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中国佛教文学
10952000000009

第9章 佛经文学的主题

释迦牟尼所倡说的言教中充满了他所提倡的一些基本道理,这些道理在佛经文学中也多有体现,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自我牺牲

《太子须大拏经》中太子须大拏好善乐施,不惜施舍尽财宝,舍尽所有的一切,被逐出国,置于荒山中十二年,仍是布施不懈,最后施掉了自己的儿子和妻子。著名的摩诃萨陲“投身饲虎”、尸毘王“割肉贸鸽”均体现了为救助危难而不惜牺牲自身的慈悲精神。

(二)舍身求法

佛经中很多故事表现了求道的精诚,所谓“人生无常,佛法难闻”,有时为了求得半偈甘愿放弃自己的生命。著名的故事有“雪山童子施身闻偈”,《涅槃经》十四曰:“我住雪山,天帝释为试我,变其身为罗刹,说过去佛所说半偈:诸行无常,是生灭法。我于尔时闻半偈心生欢喜,四顾唯见罗刹。乃言:善哉大士若能说余半偈,吾终身为汝弟子。罗刹云:我今实饥,不能说。我即告曰:但汝说之,我当以身奉大士。罗刹于是说后半偈: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我闻此偈已,于若石、若壁、若树、若道书写此偈,即时升高树上投身于地,尔时罗刹复帝释形,接取吾身。依此功德超越十二劫。”与雪山大士一样为求法甘愿舍身的还有妙法王:“往昔妙法王为求听得胜法而悬赏,但未遂心愿。一日帝释天化作面目可憎的夜叉来考验妙法王,让其献出爱子以充其食,并当众分裂其身吃肉饮血。然王慕法情深了无惊惧。后又要吃其妻,王亦奉夜叉,最后连自身也甘愿献出”。这样一些故事有时充满了血腥,不过这些情节的设置纯属虚构,是出于宗教宣传的需要,剔除这些封建迷信因素外,故事中所表现出的精神是相当感人的。

(三)勇猛精进

《无量寿经》卷上:“勇猛精进,志愿无惓。”泛指勤修佛法,永无懈怠。如《旧杂譬喻经》中写鹦鹉以翅羽取水,欲扑灭山中大火,表现了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不屈意志,与中国的“精卫填海”、“愚公移山”颇有相似之处。《入海求珠》也反映了求道者的决心和不屈的态度,故事说佛在过去无数劫时见国中人多贫,率五百人入海求如意珠,五百人求珠过程中舍父抛妻,过大海三难,从海龙王处求得如意珠。然海中诸龙及诸鬼神意欲夺回,后珠落海。菩萨发誓:吾弈海水,至于泥底,不避苦难,不得珠者,终不休懈。即器弈水。以精进力。不避苦难。不惜寿命。水自然趣。悉入器中。诸海龙神。见之如是。心即怀惧。此人威势精进之力。诚非世有。若今弈水。不久竭海。即持珠来。辞谢还之。这种为了达到一定目标而精诚努力的精神体现出普遍的教育意义,在现代社会中仍有示范作用。

(四)慈爱诚信

以慈悲为怀,以诚信为本是佛教的基本训戒。《鹿王》中鹿王对群鹿的慈爱,为了其他鹿的生命自送己身于国王厨下,以慈悲度无极,行布施。《九色鹿》中九色鹿不顾艰险搭救了溺水之人,并嘱告溺人“莫道我在此,人贪我皮角,必来杀我”,而溺水人见利忘义,竟为国王指示九色鹿的所在。被捉的九色鹿痛斥了溺水人的受恩图逆、背信弃义的行为。对于轻然诺、背信义之辈佛陀在故事中往往给以嘲讽,如大家所熟知的“虬与狝猴”的故事就属此种。

(五)讲仁为孝

佛教本来是讲灰身灭智、断欲离俗的,但这样一些观念与中国固有伦理思想相背,为了适合中国传统思想,佛教的一些教义逐渐向儒家思想靠近,一些翻译的佛经中大量讲仁、讲孝。《杂宝藏经》卷一《弃老国缘》讲在过去有一个弃老国,依国法老人皆被驱弃,有一大臣,其父年老,而大臣其心不忍,深掘一密室,将其父置于其中,最后借老父的智慧回答了天神的难题,终于使国王改变了弃老法令。其中的仁孝敬老意识,完全符合中土伦理观念。《杂宝藏经》卷一《慈童女缘》也是这种思想,经尾说:“当作是学,应勤尽心,奉养父母。”类似的故事还有《四姓害子》、《十奢王》、《白香象养盲父母》。

(六)讽愚刺痴

佛教以人生为苦薮,产生苦的原因即在于无明,即不能照了事理诸法之明,即痴之异名,譬喻类的经典中充满了讽愚刺痴的故事。如《杂宝藏经》卷十《婢共羊斗缘》,说一婢为主人家看麦豆,时有一羊偷食麦豆,婢被主人嗔,后一日婢空手取火,而羊见其手中无杖,便直来触婢,婢用火烧羊脊,羊乱跑,结果火烧村野,延及山野。故事以譬喻的形式意在说明嗔恚的危害。《杂譬喻经》卷二十九“瓮中影”的故事旨在讽刺“世人愚惑,以空为实也”。《旧杂譬喻经》卷上第二的“孔雀王”故事意在讽刺天下三痴:我痴、猎师痴、王痴。《百喻经》故事多属此类,如其中的《三重楼喻》喻,讽刺不想造第一、二层楼而直接造第三层楼的愚蠢者。

一代教主释迦牟尼不仅是宗教家,还是文学家,他非常善于利用具有故事性的小故事来宣扬教义,这些小故事都是围绕佛教教义展开的,其中的一些情节更是充满了玄想、夸张,甚至有一些充满着血腥,如断臂、燃指之类,抛开这些唯心主义的荒诞做法不谈,这些佛经故事还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他通俗易懂的语言、奇特的构想,不仅能吸引座前的善男信女,对中国文学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影响如同山间灿烂的小花,至今仍是风姿绰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