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桥
10951300000059

第59章 如何学习一门语言

我至今仍记得自己上中文学校第一天的情景:当时我们八个外国人围坐在桌旁。我们中没有一个人会说上一句汉语。第一节课开始了,中文老师走进教室。她是北京来的,她竟一句英语也不会说!

老师说了一句“早”,我们面面相觑,一生中都没有听到过“早”这个词。后来,老师给我们每位分发了纸,纸的首行上写着“Zao—good morning”噢,“早”就是“早上好”,真有意思!

后来她说了句,“早,跟我说。”我们又相对无言,因为我们对她所说的话毫无概念。但那页纸上第二行标有“gen wo shuo—say it after me。”Zao,gen wo shuo 意思是:good morning,say it after m e。我们便跟着念:“早,早,早。”我们感觉好极了。语言学校第一天的第一个小时中我们已能用中文互相问候了!

那是37年前的1964年,我与我太太抵达台湾,我们打算在那居住较长一段时间。在那儿逗留的前两年,我们上了台北语言学院,学校每周上课五天,每天有五节课,我们每天都有2~3小时家庭作业,大多数是听磁带。

当时的台湾是学习普通话的理想之处。给我们授课的老师全是北京来的,因此我们在学校能学到纯正标准的普通话,而要是外出,我们又能在大街上接触到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国人。而且,就因为很少有人会讲英语。我们要在这个社会上有所作为的话,我们非得快速、熟练地掌握它。

打那以后,我对怎样学习第二语言颇有心得。依我看,学习第二语言的成功有以下三个要诀:

天赋是掌握第二语言的第一需求,总会有一些人比其他人更有语言天赋。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学习英语的中国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困难较少的原因。语言学习的天赋与人的智力不同,有些学生在其他功课上不行,英语却掌握得不错。同理,在语言学习方面有天赋的学生会觉得英语学习很容易,可以掌握到很高的程度。不过,让人高兴的是:人人都能学会第二语言,只是一部分人会觉得更难一些而已。

环境或者机会是学习第二语言的第二需求。衢州二中的学生比中国大多数学校的学生有更好的英语学习机会,因为英语得到学校极大的重视,学校有高素质的英语教师队伍,且常有英美人士在任校教英语。

但是,衢州二中还不能算是英语学习的最佳场所,最理想的机会应该是学生去明尼苏达州雷德温市呆上一年(译者注:衢州二中与美国明尼苏达州雷德温市在进行教育交流),并且他在那里没有其他中国人可以交流,这将是理想的环境。因为他不得不用英语进行交流,假如他不能用英语理解、交际,他会饿死!这将是他把英语学得既快又好的最大驱动力!

当然,一方面,这是个理想的英语学习机会,同时这并不容易,尤其是开头。在一个新环境中调整自己,生存在陌生人中,远离亲朋好友,开始又不能有许多交流将是既困难又叫人泄气。但是调整会很快的,陌生人将会成为好朋友,足够的交际量将会迅速增加,所以说,尽管来之不易但确实理想。

努力学习是掌握第二语言的第三个需求。在1980-1981年间,我任美国康奈尔大学中文项目的主任,当时有几位中国老师与我共事。其中一位是天津来的访问学者,他第一次出国,但他却让我惊呆了,他的英语口语与我的一样!美国口音!流利极了!标准的语法、惯用语!丰富的词汇知识!在与他共事的一年间,我只听到他有过一个错误!仅此一回!

更让我觉得吃惊的是他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上山下乡”时学的英语,他每天偷偷地听英国广播公司、美国之音的英语节目和语言磁带。多年来,他就用这个办法学习英语!不可思议!重要的是我不知道他的语言学习能力有多强。他当然没有机会,没有语言学习的环境,但他只靠努力学习,他学会了英语。

因此,在我以上所说的之后,我得说天赋很重要,环境及机会也重要。但刻苦学习是基础工作。一个人可能有很高的外语学习的天智,但假如他不勤奋,学会第二语言却不可能。同样地,一个人可能没有学会第二语言的机会与环境,但是,假如他努力学习,他却能掌握这门语言。

勤奋很有必要,但它需要有正确的努力方法。我们都知道一些多年来努力学习英语的学生,但他们没有什么可以表现自己所做出的努力。为什么?依我看,这是因为:(1)他们没有理解语言的本质;(2)他们没有恰当地运用好他们语言学习的能力。许多人似乎认为语言就意味着阅读与书写,或是学习语法、词汇及做些翻译训练就能使一个人学会语言。当然,学生们不能忽视以上这些,尤其是因为中国的教育制度在测试这些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然而,最为简单、最为重要的是:语言并非以上任何一个方面。而且,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际的口头方式。这意味着要有听与说的参与,同时也表示语言要在真正的交际中使用,而并不仅仅是学校里的一门课程。

所以说,假如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际的口头形式的话,应该怎样“努力”才能掌握它呢?我有四个建议:

第一是模仿。这就是说,要仔细地倾听对方所说的话,然后把所听到的用原声再现出来,尽可能使之与原句相一致。遗憾的是,大多数人认为他们已在模仿了,可他们没有。他们其实在“念”那些他们认为听到的句子,下面让我来解释一下我的意思。

假如一个英语学习者听到美国人说,“What do you mean?”(你这是什么意思?)时,并想办法模仿它,结果压根不像美国人说的那样,美国人其实说了句有点像:Waddaya mean?而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却在想象这几个词印在书上是什么样的,然后用他“心灵的眼睛”给念出来了。就这样,他说了句“What do you mean”而不是Waddaya mean。他说起来像在念书,不在交谈!这不叫模仿。

为了真正模仿,学习者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句子中所听到的所有声音,只是尽可能原汁原味地重复这些音。不要去想这些词是怎么拼写的。为达到这个目的,录音机是个好工具,你可以听到词组,录下你模仿的声音,然后再去听原先的录音及你录下的音,看看你模仿得有多少逼真。

第二个原则是把语言学习视为一种技能而不是其他学科。其他学科:像数学、文学、科学、政治等课程是“知识性内容”课程。学生们获得新知识,学会运用它,然后就被认定已“学会”这门课。

语言可不是那样学的。当然,语言的习得中存在着知识。但是,学习者主要在发展技能,这需要不同的学习方法(。掌握一门语言)练胜过学,这意味着训练听说能力,且大量、经常地练。

我17岁那年学习驾车。在学习之前,有关开车的知识我都掌握了。我对把握方向盘、换挡、离合器、刹车、加速一清二楚了。多年来我一直在观察别人开车,有关汽车、司机、驾驶这方面的书也看过了。有关汽车系统、道路规章的笔试也通过了。

可我永远不会忘记我第一次坐在驾驶员位子上的情景。我尽力去用我所了解的办法将车子启动,但是车子就是不能顺利开动。我用刹车过猛,太突然,车子撞上外面的东西,差点伤着我自己,这可吓坏了坐在我身边的教练。

几个星期的日常训练我才具备这样的技能让车子顺利且安全启动。到现在,这么多年的驾车经历后,我根本不去想我开车时在做什么,因为我对驾车已运用自如,胜任愉快因而无须思考。而且能在高速公路上快速行驶,我本人及乘客可完全放松。

这个原则与语言学习是相同的。学生们可能具有语法和词汇知识,但是要等到他进行日常的听、说技能训练之后,他才会学会语言。这得有许多训练,经常性的训练。

第三个原则是要脸皮厚,不怕出错。出差错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你常常会在会话实践中出错,并订正,直至牢牢掌握它。

遗憾的是,我遇见过不少不愿开口说英语的学生,因为他们怕出错。他说:“我无把握我能否说对,假如出了错,我会很难堪,或许会丢面子!他们会嘲笑我,说我蠢。”你的想法大错特错啦!出错并不意味你蠢。这是学习过程中的基本组成部分,你不出错,你就学不会。

我记得37年前的一个晚上,那已是我和太太上中文学校6个月后的事了。那天晚上我们想去台北郊区拜访几位朋友。我去了公共汽车售票处买车票,当时我知道该怎么说,可我没能说出“两张票”,却说了“二张票”。售票员为了明确我的来意便反问了句“两张票吗”,就在那刹那间,我恍然大悟我说错了,且深感难堪,因为我们在中文学校里学说过“两张”而不说“二张”(er zhang)。我应该知道的!

打那时到现在,我学会说“两张”不说“二张”。出了那个小差错是我学习“两与二”的最好一课。

第四个原则是不问“为什么”,尤其是在语言学习初级阶段,“怎样”与“什么”将是更有益的问题。“我该怎么说?”“在这个情况下,该用什么词或短语?“”为什么”的答案经常是有关语言的语法解释,或者说根本没有答案来说明“为什么”语言会这样或那样说。因此,任何用在回答“为什么”的时光都是从学习语言中占去的时间。随着你逐步了解语法,你自然能学会“为什么”的答案,这就包括语法要点。

有关努力学习就讲到这。最后,我想建议一个每天可行的四步学习法,这个四步法是以一个四个字母的英语单词GLUE为基础。这就像胶水(G L U E)能让一个物体粘在另一物体上,每天的训练就能使语言“粘上”你。

获得(Get)是第一个,其原则是“少获得,多使用”。每天一开始,一个句子至多二个。这一、二个句子可是你那天英语课本中的句型。不必设法去掌握一个段落或一组对话——这样对任何人来说都太多了。仅仅一、二个关键句足矣!

学会(Learn)。或许每天大部分时间该花在一两个你决定掌握的句子上。这意味着训练,一遍遍地操练直至你无须首先考虑中文,毫不犹豫地说出它们为止。其目的在于使这些句子在你的大脑中根深蒂固以至能脱口而出,根本不经过翻译程序。

使用(U s e)。依我看,这是这天中最重要的一步,可这一步却是为大多数学习者所忽视的。你一旦“学会”了当天的句子,你该走出去真正设法在会话中去使用它们。这种闲聊不需要太多时间——或许是二三分钟——但是,学习者必须将那天所学的句子用于对话中。我现在相信我们真的是在会话中学会了语言,不是在课堂中,也不是在书本里。你要是真的用语言去进行会话,你就是向掌握该语言迈出了小小的一步。

评价(Evaluate)。一天结束时,你该评价一下你是怎么做的。或许你将那天所学的句子用于会话中,但是你随时会忘掉你所学到的句子!或许这意味着第二天你需要更多的训练,或许你使用了你的句子,与你交流的对方说些你根本不明白的事。或许这样能提供给你第二天要学的一两个句子的一些想法。或许你使用了你的句子,对方根本不明白你的意思!或许这就意味着你得做些发音训练来充当第二天的“学习”这个步骤。

一天掌握一两个句子不算多,但是假如你每天这样做,一年里你可以学会几百个句子,假如你忠实地按照GLUE(胶水)——获得、学会、使用、评价这个方法去做,外语将“粘住”你,外语就属于你了。

(保罗·金是浙江师范大学美籍客座教授,1985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他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并给自己取了一个中国名字——金培尧,2000年12月9日应邀来衢州二中讲学。该文发表于《浙江教学研究》2001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