗商人在签定合同方面抢先,但能否付款尚属悬案。如果伊朗方面逾期付款,我方还有争取主动的机会。10月22日上午10时,天津市作出决定,立即派团出国,从伊朗人手中抢回这条生产线。代表团用了11个小时办完了要办15天的出国手续,10月23日,飞到了慕尼黑。他们立即与德方联系。10月24日下午3时,当打听到伊朗方面款项尚未到的消息时,中国代表成员立即奔赴“能达普”摩托车厂。中国人的突然出现,德方人员甚感吃惊。慕尼黑市债权委员会主管倒闭企业事务的米勒先生面带笑容地接待了中国代表团。他说:“伊朗商人因来不及筹款已提出延期合同的要求。如果你们要购买,请现在就谈判签订合同。”原来,债权委员会已规定,“能达普”的财产必须于10月30日前出售完毕,以保证债权人的利益。如果逾期,将被迫拍卖,就是把全部固定资产拆散零卖,不仅使厂方蒙受巨大经济损失,而且使这个有67年历史的、生产名牌产品的厂化为乌有。我方意识到对方急于出卖的迫切心理,但又不能干闭着眼睛买外国设备的蠢事。经过几个回合的交涉,终于达成了中国专家先进行全面技术考察后再谈判的协议。

25日早晨,中国专家来到“能达普”厂,对全厂的设备、机械性能、工艺流程进行全面考察,最终结论是:该厂设备先进,买下全部设备非常合算。25日下午2时整,合同谈判在中国专家驻地正式举行。经过紧张的讨价还价,在次日凌晨签订了合同。天津专家团以1600万马克(合500多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能达普”厂的2229台设备和全套技术软件。后来得知,这个价格比伊朗商人所要支付的价格低200万马克,比另一些竞争对手准备支付的价格低500万马克。

做事就是这样,如果你不下手,别人就会抢先一步,想把事情做好,就得多想点“心计”,先下手为强,把办事的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

2.优柔寡断是心灵的腐蚀剂

优柔寡断说白了其实是在浪费做事的机会,它会让你与成功擦肩而过。可以说优柔寡断是一种心灵腐蚀剂,它会一点点腐蚀掉你做事的决心和干劲,让你最终一事无成。

如果你是个有“心计”的人,请你不要追求尽善尽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只要不违背大原则,就可以决定取舍。

遇事优柔寡断,拿不定主意,这是做事之大忌。有人上街要买台彩色电视机,由于价钱较高,又都不是名牌,往往反复比较,反复动摇。结果跑了许多家商店,去了许多次,就是决定不下来。心理学家认为,人在做事时所表现的这种拿不定主意、优柔寡断的心理现象是意志薄弱的表现。

为什么有些人做事易反反复复、优柔寡断?这主要是因为:

(1)心理学认为,对问题的本质缺乏清晰的认识是使人做事拿不定主意,并产生心理冲突的原因。只要留心观察,就不难发现优柔寡断多发生在青年人身上,这是因为青年人涉世未深,对一些事物缺乏必要的知识和经验的缘故。

(2)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一旦遇到类似的情境,便产生消极的条件反射,躇踌不已。

(3)一般说来,优柔寡断者大都具有如下性格特征:缺乏自信,感情脆弱,易受暗示,在集体中随大流,过分小心谨慎等等。

(4)这种人从小就在倍受溺爱的家庭中长大,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现成生活,父母、兄弟姐妹是其拐杖。这种人一旦独自走上社会,做事易出现优柔寡断现象。

另一种情况是家庭从小管束太严,这种教育方式教出来的人只能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一旦情况发生变化,他们就担心不合要求,在动机上左右徘徊,拿不定主意。

怎样克服这种做事拿不定主意、优柔寡断的毛病呢?

(1)培养自信、自主、自强、自立的勇气和信心,培养自己性格、意志独立的良好品质。

(2)心理学认为,人的决策水平与其所具有的知识经验有很大的关系。一个人的知识经验越丰富,其决策水平就越高;反之则越低。这也就是俗话所说的“有胆有识,有识有胆”。

(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平时经常开动脑筋、勤学多思是关键时刻有主见的前提和基础。

(4)排除外界干扰和暗示,稳定情绪,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仔细分析,亦有助于培养果断的意志。

优柔寡断还会把你挤到没有机会的死水中。

其实,凡世间众人皆有犹豫,但并非所有情况都会在同时发生,它甚至根本就不会发生,因为犹豫是来自自己的想象,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便能将之克服。若能了解这些,接下来的就只有如何去克服问题。如果你能再达成下列几种心理建设,则剩下来的问题也将烟消云散。

每当面临一个新的机会,在斟酌得失之间,犹豫便会在你的内心里悄然出现,阻挠你致胜的决心。这虽然是每个人都有的心理变化,但若不趁早加以克服,便将慢慢累积扩大,当它爬满你的心,且进而侵蚀你的骨髓时,就难以救治。如果你正保持着维持现状的观念,即应早日医治,阻止病菌继续蔓延,并从而将残留在体内的病源完全根除,以免到头来后悔不已!

至少消除犹豫的方法,只有从正面迎击,别无他法。因为犹豫一旦被姑息,便会常留在你的身边,把机会从你身旁逼走。因此,为能获得机会,就必须先消除犹豫。完成这个步骤,接下来忙不完的工作会迎面而来,多得使你不得不从中选择机会,会让你没有时间去考虑害怕的问题。

请牢记,对自己绝不可放纵,你应正视自己的问题,从正面去尝试解决。譬如你害怕在大庭广众前发表意见,就应在大庭广众前与人交谈;如果你为了加薪问题想找上司谈判,但因心生胆怯,事情一拖再拖,一直无法获得解决。建议你不妨一鼓作气走到上司面前,开门见山地要求加薪,相信结果一定比你想象的还好。

如果你现在心里有尚未完成而需要完成的事,在你做事时就要用“心计”,一刻也不要拖延,赶快开始行动吧!

3.深谋善断,决不坐失良机

做事有“心计”的人,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办事果断,多谋且有魄力。

决策果断是一种优良品质,它甚至可以影响你的一生决定你的成败。

缺乏这种品质的人,做事没有“心计”,遇事优柔寡断,在做决定时,往往犹豫不决,而在做出决定之后,又不能坚决执行。缺乏迅速果敢和灵活应变能力的人,只能错失良机。

在《三国演义》一书中,关于诸葛亮果断多谋的故事,有很多描述。

西蜀的街亭被司马懿夺走之后,司马懿又率大军50万去夺取诸葛亮驻守的西城。当时城中只有2500名老弱残兵,这等于一座空城。面对强大的敌人,战也不能战,守也守不住,又不能逃跑。在这千钧一发的困境中,诸葛亮毫不犹豫地隐匿兵马,城门大开,令少数几个老兵装作平民百姓打扫街道。他自己登上城楼,面对城外而坐,弹琴,饮酒,怡然自得,一派永庆升平的景象。正是这场“空城计”,使司马懿仓惶逃走,诸葛亮扭转了战局,由败转胜。诸葛亮决策果断,堪称典范。

成就果断品质的因素有很多种:

第一,有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谋略与知识是密不可分的,只有知识广博才可能足智多谋。诸葛亮在未出茅庐之时,就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并根据当时的形势制定了东联孙吴,北拒曹魏,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对抗战略。可见他能果断地制定“空城计”的谋略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二,果断的前提是充分熟悉客观情况、认真研究和掌握交往对象的各种情况。曹操率领百万大军进犯江东孙权疆界,东吴朝野上下,主战主降者各执一词,孙权也犹豫不决。出使东吴的诸葛亮,详细分析了曹操的各种情况。诸葛亮认为,曹操号称百万之师,其实不过四五十万,而且降兵将多,军心不稳,没有战斗力。曹兵皆北方人,不服南方的气候、水土,不习水战,难以致胜。这样的分析,使孙权点头折服,接受了诸葛亮的东吴与西蜀联手抗曹的谋略。这从降到战的转变,正是通过全面分析和充分掌握作战方的情况而制定的。

诸葛亮设计“空城计”,也正是他经过深思熟虑后对司马懿心理状态的正确判断。正如诸葛亮后来所说:“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非吾行险,概因不得已而用之。”

第三,对较为复杂的交往活动,为了实现谋略,往往需要同时设想多种方案,以便于主体能选择最有利的交往方案。

第四,要把握时机,果断地做决定。俗语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交往的谋略要配合一定的机会,一定的谋略需要在特定时间和地点,在特定条件下才能成功,此外谋略也是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

做事果断不同于冒失或轻率,果断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充分估计客观情况之后迅速做出有效的决定;在条件不足,有时间等待时,积极准备;在情况发生变化时,又善于根据新情况,及时制定新的应对策略。

4.做事就要迅速准确地行动

一个能迅速而准确地作出判断的人,比那些犹豫不决、模棱两可之人的发展机会要多得多。

有些人最终无法成大事,并不是缺乏创立一番事业的能力,而是因为他们做事毫无“心计”,判断力差,并且不能把握时机。

目前,社会上最受欢迎的是那些有巨大创造力与非凡经营能力的人。惟有那些有独创性、肯研究问题、善经营管理、有准确判断力的人才能够成就伟大的事业。

一个能迅速而又准确地对事物作出判断的人,他比那些犹豫不决、模棱两可的的发展机会人多得多。所以,请尽快抛弃那些不良习性吧!它只会浪费你的精力。

一个希望能成大事的年青人,一定要有坚强的意志。在工作之前,必须要确信自己的主意,即使遇到任何困难与阻力,发生任何错误,也不可轻易放弃。我们处理事情时,应该事先仔细地分析考虑,对事情本身及其环境作一个正确的判断,然后再制定决策;而一旦付诸实施,就要全力以赴地去做。

判断力不准确和缺乏判断力的人通常很难决定真正开始做一件事,即使决定开始做了,也往往很难收场。他们的大部分精力和时间,都消耗在犹豫和迟疑当中,这种人即便具备其他获致成功的条件,也不会真正获得成功。

大凡成大事者须当机立断,把握时机。一旦对事情考察清楚,并制定了周密计划后,他们就不再犹豫、不再怀疑,而能勇敢果断地立刻去做。因此,他们对任何事情往往都能做到驾轻就熟,马到成功。

造船厂里有一种力量强大的机器,能把一些破烂的钢铁毫不费力地压成坚固的钢板。善于做大事的人就与这部机器一般,他们做事异常敏捷,只要他们决心去做,怎样复杂困难的问题到了他们手里都会迎刃而解。

如果一个人目标明确、胸有成竹,那么他绝不会把自己的计划拿来与人反复商议,除非他遇到了在见识、能力等各方面都高过他的人。一个头脑清晰、判断力很强的人,一定会有自己坚定的主张,他们决不会糊里糊涂,更不会投机取巧,他们也不会犹豫不前,也不会一遇挫折便赌气退出,只要作出决策、计划好的事情,他们一定会勇往直前。

英国当代著名军人基钦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位沉默寡言、态度严肃的军人勇猛如狮、出师必胜,他一旦制定好计划,确定了作战方案,就会集中心思运用他那惊人的才干,镇定指挥,他决不会再三心二意地去与人讨论、向人咨询。在著名的南非之战中,基钦纳率领他的驻军出发时,除了他的参谋长外谁也不知道要开赴哪里。他只下令,要预备一辆火车、一队卫士及一批士兵。此外,基钦纳声色不动、滴水不漏,更没有拍电报通知沿线各地。那么,他究竟要去哪里呢?士兵们也不知道。战争开始后,有一天早晨六点钟,他忽然神秘地出现在卡波城的一家旅馆里,他打开这家旅馆的旅客名单,发现几个本该在值夜班的军官的名字。他走进那些违反军纪的军官的房间,一言不发地递给他们一张纸条,上面签署了自己的命令:“今天上午十点,专车赴前线;下午四点,乘船返回伦敦。”基钦纳不听军官们的解释和辩白,更不听他们的求饶,只用这样一张小纸条,就给所有的军官下了一个警告,起到了杀一儆百的作用。

基钦纳将军有无比坚定的意志和异常镇静的态度,但他深知自己在战时所负有的重大使命。因此,他为人处世严谨而端正,公正无私,指挥部下时也从不偏袒,做任何事情非至成功决不罢手。从这些地方,就可以看出基钦纳将军的伟大魄力和远大抱负。

这位驰骋沙场、百战百胜的名将非常自信,做起事来专心致志,富有创意和魄力,也极富判断力,行动果断,为人机警,反应敏捷,每遇机会都能牢牢把握充分利用。他确是一个向往获得全面成功者的最好典范!

5.果断与冒险并肩同行

果断是有充分事实指导下的自信和冷静的思考,冒险是关键时刻的积极行动和勇于向前,二者缺一不可,并肩而行。

一个积极进取而做事有“心计”的人,就像有一种烈火似的热情,雷厉风行,许多人对此非常羡慕,以为他们在这方面得到了上天的恩赐。实际上,这不过是因为他们专注于一个目标敢于冒险的缘故。

鲁意·佐治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不是很了解鲁意·佐治的人,总会替他担心,恐怕他会从政治的悬崖上跌下来。他们觉得他的那种不顾一切的冒险热情会把他化为乌有,他的政途是一条踩着火焰奔走的路程。假如遇到一个大火星,他便会立刻被大火烧成灰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