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中国佛教文学
10952000000029

第29章 后记

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梁启超、胡适、郑振铎诸先生关注佛典文学算起,佛教文学的研究业已超过八九十年的时间,中间历经项楚、孙昌武、陈允吉、陈洪、巴壶天诸先生的引源导波,吴言生、周裕锴、张弘(普慧)、陈引驰、杜松柏诸教授的推波扬澜,佛教文学的研究渐次深入,研究队伍逐渐扩大。尤其是近二三十年间,与佛教文学研究相关的著作如雨后春笋,佳作迭涌,但惊喜之余也常令人惋惜:佛教文学研究历经近百年的发展,学科意识却殊为淡薄,至今佛教文学的研究范围、定义等模糊不清。也正因如此,导致佛教文学的研究无系统性,研究队伍不专业等诸问题。

伴随学科分类的日益细化,我们有理由相信,佛教文学将会发展成为一门新学科,至少会成为新的专业方向,有关此点当然不是空中楼阁之想,目前的佛教文学研究的成果及研究者的数量为这一设想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一理想的实现首先依赖于加强建设佛教文学学科的意识,厘定佛教文学的概念,培养专业的研究队伍。

当前,佛教文学研究的深入和队伍的培养迫切需要一部系统的佛教文学史,它不仅要体现出佛教文学的发展轨迹,还要将学科意识贯穿于写作中,彰显出佛教文学的内容分类、研究范围等,拙作《中国佛教文学》正是尝试在这种思路下写作。我们试图勾勒出中国佛教文学的发展历程,但因学识有限,难免挂一漏万,故而不敢以“史”相称,但这种史的意识在写作中是自觉和明显的。我们还试图在写作中体现出对中国佛教文学学科的理解,拙作的写作中将佛教文学分为佛经的文学化和文学的佛教化,前者指汉译佛典中具有文学色彩的经典,后者指中国文人或僧人作品中带有佛教色彩的作品,这一部分又可分为文人创制和僧人创制,写作中又着重突出了僧人之作。分类不一定合理,代表我们的一种理解。

本书第六章第二节、第七章、第八章及第九章第一节,计8万字,由杨遇青博士完成,其余部分由高慎涛博士完成。成书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尤其是时间和才力所限,不得不放弃原来计划,因此存在全书风格不够一致、论述有待加深等诸多不足,我们期待在以后渐次加强。我们也深知撰写一本系统的《中国佛教文学史》非笔者二人所能完成之事,期待佛教文学方面的著名学者能领衔完成。拙作只是在初涉此研究领域后的习作,不足之处敬请各位方家指正、批评。

高慎涛 杨遇青

2009-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