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美食老滋味
10959900000049

第49章 昔日南京茶叶棒

一般老南京·起茶叶棒来,该没有不晓得的。早年南京的一般茶庄,多雇用一些年轻妇女,替他们分拣茶叶。把茶叶上的粗柄拣出来另放一处。用意很明显,是分档次,茶叶好提高价钱卖,茶叶柄价钱低点卖。那个时期的妇女,在家除做家务外,有的还揽点针线活,但大都闲着没事干,就每天去拣几个钟点茶叶,捞点外快。只要有熟人担保,不拿不带就行。有些恶作剧的小伙子们,对这些拣茶叶的老姬村姑,嘲称为“茶叶棒”,茶叶棒本来是指的茶叶,这样一叫,便自然而然地成了这些妇女们的诨名了。

茶叶棒的供销对象,当然是背街和穷乡僻壤的小茶馆以及一些收入很少的市民,他们饮不起好茶,茶叶棒也能经得起冲两遍开水,有色有味,过过茶瘾,但比农村过路摊点上的柳叶茶和山楂叶茶还是强得多。

南京另外还有二道茶,它的身价和茶叶棒相伯仲,有的还略高一筹。南京人过去有一个习惯:“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上茶馆的人很多,谈闲聊天,一喝大半天。当然也有工作忙,呷两口茶就走的。一些高级馆子和大茶馆,把这些吃剩下来的茶水倒掉,茶叶贮藏起来,每当晴天,成担的在外面摊晒。夫子庙原市政府西围墙外漫长的人行道上,都是天然晒茶的场地。隔一两小时,就有人用竹耙子翻一遍。晒干了,又可以回炉待客。

东牌楼义顺茶社茶资较便宜,南京人图吉庆,大年初一到那里坐坐的人很多。因为来路是统茶,味道并不差。还有卖三道茶的,冲两遍,就完全是白开水了。

今日南京喝茶叶棒或二道茶、三道茶的人,大概是不多了吧。但在品香啜茗时,我想,这段历史还是不应忘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