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
1099100000086

第86章 关于《圣经语录》

在人类文明史上,圣经至少占据了两个世界之最:译本最多,发行量最大。据香港圣经公会提供的资料,截至20世纪末,圣经(或其部分卷籍)已被译成两千多种文字或方言,成书后平均每年都有新译本行世;其总发行量难以估算,在现当代每年达数千万册,有时逾亿册。由于拥有历代的无数读者,在西方,它的影响力早已渗透政治、法律、哲学、道德、伦理、史学、文学、美术、音乐等所有学科领域,乃至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难怪一位名叫F.麦克菲(F.McAfee)的学者发出惊叹:“假如所有的圣经都被销毁了,仅仅从各城市图书馆的书架上收集其他书中的圣经引言,就能把圣经的主要部分重新组合起来。”这种说法是切合实际的:倘若离开圣经,一部西方文化史会面目全非。

圣经影响后世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其丰富多彩的成语典故一再成为文学艺术家的创作素材。但丁、莎士比亚、弥尔顿、班扬、歌德、拜伦、雪莱、雨果、狄更斯、勃朗特姐妹、显克微支、王尔德、劳伦斯、卡夫卡、T.S.艾略特、乔伊斯、布尔加科夫、霍桑、麦尔维尔、马克·吐温、奥尼尔、叶芝、斯坦贝克、福克纳、马尔克斯等著名作家都曾借用圣经中的语言和典故,写出名垂史册的不朽之作。莎士比亚引用或化用圣经达一千余次,他在《哈姆雷特》中借男主人公之口盛赞人类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句名言便出自《旧约·创世记》中上帝创世造人的纪事。

托尔斯泰在《复活》的卷首用四段圣经引言暗示作品的主题:第一段,耶稣关于宽恕人要到“七十个七次”的教诲(《马太福音》18·21-22),引导读者宽恕罪孽深重但已改过自新的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第二段,耶稣有关“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的告诫(《马太福音》7·3),示意聂赫留朵夫的眼中确实有刺,而“你”,即本书的读者,却可能犯有如同梁木般巨大的过失。第三段,耶稣之言“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他”(《约翰福音》8·7),再次提醒读者:人皆有罪,须怀着“[严于律己]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之心对待犯过错误的聂赫留朵夫。第四段,耶稣关于“学生不能高过先生”的论述(《路加福音》6·40),示意在唯一的“先生”耶稣面前,聂赫留朵夫无论如何脱胎换骨,也依然是个“学生”。这四段引文使《复活》的主题在圣经的光照下大大深邃且显豁起来,使读者既能瞩目于聂赫留朵夫的灵魂再生,又能意识到他的精神复活之旅永无尽头。

19世纪上半叶《新旧约全书》译成中文,嗣后圣经中的语言和典故在中华大地也日益广泛地流传开来。中国现代名家鲁迅、茅盾、巴金、叶圣陶、曹禺、闻一多、郁达夫、许地山、郑振铎、冰心、戴望舒、陈梦家、徐志摩、林语堂、艾青等,都曾在自己的作品中娴熟地引述各类圣经话语。如郭沫若在其《创造十年续编》中提到“上帝要用洪水来洗涤人间的罪恶”;曹禺在《日出》[的题词]的题词中引用七条《旧约》及《新约》语录;陈梦家在《古先耶稣告诉人》中写道:

古先耶稣告诉人:你们要等待;

白天黑夜,说不定我将要重来;

在人间受些苦难,都不必悲伤,

天上为你们造了美丽的楼台。

用汉语白话诗歌的优美语句再现了圣经关于“耶稣再临”和“现世受苦来生享福”的观念。圣经中的格言谚语还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人们立身行事、为人处世的指南,一如J. C. 莱拉达(J. C. Rylaarsdam)论述圣经智慧文学名著《箴言》时所说:“从那些经商者、务农者、沦落底层的卑贱者,到国王、大臣,人人都能从其中得到教诲,找到他们随时随地应循的行动准则。父亲、母亲、丈夫、妻子、儿子、女儿、主人和仆人们都从书中明白了自己的职责。这些极佳的规则不仅关系到道德,还关系到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希伯来智者“激发了人们对智慧和美德的热爱”,使他们认识到“不义、失敬、淫荡、懒惰、轻率、酗酒,以及其他种种恶行的危害”。■

圣经语录为何能发挥如此重大的社会功能?根本原因需要从圣经本身寻找。矿工从荒山里能开采出矿石,是因为那山本来就埋藏着资源;读者阅读圣经时总能获益,是因为圣经本来就富含精华。圣经约略百余万言,规模算不上特别庞大,不仅不能与卷帙浩繁的佛经相比,甚至不能与后世一些学者的个人著作相比。但它却是当之无愧的博大精深之作,因为它是一个非凡民族的全部古典文化的浓缩。这个民族就是犹太民族,他们很早就因过于沉重的磨难而成熟起来,属于马克思所说的“早熟的儿童”。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盛赞古希腊艺术时谈到:有粗野的儿童,有早熟的儿童。古代民族中有许多是属于这一类的。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他们的艺术对我们所产生的魅力,同它在其中生长的那个不发达的社会阶段并不矛盾。它倒是这个社会阶段的结果,并且是因它在其中产生而且只能在其中产生的那些未成熟的社会条件永远不能复返这一点分不开的。■

相对于“正常的儿童”希腊人,古希腊时代的西方世界大都处于蒙昧状态,欧洲许多民族还属于远离文明的“粗野的儿童”。但犹太人却是“早熟的儿童”,因为他们人丁稀少,势单力薄,无力抵御四邻大国的轮番奴役,千余年间不得不始终在战乱中流离漂泊,这种悲剧命运使他们很早就对宇宙的奥秘形成深刻的感悟,在百般磨难中创建出自己的民族文化,凭借一种独特的宗教信念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生生不息,非但免遭异族的征服同化,反而为人类文明做出卓越的贡献。今天,形成圣经的时代固然一去不复返了,但由于圣经内容之宏富和意蕴之精深,读者仍能从其字里行间发掘对于为人行事有益的各种借鉴。

然而,由于种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多数中国读者对这部世界文化史上罕见的巨著还缺乏深入的了解。现在袁元和彭湃编出《圣经语录》,按“正义”、“仁慈”、“言行”、“善恶”、“智慧”、“友谊”、“亲情”分类,精选圣经中的智言睿语数百条附录于本书中,一并奉献给我国读书界,这实在是一项造福于民的文化工程。它能疏通一条渠道,使读者对圣经乃至深受圣经影响的西方文化形成更深入的了解和更全面的认识,进而从中获得有益的营养:或以圣经语词丰富我们的文化生活,或以其中蕴含的理性智慧启迪我们的言行举止。我深信,这对我国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将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梁 工

于古城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