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汉民族发展史
10983100000009

第9章 支源——苗蛮、百越和戎狄(3)

戎、狄是中国三代典籍中对中原之西、之北各氏族、部落或部族的泛称。《墨子·节葬下》云:“尧北教乎北狄,舜西教乎七戎”。《礼记·王制》亦云:“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

何以称为“戎”、“狄”?

“戎”,《说文解字》曰:“兵也,从戈从甲”。盖“丆”即“甲”字,古代中原之西部的氏族、部落多被甲执戈,故段注:“引甲为戎狄之戎。”亦即俗称的“西戎”也。

“狄”,《说文解字》曰:“赤狄本犬种,狄之为言淫辟也,从犬亦省声。”因古代中原之北部的氏族、部落多以狩猎为生,用犬助猎,故俗称“北狄”也。又“狄”又称之为“翟”,此例甚多,如《国语·周语》中的“狄”和“狄后”,在《史记·周本纪》和《匈奴传》中均作“翟”和“翟后”。又如《国语·周语上》云:“我先王窋,用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翟之间,不敢怠业。”此所称之“翟”,明道本中作“狄”。

其实,戎、狄之称冠以方位,始见于西周,在此以前戎、狄是互通的,古本《竹忆纪年》即载:“周王季伐西落鬼戎,系十二翟王。”伐戎而称其王为翟。又《左传》庄公28年称重耳之母为“大戎狐姬”,而《左传》僖公5年又谓重耳母之国为“狄”。不仅如此,典籍中戎、狄还常常联用,如:“戎狄无亲而贪”;“戎狄荐居”;“戎狄高晋”;“戎狄是膺”;“戎狄之与邻”;“戎狄之道”;“戎狄叛之”;“戎狄豺狼”,等等,不胜枚举。

“戎”、“狄”之名始见于西周。西周以前,中原西部和北部的氏族、部落主要分为3磊集团,即玁狁、鬼方、姜方。

玁狁,见称于《诗经》、《小雅·出车》、《小雅·采微》、《小雅·六月》等篇中。据《史记·五帝本纪》和《匈奴传》所载,又称之为“荤粥”、“猃狁”、“山戎”、“獯鬻”等。

鬼方,《说文解字》谓“鬼”,“从人,象鬼头”。甲骨文即作此形。如“”。《竹书纪年》云:上武丁“三十二年,伐鬼方”;《易经·既济》亦云:“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鬼方又称为“方”、“方”、“媿氏”、“鬼方氏”、“鬼方蛮”等。

姜方,《说文解字》谓羌“从羊,西羌牧羊人也。”甲骨文称之为羌方,如《前曰》:“癸卯卜宾贞,叀甫呼命沚羌方?”又如《续》曰:“余其遗告医田册隳方、羌方、羞方、繐方,余其从医田戋四邦方?”古文字“羌”、“姜”二字互作,周时羌方逐称为“羌氏之戎”,或“姜戎”。

这样看来,“戎”、“狄”之称实为后出,系中原之人对其之他称。若论汉民族及华夏民族的起源,应从玁狁、鬼方、姜方谈起,但由于“戎”、“狄”之称自古已成为先秦时期中原之西部、北部之氏族、部落乃至少数民族的泛称,故本书仍从古俗。

二、从玁狁、鬼方、羌方到戎、狄

玁狁、鬼方、羌方是如何演变为戎、狄的呢?弄清他们之间的渊源关系,对于我们了解戎、狄的种类分布、及其与华夏民族,乃至与汉民族的族源关系都是有意义和作用的。

先年玁狁。王国维在《鬼方昆夷玁狁考》中认为,玁狁又称猃狁,在唐虞以上则曰熏育;古公亶父至周文王之时则称为昆夷、混夷、畎夷、犬夷等,春秋战国之时又被称为犬戎。此说甚是,基本上自远古唐虞至春秋战国,把从玁狁到犬戎的线索理清楚了。

除此以外,春秋时期之白狄也是玁狁的一支变种。此证有二:

其一,白狄与犬戎有渊源关系。《山海经·大荒北经》中云:“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在此姑且不论黄帝与犬戎之间的关系是否可靠,有价值的是这里交待了白犬与犬戎的关系,《说文解字》已云:“狄本犬种”,故白犬当为白狄,而犬戎是春秋之时玁狁的别称,可见白狄亦即玁狁之后也。还有,《左传》庄公28年载:“晋献公娶二女于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杜预注曰:“小戎,允姓之戎。”“戎姓之戎”即玁狁。所以晋国吕相在谈“绝秦论”时说:白狄“君之仇雠,而我之婚姻也”。又可见白狄即玁狁之后也。正因为白狄与玁狁有直接的渊源关系,所以《潜夫论·氏族篇》直截了当地说:“隗姓赤狄,姮姓白狄……汉有隗嚣、季孟、短,即犬戎氏。”

其二,白狄的活动范围正是玁狁的分布地区。《左传》成公十三年所记晋国吕相的“绝秦论”中说:“白狄及君同州”。指白狄与秦同处雍州。与此同时,白狄已渐东进,跨过黄河与晋边邑屈、蒲相邻,故《左传》僖公33年有“晋侯败狄于箕,欲缺获白狄子”。的记载。可见白狄在春秋时期的活动范围没有出今陕西、山西二省之北部,这正是西周玁狁健在的地区。

再看鬼方。西周之时,鬼方之称继续沿用,直到春秋以后才改称为赤狄。王国维在《鬼方昆夷玁狁考》中所言之钣方、隗国、怀姓九宗、隗姓赤钬、赤狄之演变关系,也为学术界称是。其分布之地,据《史记·匈奴传》所言:“晋文公攘戎狄于河西圁、洛之间。”据马长寿先生所考,圁水出汉上郡白土县(横山县)西,东流入黄河,今总称为无定河;洛水即今陕西的洛河。可见亦狄主要分布在晋国东南部,即今山西中东部地区。

最后看羌方。羌方的发展和演变较小,自商至周一直都称为羌方或羌,只是其中两支发展较快,对西周影响较大,一支是居关中涓水流域,与周人为邻的姜,一支是在今甘肃东部、陕西北部、宁夏以及内蒙河以南的地区的义渠国。其余的羌人,自春秋以后一般都称之为“戎”。因此,我们可以说春秋之时诸戎之主体就是包括义渠国在内的羌人。

弄清楚了玁狁、鬼方、羌方与戎狄之间的演变关系,下面我们就可以分述戎、狄的种类和分布了。

春秋之时,戎、狄种类甚多,《尔雅·释地》即有“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之称。

戎的种类和分布是:

1.陇以西的绵诸、绲戎、翟、豲四种。绵诸在今甘肃天水,绲戎在今陕西凤翔,翟在今甘肃临洮,豲在今甘肃陇西。

2.岐、梁山、泾、漆之北的义渠、大荔、乌氏、昫衍四种。义渠在今甘肃庆阳及泾川一带,大荔、乌氏在今甘肃平凉,昫衍在今宁夏宁武。

3.伊、洛之间的扬拒、泉皋两种,在今河南卢氏、嵩县、汝阳等地。

4.骊戎,在今陕西临潼一带。

5.茅戎、条戎、奔戎、犬戎4种,茅戎在今山西平陆,条戎、奔戎在今山西安邑中条山北的呜条岗一带,犬戎在今山西太原附近。

6.羌氏之戎和陆浑之戎二种,在今陕西凤翔一带。

7.北戎、又称山戎,原在山西太原,后迁河北玉田县西北无终山,又称为无终。

8.戎蛮、又称蛮氏、戎曼,在今河南省镜。

赤狄的种类和分布是:

1.潞氏,在今山西潞城。

2.甲氏,在今河北鸡泽。

3.留呈,在今山西屯留。

4.铎辰,在今山西长治。

5.廧咎如,初在亚国西边,后转徒于今河北魏县、元城一喧。

6.东山皋落氏,在今山西垣曲县北。

白狄原分布在今陕西正安、山西介休境,后东迁于今河北境内,分出鲜虞、肥、鼓等部。鲜虞以今河北正定为中心;肥一部分在今河北藁城西南,一部北迁在今河北卢龙西北;鼓在今河北晋县以西。

长狄,流动于西起今山西临汾、长治,东至山东边境的山谷间。

总之,从种类上看,戎、狄种类甚多;从分布上看,戎、狄除主要分布在中原之西部、北部以外,也散布于中原各地。《国语·郑语》所记史伯叙述周初民族分布情况时说:

“当成周者,南有荆、蛮、申、吕、应、邓、陈、蔡、隋、唐;北有卫、燕、狄、鲜虞、潞、洛、泉、徐、蒲;西有虞、虢、晋、隗、霍、杨、魏、芮;东有齐、鲁、曹、宋、腾、薛、邹、莒;是非王之支子母北甥舅也,则皆蛮、荆、戎、狄人也。”

这段记载客观地反映了戎、狄在中原之西、北部,乃至包括中原在内与中原诸民族犬牙交错杂居的真实面貌。

三、戎、狄与华夏民族的族源关系

戎、狄与华夏民族,及至与汉民族一直有着深远的族源关系。

首先,在远古的黄帝之时,白狄之先世玁狁就与黄帝有不可分之关系,《史记·五帝本纪》曾载黄帝“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荤粥即玁狁,釜山,《括地志》云在妫州怀戎县北。“合符釜山”,《索隐》谓“合诸侯符契圭瑞,而朝之于釜山,犹禹会诸侯于涂山然也。”又相传黄帝在同炎帝作战时,曾教练熊、罴、貔、貅、、虎等6个氏族、部落参加战斗,取得胜利,这6个在北方以野兽为图腾的氏族、部落很有可能就有属于玁狁的氏族、部落,因此,黄帝之时,可能就有部分玁狁的氏族、部落参加了黄帝部落联盟。相传为黄帝衣冠冢所在地的陕西黄陵县,正是玁狁出没的地方,为玁狁与黄帝部落联盟的关系作了很好的注脚。由此可见,戎、狄与华夏民族的族源关系可谓深矣!

其次,在周民族形成的过程中,融合了羌方中重要的一支——姜部落。居于关中谓水流域的姜,与周部落相邻。据《史记·周本纪》所载,传说周人先妣名姜嫄,是姜部落之妇。《诗比·大雅·生民》云:“厥初生民,时维姜嫄”,干脆把姜嫄当作周人的始祖。及至“古公亶文,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歧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之时,姜与周的关系更加密切,建立了牢固的婚姻联盟,其后周王均娶姜女为后,武王妃名邑姜,成王妃名王姜等,这种婚姻关系一直续到周王朝末年。周民族的形成过程本书将在第三编中详述,但仅此可见早在周民族的形成过程中,姜方中的姜部落已成为周民族的族源之一。

其三,在春秋战国的民族大溶合之时,大部分戎、狄通过被晋、秦征服而成为华夏民族的一部分。

晋初封国之时,象汪洋中的一个孤岛被戎狄包围着,正如《国语·晋语二》所云当时的晋国是“景霍以为城,而汾、河、涑、浍以为渠,戎、狄之民实环之,汪是土也”。及至春秋之时晋国的北面有山戎、赤狄;南面有陆浑之戎、姜氏之戎;东面有鲜虞,西面有白狄。但是,晋在与戎、狄的交往中,一方面有联姻“和戎”的改革,另一方面又采取了“以力服人”的方针,于是在晋国统治下的戎、狄,或垦耕于南鄙,或种田于河南,各得其所,经过长期的交汇溶合,原来所谓“饮食衣服,不以华同”,“语言不达”的现象逐步消失,曾几何时,处于戎、狄汪洋大海中的晋国,反小为大,发展成为春秋时形成的华夏民族的一个重要支系,而戎、狄就是其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秦的崛起,本书第三编中将详述,这里要论述的是秦与诸戎的关系。秦的先世本为戎人,《史记·秦本纪》云:“昔我先郦山之女,为戎胥轩妻,生仲潏,保西垂”。后因保周平王东迁有功,所以平王在始封秦襄公时宣布:“戎无道,侵夺我歧,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于是,从秦武公“伐邽、冀戎、初县之”开始,直到秦穆公“得戎人由余,遂霸西戎”时止,秦之西之绵诸、绲戎、翟、豲、义渠、大荔、乌氏、昫衍八戎均溶合于华夏民族在西方的主要支系——秦之中,于是“自是中国无戎寇。”

其四,汉民族形成之后,白狄之后裔匈奴,历经五六百年的历史,除北匈奴远遁以外,南匈奴全部被魏晋南北朝时民族大同化的潮流所吞没,本书第四编将详述,在此暂不多言。

以上所述可以清楚地看出:自黄帝之时至春秋战国乃至魏晋南北朝之时,戎、狄各氏族、部落以及部族源源不断地加入到汉民族的体系之中。但是,并不是全部戎、狄都被征服,或溶合、或同化于华夏民族,乃至汉民族之中的。有部分戎、狄迫于军事压力而向更远的地域迁徙,在新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下,逐步发展形成为另外的一些新的民族共同体。对此,《后汉书·西羌传》中有一段记载,透露出了这个信息,其云:

“至与剑曾孙忍时,秦献公初立,欲复穆公之迹,兵临渭首,灭狄豲戎。忍季父卬畏秦之威,将其种人附落而南,出赐支河曲西数千里,与众羌绝远,不复交通。其后子孙分别各自为种,任随所之,或为牦牛种,越巂羌是也;或为白巴种,广汉羌是也;或为参狼种,武都羌是也。及忍子研立,时秦孝公雄强,威服姜戎,孝公使太子驷率戎狄九十二国朝周显王。研至豪健,故羌中号其后为研种。及秦始皇时,务并六国,以诸侯为事,兵不西行,故种人得以繁息。秦既兼天下,使蒙恬将兵略地,西逐诸戎,北却从狄,筑长城以界之,众羌不复南度。”

确实,向西、向南以及向北迁徙的戎、狄,“其后子孙分别各自为种”,成为今日中国西南、西北藏族、羌族、彝族、纳西族、僳僳族、拉祜族、哈尼族等民族的族源之一。因此之故,戎、狄仅是汉民族的支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