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凤龙先生编著的雅贤楼茶文化系列丛书之四《寻找紫砂之源》在全国新华书店的热销,使更多喜紫砂、爱紫砂、藏紫砂者知道了雅贤楼精品紫砂艺术馆,并以不同的形式及交通工具趋之前往,或欣赏或收藏。同时,艺术馆内精美绝伦的名家紫砂精品还深深地吸引着国际友人的目光。
雅贤楼是一个理想的精品紫砂展销平台,我们计划每年度举办一届名师名壶邀请展,让更多的宜兴紫砂名师来到东北这块黑土地一展英才,使东北地区更多的喜紫砂、爱紫砂、藏紫砂者切身感受到紫砂的魅力。
首届(中国·吉林)当代紫砂名师名壶邀请展及雅贤楼精品紫砂艺术馆的建立,源于2007年9月,我应出版社之约到宜兴丁山镇为著作《寻找紫砂之源》考察时,采访了16位著名紫砂名师,在与诸位紫砂名师的交往中,逐步了解到紫砂的历史、现状及未来的发展。
2007年10月22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绍培一行应邀来长春雅贤楼考察,策划了首届(中国·吉林)当代紫砂名师名壶邀请展。通过这次紫砂盛会,我们要把真正的紫砂文化引入东北这块沃土,雅贤楼也将作为宜兴紫砂名师名作在东北地区的一个展销平台,为各位爱紫砂、用紫砂、藏紫砂者提供真正的紫砂作品。
首届(中国·吉林)当代紫砂名师名壶邀请展
2008年3月22日,我们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吉林)当代紫砂名师名壶邀请展,并获得巨大成功,在大江南北产生极大的影响,值此邀请展取得成功之际,写上几句话,以飨各位紫砂同仁及爱好收藏者。
首届(中国·吉林)当代紫砂名师名壶邀请展,得到了吉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并把此次活动提高到引入紫砂文化,促进南北交流的高度,以吉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弓克为主任成立了大会组委会,建立秘书处,相继召开了多次会议商讨大会方案,使我们此次盛会得以顺利有序地进行。
雅贤楼在长春电视台《盛世宝典》常年开通紫砂收藏专栏节目,在东北地区宣传推广紫砂文化,向东北收藏家介绍紫砂名人,举荐紫砂新人,并广泛开展室内外宣传紫砂文化活动。
2008年3月18日,在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组织下召开全省各大新闻媒体记者见面会,通报首届(中国·吉林)当代紫砂名师名壶邀请展的具体情况,做到电视有影、电台有声、报刊有形象,在东北地区产生了轰动效应。
2008年3月22日上午9点33分,首届(中国·吉林)当代紫砂名师名壶邀请展在雅贤楼精品紫砂艺术馆隆重开幕!
雅贤楼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吉林)当代紫砂名师名壶邀请展之后,曾向社会及宜兴紫砂名师承诺,争取每年举办一届类似规模的邀请展。
2009年夏天,我们对雅贤楼进行了维修,使雅贤楼焕然一新,目的就是要为第二届(中国·吉林)当代紫砂名师名壶邀请展做准备。
2009年12月6日,我来到宜兴丁山,见到了久违了的各位紫砂名师。并且拜会了宜兴市紫砂行业协会王俊华会长,商讨第二届(中国·吉林)当
第二届(中国·吉林)当代紫砂名师名壶邀请展
代紫砂名师名壶邀请展事宜,最后,经过严格的审核,选定了四位高级工艺美术师:华健、张正中(研究员级)、陆虹炜、吴曙峰;四位工艺美术师:吴奇敏、蒋艺华、诸葛逸仙、王辉共八位紫砂名师赴长春雅贤楼参加第二届(中国·吉林)当代紫砂名师名壶邀请展。
为了更好地在东北宣传各位紫砂名师,宜兴丁蜀电视台还特派两位摄影记者跟随我采访了参展的各位紫砂名师。
其实,早在我去宜兴之前,吉林电视台就已经开始制作第二届(中国·吉林)当代紫砂名师名壶邀请展的有关节目了。现在,有了宜兴电视台拍摄的这些基本素材,使我们下一步的宣传工作得以顺利有序地进行。
从制定邀请展的第一时间起,我们就从电视、报纸、电台宣传,到VI设计以及接待方案等等方面全方位地工作着。经过近四十天的努力,第二届(中国·吉林)当代紫砂名师名壶邀请展的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就绪。
2010年1月22日9点33分,第二届(中国·吉林)当代紫砂名师名壶邀请展在吉林长春雅贤楼如期隆重开幕。
2011年12月15日上午9点33分,第三届(中国·吉林)当代紫砂名师名壶邀请展在雅贤楼东北亚分号隆重开幕。
早在2008年,我们在举办首届(中国·吉林)当代紫砂名师名壶邀请展时,曾郑重向社会承诺,雅贤楼每间隔两年举办一届名师名壶邀请展,适逢雅贤楼东北亚分号开业之际,我们举办了第三届紫砂展。此次展览,我们邀请参展的紫砂名师有:研究员的高级工艺美术师范建军,高级工艺美术师鲍利安、陈洪平,工艺美术师李园林、方小龙、朱志芬,助理工艺美术师王凤盘、盛其根。
雅贤楼经过举办三届邀请展,更加奠定了其在东北地区紫砂市场的中心地位,巩固了紫砂名师作品在东北地区的展销平台。
第三届(中国·吉林)当代紫砂名师名壶邀请展
2009年1月1日上午9点33分,雅贤楼精品紫砂艺术馆与长春电视台《盛世宝典》栏目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东北)紫砂群英会正式拉开帷幕。
首届(中国·东北)紫砂群英会开幕之日,正值元旦,但来参观者近两百人。雅贤楼展厅内人头攒动,盛况空前。一些文化界的精英也齐聚雅贤楼。这的确是一场真正的紫砂盛宴,一席文化大餐。
这次活动是雅贤楼继2008年3月22日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吉林)当代紫砂名师名壶邀请展之后,又一次以紫砂文化为主题的大型文化交流活动。由于首届紫砂展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所以本次活动也备受关注。经过历时二个月的准备,我们在
首届(中国·东北)紫砂群英会数百件作品中筛选出几十件珍品紫砂,与当代数十位宜兴紫砂名师的数百件作品,一起展示给东北广大紫砂爱好者。
我们举办此次活动的目的就是要在雅贤楼建设一个紫砂收藏者之间交流、交易、交换的平台,大家把自己的藏品拿到雅贤楼这个平台展示一下,互相交流信息,学习经验,交流藏品,互通有无,使大家的藏品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有品味,越来越有价值。
雅贤楼提供的这个平台,不但是为宜兴这些制壶名手设立的,而且也是我们东北地区这些藏友的一个展示平台。如果您的藏品有富余或有意与其他藏友交换,我们愿意为大家提供各种信息资源,使我们在交往的过程中,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共同发展。我们一定要建设维护好这个平台,为紫砂收藏者及投资家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展示交易空间,使更多的人加入到紫砂收藏的队伍之中。
说起雅贤楼与澜沧古茶,确实有一定的渊源。2007年我在编写《普洱溯源》时,得到过澜沧古茶有限公司杜春峄董事长的大力支持,我们一起上山下乡访茶农走村寨,考察万亩古茶园,取得了大量一手资料,为我成功编写《普洱溯源》打下了坚实基础。缘于我们之间的相互信赖,雅贤楼成为澜沧古茶公司吉林省总代理商。
2010年3月,应澜沧古茶有限公司杜春峄董事长之邀,我们夫妇二人赴云南参加澜沧邦崴茶王节祭拜活动,感受很深,我们有感于澜沧的青山绿水,有感于澜沧质朴的民风,有感于上苍赋予澜沧人的茶,还有真正的茶人杜大姐。
这次云南之行,我们考察了邦崴、景迈、曼弄,其中印象最深的还是去邦崴祭拜茶王树的经历,令人终身难忘,有感而成一首小诗:
庚寅三月入澜沧,相约邦崴拜茶王。
九九盘桓山路险,夜半投宿上允乡。
晨光未现踏征途,魂迁梦绕古茶皇。
有幸目睹大茶树,叩拜茶神谢上苍。
祭拜茶王树有感
雅贤楼与澜沧古茶
◆吉林省第一家正宗古典式茶艺馆
◆第一家国家主席胡锦涛光临的茶艺教室
◆第一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光临的茶艺教室
◆吉林省第一家专业茶艺师学校
◆吉林省第一家茶艺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基地
◆吉林省第一家编著多部茶文化专著的茶艺馆
◆吉林省第一家建立独立网站的茶艺馆
◆吉林省第一家能够现场制作并烧制紫砂壶的茶艺馆
◆吉林省第一家与高校联合办学的茶艺馆
◆ 吉林省第一家拥有茶叶生产基地的茶艺馆
◆吉林省第一家精品紫砂艺术馆
◆ 吉林省第一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 吉林省第一家茶文化传播创作基地
雅贤楼的第一
雅贤楼编著的茶文化书籍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茶文化独树一帜,“柴米油盐酱醋茶”,茶虽列最后,却最具文化特征。她上可进庙堂,下可进厨房,皇室帝胄饮之,平民百姓饮之……不同的人饮茶有不同的感受,于是便衍生出了不同的文化现象,平生出万千与茶有关的典故。
有感于此,近年来,我们钟情于茶文化的学习与研究,编著了多部在全国新华书店出版发行的茶文化专著,并且每一部作品均一版再版,更是创下了年出版七八万册的业绩。
我们雅贤楼茶文化系列丛书能在全国新华书店畅销,说明我们编著的书籍对百姓日常饮茶保健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也符合我们写作的最初目的:专家们别挑出太大的毛病(尽可能少知识性的错误),百姓通过阅读能够学习一点儿知识,就知足了。我们将一如继往地学习研究下去,力争为祖国的茶文化建设做出一点儿贡献!
近年来,普洱茶经历了一个非常时期
其实,对于普洱茶来说,业界业外人士也是莫衷一是
各有见地
有褒扬者,有贬抑者,这很正常
我们不可能把每个人的思想框在框子里去统一
但不管怎么说
商业炒作也好,市场规律也罢
毕竟在短短的一两年之内,在全国乃至全球掀起了一股普洱茶风
让更多的人知道了普洱茶
使普洱茶达到了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
为还普洱茶之真正面目
作者历经数年数次实地考察
行程数万公里,励精图治,坐破寒毡
成就了此册《普洱溯源》
本书在编著期间
参阅了邓石海、刘勤晋、周洪杰、池宗宪、阮殿蓉等多位专家大作
并查阅了《云南普洱茶》等许多有关文献资料
孙道贤先生还为本书提供了部分照片
在此
向所有提供帮助和利用资料的同道朋友们
表示衷心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