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乒坛皇后邓亚萍
10960200000019

第19章  山高我为峰

1.离不开的乒乓球

从1991年拿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开始,到1997年,邓亚萍一拍定天下,只身扫六合,那是全世界的乒乓女将都在惊呼:“逢邓必败!”只要她一出战,全世界各地的报纸便成了她的专栏,欧洲一张著名的体育大报如是说:小个子的东方邓出场了,她比球桌高不了多少,但浑身上下焕发出一股舍我其谁的霸气。

但是谁也不知道,亚萍也曾经面临过为何而战的困境。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之后,这个困惑一直伴随着她。“是啊,一个运动员想要的一切至高荣誉,我都拥有了,又有伤病伴随,接下来,我为谁而战?”

这时,一个朋友来到她身边,跟她说了这样一番话:“很多人愿意看你打球,多拿一个冠军少拿一个冠军不重要,更重要的是你能给别人留下许多启发,许多激励。你能成为榜样,成为别人的精神财富。去为喜欢你的人表演吧!”朋友的话变成了邓亚萍继续打球的理由。

一次亚萍去广东打球,正赶上感冒发烧,打着吊瓶,身体很虚弱。可她当时了解到,很多球迷是从其他城市赶来特意来看她打球的,亚萍不上,他们会很失望。于是亚萍带病上场了,发挥得很不好,根本打不出平时的高水平,输了。但是过后,当球迷知道亚萍是带病坚持比赛的,都非常感动。亚萍自己也从这种感动中找到了快乐和满足。从那时起,邓亚萍不再为自己打球,而是为喜欢她的观众打球,为国家的荣誉而战。后两个奥运冠军,就是这么争回来的。

1997年4月在英国曼彻斯特举行的第44届世乒赛,邓亚萍因为长期从事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比赛,从颈部到脚,身体的许多部位都出现了伤病,比赛时,为对付腰伤、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等病痛,她不得不用一块钢板把腰缠住,扎上宽宽的护腰上阵,膝关节脂肪垫肿、踝关节、脚长满了骨刺,疼痛难忍,邓亚萍打针封闭继续战斗,脚底磨出血泡。她就挑破血泡,裹上纱布,坚持拼杀,伤口感染,挤出脓血,仍然奋力拼搏。后来两脚扭伤,用冰块把两个脚冰了40分钟,脚麻木了上场,每场比赛,邓亚萍都咬紧牙关,每球必争、每球必搏,生龙活虎,气贯长虹。团体比赛稳定了军心,单项比赛过关斩将,共夺得女单、女双、团体3枚金牌。

这是亚萍最后一回为国家拿金牌,已经决定退役,她说最后再参加一次,再为国家尽一点微薄之力。亚萍在那个时候,是在世界排名第一的位置上,按照国际乒联那个时候的世界排名的方法,亚萍属于跟第二差得比较多的,分数拉得比较大的。在1997这次世界锦标赛上,一个国际乒联的官员知道亚萍比赛完了要退役,他问亚萍为什么你要在现在退役,你的这种积分,你的状态,即使你每年只出来打一场球,两场球,你的这个排名可以继续延长十年。

但是身上的伤病可以说给亚萍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当她结束比赛回国后,李瑞环同志在人民大会堂亲自接见她,请她吃饭时讲:“亚萍,你在台上打球的时候,不管你输几个、赢几个,最后胜利是属于你的,我放心,全国人民都放心。现在,你要退役,其他运动员还没有一个在场上打球让全国人民这么放心的,从这一点,我不希望你退役,但是你身体不太好,体委决定你退役,我也赞成了。”

2.等待后备力量

在1995年,陆元盛接张燮林的班执掌国家女队的时候,张燮林带队的时候中国女队几乎拿满了所有的世界冠军。1996年8月亚特兰大奥运会,中国乒乓女队青黄不接,只能用邓亚萍、乔红、刘伟、乔云萍四个老队员,没有时间培养新人,压力很大。亚萍等人的技术没有问题,伤病问题却都显露出来。1997年44届世乒赛,乔红、乔云萍、刘伟都相继退役,独独只留下了邓亚萍,因为没了邓亚萍,中国女队就像是失去了主心骨。队伍还要留个头带一带,陆元盛只得找亚萍做工作,其实亚萍此时已经有意去读书了,但是仍然咬牙坚持训练。1997年的曼彻斯特的世乒赛,女队团体就只有邓亚萍一个老队员。当时团体拿冠军,决赛对朝鲜队,陆元盛派杨影、李菊、邓亚萍打的决赛,亚萍与新人的互动异常完美,大获全胜。

1998年的亚运会上,王楠一人拿了四块金牌,成为中国乒乓女队的新的领军人物。王楠之后,出了张怡宁。雅典奥运会张怡宁刚获得女单冠军,就从老远的地方奔过去拥抱教练,那是她拿冠军之后的本能反应,她内心积蓄了很多年。之前,张怡宁是从来不笑的,这时候一下子就释放了。张怡宁的成长期比王楠长。早在1996年邓亚萍准备奥运会的时候,她就发现张怡宁的两面弧圈不错,队里面别的人邓都太熟了,想打点生路球,邓亚萍请求说:“陆指导,能否叫张怡宁来打次比赛?”打完后,邓亚萍跟陆指导反映说张怡宁挺好,陆就从二队里拔了她出来。亚萍说:“感觉张怡宁的球像小山智利,球粘,老给你两面吊着。”

果然,她看的没错。邓亚萍曾经在乒坛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时代,她退役后,王楠接过了她的接力棒,及至后来,张怡宁又扛起了大旗,成为中国女乒的新核心。邓亚萍对别人说,“每个年代都有不同的代表人物,这是由竞技体育的特点决定的。竞技体育更新换代很正常,不要拿王楠和我比,这样比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我们属于不同年代,性格不同,经历也不一样,技术打法也有区别。王楠的表现的确很出色,从大球到小球,从21分制到11分制,她成功地经受住了变革带来的冲击。而张怡宁是更年轻的一代,她现在实现了‘大满贯’的梦想,但是带领中国队在2008年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对她来说仍是最艰巨的考验。”年轻的运动员,一点一点成熟了,亚萍慢慢淡出了。

§§第四章 华丽转身——名校学历大满贯

邓亚萍:“如果亚运会、世乒赛和奥运会的冠军是我乒乓球生涯的三大满贯,那么清华获得学士学位、诺丁汉大学硕士毕业和取得剑桥博士,就是我要完成的另一项大满贯。”2004年,长达4.5万字的英文版硕士论文《从小脚女人到奥运冠军》出版,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序中写道:“世界是你的,因为你拥有开启它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