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乒坛皇后邓亚萍
10960200000044

第44章  体育,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

曼德拉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体育,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体育明星的精神和意志不仅是民族精魂,他们的个人魅力更是可以幻化成巨大的物质能量和社会影响力。“邓亚萍”,一个无形价值被评定为3.14亿元人民币的世界冠军,却选择了弃商从仕的道路,舍弃个人利益,为的是更好地为国家服务。

1.全国政协委员——“为运动员倒苦水”

文武双全的英雄,在古书里有很多,在国外体坛也有不少,但唯独在中国体坛却是稀缺的:他们中的大部分在赛场上叱咤风云,退役后却往往难以谋生。很多人感慨,早知今日,不如当初在书本上多下些工夫。但他们的当初,都是在训练场和赛场上度过的。没有多少自己的时间,更不要说走进学堂了。重武轻文,甚至不具备最起码的文化素质,这令大批金牌英雄退役后无所适从。

运动员想上大学,大学校门也向那些优秀运动员敞开。如果仅仅从取得文凭的角度来看,这种两厢情愿的默契无疑是很好的思路。但退役后的再就业,能否在社会上真正立足,并不是一张文凭就能解决的,没有真才实学,照样举步维艰。

不少大学也在为退役运动员量身定做学习计划,我们看到幸运如邓亚萍、莫慧兰、王义夫这种体教结合的成功者。但学习与训练一样,需要循序渐进,需要一步一个脚印,需要打基础、铺底子。前体操冠军凌洁到北大读了不到1年就辍学了,原因很简单,实在跟不上。没有小学——中学——大学的渐进过程,很难一口吃成个胖子。更重要的是,在各项技术更新发展越来越快的体坛,没有知识垫底,对技术的领悟力同样会大打折扣。

2003年3月9日,全国政协新委员邓亚萍在上交提案截止期的最后一分钟,郑重地将一份题为《关于切实采取措施,做好退役运动员安置工作的建议》的提案交到新闻秘书手中。

有14位委员在这个提案上签了名,为这份提案,她和许多委员反复讨论、修改、补充,应该说它是大家智慧的结晶,邓亚萍交完提案,如释重负地出了口长气说,她为这份提案“磨”了8天,花了不少时间。

那次政协体育界组讨论会上,与3个委员不约而同就这个问题写了提案,经过8天的讨论、修改、补充,最终亚萍将大家的意见整合起来,形成这份提案。在这份提案上,体育界名人李玲蔚、叶乔波、叶江川、宫鲁鸣、马俊仁、张健,以及国家体育总局领导张发强、何慧娴等委员都签了名。

在邓亚萍眼中,退役运动员的安置工作关系到我国竞技体育人才是否出现危机的大问题。100个专业运动员中可能99个都成不了世界冠军,退役后的运动员安置不好,会使独生子女的家长不愿意送孩子进入专业队,这个问题对竞技体育的影响越来越大,情况非常严重,会直接导致2008年北京奥运会出现竞技人才危机。

他们调查发现了一个让人很不乐观的现象,我国很多退役运动员长期安置不出去,有的虽已安置但很快又下岗、失业,安置效果很差。不少亚洲和全国冠军退役后不得不看大门、看自行车棚,或干脆找不到工作。

专业竞技体育对人体健康在某种程度上是种过度透支。调查显示:我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运动员是从少儿开始投入专业训练,常年超负荷和向极限挑战,致使绝大多数运动员留下不同程度的病伤。以山东省为例,田径选手60岁以下死于心脏病的占总死亡人数的56%;排球为63%,举重为67%,而40至60岁的退役足球运动员心脏有疾患的达到100%,这些数字大大高于常人的比例。

邓亚萍在提案中的建议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建立退役运动员就业培训制度。明确规定财政部门列出专项培训费,明确体育行政部门专人负责实施,硬性规定运动员退役前取得一项《职业资格证书》。2。建议从体育彩票公益金和竞技体育的收入中划出专款,建立对运动员、教练员经济补偿制度。鼓励运动员进入市场自主择业和上学深造,对伤残运动员解决终身基本生活费和医疗保险问题。3。建立、强化训、教一体化制度。确保运动员在完成训练、比赛任务的同时,保质保量地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放宽对运动员入学的要求,根据运动员所取得的成绩和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大小制定奖学金。

亚萍将她的影响力,形成了一个弥散的发射状态,用到一切可以用到的地方。

2.爱心开启未来

大别山的革命老区桐柏,有个叫常娟的女孩因为家徒四壁,退学了。而正在小常娟愁眉紧锁之时,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幸运之神正微笑着向她走来。1994年元月,曾慷慨向希望工程捐资4万元的邓亚萍,再次向有关部门表述心愿,她想在革命老区找一位上小学二年级的成绩较好的女孩子,结为“一加一”助学对子,如果小姑娘有学习潜力,她将资助这个女孩直到大学毕业。

1994年元月下旬,艳阳媚人,柳枝泛青,早春的和风将一条喜人的消息吹进了桐柏山,由团中央、文化部、广电部主办的“跨世纪的钟声——希望工程大型义演”晚会将在北京举办。年仅9岁的常娟已经被选为特邀嘉宾,作为数十万贫困儿童的唯一代表参加晚会,届时,邓亚萍作为姐姐,在晚会上与常娟——这位山村小妹妹一道,代表全国的贫困儿童与捐献者实施资助仪式。

1994年1月28日下午,邓亚萍姐姐终于笑盈盈地朝着小常娟走来了,常娟争着两只大眼睛不敢说话,等到一旁的工作人员作了介绍,邓亚萍就笑着拉住了常娟的小手,亲热地说:“常娟,以后我就是你姐姐了,叫我一声姐姐好不好?”小常娟见邓亚萍姐姐如此随和,顿时觉得一身轻松,当着大伙的面,脆生生地冲邓亚萍叫道:“姐!”亚萍不愧是河南长大的,马上用方言拉着长声应到:“哎……”仅仅是一叫一答,一下子拉近了两个人之间的距离。

在北京期间,邓亚萍虽然训练任务紧张繁重,还是陪常娟一起吃饭、游览天安门,并一再鼓励常娟好好学习。两人惜别时,邓亚萍又特意为常娟买了套运动服、书包等一大堆学习用品。

1995年11月邓亚萍又把常娟请到北京来。这次来北京,亚萍不仅带常娟玩了很多地方,买了很多礼物给她。还特别送给常娟一副乒乓球拍希望她好好学习。在球拍上邓亚萍认认真真地写着几行楷书:“赠常娟妹妹,好好学习!姐姐:邓亚萍一九九五年十一月于北京”。

有了世界冠军邓亚萍做姐姐,好心人就给小常娟出主意:“你家穷,没钱花了咋不给你亚萍姐写信说一声,让她多接济些个?”这个小常娟却说:“俺姐已经帮助了俺,俺也不是真过不去,光要人家的那多没出息。”亚萍知道这种情况之后唏嘘不已,很生气地对常娟说有困难一定要跟她说,然后寄给她更多的生活费。每当亚萍获得世界冠军,这个不爱说话的山村女孩在祝贺信的开头就这样写道:“姐,俺听说您又得了冠军……真高兴啊。”

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亚萍坦荡荡的做法,成就了很多佳话,也成就了很多人美好的一生。

3.闪亮劳伦斯

还在英国诺丁汉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时候,邓亚萍正式入选素有世界体坛“传奇梦之队”美称的劳伦斯世界体育学会,成为加入该学会的第一位中国运动员。

劳伦斯世界体育学会由前田径巨星、现任主席艾德温·摩西等世界级明星发起组成,学会汇聚了包括篮球巨星迈克尔·乔丹、田径明星塞巴斯蒂安·科、足坛传奇人物贝利、鲍比·查尔顿、迈克尔·普拉蒂尼、网球明星鲍里斯·贝克尔、马蒂娜·娜芙拉蒂洛娃和前罗马尼亚体操名将娜迪亚·科马内奇等众多世界体坛的传奇式人物。曾多次夺得奥运会和世界锦标赛冠军等殊荣的邓亚萍将和43位学会成员一起,致力于运用体育的独特魅力,在全球推动社会事业的发展。作为加入劳伦斯世界体育学会的首位中国运动员,邓亚萍表示,这不仅是对她个人成绩的认可,也标志着中国体育在世界体坛地位的又一次提升。她将成为一座桥梁,使更多的人关注中国体育的发展以及中国运动员。

享誉世界体坛的劳伦斯世界体育大奖评选是由戴勒姆·克莱斯勒公司和里奇蒙特公司于1999年始创,与劳伦斯世界体育学会合作举办的。作为它的核心及灵魂,劳伦斯世界体育学会还创建了劳伦斯世界公益体育基金会,旨在支持和促进体育活动的开展,从而在世界范围内推动社会发展。有“体育奥斯卡”之称。

在中国,我们有个“十佳劳伦斯冠军奖”,参照了劳伦斯世界体育奖的模式,但是在奖项的设置上,“十佳劳伦斯冠军奖”与劳伦斯世界体育奖依然有一些区别,例如突破奖、教练员奖、新人奖、非奥运项目奖、人气奖都是劳伦斯世界体育奖没有的奖项。“十佳劳伦斯冠军奖”脱胎于中国体育界的传统奖项十佳运动员评选,每个奖项的候选人由中国体育记者协会提名,然后通过全国的群众投票评选,每个奖项根据获得票数的前三名提交给十佳劳伦斯冠军委员会,由委员会从专业的角度出发,参照每位候选人的运动成绩、社会评价、公众形象、社会影响力等综合素质来最终确定获奖人选。在邓亚萍的体育生涯中,她曾7次当选中国十佳。如今她已经成为中国十佳劳伦斯冠军委员会主席。“因为我是老百姓培养出来的奥运冠军,所以我必须回报社会。”身为劳伦斯基金会负责人的邓亚萍多次强调,在中国,奥运冠军是国家花钱培养出来的,而国家的钱又来源于老百姓。

对于“十佳劳伦斯冠军奖”的评选,邓亚萍感觉,评选的过程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因为随着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有很多中国运动员在世界赛事中获得了辉煌的成绩,符合标准的运动员也有很多,如年度最佳运动员这一项,符合标准的有20多人。但是,作为候选人的只能有10人,所以这个过程很痛苦。而且最终各个奖项的获奖者不会重合,主要目的是扩大获奖范围,让更多的运动员分享这个荣誉,得到全国人民的一种认可。

十佳劳伦斯冠军委员会除每年评选上一个年度的优秀运动员及教练员外,还管理着十佳劳伦斯冠军基金,主要用于回报社会,用在真正需要的地方,如青少年的发展,关怀弱势群体、关怀残疾残障青少年成长,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组织委员走到他们的身边,用爱心去鼓舞他们,让他们体会到来自社会的关爱。同时用体育的影响力,起到引导作用,号召全社会都来关注弱势群体。在亚萍看来,慈善是永远做不完的工作。

2003年基金的筹措运作正式启动,在十佳劳伦斯冠军奖颁奖典礼的当天,举办名人高尔夫比赛,以此来启动冠军基金的第一笔善款。高尔夫比赛只是一种形式,亚萍说渐渐的中国的体育慈善采用更多的形式,例如可以利用委员的项目优势,举办其他类别的比赛。也会接受企业或个人的捐款,但是更希望通过商业运作实现多赢的局面,即社会对运动员的认可、社会对企业的认可、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并建立有效的机制,良性运作。

邓亚萍一直在强调体育为社会这个核心。她说,中国的体育到了该回报社会的时候了。国家培养了体育明星,使他们获得了社会知名度,获得了公众的认可,当国家需要的时候,理应站出来,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国家为社会为百姓做些事情。很多运动员也有了这个意识,但是以往缺乏这样的组织。十佳劳伦斯冠军委员会就要充当这样的角色,起到牵头的作用。她相信,这是一个伟大的事业,现在可能认识不到它的作用,但是二十年过去后回头再看,肯定会体会出这个工作的重要性。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会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众人的力量是无穷的。

除邓亚萍外,目前中国十佳劳伦斯冠军委员会委员还有李宁、谢军、杨扬和许海峰4人。邓亚萍作为主席,分担的工作自然更多一些。她们做这个工作没有任何报酬,还要搭上自己的时间、精力乃至名气。邓亚萍觉得“虽然很辛苦,但非常值得,可以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

2002年,五个初始会员都捐出了一件珍贵的物品,用于拍卖,希望通过这样的举动,带动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十佳劳伦斯冠军委员会的每一个成员都是义务的,不求名不求利,没有任何回报,而且要花费时间和精力,但是委员们都在积极认真地做着这个工作。

和钱沾边的事大家都很敏感。因此基金会的运作非常谨慎,制订了完善合理科学的制度。公益事业最怕出错,哪怕是出现一次问题、一个小问题,都是不可原谅的,都将严重影响到组织的声誉和诚信。亚萍他们宁可放慢节奏,也不能出现问题。不能让大家的爱心最后成了伤心。

4.“每个中国人都是奥运形象大使”

北京奥运会越来越近了。围绕奥运的各种宣传也越来越热。这个时候,亚萍作为奥组委的一分子,作为奥运村部的副部长,也有了新的忧虑和新的姿态!

2007年亚冬会在长春举行,中国观众只为中国选手加油,一到外国选手出场就没有声音。有时,还会出现喝倒彩的情况。这些都是速滑世界冠军叶乔波亲眼看到的,亚萍知道后,也想到在国外比赛、学习期间,就被当地的出租车司机“坑”过,以为她不熟悉情况绕远路。明摆着坐在车上挨宰,你说是什么感受?还遇到过坐出租车被拒载。如果到奥运会时也遭遇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

多年在国外学习生活的经历告诉亚萍,外国人可能就通过一个留学生,去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文化历史和人们的素质。通过一个人的接触,他就知道:喔,中国人是这样的。谁说一个人不是代表了十几亿中国人?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有上下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同时又是非常现代的国家,有非常现代的城市。西方对中国还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他们有的时候还仅仅停留在我们以前的状态,甚至于看我们的一些电影,我们的一些电视节目,还感到我们也许还像是在清朝的那个年代一样,梳着大辫子,穿着长袍马褂,很多人不了解中国。北京奥运会期间,会有超过50万的外国游客来华,这一次奥运会是非常非常好的机会,让中国真正地把我们中华民族推向世界舞台的中心,真正让全球所有人来关注中国,关注中国人。亚萍觉得我们大家就应该肩负起这种历史的责任感,展示中国是现在欣欣向荣的崭新国家,精神风貌。

如何去接待这么多的外国游客,是摆在国人面前的一道大课题。

北京奥运会的硬件设施、各场馆的施工建设等工作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之中,国际奥委会对此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中国人有与生俱来的民族自豪感。为了自己的民族利益,中国人可以牺牲一切。”邓亚萍相信老百姓一定能够在奥运会之前搞好“软件工程”。于是2007年全国“两会”,亚萍专门提出了利用奥运提高中国软实力的提案。

她提出自己的口号:“每个中国人都是奥运形象大使!”

“我们每个人都要有种社会责任感,最起码你要对得起十几亿中国人。所以,不能仅仅几个形象大使就可以了。”现在是超过50万外国人要到中国来看奥运会,可能接触上百万中国人。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博客文化使媒体的概念进一步延伸。点点滴滴就能给人家留下深刻印象,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都会影响中国的国际形象。

雅典奥运会开幕式,全球观众的收视率是40亿,是什么一个事件能让全世界50亿人口的地球上有40亿人去在同一时刻关注同一个事件,也许这就是奥林匹克所能做得最好诠释。

“软实力代表了一个国家在外交、文化、道德标准、哲学思想等方面的综合影响力。北京奥运会提供了一个向世界全面展现中国,树立中国国家形象、民族形象的绝好机会,要紧紧抓住这个机会。”

邓亚萍以切身的体会提醒大家:不要忘记日本、韩国、西班牙、澳大利亚这些没有拿到金牌总数第一的东道主在金牌之外的收获。“一个国家展现在世界面前的是一个整体形象,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当成为中国的形象大使。”她说。现在要采取措施提高社会的整体素质,让每一个人都意识到自己是奥运宣传员、中国的形象大使。只有激发百姓的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才能把最好的中国展现在世界大舞台上。

资料链接:邓亚萍夺冠一览表(打*为世界冠军)

时间  名称

1983年 全国业余体校跃进杯赛获团体冠军

1983年 全国业余体校跃进杯赛获女子单打冠军

1986年 全国锦标赛获团体冠军

1987年 日本公开赛获女子双打冠军

1987年 全国少年赛获女子单打冠军

1987年 朝鲜公开赛获女子双打冠军

1988年 日本40届东京公开赛获少年女子单打冠军

1988年 日本40届东京公开赛获成年女子双打冠军

1988年 全国锦标赛获女子双打冠军

1988年 全国城市运动会获团体冠军

1988年 全国城市运动会获女子单打冠军

1988年 亚洲杯赛获女子单打冠军

1989年 全国精英赛获女子单打冠军

1989年 全国精英赛获混合双打冠军

1989年 40届世乒赛获女子双打冠军*

1989年 中国公开赛获女子团体冠军

1989年 中国公开赛获女子单打冠军

1989年 香港公开赛获女子团体冠军

1989年 香港公开赛获女子单打冠军

1989年 第二届全国青运会获女子团体冠军

1989年 第二届全国青运会获女子单打冠军

1989年 第二届全国青运会获女子双打冠军

1989年 全国锦标赛获女子单打冠军

1989年 全国锦标赛获混合双打冠军

1990年 天津国家队热身赛获女子单打冠军

1990年 天津国家队热身赛获女子双打冠军

1990年 全国乒协杯赛获女子单打冠军

1990年 世界杯赛获女子团体冠军*

1990年 第11届亚运会获女子团体冠军

1990年 第11届亚运会获女子单打冠军

1990年 第11届亚运会获混合双打冠军

1990年 第九届苏维埃文化报杯国际赛获女子团体冠军

1990年 第九届苏维埃文化报杯国际赛获女子单打冠军

1990年 第九届苏维埃文化报杯国际赛获女子双打冠军

1990年 第九届苏维埃文化报杯国际赛获混合双打冠军

1990年 第二十九届南斯拉夫国际赛获女子团体冠军

1990年 第二十九届南斯拉夫国际赛获女子单打冠军

1990年 第二十九届南斯拉夫国际赛获女子双打冠军

1990年 第二十九届南斯拉夫国际赛获混合双打冠军

1990年 法国乒乓球公开赛获女子团体冠军

1990年 法国乒乓球公开赛获女子单打冠军

1990年 法国乒乓球公开赛获女子双打冠军

1991年 厦门全国精英赛获混合双打冠军

1991年 上海全国精英赛获女子单打冠军

1991年 上海全国精英赛获女子双打冠军

1991年 上海全国精英赛获混合双打冠军

1991年 中国公开赛获团体冠军

1991年 41届世乒赛获女子单打冠军*

1991年 萨马兰奇杯获女子单打冠军

1991年 日本第三届公开赛获团体冠军

1991年 日本第三届公开赛获女子单打冠军

1991年 日本第三届公开赛获女子双打冠军

1991年 郑州全国锦标赛获女子单打冠军

1991年 郑州全国锦标赛获女子双打冠军

1991年 黄石国际公开赛获女子单打冠军

1991年 巴塞罗那世界杯赛获团体冠军*

1991年 匈牙利公开赛获团体冠军

1991年 瑞典公开赛获女子单打冠军

1991年 瑞典公开赛获女子双打冠军

1992年 中国国际公开赛获女子团体冠军

1992年 中国国际公开赛获女子单打冠军

1992年 25届奥运会获女子单打冠军*

1992年 25届奥运会获女子双打冠军*

1992年 亚洲杯赛获女子单打冠军

1992年 全国锦标赛获女子团体冠军

1992年 全国锦标赛获女子双打冠军

1992年 全国锦标赛获混合双打冠军

1992年 世界杯获女子双打冠军*

1992年 韩国公开赛获女子单打冠军

1992年 韩国公开赛获女子双打冠军

1993年 首届全球青少年锦标赛获团体冠军

1993年 亚洲杯赛获女子团体冠军

1993年 42届世乒赛获女子团体冠军*

1993年 中国公开赛获女子团体冠军

1993年 中国公开赛获女子单打冠军

1993年 第七届全国运动会获女子单打冠军

1993年 黄石公开赛获女子单打冠军

1993年 中山全国精英赛获女子单打冠军

1993年 郑州全国精英赛获女子单打冠军

1993年 上海全国精英赛获女子团体冠军

1994年 全国乒协杯赛获女子单打冠军

1994年 全国锦标赛获女子单打冠军

1994年 全国锦标赛获女子双打冠军

1994年 亚洲锦标赛获女子团体冠军

1994年 亚洲锦标赛获女子单打冠军

1994年 亚洲锦标赛获混合双打冠军

1994年 12届亚运会获女子团体冠军

1994年 12届亚运会获混合双打冠军

1994年 亚洲女子明星赛获单打冠军

1995年 顺德全国精英赛获女子单打冠军

1995年 顺德全国精英赛获女子双打冠军

1995年 顺德全国精英赛获混合双打冠军

1995年 泉州全国精英赛获女子单打冠军

1995年 西安国家队热身赛获女子单打冠军

1995年 西安国家队热身赛获混合双打冠军

1995年 长春全国精英赛获女子团体冠军

1995年 长春全国精英赛获女子单打冠军

1995年 43届世乒赛获女子团体冠军*

1995年 43届世乒赛获女子单打冠军*

1995年 43届世乒赛获女子双打冠军*

1995年 亚特兰大世界杯赛获女子团体冠军*

1995年 全国锦标赛获女子单打冠军

1995年 全国锦标赛获女子双打冠军

1995年 亚洲女子明星赛上海站获女子单打冠军

1995年 中国乒乓球明星巡回赛北京站获女子单打冠军

1995年 中国乒乓球明星巡回赛桐乡站获女子单打冠军

1995年 全国首届乒乓球俱乐部赛获女子单打冠军

1996年 中国乒乓球明星巡回赛杭州站获女子单打冠军

1996年 中国乒乓球明星巡回赛哈尔滨站获女子单打冠军

1996年 中国乒协杯赛获女子双打冠军

1996年 中国乒乓球队奥运热身赛获女子双打冠军

1996年 中国白丽杯迎奥运热身赛获女子单打冠军

1996年 26届奥运会获女子单打冠军*

1996年 26届奥运会获女子双打冠军*

1996年 首届女子世界杯赛获女子单打冠军*

1996年 法国公开赛获女子单打冠军

1996年 法国公开赛获女子双打冠军

1996年 瑞典公开赛获女子单打冠军

1996年 瑞典公开赛获女子双打冠军

1996年 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获女子单打冠军

1996年 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获女子双打冠军

1996年 中国明星巡回赛东莞站获女子单打冠军

1997年 CCTV杯中国乒乓球擂台赛总决赛获女子单打冠军

1997年 44届世乒赛获女子团体冠军*

1997年 44届世乒赛获女子单打冠军*

1997年 44届世乒赛获女子双打冠军*

1997年 澳大利亚公开赛获女子单打冠军

1997年 澳大利亚公开赛获女子双打冠军

1997年 马来西亚公开赛获女子单打冠军

1997年 第八届全国运动会获女子单打冠军

1997年 第八届全国运动会获女子双打冠军

后记

写一个人的一生比过一个人的一生还要困难。幸好,我们只写了三十多年。

但别人不知,在走进邓亚萍的故事的这段时间里,穿行于文字中,我们时而为她的精彩振臂而起,时有为她的失败而扼腕叹息,情绪跌宕真是莫可名状。将一个人的事实提炼,编织出完整的故事,诉之公众,这种循环之后,连我们自身都有了“邓亚萍”的痕迹。

邓亚萍离我们有多近,超市里能看到,体育馆能看到,停车场能看到,公园能看到,如果说现在是“超级女声”的时代,亚萍实在是当之无愧的平民皇后。

邓亚萍离我们有多远,她拿到了无数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荣耀,她刷新了无数个纪录,事业的,学业的。

对于亚萍,多少年来,我们一直在无意识地强化、加固“女强人”、“强女人”的概念,原因无他,只因为和平时代,我们仍然需要英雄。可是我们把她当成神话、童话、传奇传诵了十几年,蓦然回首,我们发现她“侠气十足”,却十分“女人”。

什么样的女人才是真正的美女?她应该是一本百读不厌的书,使你常读常新,一生不倦,而且,在与她携手同行的生命旅程中,你自己的生命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地得到快乐、陶冶与提升。亚萍的美就在如此。她每每身份变幻,始终笑似骄阳,一个球迷在网上对她留言:“我要谢谢你,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

图书信息

* * *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