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
10983200000049

第49章 汉代玉门关及其入西域路线之变迁(3)

东汉时期,玉门关入西域的路线,走向明显改变,究其原因,乃政治形势的变化所促成。《后汉书西域传》云:“自建武至于延光,西域三绝三通。”随着汉王朝内部政治斗争的起伏和国力的强弱,汉与匈奴在西域继续进行着时断时续的斗争。争夺的焦点,仍是对以车师前国为中心的吐鲁番盆地的控制,并扩大至以伊吾为中心的哈密盆地。早在西汉末,汉对西域控制的丧失,即由车师开始。平帝元始中(公元1~5年),车师后王姑句叛入匈奴。王莽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车师后国辅国侯狐兰支再“举国亡降匈奴”。不久,史陈良、终带等杀戊己校尉刁护,又叛降匈奴。自此,车师前、后国地尽失。王莽天凤三年(公元16年),焉耆诈降,袭杀五威将王骏,戊己校尉郭钦引兵而还,西域都护李崇退保龟兹。后数年死,“西域因绝”。经50余年后,东汉对西域的经营,自对伊吾的控制开始。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命将帅,北征匈奴,取伊吾卢地,置宜禾都尉以屯田,遂通西域”。“明年,始置都护、戊己校尉”。明帝死后,焉耆、龟兹趁机“攻没都护陈睦”,匈奴、车师则围攻戊己校尉。章帝建初元年(公元76年),“乃迎还戊己校尉,不复遣都护。二年,复罢屯田伊吾,匈奴因遣兵守伊吾地”。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大将军窦宪遗副校尉阎架“掩击伊吾,破之”。“三年,班超遂定西域,因以超为都护,居龟兹。复置戊己校尉,“居车师前部高昌壁,又置戊部候,居车师后部候城,相去五百里”。和帝死后,“西域背畔”。安帝永初元年(公元107年),“诏罢都护”。延光二年(公元123年),以班勇为西域长史,西屯柳中,“勇遂破平车师”。顺帝永建六年(公元131年),“帝以伊吾旧膏腴之地,傍近西域,匈奴资之,以为抄暴,复令开设屯田如永元时事,置伊吾司马一人”。此时,匈奴已日益衰落,残留于天山之北的势力,仍不时侵掠伊吾与车师后部。桓帝元嘉元年(公元151年),匈奴呼衍王攻伊吾屯城,不果。从此,汉与匈奴在车师、伊吾的争夺,再不见于史籍。综上所述,东汉以来,由于匈奴势力的日渐衰落,匈奴对西域、尤其对车师、伊吾的控制不断削弱,东汉王朝具备了重新选择进入西域道路的可能。

如前所述,西汉时期,玉门关经楼兰至渠犁的道路,沿途自然条件极为严酷。但是,库鲁克塔格山脉以北的地理环境,对中原人西域的交通,则相对较为有利。吐鲁番-哈密盆地为天山山间陷落盆地,北为博格达山和哈尔里克山,南为觉罗塔格山和噶顺戈壁,西为乌肯山,东为甘肃之北山山地。吐鲁番-哈密盆地,地形相连,中间仅以沙山相隔。由于盆地的特殊自然环境,使其成为历史上着名的产棉区和瓜果之乡。盆地内,沙丘和风蚀地貌仅有零散分布,旦多集中于盆地南侧,对于盆地内的交通,未造成难以克服的障碍,因而成为东汉以来中原前往西域较理想之通道。《后汉书西域传》云:“自敦煌西出玉门、阳关,涉鄯善,北通伊吾千余里,自伊吾北通车师前部高昌壁千二百里,自高昌壁北通后部金满城五百里。此其西域之门户也,故戊己校尉更互屯焉。伊吾地宜五谷、桑麻、蒲萄。其北又有柳中,皆膏腴之地,故汉常与匈奴争车师、伊吾,以制西域焉。”这段记载有两点错误:一、伊吾位于今哈密境,置屯田后,玉门关北通伊吾的路线,既可避三陇沙、白龙堆之险,道路又较直捷,绝无可能向西南至鄯善,再北经罗布淖尔北岸之白龙堆,越库鲁克塔格山脉,向东北至伊吾的道理。二、车师前部治交河域,戊己校尉治高昌壁,柳中在高昌壁东南,其位置均在伊吾之西,故伊吾至车师前部的道路应向西行。但是,这段记载尽管有上述错误,仍然真实地反映了东汉王朝对吐鲁番-哈密盆地战略位置的认识,记述了东汉玉门关至车师前、后部的道路。

关于这条道路,还可自窦固进击匈奴的行军找到线索。据《资治通鉴东汉明帝纪》,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命窦固、耿秉、耿忠等议击匈奴事。耿秉议曰:“当先击白山,得伊吾,破车师,通使乌孙诸国以断其右臂;伊吾亦有匈奴南呼衍一部,破此,复为折其左角,然后匈奴可击也。”又据《后汉书窦固传》、《后汉书耿秉传》,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窦固、耿忠“率酒泉、敦煌、张掖甲卒及卢水羌胡万二千骑出酒泉塞,至天山,击呼衍王”,“呼衍王走,追至蒲类海,留吏士屯伊吾卢地”。十七年(公元74年)夏,“复出玉门击西域”。耿秉“议先赴后王,以为并力根本,则前王自服”,“乃上马,引兵北入”。后王降,“其前王亦归命,遂定车师而还”。从窦固两次进击西域的路线看,大体是遵循耿秉的建议的。第一次出击,自酒泉塞西北出,经北山山地、哈尔里克山北,至巴里坤湖。返回时,经哈尔里克山口南至伊吾,于此留兵屯田,以作进军车师的前进基地,大军则南人玉门关。第二次出击,出玉门北至伊吾,折西北,经哈尔里克山与博格达山山口出天山,折西至务涂谷(今吉木萨尔南),然后南经博格达山山口至交河城,再东返伊吾而还。窦固东返的路线,即上述《后汉书西域传》所载的路线。

但《后汉书西域传》记载,东汉北道始自车师。《魏略西戎传》记载新道的路线,亦未北经伊吾。《隋书裴矩传》云发自敦煌,至于西海:凡为三道……其中道从高昌、焉耆、龟兹、疏勒,度葱岭,又径钹汗、苏对沙那国、康国、曹国、何国、大小安国、穆国,至波斯,达于西海。”仅隋代北道,即经由天山北路达于西海的道路,始北经伊吾至蒲类海。《元和郡县图志》云:“玉门故关,在(敦煌)县西北一百一十七里。谓之北道,西趣车师前庭及疏勒。此西域之门户也。”又,《周书异域传高昌国》云自敦煌向其国,多沙碛,道里不可准记,唯以人畜骸骨及驼马粪为验,又有魍魉怪异。故商旅来往,多取伊吾路云。”据此可证,自东汉至隋,由玉门关至车师前部(高昌)的道路,均多取捷径,向西北,经沙碛,至车师;而不取北经伊吾,再折西至车师的路线。《后汉书耿恭传》载,明帝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以谒者关宠为戊己校尉,“屯前王柳中城”。又,《后汉书班勇传》载,班勇曾向朝廷建议,“宜遣西域长史将五百人屯楼兰,西当焉耆、龟兹径路”。但由于西经故楼兰的西汉北道渐被堙废,东汉的路线改向西北,由玉门关经柳中至车师的新北道已经开辟,故班的建议终未被采纳,而于安帝延光二年(公元123年),以班勇为西域长史,“将兵五百人出屯柳中”。又,《元和郡县图志》云:“柳中县,当驿路,城极险固”。由此可知,经由柳中的新北道,为东汉时的主要交通干线。这条路线,早在西汉即已有人提出。《汉书西域传》云元始中,车师后王国有新道,出五船北,通玉门关,往来差近,戊己校尉徐普欲开以省道里半,避白龙堆之厄。”但由于当时尚不具备开辟此道的政治条件,故延至东汉始正式开通。

至于东汉北道的具体路线,据《魏略西戎传》的记载,“从玉门关西北出,经横坑,避三陇沙及龙堆,出五船北,到车师界戊已校尉所治高昌,转西与中道合龟兹”。故自小方盘城西出后,应经临要燧(111,1)20)、018(1),折向西北,渡疏勒河,经何黑咀井,折向北,经红柳井子,直向北,经东盐湖西,达噶顺戈壁(《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称“莫贺延碛”)南侧,沿碛南之突出山、龙头山,转西北至鄯善(即辟展),径兰干至髙昌。“横坑”“五船”今不可考。“横坑”,或即今哈密以南之东盐湖洼地。“五船”,徐松《汉书西域传补注》卷下云:“今小南路有小山五,长各半里许,顶上平而首尾截立,或谓之五船也。”此说不确。清代之小南路,乃哈密往西北,经头堡、二堡、三堡、一湾泉、七角井,折西南,经东、西盐池、七克腾木、鄯善至吐鲁番的道路。另有南路,由哈密经三堡,西南行,经四堡、五堡、十三间房,沿噶顺戈壁北缘,经鄯善、鲁克沁至吐鲁番。此两路均为《周书异域传》所称之“伊吾路”。东汉之北道既不经伊吾,其道当更偏南,故“五船”不当在小南路。按,“五船”乃对“雅丹”地貌之形象称呼。“雅丹”地貌在正当风口处,多作长条形分布,顶上平而四周截立,形象似船。故“五船”或指鄯善以南之风蚀沙丘地,唐称“大沙海”,宋称“大患鬼魅碛”,今称“库木塔格”者。玄奘、王延德均经由此砂碛以北抵高昌。东汉北道似亦绕道此沙碛之北。鄯善,清代名辟展,《魏书高昌传》称“白棘城”,《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称“白力城”,《王延德行记》称“宝庄”。《汉书西域传》和《魏略西戎传》所称“五船北”,或指同一地点。

据黄文弼《吐鲁番考古记》,于今吐鲁番盆地南部艾丁湖北岸,有一东西向古道,自鲁克沁东南之得格尔,经穷阿萨、乌盘土拉、毕占土拉、卜柯洛克土拉、阿萨土拉,至屋威梯木,转西南至托克逊。沿途有古时营堡遗留之土墩。“土拉”,即突厥语土墩之义。在卜柯洛克土拉旁有古渠,东西环绕,墩后有塘,距墩二、三里有古时田亩遗迹,疑为古时屯田之所。此东西行古道,或为汉唐以来通西域之大道。凡高昌往龟兹者,由得格尔西北行,经鲁克沁、洋海、高昌、交河城,转西南行,经布干土拉、大墩子、屋威梯木、托克逊、苏巴什、库米什、乌什塔拉、和硕、焉耆,出哈拉沟(唐代之铁门关位于此),经库尔勒、库尔楚气与西汉北道合,经野云沟、策大雅、轮台,至龟兹。若由得格尔径直经焉耆往龟兹者,则直西行,至屋威梯木,与交河至托克逊之大道汇合。唐时称“银山道”。此道在得格尔以东,似东南行,绕库木塔格南,于阿齐山附近折向东,与经由“五船北”的道路汇合。故此道较经“五船北”的道路更直捷。盖戈壁平野,歧路纷纭,行旅为取便捷,多任自选择。但上述两道多临风戈壁,地少水草,行旅艰难。故《北史西域传高昌国》云自敦煌向其国,多沙碛,茫然无有蹊径,欲往者寻其人畜骸骨而去。路中或闻歌哭声,行人寻之,多致亡朱,盖魑魅魍魉也。故商客往来,多取伊吾路。”“伊吾路”,如前所述,东汉即已开辟,唯未成为主要交通干线,且均南行至敦煌。自伊吾向东南至晋昌玉门关的道路,大约于北朝前后开辟。隋时玉门关东迁,故《隋书北狄传西突厥》云:“处罗大败,弃妻子,将左右数千骑东走。在路又被劫掠,遁于高昌,东保时罗漫山Q高昌王麴伯雅上状。帝遣裴矩将向氏亲要左右,驰至玉门关、晋昌城。”可知此时之玉门关巳东迁至晋昌县境。按,晋昌即今甘肃安西县苦峪城遗址,唐玉门关遗址位于今安西县双塔堡。

东汉南道与西汉无大变化。但此时,玉门关与阳关的道路,已各有特定走向,出玉门关者为北道,出阳关者为南道。

综上所述,可知《魏略西戎传》所载之新道,实为东汉之北道;中道实为西汉之北道。故黄文弼先生认为,《汉书西域传》所记人西域的道路,实为东汉的路线,此意见似有一定道理。但《魏略西戎传》所载入西域的三道,为魏晋时期的路线,由于疏勒河以北之政治形势发生变化,原绕道湾窑、哈拉齐之路线,巳无必要。故中道虽为西汉之:lC道,但于都护井至居卢訾仓段,走向已有改变。“都护井”似即榆树泉。由榆树泉西北行,渡疏勒河,经戈壁和风蚀台地群(亦即陈宗器先生所称之“迈赛群”),至库姆塔格沙漠北部突出部,与西汉北道合,然后至居卢訾仓。此道较西汉北道省一半路程。这条道路正是陈宗器先生当年所经的路线。

魏晋南道,为避三陇沙之险,移往库姆塔格沙漠以南。经实地调查,于今敦煌南之崔木土沟南,与汉南道分歧,经葫芦斯台、安南坝,沿河尔金山北麓,过红柳沟口,至米兰,转西南至若羌。这条道路即陶葆廉《辛卯侍行记》卷5所称之“汉南道”。因此道经婼羌北境,故《魏略西戎传》称“经婼羌转西”。自魏晋以来,为河西入南疆之捷径。唐代玄奘、岑参由南道至敦煌,均取道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