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说:“借宿倒也没关系,只是没有床铺;如果不嫌委屈,就在地上铺些草,将就着睡一夜吧。”说完,老太太转身回屋,一会儿,她拿着蜡烛走出来,又把草铺在地上,对客人十分殷勤。温如春问她姓什么,老太太回答说:“姓赵。”又问:“刚才那姑娘是谁?”老太太说:“她叫宦娘,是我的侄女。”温如春说:“我不自量力,想攀附高门,结为姻亲,怎么样?”老太太皱着眉头,为难地说:“这件事我可不敢遵命。”问她是什么缘故,老太太只是说不好回答。温如春大失所望,但也只好作罢。老太太离开以后,温如春看见铺在地上的草又湿又烂,无法躺下歇息,于是端端正正地坐着弹琴,借此消磨这漫漫长夜。后来雨停了,温如春就连夜回家去了。
温如春的家乡,有一个退隐家居的部郎官葛老先生,很喜欢和文人交往。一次,温如春偶然前去拜访,应葛老先生之邀弹琴。帘幕内隐隐约约好像有女眷在偷听。忽然一阵风吹起了帘幕,现出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女,真是美丽极了。原来,葛老先生有个女儿,小名叫良工,很会填词作赋,她的美丽更是闻名遐迩。温如春不由得动了心,回家对母亲说了,就托媒人去葛家提亲。葛老先生因为温家已经衰落,迟迟不肯答应。可是良工自从听了温如春弹琴之后,心里暗暗倾慕,常常希望能再次听到那优美的琴声;而温如春因为婚事不成,灰心丧气,再也不登葛家的大门了。
一天,良工在花园里拾到一张旧的诗笺,上面写着一首《惜余春》词:“因恨成痴,转思作想,日日为情颠倒。海棠带醉,杨柳伤春,同是一般怀抱。甚得新愁旧愁,刬尽还生,便如青草。自别离,只在奈何天里,度将昏晓。今日个蹙损春山,望穿秋水,道弃已拚弃了!芳衾妒梦,玉漏惊魂,要睡何能睡好?漫说长宵似年,侬视一年,比更犹少;过三更已是三年,更有何人不老!”良工将它反复吟诵了好几遍,心里很喜爱这首词。她把这首词带回房间,拿出华美的信笺,端端正正地抄了一遍,然后放在桌子上。过了一会儿,要再拿来看时,却已经不见了,心想大概是被风吹走了。恰好葛老先生从良工的房门口经过,拾到了这首词,以为是良工作的,又反感这首词的内容放荡,就把它烧掉了,不过,他不忍心怪责女儿,只想快点把她嫁出去。
山东临邑县刘布政使的儿子正好托媒求婚,葛老先生心里觉得可以,但还是想亲自看看刘公子本人。刘公子穿着华丽的衣服来了,人长得眉清目秀。老先生非常高兴,招待得十分热情丰厚。刘公子告辞以后,他的座位下遗落了一只女绣花鞋,葛老先生一见,心里顿时十分厌恶刘公子的轻薄行为,于是把媒人叫来,告诉了这件事。刘公子极力为自己辩解,说鞋不是他遗落的;可是葛老先生根本不听,到底拒绝了这门婚事。
在这之前,葛家有一种绿色的菊花,葛老先生从来舍不得把花种传给别人,良工在自己房间里种了几盆。温如春的院子里也种有菊花,忽然有一两株变成了绿菊,朋友们听到了,都纷纷上门来观赏;温如春也十分珍爱它们。第二天清晨,温如春跑到院子里看绿菊,在菊花畦边捡到一张信纸,上面写着一首《惜余春》词,他反复念了几遍,却不知道它是从哪里来的。又因为“春”字是自己的名字,心里更加迷惑,就拿到书桌上,细加评点,评语中有不少轻薄的话。葛老先生听说温家的菊花变成绿色,感到很奇怪,就亲自到温家看个究竟,他来到书房,见桌子上有一首词,就拿过来诵读。温如春因为上面的评语轻薄,连忙夺过来揉成一团。葛老先生只来得及读了两句,发觉就是自己在女儿房门口所拾到的那首词,不禁十分疑惑,于是连温如春的绿菊品种,也怀疑是良工赠送的。回家后他把这件事告诉了夫人,并叫夫人去逼问良工。良工平白无故受到冤屈,哭着要寻死;而这件事又没有人亲眼看见,无法取得实证。
夫人怕事情越弄越张扬出去,主张不如干脆把女儿嫁给温如春。葛老先生也同意了,就托人把这个意思告诉了温如春。温如春高兴极了。当天就邀请客人来举行绿菊宴,焚香弹琴,直闹腾到深夜才散。温如春睡下以后,书童忽然听见琴自动发出了响声,开始还以为是别人的仆人在闹着玩;后来去看一下,发现并没有人,这才去告诉温如春。温如春亲自去看,果然如此。听那琴声,音调生硬涩滞,好像在模仿自己而又没有学好。他点亮灯火突然闯进去,却什么也没看到。温如春把琴拿走以后,整个晚上再也没有动静。他猜想一定是哪个愿意拜自己为师的狐精在作怪,于是每天晚上都为它弹奏一曲,然后把琴摆在那里让它去弹,就像老师教学生似的,自己则每晚都躲在外面偷听。这样过了六七夜,那琴声居然有曲有调的,很可以让人欣赏下去了。
温如春把良工迎娶过来以后,夫妻俩谈起以前那首《惜余春》的词,这才知道两人得以结合的缘故,但始终不知道那首词是从哪里来的。良工听到琴会自动弹奏的怪事,就亲自去听,回来后对丈夫说:“这不是狐精弹的,听那音调凄惨忧愁,倒像是鬼弹出来的。”温如春还不大相信。良工就说她家有一面古镜,可以照见精灵鬼怪的原形。第二天,她派人去把古镜取来,等到琴声响起来的时候,拿着古镜突然走进去;点灯一看,果然有个女子,惊慌失措地躲在墙角,再也不能隐身了。温如春仔细一看,原来就是以前避雨时见到的赵家的宦娘。他非常惊讶,再三追问她。宦娘流着眼泪说:“我替你们做媒人,不能说没有恩德吧,为什么这样苦苦相逼呢?”温如春让良工把古镜拿开,同时要求宦娘不要躲避;宦娘答应了。
良工于是把古镜用袋子装好。宦娘远远地坐下,说:“我原来是太守的女儿,已经死了一百年了。从小就喜欢弹琴弄筝;筝技我已经比较通晓,只有琴技没有得到名师的真传,九泉之下仍然感到很遗憾。您那次光临我家时,能够听到你美妙的琴声,我对您实在是很仰慕;只恨自己已经成了鬼不能侍候您,所以暗中为您撮合这美好的婚姻,以此报答您对我的一片情意。刘公子座位下的女绣花鞋,以及那首俚俗的《惜余春》,都是我干的。这样报答老师不能说不尽力吧!”温如春夫妻俩一齐向她表示感谢。宦娘说:“你的琴技,我大部分已能领悟;只是那些精妙之处我还没有完全掌握。请你再给我弹一遍吧。”温如春按她的要求弹了一遍,还详细地给她讲解弹奏的方法和技巧。宦娘非常高兴地说:“我已经全部领会了。”于是站起来就要告辞。
良工本来就喜欢弹筝,听宦娘说她擅长此道,表示希望聆听一下她的演奏。宦娘也没有推辞,便弹了一曲,听那曲调和乐谱,果然并不是人间所能有的。良工打着拍子赞赏不止,然后倒过来请宦娘指教。宦娘提起笔来给良工写了十八篇乐谱,又站起来告辞。温如春夫妻俩苦苦挽留她。宦娘凄惨地说:“你们夫妻感情这么好,自然是知音;我这个薄命人哪有这种福气啊。如果真有缘分,下一辈子再相聚吧。”于是把一个卷轴交给温如春,说:“这是我的小像。假如你还记得我这个媒人,就把它挂在卧室里,高兴的时候,烧上一炷香,对着它弹一支曲,那我就像亲身领受一样了。”说完,宦娘走出门去,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