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7天教你读懂哲学
10958500000004

第4章 第3天我是谁——人性的真实

我是谁?

柏拉图:当天使折断了翅膀

弗洛伊德:将“性”进行到底

犬儒学派:像狗一样活着

你是谁?

你当然知道你自己的名字,张三或者李四。但是,当你意识到要反问自己这样的问题的时候,你想要的答案肯定不是一个名字。

也许你想要知道自己是一种什么状态的存在?也许你想要弄明白自己生存的意义?也许你并不了解自己想要知道什么,但是你已经朦胧地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无论答案是哪一种,这样的思索都足以安抚浮躁的心灵。哲学的意义本来就不是确定无疑的答案,而是要开启求智的思想。

在开始自己的求智跋涉之前,你应该也想看看前人走过的路。

“你是谁?”苏菲收到的第一个神秘信封里藏着的就是这个问题。“无我是谁?知我怎么会知道呢?”小苏菲这样想着,“不用说,我的名字叫苏菲,但是那个叫苏菲的人又是谁呢?我还是想不出来。”接着,她又想到:“如果我取了另外一个名字呢?比如说,如果我叫安妮的话,我会不会变成别人?”“爸爸原本要将我的名字取作莉莉,”她试着想象和别人握手,并且介绍自己名叫莉莉的情景,但却觉得好像很不对劲,像是别人在自我介绍一样。

这个时候,苏菲突然想到走进浴室,站在镜子前面,凝视着镜子里的“苏菲”,她再问“苏菲”,“你是谁?”这一刹那,她觉得迷惑了,弄不清楚刚才问问题的,到底是她自己,还是镜中的影像。她又用食指点着镜中的鼻子,说:“你是我。”接着又把句子颠倒过来,说:“我是你。”颠来倒去,苏菲还是没有找到答案。

“人居然不知道自己是谁?这不是太奇怪了吗?而且人也没有能力选择自己的长相,这不是太不合理了吗?”苏菲觉得迷惑了,但是她很快就明白了,这是她不得不接受的,“我可以选择交什么朋友,但却不能选择自己要成为什么人,我甚至不曾选择要做人。”

这样,她就把“我是谁?”的问题,延伸到了“人是什么?”而且,当她开始思考有关于活着这件事情的时候,她也开始意识到她不会永远活着。于是,“人死之后还会有生命吗?”她也已经想到了。思想就像一匹回归草原的野马,只想放开了去驰骋。

同时,苏菲也初次体验到了思索的苦涩,“猫咪不会去想死后的问题,这倒是它的福气了。”

但是,谁让她的名字代表着“爱智慧”呢?谁让她遇到了神秘的哲学老师呢?谁让我们有了可以思想的大脑呢?只要人类还活着一天,思想的求索就不会停止一天,也许思想本身就是人活着的意义———哲人说,我思故我在!

苏菲站在石子路上想着,她努力思考活着的意义,好让自己忘掉她不会永远活着这件事情。“然而,这实在不太可能。现在,只要我一专心思索活着这件事,脑海中便会马上浮现死亡的念头。”但是,苏菲马上又意识到:“唯有清晰地意识到有一天我们终将死去,我们才能够体会活在世上是多么美好。这两件事就像钱币的正反两面,当一面变得更大、更清晰时,另外一面也随之变得大而清晰。”苏菲最终找到了一个问题的答案,“生与死正是一枚钱币的正反两面。”

你无法想象只有一面的钱币,同样地,你也无法想象只有光明没有黑暗,无法想象只有影子没有人,你也同样无法想象只有生命而没有死亡。这样的永生还有意义吗?孩子不会长大,青春不会流逝,奶奶不会老去,每个人的记忆里都没有童年的游戏,不会珍惜青春的时光,也不会品味夕阳的余晖。生命只是此时此刻的不断重复、重复再重复。

有很多的电影,想象人能长生不老,或者想象时间能够倒流,或者想象人能忘记过去,每一天都是一个新开始。实际上,如此这般的意义是一样的。但是,在这样的状态下,人们只能不断重复过去的生活,重复过去的错误。该得到的还是毫无惊喜地得到,得不到的还是不可避免地失去。直到人们终于明白了,如此生存其实是毫无意义的,于是,他们才又回到了现实生活之中,有失落、会后悔、难免把握不住,但是我们懂得了珍惜,拥有了回忆,也经历着每天不同的生活。

只有这样,你才能明了我是谁?———我是一个享受晚晴的老奶奶,我常常给孙儿们讲过去的故事,我也常常缅怀起我的青春岁月。

人又是什么呢?———人终将会老死,生命因此而备加珍贵,我们因此而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珍惜身边每一个亲爱的人。

我们随着苏菲走了一圈,最后得到了和苏菲一样的孩子气的回答。很多人不满意了吧?我们开始的时候不是自诩要开始智慧的跋涉吗?这样的童话故事也能算是爱智之学吗?

不要着急!不是说宝宝在母亲的肚子里要重走一次人类演化的历程吗?开始还是有尾巴的呢,慢慢地,发育成人的眼睛,人的身体,人的大脑。我们的跋涉也应该重走一遍人类的求智之旅吧。

柏拉图:当天使折断了翅膀

关于哲学家的生平:有一个作家,他同时也是一名研究哲学的学者,他有一次感慨地说:“女人学哲学,既是对女人的伤害,也是对哲学的伤害。”学哲学的人,尤其是女人了,听到这句话估计只能苦笑了,当然这一笑之中甘苦自知。

的确,哲学家的生活总是让人觉得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色彩。哲学家是不是整天在书堆啃着沾了墨水的面包呢?哲学家都是些严肃,刻板,固执的人吧?康德近乎苛刻的守时习惯,叔本华近乎绝望的悲观,更不要说尼采最后真正的疯狂了。如果说哲学家的脑子是被上帝吻过的话,上帝可不会随随便便吻人的脑子,一定是异于常人的人,才能接受上帝如此的馈赠。而且,哲学不仅仅需要想象力,更需要严密的逻辑;哲学不仅仅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它更讲究缜密的理性思维。而且,它研究的都是离生活的遥远的宇宙、本原、始基、意识。诸如此类的特点,几乎就注定了哲学的枯燥和艰深,而要从这些东西里挖掘出趣味的人,也几乎注定了他必然是个坐得住的人。长期的熏染,当你真正进入了哲学的世界,即使是再活泼的人,也是会被改变得沉稳、严肃、刻板一些了吧。

所以,也就难怪哲学家让人感觉神秘得难以接近了。现代的哲学家都是这样,就更不要说生活在2666多年前,路途遥远的古希腊的哲人们了。

第欧根尼.拉尔修,他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让我们得以了解古希腊的天才们。第欧根尼.拉尔修何许人也?他是公元1世纪的一个传记作家,写得最著名的一本书叫《著名哲学家的生平和学说》。这本书,全书共十卷,记载了众多希腊哲学家的思想和生平,让这些刻板的哲人连同他们的学说,一起在生活和故事中鲜活起来。

第欧根尼.拉尔修这本书的第三卷全部用于记载柏拉图(P1at0),共169节。柏拉图在西方哲学史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般。

柏拉图的哲学人生:

柏拉图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他的理念论是古希腊哲学第一个完整的,成熟的理论体系。但是记载这个伟大哲学家的生平资料并不多,人们介绍他的生平主要的根据就是第欧根尼.拉尔修的这本著作,以及柏拉图自传性的《第七封信》。柏拉图的《第七封信》是柏拉图传世书信(共13封)中最长的一封,大多数学人都承认这封信是柏拉图的真作。

柏拉图约在公元前428年出生在雅典的一个贵族家庭。他的父亲阿里斯通和母亲珀克里提俄涅都是名门望族的后裔。父亲的谱系可以上溯到雅典最后一位君王科德鲁斯。母亲是希腊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梭伦的后代。

柏拉图原名阿里斯托克勒。据说,他的体育老师见他体魄强健,前额宽阔,就把他叫做柏拉图。而在希腊文中“p1at0”的意思就是宽广,也有另外一个说法认为因他的思想开阔而得名“柏拉图”。

柏拉图有两个哥哥,阿得曼图和格劳孔,在柏拉图的对话体著作中常有出现。柏拉图还有一个姐姐名叫波托妮,她是后来柏拉图学园的继承人斯彪西波的母亲。柏拉图早年丧父,他的母亲改嫁,继父和雅典民主派领袖伯里克利是好朋友。柏拉图在《卡尔米德篇》中以颂扬的口吻提到过他的继父。这样的家庭背景注定他的一生都会和政治有牵扯不断的关系。

柏拉图从小在继父家度过,受到良好的教育,特别是在文学和数学方面。他在青少年时代热衷于文艺创作,写过赞美酒神的颂诗和其他抒情诗,还写过悲剧,富有文学才能。

柏拉图出生的那年,伯罗奔尼撒战争已经进行到第四个年头,这场战争接着又持续了23年,伴随了柏拉图的成长。他青年时参加了这场战争,是一名出色的战士。但是,最终他还是必须接受雅典在这场战争中的失败,柏拉图把雅典的失败归咎于民主政体。接着与他家庭关系紧密的“三十僭主”推翻了民主政制,但因施行暴政很快又在8个月后被群众推翻;雅典恢复民主政治,但它又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了苏格拉底。

柏拉图20岁的时候跟随苏格拉底学习,一生景仰老师的思想和人格。苏格拉底死的时候他才28岁,这一段平静而充实的生活的悲剧性结局给柏拉图的一生处处都留下烙印,使得他充满了对民主制和乌合之众的蔑视和憎恨。这一点,有人归咎于他的贵族血统和良好的教育。这样认为的人,肯定没有了解到他和苏格拉底之间深厚的感情。我们下面再用一个专门的篇幅好好地讲讲这对师生之间的情谊吧。

苏格拉底的死,让柏拉图对现存的政体完全失望。从他70高龄时撰写的《第七封信》中可以看出,他在青年时期的政治理想是公开地参加政治事务,公正地治理城邦。但是现实一再告诉他,包括雅典在内的所有城邦都不能做到这一点。最后,他决心通过哲学来改造统治者,因为他坚信只有哲学才能教给人分辨正义和非正义的智慧;只有让哲学家成为统治者,或者让政治家成为真正的哲学家,城邦治理才能是真正公正的。这就是他在著名的《理想国》中提出的“哲学王”的重要思想。

怀着这样的政治理想,他三下西西里岛,尝试通过教育统治者的方式,建立新的政体。但是,三次的“哲学王实验”都以失败告终。第一次,公元前388年,他在西西里触怒了独裁者,被送往市场当作奴隶拍卖,幸好遇上了一个哲学家为其赎身。第二次,他应邀再次去西西里教育统治者,却遇上了宫廷内讧,与他交好的朋友被迫离开西西里,柏拉图受到牵连也只好离开。第三次,他再次应邀前往西西里进行王室教育,依然有始无终。他的好朋友成了一个城邦的统治者,但不久就遭到谋杀。柏拉图的“哲学王”理想虽然彪炳史册,实践却是彻底失败。

在政治理想彻底破灭的同时,柏拉图的哲学理想却获得了成功。苏格拉底去世以后,柏拉图在营救他的老师时所作的种种努力给他惹了很多的麻烦。于是朋友们都催促他离开雅典这个是非之地,遵从苏格拉底的教导外出游历。他先后到过麦加拉、埃及、居勒尼、南意大利和西西里等地。在游历中他考察了各地的政治、法律、宗教制度,研究了各地的数学、天文、力学、音乐理论和各种哲学学派的学说。在这样广博的知识基础上,柏拉图逐步形成了他自己的学说,以及对改革社会制度的见解。

公元前387年,他从西西里回到雅典以后,便在以希腊英雄阿卡德穆dAcademuse命名的体育场附近创立了学园。这是西方最早的高等学府,后世的高等教育机构也因此而得名。柏拉图在学园里除了讲授哲学以外,还讲授数学、天文学和音乐等。但是他始终以哲学为最高级的课程,柏拉图宣称,他的学园的目的不是传授实用的技艺,而是传授思辨的理论智慧。

学园的创立是柏拉图一生最重要的功绩之一。当时希腊世界大批最有才华的青年被他吸引到这里来学习。他们聚集在柏拉图周围从事科学研究和学术讨论,为后来西方各门学科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原创性的思想,被誉为希腊世界最重要的思想库和人才库,后世甚至认为柏拉图的学园开创了西方学术自由的传统。

柏拉图在学园里生活了41年之久,直到去世,他的传世著作大多数在这里写成。

公元前347年,柏拉图在参加一次婚礼宴会时无疾而逝,享年80岁。他死后埋葬在耗费了他半生才华的学园。他的一生经历了战争、雅典的衰落、政治斗争,他也看到城邦演变成了帝国。他曾那么热切地想投身政治,但理想的破灭又让他深感绝望。而后他专注于哲学,在希腊世界享有崇高的声誉,他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可用他的学生的悼词来佐证:岿岿盛德,莫之能名;光风霁月,涵育贞明;有诵其文,有瞻其行;乐此盛世,善以缮生。

柏拉图的作品:

柏拉图老师在学园中的讲稿,很遗憾地都没有留下来。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柏拉图的作品,只有他写的对话和书信。西方的学者对这些著作的真实性和创作时间做过很多的考证,各人的意见并不完全一致。如果柏拉图的弟子亚里士多德能鉴定一下柏拉图著作的真伪,自然可信度会很高,但是很不幸,这个宣称“吾爱吾师,但是我更爱真理”的学生从来没有提及过老师的著作。

柏拉图的作品主要是40多篇的对话,其中28篇被认定为是真品或可信度很高的作品,比如说著名的《理想国》、《会饮篇》(谈论美和爱情)、《菲多篇》(谈论理念和灵魂的轮回);13封书信中,只有4封为真品。

而关于他创作的时间,人们一般把它划分为四个时期。回顾柏拉图一生的创作,让人们看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苏格拉底的母亲是一个助产婆,苏格拉底受到启发,认为教育实际上就是一种精神助产术。所以,他在和别人讨论哲学的时候,他并不直接宣布自己的意见,而是惯于采用双方一问一答的方法,让对方发现自己的矛盾,并逐渐修正意见,从而让对话者自己发现真理。“苏格拉底在对话中并不宣布问题的正确答案,正如助产士的任务是帮助生育,她自己并不生育;对话者对自己的错误的否定,就好比是临产前的阵痛,这是每一个获得真理的人必经的途径;对话的结果是对话者自己发现真理,就像产妇从自己体内产生新的生命一样。”哲学史上十分赞誉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法”,因为这之中不仅仅体现了学术交流中的自由、民主,也反映了古希腊人真理观的一个特点———真理,靠自己去发现!

苏格拉底在柏拉图的一生中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我们回头看柏拉图的作品,其创作的四个时期,就好像是苏格拉底用“精神助产术”催生出柏拉图思想的一个过程。

在开始的时候,也就是苏格拉底死的前后,柏拉图基本是在阐述他的老师的学说。比如他讨论了苏格拉底谈到的人的德性问题,但是这个时期生产才刚开始,新的生命还深藏在母亲的腹中,柏拉图的讨论多是没有结果的。

接着,出现了一个过渡时期。柏拉图在苏格拉底的基础上,开始了自己观点的酝酿。这个时候新的生命已经蠢蠢欲动了,柏拉图谈到了“学习就是回忆和灵魂不朽”的观点,而这可谓是他“理念论”的一个先声。

再来,母亲开始了最后一轮的阵痛,新的生命诞生。柏拉图这个时期的对话表达了他最著名的理念论和理想国的观点。

最后,柏拉图悉心地抚育着他新生的孩子。他在一系列的对话中发展了他的理念论,并回应了人们对理念论的提问和批评。对理想国的政治学说也做了一定的修正。

柏拉图的著作也是运用苏格拉底“问答助产法”的方式来写作。因为苏格拉底没有留下著作,所以这种通过对话来讲哲学的方法,在哲学史上可以说是空前的。柏拉图的对话文字生动,善于用形象的比喻来表达深邃的思想,把艰涩的本体运动寓于具体的过程之中,所以他的作品不仅仅被视为是一种哲理性著作,还是一种具有文学价值的作品。

柏拉图的对话也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剧本。他的哲学剧常常以苏格拉底为主角,而他自己是导演和编剧,从不出场。所以,有时人们很难断定哪些话是苏格拉底说的,哪些话是柏拉图自己的意见。好在他们的分歧不大,在难以分辨的时候我们就把它视为共同智慧的结晶。柏拉图哲学剧还常常上演他和论敌的辩论赛。这样,也让我们很难分辨哪些是他的本意,哪些是敌人的讽刺语,让人看着很迷惑。而且,柏拉图导演还喜欢上演神话故事,诸神们用着后世莎士比亚式的语言说着蕴意深奥的台词,让人感觉“美则美矣,深奥莫测”。

柏拉图与苏格拉底:

与苏格拉底的相遇是柏拉图一生的转折点。

他原来是一个贵族家庭里的公子,性格活泼、开朗,爱好文学艺术,尤其是年轻时代的他极其热衷于政治。虽然柏拉图天性敏感,也热爱哲学,但是这样的年轻人按理说还是不容易成为哲学家的。

然而,他遇上了伟大的“精神助产士”。柏拉图的天赋聪明在苏格拉底的“问答”游戏中找到了乐趣,如果说在遇上苏格拉底之前,柏拉图的哲学禀赋是半苏醒的话,苏格拉底的敏锐问题如雷电一般地击中了他的心灵,让他的禀赋和对哲学的热爱完全滋生了出来。

当老师一针见血地刺中论敌的要害,戳穿僵死的教条和武断的设想,柏拉图觉得惬意极了。而且,在老师的指导下,他开始摆脱单纯的辩论,也放弃了从哲学中逞一时之快的肤浅念头,开始进行细致严密的逻辑分析和卓有成效的探讨。苏格拉底是他真正的启蒙者,他从此成了智慧的热烈追求者,“我感谢神明”,柏拉图经常说,“使我托生为希腊人,而不是野蛮人;自由人而不是奴隶;男人而不是女人。不过主要的还是,我出生在苏格拉底的时代。”

柏拉图的思想被视为是对他之前的哲学家思想———包括泰勒斯时代的早期自然哲学、智者思想(古希腊时代一种传授哲学和辩论知识的老师,后来成为一种运动,产生于苏格拉底之前)以及苏格拉底———的一种创造性总结。而他的创造性,基石全在于苏格拉底。他从苏格拉底那里,学到了从研究心灵入手来认识宇宙的方法,学到了反对智者的庸俗诡辩的基本立场,也学到了“精神助产”的对话方法。柏拉图的作品中充满了对苏格拉底的感激之情,于是他把他的哲学剧的主角多定为苏格拉底,似乎要让苏格拉底来发表他未竞的宣言。他深情地说:“过去和将来都不会有柏拉图写的著作,现在以他署名的作品都属于苏格拉底、被美化与恢复了本来面目的苏格拉底。”这些话固然出自于哲学家的谦逊,但同时也表达了师生之间亲密的情谊,让我们看出苏格拉底对他的影响之深。

当革命到来,热情的希腊人奔走相告,有支持民主派的,也有支持寡头政治的。两派之间关系紧张,一场殊死搏斗仿佛一触即发。柏拉图的继父和雅典民主派领袖伯里克利是好朋友,他的贵族家庭的利益也和民主派的政治千丝万缕。但是当这个民主派贵族的公子成了苏格拉底的学生,受到了哲人思想的熏染,他就背叛了他的家庭。他先是攻击了父辈的神祗,后来甚至当面嘲笑起父亲的政治来。

但是,当民主派最终取得了胜利时,苏格拉底的命运就被决定了:人们认为他不信神和腐蚀青年,因此他应该死去。

更重要的是,苏格拉底决定接受这个结果,虽然他有很多的机会可以逃脱命运。

苏格拉底一再教导他的学生要做一个有德性的人,而他的行为就是他说的“德性”的最好注脚。他为人克己、豪爽、高尚、勤俭,有很大的耐性,待人仁爱。他在行动和精神上都表明他很有勇气。他受审时的风度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态度庄严、坚定,毫不谄媚。

剩下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因为柏拉图用伟大的诗篇记录下来他尊敬的师长生命最后的闪光。《申辩篇》中,哲学的第一位殉道者宣布了思想自由的权利和重要性,并且骄傲地拒不向他素来不屑一顾的人乞求怜悯。甚至在人们愿意赦免他的时候,他也拒绝提出上诉。他的朋友安排了一个逃跑的计划,易如反掌。但是这种逃避苟且的办法更是为他所不齿,他说自己整个一生都享受了法律的利益,不能在晚年不忠于法律。

于是,人们决定让他饮鸩而死。

他要死得和活着一样壮丽,“振作起来”,他对陷于悲痛之中的朋友们说,“告诉人们你们掩埋的只是我的尸体”,柏拉图接着写道,

“当他说完这句话后,他站起身来,叫我们稍候,就和克里同一块儿走进浴室去了。我们一边等候。一边说着话,大家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他就像一位我们正在失去的父亲,而我们就要作为孤儿去度过自己的余生了……太阳落山的时候临近了,他在里面已经呆了很长时间。终于,他出来了,又和我们坐在一起,……大家只是相对无言。很快,狱卒走了进来,站在他的身边,说道:“苏格拉底,在所有走过这里的人当中,您要算最高尚、最温和、最善良的一个了。我每次服从当局的命令,吩咐其他犯人服毒,他们就像发了疯似的把我骂个狗血淋头,您不是和他们一般见识的。其实我明白您不会生我的气,因为您知道错在他人,不在我。我这就向您告别,死生有命,请您尽量想开点。我这份差使,您是知道的。”说罢,只见他眼泪夺眶而出,转身出去了。

苏格拉底望着他说:“您的好意我心领了,我听您的吩咐。”然后他转过身来对我们说:“这个人多可爱呀,这些天来,他没少来看我……看看刚才他向我表示遗憾时是多么慷慨吧。我们必须按照他的吩咐行事,克里同,看看鸩酒准备好了没有,如果准备就绪,就叫人端来。”

“可太阳还在山头上呢,”克里同说,“许多人都是一拖再拖,就是宣布叫他们就死之后,他们也要大吃大喝,寻欢作乐一通才肯罢休。您何必这么忙,还有的是时间呢。”

苏格拉底回答说:“是的,克里同,你说的那些人这样做是对的,因为他们认为通过拖延可以有所得。不过我不这样做,也是对的,因为我不认为晚死一会儿自己就能得到什么。我吝惜和挽救的生命已经奄奄一息了,要是那么做,我只能感到自己可笑。请按照我的话去做吧,不要拒绝我。”

听见这话,克里同朝仆人做了个手势。仆人走进内室,过了一会儿,便和端着一杯鸩酒的狱卒出来了。苏格拉底说:“您,我的好朋友,是有经验的,就请教教我这事儿该怎么进行吧。”狱卒回答说:“您只要来回走动,等到走不动了,再躺下来,那时毒性就发作了。”说着,他把杯子递给苏格拉底。苏格拉底轻松自如、温文尔雅地接过杯子,毫无惧色地说:“您说我可以用这杯酒来祭奠神灵吗?能还是不能?”狱卒回答说:“我们就准备了这么多,苏格拉底,再也没有了。”“我明白了,”他说,“不过我可以而且必须祈求众神保佑我在去另一个世界的旅途中一路平安———但愿我的祈求能得到满足。”说完,他把杯子举到唇边,高高兴兴地将毒鸩一饮而尽。

至此,我们尚能节制自己的悲哀。然而,当我们眼见他一口气把鸩酒喝完时,都禁不住潸然泪下了。我用双手捂住脸,泪水却像泉水般从指缝间涌流出来,我只是在为我自己哭泣。因为我确实不是在为他而哭泣,而是一想到自己就要失去这样一位良师益友,一种大难临头的感觉便使我悲恸不已。不独我是这样,克里同也止不住泪如雨下,忙起身躲到一边去了。这时,一直在旁边悄然哭泣的阿波罗多罗斯突然失声痛哭起来,于是大家顿时都失去了勇气。只有苏格拉底泰然自若:“这么哭哭啼啼是干什么?”他说,“我不让女人呆在这里,就是怕她们来这一手。你们也许知道人应该在平静中死去这个道理吧。那就安静耐心一点儿吧。”听见这话,我们都感到羞愧,于是便忍住了泪水。他在房间里来来回回地踱起步来,直到走不动了,才遵照指示,躺下身来。给他送来毒鸩的狱卒不时地查看着他的双腿和双脚。少顷,他使劲在苏格拉底脚上捏了一把,问他有没有感觉。苏格拉底回答说:“没有。”就这样,狱卒顺着脚踝一路捏上来,向我们表明苏格拉底已经僵硬冰冷了。苏格拉底自己也感到了,他说:“毒鸩一到达心脏,一切就结束了。”他的下腹周围变冷了,这时他撩开盖在身上的被单,露出脸来说———这就成了他的临终遗言———“克里同,我还欠阿斯克勒庇俄斯一只公鸡,你能记着帮我还清这笔债吗?”我一定替您还清,”克里同说:“您还有其他吩咐吗?”没有回音,一切又复寂静。过了一会儿,我们听见他动弹了一下,狱卒掀开被单,只见他的目光已经凝滞了。克里同替他合上了双眼和嘴巴。

这就是柏拉图对尊师的最后记忆,字里行间他几乎不提他自己,但是我们能感觉到其中的深情。而这一幕他一生都未曾忘记的。苏格拉底不仅仅在哲学上对他影响至深,在人格上也让柏拉图敬佩不已。

而苏格拉底的伟大并不在于他影响了一个柏拉图,他的人格道德被后世哲学家视为为人的至尊典范。

我们接着就要看到,在苏格拉底影响下的柏拉图哲学,到底讲了些什么。

你的眼睛欺骗了你的心——只有理念才是真实的存在

赫拉克利特说过,世界就是一团活火。火的本性在于燃烧,而燃烧不能停止,否则火就不复存在了。因而,世界万物都必然是变动不居的。

柏拉图同意赫拉克利特的观点。但是他把前人的观点进一步向前引申了:既然万物都是变动不居的,因而它们都是不真实的。那么真正存在的是什么呢,柏拉图为它起了个名字,叫“理念”。

世界上真实存在而且永恒不变的东西,就是理念。柏拉图批驳了人们认为“理念”只是心中的一种观念,而不是真实存在的这种说法。恰恰相反,他说,只有理念,才是真实存在的东西。而我们通过感官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以为摸得到、看得到、闻得到的就是真实的,实际上这却是不真实的,虚幻的。

关于什么是真实的存在,什么是虚幻的存在,也是哲学史上一个恒久的话题。这个话题在中世纪甚至成为哲学上的主流(唯名论和唯实论之辨)。而在西方哲学史上,开启这个问题讨论的人,就是柏拉图。如果说他是后来的唯实论的渊源的话,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就是唯名论的渊源。亚里士多德没有像柏拉图忠实于苏格拉底一样忠实于他的老师,相反的,他的哲学站到了柏拉图的另一面。

而东方的哲学中,印度的释加牟尼创立了佛教,他说着和柏拉图异曲同工的话。释加牟尼认为,众生之所以会陷于轮回之苦而不能自拔,是由于众生不了解宇宙人生的真实,这种蒙昧的状态他称之为“无明”。“无明”是对什么的不清醒呢?主要是两种东西,一是人们坚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我”的存在———其实你不是真实存在的———佛把这种“无明”称为“我执”。二是人们坚信外界的事物是真实存在的———你的眼睛欺骗了你———这种“无明”是“法执”。就是因为相信外物是真实存在的,人就会产生贪念和占有之心,产生欲望,欲望的不可满足和欲望的无止境,让人生充满了痛苦。

这就是佛的说法。他和柏拉图的相同之处在于坚持外界的事物其实是不真实的存在。为什么看得见、摸得着,却不能相信他的真实存在呢?柏拉图说,真实的存在必须是永恒不变的,始终如一的。而万物却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它们在某一个时刻,既是此又是彼,既是这样又马上不是这样,以至于我们根本不能明确地表达出它的真实意义来,又怎么能是真实的存在呢?它们只能是一种幻象罢了。

世界上真正存在的东西,只有“理念”。

一个模子印出了所有的青蛙

柏拉图接着开始解答“世界从何而来”的问题。他和他的前辈的回答有了不一样的地方。

他认为,自然界中有形的东西都是“流动”变化着的,所以世界上不会有不能分化的某种“物质”———而无论是泰勒斯的水,还是赫拉克利特的“活火”,德谟克利特的“积木”,都是会分解变化的东西,所以都不可能是万物的本原。柏拉图认为属于“物质世界”的每一样东西必然都是由某种其他的物质做成的,而无论它由如何的物质做成,都必然是要变化分解的。既然“物质世界”中找不到恒久不变的东西,他决定从另外一个世界中去寻找万物存在的依据。

对于柏拉图来说,永恒不变的东西已经不是一种“基本物质”了,“而是形成各种事物模样的精神模式或抽象模式”。

万物会沧海桑田,理念却始终如一。因此,只有理念才能是万物存在的依据。但是,理念怎么样和万物发生关系呢?

你看到过月饼师傅做月饼吧,师傅先把馅儿和面揉成一个团,然后把面团放到模子里。“啪”,出来一个月饼;“啪”,又出来一个月饼。注意,这两个月饼是“一样”的。

同样的,世界上的青蛙都是一样的,世界上的马也都是一样的,世界上的人也都是一样的。当然了,我并不是说每一个人、每一匹马长得是一样的。但是,他们必然有一些东西是共同的,就是这些共同的东西让我们把他们称之为“马”,把自己称之为“人”,还有青蛙。那么,我们不妨就把这些共同的东西叫做“马”、“人”和“青蛙”吧。

世界千变万化,不同的月饼会有不同的细微差别———但是模子却都是一个,模子是永恒不变的。

这个时候我们很容易就联想到,柏拉图说过永恒的东西是理念,是的,这个模子,就是“理念”。

为什么池塘边会有一只青蛙?是因为先有了一个“青蛙理念”———它存在于理念世界之中。池塘边的这只青蛙“模仿”,或者说“分有”(柏拉图的说法)了青蛙的理念从而成为了一只青蛙。同样的,我们所看到的这个人,那个人,都不过是“人”的理念的“摹本”或者“影子”,而我们之所以为“人”,青蛙之所以为“蛙”,乃是因为分有的理念的不同。理念本身是完美的,万物的“分有”不会减少了它们的完美度,就像一棵树的影子,有多少的光源就会有多少个影子,但无论有多少的影子,都不会对原来的树本身有任何的影响一样。但是,影子却无法如树一样完美。理念是完美的,永恒的,但是万物却是缺陷的,易逝的,并不能因为“模仿”了完美的理念而完美、永恒起来。

理念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世上可见的万事万物,相应地在理念世界都有一个原型———更确切地说,应该是理念世界有一个原型,因而才有我们在世上看到的那个事物。马有“马”的理念,人有“人”的理念,蛙有“蛙”的理念,树也有“树”的理念,你能想象到的一切都有一个“理念”。你看不到,但是能感觉到,感受到的,也都有一个理念。美的东西之所以为“美”,是因为它分有了“美”的理念;大的东西分有了“大”的理念;“二”之所以为“二”,也是因为它分有了“二”的理念,等等。

总之,世界从何而来,生命从何而来,美从何而来,都是因为先有了一个理念的世界。现实的世界都是模仿理念、分有理念的结果。

走出洞穴,看到太阳

我们刚刚谈过了佛教的“无明”,人们之所以“无明”,就是因为他们把虚幻的东西当作真实的了。正是以为它们是真实的,才想要占为己有,有了欲望,也才有了苦恼。佛说,如果你要脱离苦海,只要看出万事万物都是一种虚幻的,你就不会有欲望,你也就解脱了。

柏拉图没有谈人怎么解脱,但是他以哲学家的一种使命感,感慨人总是满足于把对虚幻世界的知识当作一种真正的知识,他惋惜人们不能抬起头去看真正的理念世界,惋惜人们得不到真正的智慧。

他意味深长地给人们讲了一个故事:一群“囚徒”世世代代居住在一个洞穴当中,洞穴里有一个火堆和一堵墙。囚徒被一条铁链锁在了一个固定的地点,头和脖子也是锁住的,他们不能回头或者环顾四周。能看到的,只是面对着他们的墙壁上被火倒映出来影像。洞口有人举着各种各样的雕像走来走去,火光将这样雕像投影在墙壁上,就形成了一部“雕像的电影”。囚徒的一生只能看着电影,他们不能互相观望,也不知道其他的囚徒是什么样子。他们更不能回过头去看看那些雕像,也就不能明白为什么会有“电影”。因而,他们就以为眼前晃动着的“电影”就是真实的事物———就像历史上第一次有人拍出电影的时候,人们也认为那就是真的一样。于是,囚徒就用不同的名字来称呼了这些影像,这个是马,那个是人,仿佛真的有这些马和人一样。

囚徒习惯了这种蒙昧的生活,所以他们并不以自己的蒙昧为悲哀,也就没有了挣脱锁链的欲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有一天,一个怀着叛逆精神的囚徒挣脱了锁链,他回过头去,第一次看到了火光,也看到了雕像。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就明白了雕像和影像之间的区别,雕像是“真”的,而影像是“假”的。这个发现鼓励了他的叛逆精神,他不顾亮光刺目的疼痛,迎着亮光走向了洞口,走出洞穴外面。当他第一次看到了阳光下真实的事物的时候,看到太阳的照耀,他恍然大悟,明白了这个世界的真谛。

很显然,柏拉图的故事是一个隐喻。愚昧人就是囚徒,错把幻想当真实。更让人痛心的是,世人满足于这种真实,而不思进取。而他自己,就是那一个勇敢的囚徒,挣脱了锁链,回过头来看到了火光和雕像,明白了世人的愚昧。他继续自己的探索,走出洞口,看到太阳,意味着他进入了理念的世界,观察到了理念的“人“,理念的“马”,以及代表着理念的“真善美”的太阳。

这时,这个囚徒就真正解放了。但是当他回想往事的时候,他在庆幸自己解放的同时,怜悯着其他囚徒的蒙昧。这些囚徒中最有智慧的人,充其量也就不过是发现了稍纵即逝的影像而已。能认识真正世界的人又怎么会满足于这些虚幻的知识呢?有叛逆精神的囚徒,他的人生观是宁愿在真实中做贫困的主人,也不愿意回到洞穴中做高贵的囚徒。怀着一种哲人的使命感,他义无反顾地回到洞穴中来,希望唤醒其他的囚徒。

结果大家都想到了,毫无意外地,囚徒嘲笑了他的异想天开,仍旧满足于洞穴中虚幻的世界。而且,囚徒们反而因为他再也看不惯晃动的“电影”而嘲笑了他的无知。没有人相信他在理念世界的遭遇,没有人相信他懂得真正的“真善美”,以至于他不得不在法庭和其他场合与囚徒们争论幻象和理念,偶像和原型。这激起了囚徒的愤怒,他们恨不得把他处死。

这里,柏拉图又借着解放囚徒的故事来缅怀悲剧性的苏格拉底。哲人的命运总是差不多的,中国的屈原用一句话很好地道出了他们的寂寞和无奈———众人皆醉我独醒!

柏拉图在这个故事里还谈到了哲学家的使命和意义。哲学家的兴趣本来在于理念的世界,在于观察代表“真善美”的太阳,在于追求最高的真理。除此以外,哲学家对虚幻的洞穴“电影”已经没有了兴趣,对世俗的利益也没有精力纠缠,包括政治的事务。他说:“达到这一个高度的人不愿意参与公众事务,他们的心灵渴望停留在上方;那些从神圣的沉思下降到世间生活的人会以为自己犯了愚蠢的过错。”

然而,为了启蒙世人脱离愚昧,哲学家又不得不放弃个人的兴趣和思辨的幸福而参与公共事务。哲学家就如同那个解放了但是又返回了洞穴的人一样,怀着一种使命感,想要唤醒陷于蒙昧状态而毫无自觉的人们。

在柏拉图后来提出的“理想国”之中,他要让哲学家为王,或者让王者学习哲学。他同样以为这是出于一种哲学的使命,是因为哲学与王者的结合符合国家和公众的利益,而不是因为当王是哲学家的理想或者意义。他说:“除非哲学家成为这个世界的王,或者我们现在称之为王和统治者的人真正成为哲学家,否则,国家的灾难,人类的灾难将没有尽头。”为了整个人类的利益,哲学和政治必须合而为一。柏拉图还说,他犹豫再三才说出这样的话,不是出于矫情,而是因为很难找到一条既符合公共幸福又符合个人幸福的道路。

于是,柏拉图认为,哲学家的命运只能是放弃个人思辨的快乐而为公众谋幸福。苏格拉底是这样做的,柏拉图也是这样做的。中国的儒家会同意这样的思想,他们认为君子格物、致知,修身,养性,最终的目的还是要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且君子应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无论得志与否,都要心怀着“天下”的理想。当然,一些出世的哲学家,不见得愿意担负起这样的使命,好像中国的道家,印度的佛教,甚至近现代的很多哲学家,他们都愿意把哲学的使命回归于哲学本身,追求思辨的纯粹的幸福。至于这是现实的限制,还是个人的理想,应该是情况各有不同了罢。

当天使折断了翅膀

我们的话题还是要回到“理念”的主题。

柏拉图说,灵魂也是一种理念,灵魂因着理念的特性从而不朽。但是身体却是会死亡的,为什么不朽的灵魂要和次等的身体结合呢?

这又是一个神话故事:宙斯率领着诸神去赴宴,次等的神和灵魂跟随在后面。装载着他们的马车由一些顽劣的马拉着,马车夫也没有高超的技艺,所以在经过陡峭的天路时就失去了对马儿的控制,被顽劣的马拖落到了地上。灵魂被折断了翅膀,再也不能飞回到理念的世界之中去,只好寄居于肉体之中作为暂时的居所。

灵魂和身体的结合代表着灵魂的堕落,但是灵魂毕竞有着高贵的理念”血统,只要找到了机会,重新长出了有力的翅膀,他们就会飞回理念的世界。柏拉图虽然没有说,但是他肯定会认为只有哲学才是打开理念世界的钥匙,只有哲学才是对灵魂的修炼,只有经过了哲学的滋养,灵魂才能重新长出翅膀,飞回到完美的理念世界之中去。

灵魂暂居于身体,但是一种完善的东西和一种不完善的东西相处,其中不可避免地会有矛盾。灵魂比身体完善,但是它是客人;身体是主人,但是它始终技不如人。那么灵魂和身体之间,到底是身体驾驭灵魂,还是灵魂支配身体呢?或者从另外的角度说,人是理性统摄着身体,还是欲望高于理性?

柏拉图又讲了一个故事:灵魂好像是两架马车,理性是马车夫,而激情是驯服的马,欲望是桀骜的马。灵魂的善恶取决于马车夫驾驶着马车,还是桀骜的马不受控制地拉着马车任意飞奔。

如果是前者,理性正当地统摄着身体;反之,当欲望支配灵魂的时候,身体就反常地毁坏着灵魂的纯洁。

灵魂是一种理念,还意味着它不可能是囚徒,他看到了真正的理念世界是如何的。为什么有的人天生就有着对智慧的敏感?还有的人天生有着对艺术的敏感?柏拉图说,人的天赋知识就来源于灵魂对跌落人间之前生活过的理念世界的回忆。

这样说来,每个人都有着灵魂,那样每个人都会成为天才吗?我们在生活中看到的可不是这样。柏拉图接着说,灵魂在寄居身体以后,由于身体的干扰和污染,它忘记了过去曾经看到过的理念世界的东西,它忘记了真正的知识。这真是一种莫大的遗憾,不然孩子们就不用花那么大功夫天天上学了。怎样才能让灵魂重新想起来呢,只有经过合适的训练,才能使得它回忆起它曾经看到了的理念。因此,学习是一种回忆。智慧不是后天“学习“得到的,也不是无中生有地产生的,而是灵魂本身所固有的。但是智慧潜藏在灵魂之中,学习的作用就是要去触动、提示或唤醒智慧,让它渐渐地明朗起来。

柏拉图的意见应该能让做着填鸭教育的老师们深有感触吧。没有什么孩子是笨孩子,孩子没有学会,只是老师的方法不对,没能够唤醒孩子沉睡的智慧。同样地,要唤醒灵魂,填鸭式的粗暴教育怎么能够让高贵的灵魂醒转过来呢?灵魂应该更喜欢一些巧妙的、有趣味的提示方式吧。

知识和智慧是人本身所有的,还是后天学习得来的呢?这也是哲学史上一个争论颇多的话题。柏拉图代表了前者的立场。而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洛克则发出了后者的声音。洛克认为灵魂本来就像是一块什么都没有写的黑板,上面一点记号都没有。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在灵魂之中留下印记。洛克机智地反驳说,如果说心灵之中印有着一些知识和智慧,却连心灵自己都不知道,反而要别人去启发和唤醒,这不是一种矛盾吗?再有,如果说智慧都是天赋在灵魂之中的,那么为什么每个人的天赋都不一样呢?为什么找不到人人都认同的真理呢?

可惜柏拉图已经不能起来作出回应了。但是没有关系,事隔2000余年的争论,让我们在“沉闷枯燥”的哲学之中看到了机智和乐趣。也许这两个哲学家的灵魂都已经回到了理念的世界之中,还在继续讨论、思索着什么。

最后

如果世界真的和柏拉图说的一样,我们看到的只是这些那些幻象,而他就是那个挣脱了锁链,走出去看到了被太阳解放了的囚徒,虽然他把这个荣耀给了他深为敬佩的苏格拉底。

如果灵魂真的和柏拉图说的一样,是一群折断了翅膀的理念,那么哲学的呼唤,已经足够能让灵魂重新回归完美的理念世界,从中享受纯粹的思辨的幸福,而不必担忧世人的沉醉,也不必躲避世人嘲笑的眼光,更不需要为哲学殉道的悲壮。柏拉图可以在理念世界中重遇他的老师,也会遇到“背叛”了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不知道柏拉图会如何看待这两段戏剧性的师生情谊。这三位彪炳历史的哲人是否能在理念世界之中,找到共同认定的东西呢?

这些我们肯定是不得而知了。我们知道的是,在经过了漫长的人生路途之后,柏拉图的晚年过得很荣耀很幸福。这个时候他早已经桃李满天下了,而学园的成就使得他所到之处都备受尊崇。他优哉游哉地教着书,从这个学生到那个学生,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是希腊世界中最优秀、最有智慧的人。他们的到来也给他带来了新鲜的思考,一个学生说:“没有几个人知道该怎样变老。”柏拉图知道,他回答说:“像梭伦那样学习,像苏格拉底那样教诲,做孜孜以求的青年人的向导,获得志同道合的热爱。”这些都是他亲身经历过的,也是他严谨地思考过的,他真诚地希望孩子们也能这样成长起来。

一个学生要结婚了,他邀请老师来参加他的婚宴。年老的柏拉图已经不是当年那个骄傲的贵族青年了,他和蔼亲切,欣然答应了学生的盛情邀请,兴高采烈地加入到狂欢的行列中去。人们沉醉在欢乐的时光和新婚夫妇的幸福之中,忘记了这个伟大的老人。哲学家退到了一个僻静的角落,找了张椅子坐了下来,他想稍微休息一下。早晨,宴会结束了,人们看到了在角落里酣睡的柏拉图,却发现他已经在夜里悄然逝世了,他从小憩走入了长眠。

整个雅典为他而倾城而出,送伟大的哲学灵魂回归理念世界。

弗洛伊德:将“性”进行到底

弗洛伊德的哲学人生:心理学史上恐怕再也找不到一位心理学家可以像弗洛伊德这样,被世人抨击而又再津津乐道。他极富争议的观点既被吹捧又备受诋毁,崇拜他的人尊他为伟大的导师,否定他的人称其为不值一提的江湖骗子,流氓。

弗洛伊德iFreud,sigmund,3847———3929g,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之父。他是)9世纪最具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有人把他和马克思、爱因斯坦合称为改变现代思想的三个犹太人。

弗洛伊德3847年出生于摩拉维亚,0岁时举家迁居维也纳,在那里生活了将近89年。他的父亲不但是个不得志的羊毛商,还是个极其专横的人。弗洛伊德出生时,他已经09岁了。母亲是父亲的第二任妻子,当时才)9岁。当弗洛伊德出生的时候,父亲同时也当了祖父。由于和父亲的疏远,弗洛伊德和母亲之间有着一种特别亲切的关系,他一生都体会到这种关系对他的影响。

弗洛伊德年轻时就显示出非凡的智能,17岁那年就考入了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可是他足足花了近8年的时间,才学完4年的医学课程,这主要是他有许多医学之外的兴趣和爱好。在当时的奥地利,行医是犹太人可供选择的几种职业之一,这大约是促使弗洛伊德学医的主要因素。但他从未视行医为真正事业,而只是把医学作为从事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在他看来,科学才是他毕生的事业。

弗洛伊德一生历经癌症、战争、毁谤的困扰,但是他从来未被这些东西打倒过。

他著书立说,指出“性”是支配人的行为的一种本能。但是这一个发现不能为当时的社会接受,他因此而备受毁谤和指责:维也纳医学会断绝和他的关系;教会视他为异端;出版界称他是肮脏猥琐的巫师;上流社会的淑女们一听到他的名字就要脸红。整个世界都把他看作一个疯子。

他在那本颠覆传统的经典著作《梦的解析》中匪夷所思地分析了110多个梦,让当时的权威们讥笑为荒唐可笑。书出版了6年却只卖出351本,且负面评论如潮。这使他跌落人生的最低谷,心态处于崩溃边缘。但是他最终用自己独创的方法治愈了自己,也让无数有精神困扰的病人受惠。

作为一个医生,弗洛伊德的治疗方法开始也叫人无法理解,他让病人坐在舒适的躺椅中,在心境平和的状态下开始喋喋不休的倾诉。而他坐在病人的身后,默默地聆听5、6个小时病人无逻辑无实意的话语,聚精会神地捕捉其中问题所在,并记录下可能有用的信息。无法想象让一个正常人全神贯注地聆听精神病人的没头没脑的絮语得需要多大的耐心,也无法想象这样治病在开始的时候需要承受多大的压力。但是,今天你看,不是所有的心理医生都是这样做的吗?

1905年,弗洛伊德出版了《性学三论》。他在书中大胆地颠覆性地宣称“性欲是动力的源泉”,大谈病态性欲,甚至是婴儿的性欲,还从解剖学上找到男性与女性的性欲区别的依据……这本书在学术界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权威学者们骂声如潮,评价其为“色情著作”、“维也纳的浪荡子”、“把人带到了原始时代”,但这同时也使弗洛伊德的声名再次大振。今天,他的理论被爱因斯坦及众多名作家所大力推崇,研究生们无论写哲学论文还是分析文学,都爱加入他的某些理论。

作为一个犹太人,弗洛伊德在身体和心灵上都深受纳粹党的伤害,他们把他所有著作都焚烧了。在他危险的时候,美国罗斯福总统因为敬重他的卓越成就,出面转移他侨居伦敦。

1923年,据诊断弗洛伊德患了口腔癌,1923—1939年之间,他接受了33次手术,虽然非常痛苦,但他拒绝使用止痛药,因为他要保持头脑的清醒,并一直坚持工作到生命的尽头。

这位一生坎坷几经起落的心理学家,他开创的精神分析理论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社会思潮与学术流派之一,对心理学,教育学,哲学,人类学,文学艺术,伦理学等领域皆产生了重大影响!

潜意识的压抑

弗洛伊德说,他有两个发现“足以触怒全人类”。一个是发现潜意识的存在;另一个就是发现“性”是人的一种本能。

弗洛伊德把人的精神生活比喻为一座冰山,露出来的那一部分是人的显意识,或者我们把它称作理性;而海平面以下的那一部分就代表了人的潜意识,或者称作本能。弗洛伊德说,海平面以下的本能比理性要“广阔得多”。

同时,人的本能不是平静的,海平面以下暗涌重重。在本能里包含着人类的“原始的冲动”,而这种原始的冲动之中,最主要的就是人的性本能。性本能十分强大,强大到可以推动人的原始欲望和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并最终成为社会和文化创造的内在推动力。

但是,由于伦理、道德或者法律的规范,理性却常常想要去压制自己的本能。我们讲一个故事来说说这个道理吧:

从前有一只蜈蚣,它有一百条腿。而且,它还可以用一百条腿跳出非常优美的舞蹈。每次它跳舞的时候,森林里的小动物都要跑来观赏。大家都对它美妙的舞蹈钦佩不已。蜘蛛也很喜欢蜈蚣跳的舞,它也想学会跳舞。于是它对蜈蚣说:“蜈蚣先生,我对你的舞艺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你能教我怎么跳吗?”蜈蚣先生很高兴,说“好啊,你想我怎么教你呢?”

蜘蛛说:“你告诉我怎么跳,我要作好笔记回家好好练习。”蜈蚣先生,你是先举起你的第28条腿,然后再举起你的第36条腿吗?还是你先举起你的第86条腿,同时举起你的第53条腿呢?”蜈蚣为了要教蜘蛛跳舞,马上开始想自己是怎么跳的,到底是先抬哪一条腿,再放下哪一条腿呢?它想啊想,却越想越笨拙。结果,蜈蚣先生再也不会跳舞了。

为什么呢?这就是因为蜈蚣先生的理性压制了舞蹈本能的缘故。

将“性”进行到底

由于理性的压制,性本能常常得不到正常的宣泄途径。那些被压抑的性欲,就不得不去寻找其他的发泄途径。什么样的途径呢?做梦、自由联想、移情、说笑话,以及极端的爆发方式———精神病。同时,口误也是潜意识发泄的一个窗口,严肃的弗洛伊德说了一件趣事来说明这个现象。一个新老师来到陌生的班级,他先说了“同学们好!”,“同学们坐下!”,“好,我们下课!”他应该说的是“好,我们开始上课!”但是他说错了,产生口误的原因就是他太紧张了,渴望早早下课。本能就像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你硬是要把他藏起来,他就越是要探出头来看看。弗洛伊德说口误其实就是要把内心的真实想法敞露在别人面前。

弗洛伊德还发现,理性越要去压制本能,本能就会越活跃地想要寻求宣泄的途径。试想一下,平常是不是当你愈努力地想要忘掉一件事情的时候,你的潜意识却愈容易想起这件事情呢?就是这个道理。

其中,对于“做梦”,弗洛伊德研究得最多。他说梦是性压抑发泄的常用途径,梦基本都直接或间接地和“性”有关。或者看上去你的梦和性没有任何关系,但是那不过是伪装而已。比如,你梦见了蛇、柱子这样的“条状物”,其实都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征;而梦见了杯子、屋子等“可容物”,其实都是女性生殖器的象征。而骑车、爬山这些活动,实际都象征着性交。

人一生的活动都受到性本能的影响。比如说小孩子渐渐长大,开始去试探外界环境的时候,他实际是要到外界寻找发泄性本能的对象。男孩子往往更喜欢妈妈,女孩子会更亲爸爸,就是儿童的一种性本能的宣泄方式。弗洛伊德就把这种对妈妈的偏爱,称之为“恋母情结”,又称为“俄狄浦斯情结”。弗洛伊德借用古希腊神话中杀父娶母的英雄来说明这种情结古已有之。

人类社会的形成,也是由于“俄狄浦斯情结”。这里,弗洛伊德给我们讲了一个古老的故事:

在人类的远古时代,“父亲”统治着整个部落,同时还把部落的所有妇女都占为己有。他的“儿子”们在性欲的驱使下企图和“父亲”共享部落的妇女,结果专制的“父亲”把“儿子”一个个都驱赶出了部落。“儿子”们忍无可忍,就联合起来,杀死了“父亲”。于是,“父亲”的专制统治就结束了,人类开始走向文明的社会。但是,“儿子”们同时又有一种犯罪感,于是他们就选择某种动物来作为“父亲”的象征,对其顶礼膜拜,这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图腾崇拜”。

弗洛伊德还谈到,现代社会不合理的制度和道德体系,对人的本能作了过分的约束,使得人的本能和欲望无法得到正常满足。这样就容易使得人发生心理的变态,想去寻求非正常的宣泄途径,造成一个病态的社会。

从一个婴儿,到一个成人;从人类的早年,到现代的文明社会,弗洛伊德将“性”进行到底,解释了他们的成长和变异。

“爱的联系”

既然弗洛伊德决定了,要把他的两大发现:潜意识的存在和“性本能”作为一个原则贯彻到底,于是,人们给他的理论取了一个名字,叫做“泛性论”。

于是,弗洛伊德在他的“泛性论”成熟了的时候,开始尝试用“泛性论”来研究社会,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一个个的人需要组成社会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能够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如何巩固?弗洛伊德说,这些都是因为人们之间有着“爱的联系”。人之所以能相爱,是因为人都有着性的本能。在性本能的基础上形成了相互“爱的联系”,是把众人联结在一起的纽带。如果说某个人的性本能是一个点,那么当他与人形成“爱的联系”时,这个点就成为一条线。同时,“爱的联系”又扩散出去,成为一个网,这就成为一个人际关系网。可惜的是,我们今天的人际关系网,人与人之间的联结不是本着“爱”,却是本着利益了,这是弗洛伊德始料不及的了。

“爱的联系”如何形成的呢?弗洛伊德这样认为:当一群人在一起相处,但是他们互相之间还不能联合成为一个集体的时候,他们会对对方充满着猜忌、对立和抵触的情绪。但是,由于“爱”的本能,这一群人相互之间慢慢磨合,相互之间“不宽容”的现象渐渐地减少。于是,这一群人慢慢融合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每个人把自己和其他人看作是平等的,这个整体互相之间的戒备状态就解除了。而只要戒备状态一解除,每个成员就会把身处集体看作是一种放松的状态,于是,他们身上原来被压抑着的本能就会得到释放。这样的放松状态让大家感觉很舒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得到了强化。

为了形象地说明这个过程,弗洛伊德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来源于叔本华的一个著名的比喻: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一群豪猪相互之间紧紧地挤在一起,它们想要借助同伴的体温来取暖,这样大家都不会冻死。但是豪猪身上都有着锋利的刺,他们很快就感到对方的刺扎在身上很痛,于是又不得不分散开来。然而一分开,又感觉很冷,不得不重新聚拢起来。继而,又被刺痛而分开。豪猪们为了躲避寒冷和刺痛不断地散开和聚拢,他们一遍一遍地尝试着最合适的距离。直到最后,他们发现了一个最能接受的、最适中的距离,于是,他们融合成为一个整体,渡过了寒冷的冬天。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一个不断磨合的过程。

弗洛伊德接着说,爱不仅仅体现为人与人之间的“相爱”,还会体现为自爱,也就是自恋的心态。他坚持认为,“爱的联系”是一个集体形成并稳固存在的关键因素。比如说,在一支军队中,每个士兵都会有一种错觉,认为自己是优秀的,是足以让司令赏识的,而司令对每一个士兵都是平等地爱护着的。集体的凝聚力依赖着这样的错觉,这样的错觉使得司令被塑造成为一个公正的领袖形象,而这样的领袖形象对于集体凝聚力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旦这样的错觉消失,或者错觉受到了质疑,那么军队在战斗中就会面临危险。

艺术和文明:性的释放渠道

社会不停地宣扬着节欲的道德,理性就要想尽办法来压抑性本能的释放。然而本能就像是一座火山,理性的努力或许能推迟一下它的喷发,却不可能根本阻止这件事情的发生。因为本能就像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你不让他从前门出来,他就会从窗户溜出来,或者偷偷从后门溜掉。

这个我们刚刚谈到过了,弗洛伊德认为被压抑的性欲有六条发泄的途径,而他作过细致分析的包括了做梦和精神病这两种方式。

但是弗洛伊德并不满足于在医学和心理学领域应用他的理论,他不是要把“性进行到底”吗?他接着打算用性本能的发泄理论来分析人类的艺术和文明之路。这样的尝试使得他所受到的压力,并不比他当初说婴儿也有性冲动来得少一些。文明和艺术,是多么高尚的事物啊!而性欲,即使是最开放的社会,也是羞于启齿这样的话题,弗洛伊德医生却要把艺术家的创造、思想家的思想,和他们的性生活联系在一起,还要把这些牵强的关系称之为“科学”。他如果不是欺世盗名的疯子,就肯定是一个哗众取宠的傻子!

幸好弗洛伊德没有退缩,不然我们现在就不可能知道他的思想了。他说,对于个人来说,做梦、过失、联想、移情、说笑话和精神病是被压抑的性欲的发泄方式。但是对人类整体来说,性欲的发泄还有另一条渠道,相比以上的发泄方式,这是一条“升华”了的渠道,那就是艺术和文明———人们把性本能的能量转移到艺术、科学、哲学等领域的热情创作之中去。尤其是画家和文学家,他们的创作就是要把一种含混的思想形象化为具体的画面或者故事,而在这个作品的成形过程之中,艺术家的感情倾注其中,被压抑的潜意识就通过成形的形象发泄了出来。

海明威有没有读过弗洛伊德的书,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海明威把自己的亲身经历记录了下来,佐证了弗洛伊德的理论。他在50年代完成的作品《漂移的盛宴》中描写了自己在巴黎的生活。在第一章中,他叙述了自己在浪漫的咖啡馆里写作的情形,承认自己的创作灵感源于对性的憧憬和放任的生活。由于身边有一位迷人的姑娘,“故事自己跃然纸上,我只是很艰难的竭力跟上它……每写完一个故事,我总感到空虚,既悲哀又快活……”

弗洛伊德接着说:“所以艺术家就如一个患有神经病的人一样,从一个它所不满意的现实中退缩下来,钻进他自己想象力造成的世界中。但艺术家不同于精神病患者,因为艺术家知道如何去寻找那条回来的道路,而再度把握现实,他的创作,即艺术作品,正和梦一样,是潜意识里的愿望,获得一种假想的满足。”

当社会逐渐开化,人们不再谈性色变,而是把性作为人的一种本能活动,自然地看待它,科学地研究它,弗洛伊德的理论也就得到了承认。虽然没有谁宣布这一个结果,但是人们渐渐能接受用他的“压抑”理论来研究艺术家的创作的这种方法,这甚至还成为一种流派。人们开始注意到,“艺术活动的产生我认为是源于人的精力过剩而产生空虚,需求心灵依托,所以人产生进行艺术活动的最初冲动时,不论他采用何种形式去进行都应该是基于盗快感究。”

这里谈的“快感”,可能不仅仅代表着性的快感,或者性本能的释放,但是很明显,我们看到,他站在了弗洛伊德的压抑———释放理论的基点上去研究艺术创作。

弗洛伊德用他严谨的研究,向我们证明,将“性”升华为文明和艺术,并不是欺世盗名的疯子,也不是哗众取宠的傻子,而是一种科学,一种思想。

这个被压抑到病态的社会

最后,“性”要进行到底的终点,弗洛伊德医生决定用他的理论来诊断这个病态的社会。

近代发生的科学技术革命,让人类的生活方式有了一个翻天覆地的改变。我们的技术发达了,物质极大丰富了,生活更加便利了。原来人们以为自己应该感到更加幸福,社会应该更加文明而和谐,人与人之间会更加友好亲切,社会也能更加自由开放。但是事实呢,我们发现生活并不因为物质的享受和科技的发达而美好,相反的,人们仿佛成了机器和物质的奴役,生活除了享受找不到更多的意义,空虚、冷漠、危机,成了新的世界关键词。人人都在问为什么?哲学家也为此而陷入了深思。

这是为什么?这是怎么了呢?弗洛伊德医生能解释这种社会的病态吗?

他说,社会就是一个压抑人性的机制,社会的功能就是要借助一些外力来压抑人们所特有的本能、欲望。因为社会不是个人的,它是一个群体共同生活的空间,因此,它必须给群体营造一个生活的空间,它不可能允许个人欲望的无节制的发泄。就像那些豪猪,要取暖也要不扎疼,就必须达成一定的协议。这个协议要大家都能接受,不可能为了一只豪猪特别怕冷,另一只豪猪就愿意被他的刺扎着而要给他温暖。群体的原则一定是多赢,既不是完全迁就于某个人的意见,也不会有某个人愿意放弃自己的意见。如果不是这样的话,社会就不能存在。

这样的原则对于群体来说,是一种福音,群体因为这样多赢的原则而得到了发展。但是对于个体来说,却必然地要牺牲某方面的个性和欲望。因此,弗洛伊德说,人类社会的进步是通过对本能,欲望的压抑来完成的,人类的文明是以牺牲幸福为代价的。我们刚刚说了,文明是被压抑的本能得到升华的一个渠道,但是这种升华是无奈的,是本能扭曲的发泄。艺术家都说创作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弗洛伊德作为一个心理医生,同时又是一个思想家,他肯定能深切地理解这一点。他知道如果可以的话,本能并不愿意选择这样一种痛苦的发泄方式。

社会要压抑人的本能,还因为人的欲望和本能对于社会的维系是一个威胁。人的冲动和本能的发泄,常常会抵触社会的规则和道德,因此,社会的本能就是压抑人的欲望,这是一个无法调和的矛盾。

物质和科技的发展,膨胀了人的欲望;而人的欲望的膨胀,又刺激了社会的压抑机制。两者找不到平衡点,人的本能、欲望得不到满足,就容易使人发生心理上的变态,甚至造成精神疾病,久而久之,造成了社会的病态。

弗洛伊德曾经忧心忡忡地说:“社会苦心压抑那些它认为有害的精神动力,到头来还是一无所得。吃人的社会礼教带来心理症的增加,在个人的牺牲里,社会并没有得到好处。”

确实,弗洛伊德崇尚的应该是人的本能自然的、合理的满足。对于科技和现代化,这些硬邦邦的东西他不见得有好感。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我们今天的现代化生活,不得不部分地归功于弗洛伊德的发现,可是他本人对于身边的科技进步却是拒之千里的。

他的传记作家给他这样写道:

他在自己的著作《文明中的困惑》中,他对技术带来的幸福感到怀疑,他写道:“能够随时听到我住在几百公里以外的孩子的声音,能够在我朋友一上了岸就知道他长途跋涉后安然无恙,这难道不给我更多的快乐、不明显地让我感到更大的幸福吗?”他回答却有些悲观,也许还略带伤感:“没有铁路抹去两地的间隔,我们的孩子也不会远走他乡。那么,欲闻其声又何需电话?没有大西洋上的渡轮,我的朋友也无以飘洋过海。那么,欲知其安又岂要电报?”

尽管如此,同维也纳的一些医生们一样,弗洛伊德在1890年间就有电话了。那东西被高高挂起,装在一进家门的墙上。……弗洛伊德很讨厌这部机器,非他一个人在家时绝不去接。他习惯了专注地看着跟他讲话的人,所以,没有人而只有一个硬邦邦的听筒,让他感到十分别扭……

弗洛伊德能不打电话就不去打电话,而且电话机绝不会妨碍他拿起那支粗笔尖的钢笔跟朋友谈话。他不大用打字机,对收音机的兴趣也不大,除非有重大的政治事件时才很用心地听广播。75岁那年,他第一次上天旅行,那是乘德国汉莎公司的飞机去柏林治病。至于汽车,他坐过的第一辆车是一部敞蓬的菲亚特……但弗洛伊德最喜欢的还是徒步游山……山里的风光、花卉,林间的幽静,都让他心旷神怡;有时走到湖边,饮上几口清澈的湖水,都叫他心情欢畅。

这样的生活,应该才是他所说的让本能和欲望自然地发泄的生活状态。但是很不幸地,我们的生活已经被搅得一团糟了。弗洛伊德认为,西方的现代文明让这个社会成了一个病态的社会。他极力反对建立在抹杀人的本能要求的基础上的社会文明,但是他无力抗拒历史的潮流,他找不到让本能和欲望自然发泄的出路。

要将“性”进行到底,弗洛伊德却在这里遇到了障碍。

犬儒学派:像狗一样活着

犬儒学派的来由:柏拉图是苏格拉底学说的系统的继承者。但是除了柏拉图以外,苏格拉底死后,他的弟子还形成了三个学派,分别是犬儒学派、快乐学派和麦加拉学派。哲学史上把他们称作小苏格拉底派。

其中,犬儒学派是由苏格拉底的学生安提斯泰纳(Antisthenes)创立的一种学说。安提斯泰纳的母亲是个奴隶,他早年得到机会跟从苏格拉底学习哲学。苏格拉底死后,他只能住在快犬健身房里。这是一个专门供外邦人和贫困的公民进行体育锻炼的地方。犬儒学派因此而得名。但是也有人解释说,犬儒学派的人提倡生活简朴,要节制自己的欲望,最好像狗一样地活着,因此被人们称之为“犬”。

犬儒学派最最有名的代表是第欧根尼(sin0peus),他就自称为“犬”,人们也随之称他为“犬”。他把动物的生活当作人类学习的榜样,认为动物和野蛮人的生活方式才是最好的,而希腊世界的豪华奢侈是人类的一种倒退。他自己的生活就极为简单,一根橄榄树干做成的棍子,一件破破烂烂的外衣,夜里还要当被子用,一只装生活必需品的讨饭袋,一只取水用的杯子,就是他的全部家当。他在雅典的街上到处游荡,像苏格拉底一样找人聊天,宣扬他“像狗一样的幸福生活”。他住在市场里,晚上睡在一个木桶里面,人们就把这个木桶叫做“第欧根尼的大桶”。据说,有一天,伟大的亚历山大大帝御驾亲临,前来探望正躺在地上晒太阳的第欧根尼,问他想要什么恩赐;第欧根尼回答说:“只要你别挡住我的太阳。”

到了现代,“犬儒主义”这一词经过演变,人们常常用来表示对人类真诚的不信任,对他人的痛苦无动于衷的态度和行为。还有人把犬儒主义”理解为讥诮嘲讽、愤世嫉俗、玩世不恭。这和后来的“犬儒者”的处事态度有关,但是就和他们当初的哲学思想有了很大的区别了。

犬儒学派的思想: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一句话,德性就是知识。他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最高的知识就是对“善”的认识,最有知识的人应该懂得如何去行善,如何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沿着他的路,柏拉图把他的“善”当作是一种永恒的理念,而小苏格拉底派们谈的也是关于如何行善的话题。我们这里要集中谈的是犬儒主义的意见。

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最道德的生活呢?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有美德的人呢?犬儒主义者说,美德就是要知道怎么样控制自己的欲望,能够自制的人就是有道德的人,而放纵自己的人就是一个恶的人,就是一个没有道德的人。

为了做一个有德性的人,犬儒主义者们提倡回归自然,清心寡欲,鄙弃俗世的荣华富贵;要求人能克制自己的欲望,独善其身。

我们之前谈到过,柏拉图借洞穴里的囚徒的故事来谈哲学家的使命:哲学家的兴趣本来在于研究学问,对于世俗的利益和政治事务是没有兴趣,也没有精力纠缠的。但是,为了启蒙世人,哲学家又不得不放弃个人的兴趣和思辨的幸福而参与到世俗事务之中。这就是哲学家的使命感。

“犬儒者”们很不赞赏柏拉图这个意见,他们觉得这是一种矫情,是一些想要进入哲学,却又经不住利益引诱的人的借口和托辞。他们主张哲学家要对诸如名、利、苦、乐、科学、婚姻、家庭、国家、法律乃至宗教、文化和社会等等一切,都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他们说这些东西都是非必然需要的,都是无所谓的,不自然的。人的最佳生活状态是像动物一样,像狗一样,没有任何牵绊,完全自由的状态。创始人安提斯泰纳在晚年就对当时哲学失去了信心,他放弃了上层阶级的生活模式,过起了他自己向往的自然的生活,并希望希腊回复到原始社会,而不受各种习俗和规定的限制。

“犬儒者”们还相信,真正的幸福并不是建立在稍纵即逝的物质享受的基础上的。每人都可以获得幸福,而且一旦拥有,就绝对不会再失去。人毋须担心自己的健康,也不必担心别人的痛苦。这些都是一些无所谓的东西,就像狗,它是不会去在乎快乐和痛苦的,也正因为它的这种不在乎的态度,它反而就拥有了快乐。“犬儒主义”的这种思想对后来的希腊哲学产生一定的影响。古罗马时期的斯多葛主义发展了他们的这个学说。

犬儒学派的后期:

我们现在的年轻人都讲究个性,要特立独行,要大声说出自己的声音。当年的“犬儒主义”在希腊世界也是很有个性的一群人,他们的不一样让他们得到了不少的追捧。而且,他们出现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后,失败让骄傲的雅典人对社会的现状很不满意,也表现了他们对希腊文化生活的厌倦。这个时候,“犬儒”学者的思想正好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他们觉得有人这样勇敢地反叛社会、反叛文化是一种很惬意的事情,虽然他们不见得有勇气像狗一样活着,而且,他们也并不想这样活着。

但是,随着“犬儒”理念的流行,“犬儒主义”的内涵却发生了微妙的根本变化。早期的“犬儒者”们并不是为了“犬儒”而“犬儒”,他们蔑视世俗的观念,不是为了吸引眼球———他们的目的是要过有德性的生活。因此,他们的愤世嫉俗是有一定的道德原则的,而且他们严格遵守着自己的道德原则。后期的“犬儒者”们依旧大谈蔑视世俗的观念,但是很可惜地,他们丧失了赖为准绳的道德原则。

而丧失了一定的道德准则,后期的“犬儒者”们就普遍有了这样的想法:既然无所谓高尚,也就无所谓下贱。既然没有什么是了不得的,因而也就没有什么是要不得的。于是,这种无所谓的态度让他们的行事完全不同,对世俗的全盘否定变成了对世俗的照单全收,甚至是对世俗中最恶的部分也不知羞耻地照单全收。于是,愤世嫉俗的流浪狗”就变成了玩世不恭的“贵妃狗”。

有一个“犬儒者”叫德勒斯的,他的故事很好地说明了“犬儒主义”的改变。一个富翁送给他一笔钱,他收下了———当年第欧根尼只是要求亚历山大大帝不要挡住他的太阳而已。德勒斯对富翁说:“你慷慨大度地施舍给我,而我痛痛快快地取之于你,既不卑躬屈膝,也不唠叨不满。”他认为金钱本来是无所谓的东西,如果我拒绝你的馈赠,倒显得我把金钱看得太重了,太当回事了。如果我收下了钱又表示感谢,那我就把你富商看得太重了。因此,最好的做法就是:只要你给,我就痛痛快快地收下它。不要白不要,最好的态度是若无其事的态度。

这种态度,从钱的意义上看确实很洒脱,有也可以,没有也可以。给也不卑躬屈膝,不给也若无其事。但从“犬儒主义”最初宣称的德性———也就是苏格拉底说的德性———来看,这又是一种无耻。犬儒主义”一直在说金钱是无所谓的,但是德性却是有所谓的。即使你不能免俗,仍然认定金钱是不可或缺的,那也必须承认还应该有别的东西比金钱更重要。所以,在坚持了德性的前提下看轻金钱是高尚的;没有了德性的追求却又摆出轻视金钱的姿态就不是高尚而只能是做作了。还难免落下口实,让人以为这是以“无所谓”为借口来贪图钱财。因此,不讲德性的德勒斯以金钱无所谓为理由而若无其事地收下别人的馈赠,却给人以不知廉耻的意味。

当年的第欧根尼坚持德性的生活,揭露希腊社会的虚伪和浮夸。第欧根尼揭露伪善,追求德行都是极其严肃的。他立志要追求从不自然状态之下解放出来的心灵自由。他曾经提着一个灯笼在城里游走,说:“我在找一个真正诚实的人。”但是,可惜的是这种批判精神也被后来者们扭曲得面目全非。一位人称嘲讽者吕西安的“犬儒”就以揭穿伪善的名义,彻底否认了世界上“真善”的存在。在吕西安看来,那些执著地追求德性的人都不过是大傻瓜而已,世间之人只有两种,要么伪君子,要么真小人。他们可以毫无顾忌地宣称自己是真小人,而他们的前人,就是成天讲着德性的那些,就不过是些伪君子了。为哲学而殉道的苏格拉底,一生追求德性的苏格拉底,大概是“伪君子”中之最。

这也就难怪后人要把“犬儒”这个词视为玩世不恭的代名词了。从有德性的愤世嫉俗到无德性的玩世不恭,其间只有一步之差。这一个哲学学派的演变让人感觉颇具讽刺意味,早期的“犬儒”是坚守着内在的美德和价值,从而鄙视外在的世俗的功利。可是到后来,“犬儒”正好变成了它的反面,只坚守外在的世俗的功利,而无所谓内在的德性与价值。王尔德就讽刺后来的“犬儒者”说:“”犬儒主义伪者对各种事物的价钱一清二楚,但是对它们的价值一无所知。”

这就不能不说是“犬儒主义”的一种悲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