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汉民族发展史
10983100000054

第54章 琴、棋、书、画(1)

——汉民族文化的代表

陈毅曾精辟地指出:琴、棋、书、画是中国文化与文明的体现。纵观中国上下5000年的历史,由于汉民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所以,琴、棋、书、画作为汉民族的文化代表是当之无愧的。

(第一节琴)

1961年8月中旬某夜,陈毅参加琴会,听古曲《广陵散》,深以为幸,因有所思,写下了《琴会》:

广陵散不绝响,

蝶恋花唱新腔。

古琴瑟琶合奏,

音韵幽雅铿锵。

也说恩怨尔汝,

也唱黄河长江。

小则怡情说性,

大则定国兴邦。

谁说华夏古国,

音乐白纸一张?

毫无调查研究,

应该禁止开腔。

不要食古不化,

不要万应药方。

掌握音乐武器,

走上现代战场。

陈毅为什么会对琴发出如此深沉的思索?这必须从琴的历史谈起。

琴,俗称古琴,是汉民族最古老的拨弦乐器之一。其初见于周代,定型于汉代,魏晋以后,形制与现在的大致相同。因有七弦,故又称七弦琴。近几年以湖南马王堆和湖北随县擂鼓墩出土了五弦和十弦琴,使我们得以了解古琴早期的形制。古琴的琴身为狭长形木质音箱,面板呈瓦圆形,由桐木或杉木制成,底板开有两个大小不同的出音孔,称为“凤沼”、“龙池”,由梓木制成。琴面上有7根弦,外侧有用螺细金银等物制成的13个小圆点,称为“徽”。7根弦的每一个徽上都能弹拨出圆润纯静的泛音,泛音共有90多个,在中外乐器中是屈指一数的。其演奏,右手以“勾剔挑托劈打滴”八法为基本指法,左手则吟揉绰注,按弦取音。辽宁古琴研究会会长顾梅羹先生珍藏有一张560年以前由明代宁献王朱权制作,名为“飞瀑连珠”的古琴。此琴音质纯净,音色松透、明亮、清脆,演奏起来,琴声一似空谷回声、蓬蓬松松;又象金石交响、铮铮铿铿;时肖莺燕絮语,珠落玉盘;又若风回曲水,碧影摇金;忽如飞瀑堆雪,松涛惊雷……真是余音缥缈,绕梁不绝,使人赞不绝口。

琴的历史悠久,在周代已是主要的拨弦乐器。根据《诗经》的记载,琴常与瑟合奏,用于伴奏歌唱,《史记·孔子世家》云:“诗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可见《诗经》中的诗都是可以弹琴歌唱的。因此,《周礼》中规定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中的“乐”,就是以琴的教学为主要内容的,故《礼记·曲礼下》云:“士无故不撤琴瑟”。琴流传的广泛,《战国策·齐策》中还提供了一条宝贵的史料,其云“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琴,击筑弹琴。”由于琴多用于伴奏歌唱,与民歌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在乐府诗发达的汉魏六朝之时,琴就是伴奏相和歌的主要乐器之一。隋唐时,九、十部乐中,琴亦用作伴奏乐器。这样,琴开始了两个方向的发展,即在用于伴奏歌唱的同时,人们也为它创造独立的曲谱,相传晋人嵇康就创作了长达47段的大曲《广陵散》,距今已1700多年了。至今还存有古琴书谱200种左右。

为什么琴会成为汉民族主要的弹拨乐器?首先,当然是琴声优雅好听,有一股摇荡性情的力量。正如《左传·昭公二十年》所说:“《诗》曰:德音不瑕。……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因此之故,孔子在听到了《韶》乐之后,“三月不知肉味”。可见琴声之美使孔子陶醉了。又如春秋暑期生而目盲,善辨声乐的琴家师旷弹琴引来玄鹤合鸣舞蹈的传说,则反映当时人们对古琴的表现力尊崇到了神化的程度。更重要的是琴早在周代已是周礼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琴则无乐,无乐则不成礼。关于这一点,《左传》昭公元年说得好:“君子之近琴瑟,以仪节也,非以慆心也。”确实,琴瑟为仪节也,正是一语道破天机。在这种社会背景之下,琴已不是一张单纯的弹拨乐器,而成为礼乐制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成为儒家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

琴之所以成为汉民族文化的代表还有更进一步的原因。

其一,古琴音乐保存和发展了汉民族固有文化的宝贵传统。熟悉古琴发展史的人都知道,西汉之时,在汉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从东汉的蔡邕到晋朝的嵇康,是古琴乐器臻至完善的飞跃时期,代表了汉民族文化固有的传统。但是,隋唐之时,汉民族文化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发生了汉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全面融汇,创造了博大清新的唐文化,对此,本书第四编第一章第三节《民族大同化的产物和民族文化大融汇的结晶——唐文化》已有详细论述。这里需提出的是,在外来文化全面冲击,汉民族文化发生大变化的情况下,汉民族固有的音乐艺术却在古琴中顽强地保存并延续了下来。《旧唐书·乐志》即云:“自周隋以来,管弦杂曲将数百曲,多用西凉乐。鼓舞曲多用龟兹乐。其曲度皆时俗所知也。唯弹琴家犹传楚汉旧声及清调、瑟调、蔡邕杂弄。”《广陵散》就是保存“楚汉旧声”的一个实例。

其二,古琴音乐具有陶冶和表现汉民族性格的功能。唐代的薛易简在《琴诀》中说古琴音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魂,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这种情况,在现存的上千首古琴曲中有多方面的表现,如《渔歌》表现渔夫在大自然中勤劳乐观情感的同时,又寄托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向往遁迹山水生活的心情。又如《胡茄十八拍》表现了蔡文姬幸存、别子、还乡,悲欢交织的矛盾心情。再如《墨子悲丝》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墨子看到洁白的丝被染成不同颜色,从而感叹人类也是在社会上由纯洁而变成形形色色,产生悲思的内心活动。还如《平沙落雁》通过对秋爽天高、水远沙明,雁阵的飞翔、鸣叫、盘旋、降落、起飞的种种描写,造成了一幅雅致清秀的图画,使人产生宁静闲适之感。此外,伯牙弹琴的故事从另一个角度表现了古琴音乐的这种功能,据说伯牙跟成连学琴,三年不成,后随成连到东海蓬莱山,闻海水澎湃、群鸣悲号之声,心有所感,琴艺大进,陶冶了灵性而作琴曲《水仙操》。后来,伯牙又因长期没有遇到知音而苦恼。有一次,他弹琴给一位叫钟子期的隐士欣赏,子期听了一会说:“这琴曲的形象如同巍巍高耸的泰山。”又听了一会说:“这又象是浩荡无际的江海。”伯牙弹的正是《高山流水》一曲。遇到了这样的知音,伯牙万分高兴,两人遂成知己,此即“《高山流水》识知音”。一年之后,伯牙去看望钟子期,哪知子期已经去世了,他悲痛欲绝,于是“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此即“伯牙破琴谢知音”。

其三,古琴音乐表现了汉民族气贯长虹的民族气节。《神奇秘谱》中激昂慷慨的《广陵散》,是东汉时期的古曲,表现了战国暑期韩国铸剑工匠为韩王铸剑,到期未成,被韩王杀害。工匠的儿子聂政长大立志报仇,经过不屈的努力,终于机智地刺死韩王并自杀身死。后来晋代琴家嵇康虽然在文学和音乐上有相当成就,但由于他在政治上鄙视腐败的司马氏政权而被害。在他临刑时,要来了古琴弹奏《广陵散》诀别,成为千古传颂不绝的逸闻奇事。究其根源,就是因《广陵散》表现了汉民族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

其四,古琴音乐具有民俗意义。例如,汉族民间以琴声传达爱情,《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云:“是时卓王孙有妇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今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琴心”即琴声。而琴瑟并用,又如比喻夫妇间感情和谐,汉族民间贺婚即有“琴瑟之谐”的贺句。

这样,一言以蔽之,琴作为表现汉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一种工具,“小则怡情悦性,大则定国安邦”,从而在民间广泛流传,当然成为汉民族文化的代表之一。

(第二节棋)

棋,主要指围棋,陈毅称之为“中国绝艺,源远根深”。

相传,围棋是帝尧创造出来的。尧的儿子丹朱,为人傲慢,性格暴躁,又游手好闲。尧为了教育儿子,就创造了围棋。想通过下围棋这种活动,陶治儿子的性格,故《世本·作篇》云:“尧造围棋,丹朱善之。”直到南朝梁代,萧绎作《金楼子》乃云:“尧教丹朱棋”。这种传说,虽没有什么可靠的根据,但却透出了一个信息,即围棋是一项可以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增长聪明才智的有益活动,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就把下围棋看作是一种文化教育活动。鉴于围棋具有适宜对思想进行启发和教育的特点,其自古以来就受到教育家们的重视。孔子就说过:“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奕者乎?为之,犹贤乎巳。”告诉人们,若成天只知道吃喝,什么知识也不学习,那还不如下围棋,多少还可以增长一点才干。孟子也说过:“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并举例说,即使跟全国最有名的围棋圣手学下棋,若不专心致志,“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那是学不好的。这是一方面的原因。

另一方面,春秋战国之时,围棋的活动有了相当的发展,《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孔颖达疏:“以子围而相杀,故谓之围棋。”看来,围棋的出现与古代战争有密切的关系,试看,在对弈过程中,自始至终充满着矛盾斗争,棋势变化无穷,攻守兼备,妙趣横生,惊险迭起。对局者必须高瞻远瞩,全局在胸,机智勇敢,善于思维,辩证地处理全局与局部、进攻和防守、先手和后接的搏斗中,运用高超的技艺能夺取全局的胜利。由此可见,围棋着子的战略战术,最后计算胜负的方法,都符合古代的作战方略。因而围棋很可能是古代军事家所创造,这与春秋战国诸侯混战的历史背景是相吻合的。

这样,由于围棋既有教育的作用,又有军事的谋略,在汉民族中便广泛流传开来,到唐代臻于完善,盛极一时。在汉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围棋也随之兴盛,自汉至今,总是高手如云,棋里灿烂,诸如汉代称之为“天下第一”的杜夫子,三国的四大名手冯翊、山子道、毛九真、郭凯,东晋号称中兴第一的王恬,南北朝的徐羡之、羊元保,唐代最擅盛名的王积薪,宁代的棋圣刘仲甫,明末棋坛之宗过百龄、周懒子,清初推为棋圣的黄龙士、徐星友,继之而起的又有范西屏、施襄夏、梁魏今、程兰如四大家,当今老一辈的国手过惕生,棋王陈祖德,以及被日本棋界称“新的慧星”和“聂旋风”的聂卫平,后起之秀刘小光、芮乃伟、张璇、马晓春、钱宇平、江铸久等等,他们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对汉民族的“绝艺”——围棋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不仅如此,围棋在汉民族民间有着广泛的基础,唐代围棋第一国手王积薪创造“一子解双征”的奇妙着法就是一例。天宝十五年,安史之乱时,王积薪随唐玄宗逃往四川。一天晚上,他借宿在一位老妇人和她的媳妇家里,听见隔壁的对话。

“夜很长,一时也睡不着,我们来下盘围棋吧!”老妇人说。

“好的。”媳妇回答。

王积薪好不奇怪,心想:“屋里没有灯,躺在床上怎样下围棋呢?”便侧耳谛听。

“起东五南九放一子。”媳妇说。

“东五南十二放一子。”老妇人回答。

“起西八南十放一子。”

“西九南十放一子。”

两人这样你一句我一句,总共才走了36着棋,忽听老妇人说:“你输了,我胜了9路。”

王积薪惊异不止,在这穷乡僻壤之地竟有这样棋高妙着的女棋手。自叹不如。天亮后,他进屋向老妇人求救。老妇人便叫王积薪摆出棋盘棋子来,由媳妇给他一一讲解昨夜下的那局棋。王积薪觉得这盘棋下得十分奇妙,便把它叫做“邓艾开蜀势”,带回后又认真研究,创造了“一子解双征”的棋法。这种上有如云国手,下有雄厚基础的情况,正表明围棋是汉民族文化的代表之一。

那么,围棋与汉民族文化还有更深的关系吗?有。这就是围棋本身蕴含着汉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宋人张学士所撰《棋经十三篇》对此有具体的表述和反映,主要有:

(1)棋是农历的象征。棋盘上的总路数是三百六十加一,一就是数字的主体,其余一切数字都由此数而派生,根据这个中心向四方发展。三百六十,是象征一年360多天的约数。由此按四角地区分排,借以象征一年四季;四个角各有90路,借以象征每一季的天数;棋盘最外一围的72路,象征气候时节。而棋子数360个,黑白各半,象征阴和阳。

(2)围棋表现了汉民族的聪明和智慧。下围棋,要用正常的着法布成局势,以棋力和策略制约敌方。这一切都要先在脑子里经过周密的计算,在局面上体现出有利于自己的形势,并预见胜负,这种对胜负的预见性充分表现了汉民族的智慧。下棋方法,千变万化,而要取胜,则必须随机应变,不能拘泥于一,如古书所说:“见可而进,知难而退”。下棋还须善于审察局势,对于得不到援助的孤棋,就不要勉强去走,《周易·辞下》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在对战中,还要有洞微的能力,如粘接残子,不要太急;放弃残子,要想到它的后果。又如有开始在近处着子,而到后来在远处生效的;有开始吃子少,最后吃子多的;想突出东面,先要攻击西面等等,这样方能吃小亏而得大利,正如《周易·辞上》所云:“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这种善于审局,随机应变,洞微奥妙的能力,则充分表现了汉民族的聪明。

(3)围棋表现了汉民族精细的内向性格。围棋之功,贵在严谨,善于作战的不致于失败;善于布阵的可以不战而胜;善于收拾败局的,不致于慌乱。因此下棋时必须四面观察自己的阵地,布置周密,牢不可破,才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正如《诗经》所云:“惴惴小心,如临于谷。”表现了汉民族精细的内向性格。下棋时,一个人的性情脾气也要表现出来的。棋高艺绝者,心思集中,思考周到,缄默不语,神态正常,可使对方难以捉摸,这也表现了汉民族精细的内向性格。

所有这些丰富的内涵,从更深的层次表明围棋是汉民族文化的代表之一。在此,还需要再加一笔的是,唐代开元年间,围棋传到日本后,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有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发展,特别是近代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围棋也衰落而居于日本之后。解放后,“国运盛,棋运盛”,经过30多年的努力,现在终于开始赶上了日本,1985年11月20日,在中日围棋擂台赛的决赛中,中国队的聂卫平继打败了小林光一、打败了加藤正夫之后,最后打败了日本“终身棋圣”藤泽秀行,取得了历史性的大突破,壮哉,中国棋坛上的一座里程碑!此时此刻,全国人民为之振奋,小小围棋子,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因为围棋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一个体现啊!

谈了围棋,我们不能忘记汉民族中还广泛流传的另一种棋艺,那就是象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