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作文课讲稿(全二册)
10948400000040

第40章 应试篇(中高考应急训练)(7)

袁鹰的《归帆》的结尾这样写道:生活,也一如波涛汹涌的大海,有汐也有潮。在驶向共产主义彼岸的长长的航程里,在每一天送走夕阳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自己这条船上的归帆,是属于哪一种呢?你又打算怎样迎接明天的旭日呢?

作者在抒情的基础上,发出议论收束全文,最后用疑问句做结句,给人留下思考的空间,回味的余地。

十、情节突转式。所谓情节突转式,就是在结尾处情节陡转,既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

张志强的短文《错误》的结尾是这样写的:老师展开眉毛,站起来大声说:“她答得对,你们问的也对。这节课找到的错误便是:你们中的许多人不敢承认正确,不敢为正确辩护。”

原来,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出了一个长而复杂的长句子,让大家看看是否有错误,语文老师还告诉大家,这节课主要是发现一种错误。结果大家议论纷纷,纷纷指出这个句子中的错误。只有一个同学站起来说这是一个好句子。这个小故事的结尾情节急转直下,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这就增强了文章的喜剧效果,给人一种出其不意的审美感觉。

十一、综合修辞式。所谓综合修辞式,就是在文章的结尾,运用排比、比喻等手法,使文章既有气势,又形象生动。

林立宪的《学会微笑》的结尾:在微笑中学会幽默,在微笑中学会抗争,在微笑中学会拒绝,在微笑中学会憧憬,在微笑中走向成熟的人生。

金波的诗歌《会飞的花朵》的结尾一段:蝴蝶,蝴蝶,你像会飞的花朵。你飞呀飞,飞向远方,远方也是鲜花的海洋……

前者用了排比,后者用了比喻,使文章既美妙又生动。

十二、自然收束式。所谓自然收束式,就是在文章内容表达完了以后,自然收束全文。不去设计蕴含哲理的语句,不去雕琢丰富的象征形体,使文章单纯明快、朴实无华。

陶潜的《桃花源记》的结尾写道: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作者按照文思的发展,自然收束全文,使文章的结尾与主干浑然一体,使文章简洁明快,朴实自然。

以上向同学们介绍了一些开头结尾的方式,同学们在写作中可灵活掌握,切忌生搬硬套。宋人李涂说:“行乎其所当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真作文之大法也。”苏轼也曾说:“有意而言,意尽而止,天下之至言也。”其实,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完全顺乎自然,顺乎文意的需要和发展。同学们在作文实践中,要多读多写多练,就一定会掌握“诗外之功”,写出好的开头和结尾来。

思考与训练:

一、有时候,我们写作文,拿起笔来,却不知从何说起。好不容易把作文写完了,又不知如何作结,你有这种感受吗?谈谈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

二、文章常见的开头方式有几种?试举例说明。

三、文章常见的结尾方式有几种?试举例说明。

四、请以“人之常情”为作文题目,然后至少写出三个不同方式的开头,最后选择其一,写入你的作文。要求:自主立意,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800字。

五、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挪威人捕沙丁鱼,抵港时若是活鱼,卖价比死鱼高出许多,所以,渔民们千方百计想让鱼活着抵港,但种种努力都归于失败,只有一艘渔船却总能带着活沙丁鱼回到港口。他们的方法很简单:鱼槽里放进一条鲶鱼。原来,鲶鱼进入鱼槽后,因环境陌生而四处乱游,挑起摩擦。大量沙丁鱼发现多了一个“异已分子”,自然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这一来,就一条条活蹦乱跳地到达渔港。此现象即为“鲶鱼效应”。

“鲶鱼效应”说穿了就是竞争。竞争使人感到了压力,更使人充满活力。请选准一个角度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要有好的开头和结尾。④不少于800字。

六、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树有根,有根才能枝繁叶茂,葱郁参天;草有根,有根才能“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花有根,有根才经历冬夏,年年花落花开。人也有根,有人说,亲人的呵护关爱,师长的培养教育,同学的切磋琢磨是我成长的“根”;有人说,家庭、学校、家乡,都留下了我美好的记忆,是我情感的“根”;还有人说,追求、奋斗、学习、合作、尊重、诚实、谦虚,是我立身安命的“根”……

生命有根,思想有根,文化有根;问题的实质是“根本”,事情的缘起叫“根源”,寻找本原和归属,是“寻根”。今天是明天的“根”。真诚是交友的“根”,执著是事业的“根”,祖国是游子的“根”,母语是民族的“根”……“根”的含义实在是太丰富了!

请你以“根”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自定立意。③自选文体。④要有好的开头和结尾。⑤自拟标题。⑥不少于800字。

第三十一讲 作文的修改和润饰

修改润饰的重要性

作文写成以后,并不是一篇文章的结束,它还有一个重要阶段,这个阶段叫做修改和润饰。

我们说,一篇文章有了取材立意,谋篇定体的构思,又有了遣词造句、多种表达的行文,文章的写作过程并没有终止,还应有一个文章的完善阶段,那就是修改润饰阶段。修改润饰可以使文章更完美、更精粹。

有的同学会问,文章又为什么需要这样一个完善阶段呢?我以为这恐怕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文章中有“意不称物”的情况较为普遍和常见。何为“意不称物”呢?我们说的“意”,便是文章要表达的思想,“物”便是指客观事物。客观事物往往是丰富多彩、千姿百态,思想要反映客观事物,就很难准确、精严地传达反映出来。二是文章中“言不逮意”的情况较为普遍和常见。何为“言不逮意”呢?就是说“语言”赶不上“思想”,语言和思想之间总有一定的差距。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刘勰以为“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也就是说,思想可以海阔天空,无拘无束,想得很奇特、很美妙,语言就不同了,语言的任务是把思想落到实处,必须要掌握大量的语汇,且对语汇有精严、微妙的把握。前人以为“文不厌改”,“不改不工”。也就是说,文章必须有一个完善阶段。这个完善阶段的任务,就是拉近“物”、“意”、“言”三者的距离,也就是文章的修改润饰。

重视文章的修改,古之有之。孔子就说过:“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命”就是辞令、政令、盟会一类文字,是说这类文字,先请郑大夫裨谌“草创”,然后再请世叔(游吉,亦郑大夫)参加“讨论”,接着请子羽(公孙挥,郑大夫,外交官)进行“修饰”,最后再由子产(郑相)“润色”一番。起草一个文件这样慎重,竟由四个大夫字斟句酌,可见对文章之修改的重视。清代诗人、学者赵翼则认为:“笑同古炼师,烧丹穷昏昼。一火又一火,层层去粗垢。”赵翼把修改文章比作炼丹,又说:“及夫将烧成,所成仅如豆。未知此豆许,果否能长寿?”文章要想流传后世,必经披沙沥金,不下修改的工夫是不行的。鲁迅先生也曾告诫我们:“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我们说,写文章其实具有阶段性。一是把文章的构思,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二是使文章要表达的内容更加准确,也就是发现那些“写得不是那么回事儿”的地方,“多余”和“缺少”的那些东西。三是使文章的语言更加精炼和优美。文章的第一阶段,叫做文字体现,二、三阶段,叫做修改润饰。三个阶段,相互依赖,缺一不可。二、三阶段是行文的继续和延伸,它同行文同等重要,不可忽视。

修改润饰的主要内容

我们说,文章的修改和润饰,是以文章的初稿为内容的。在文章初稿的基础上,应该做哪些修改和润饰呢?我想,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完善主题。何谓完善主题呢?就是对主题的审视、开掘、直至变更。主题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是贯穿整篇文章的一条红线。修改作品,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主题问题,主题是否正确,是否具有思想高度,是否准确、恰当地反映客观事物,这都是属于要修改、完善的范围。譬如《当代的雷锋——朱伯儒》这篇通讯,初稿只写了朱伯儒怎样帮助人,这显然是很不够的。究竟是什么思想支配着朱伯儒助人为乐呢?写作组对朱伯儒的事迹进行深入开掘,发现有一个崇高的信念支配着朱伯儒。朱伯儒说:“凡是许诺的事,都应当努力去做到,不能只说不做。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曾经在党旗面前宣誓,要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自己就应努力去实践这个目标。”朱伯儒这一段话,对写作组启发很大,使他们认识到,朱伯儒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实践自己的信仰。他的一切行动,都是在为改变社会风气,建立人与人之间的新型关系作出自己的贡献。写作组在初稿的基础上,对原有主题进行修改和升华,使通讯准确地表现了人物的本质。又如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复活》,前后用了十年,先后对主题作了几次重大修改。起初,作家的创作欲望,来源于他的朋友科尼,在担任法院检察官时,遇到一件事:有一个青年找到科尼,表示要同一个女犯人结婚。这个女犯人是一个下等妓院的妓女,因为偷了酒醉嫖客的一百卢布,而被判刑。科尼面对这种情况,再三劝阻,可那青年却一意孤行,坚持要和那位女犯人结婚。后因女犯人病死,那青年的婚礼才未能举行。为什么那青年一直坚持同女犯人结婚呢?原来女犯人的父亲是一个佃户,父亲死后,她被东家收留做了佣人,那东家是那位男青年的亲戚,女犯人十六岁时被那男青年诱奸,怀孕后被主人赶出,生活没有着落便沦为妓女。那男青年在陪审员席上见到女犯人,心灵深深受到震动,要用与她结婚表示悔罪。托尔斯泰听了这个故事,深深受到感动,很快写成了《复活》的初稿,可初稿仅仅写出了一个青年悔罪的故事,主题显然不够深刻。于是,作者进行了第一次重大修改,把主题由道德心理方面,转向社会政治方面,主题的重大改变,使故事情节也作了相应的改变。但《复活》的结尾,写两人结婚,移居国外。这一结尾,给尖锐的生活悲剧添加了幸福的尾巴,这既不符合生活的真实,也削弱了主题的意义。于是,作者又进行了第二次大的修改,这次修改仍然在主题上,把主题的重心放在揭露和批判专制制度上,使主题的开掘更深了一层。通过两次主题的变更,使《复活》所表现的主题具有典型的社会意义,也使这部作品成为批判现实主义的不朽之作。

二、增删材料。一篇文章,主题再好,还得靠材料去说明,去达到观点和材料的和谐统一。否则,就要修改材料,考虑增补或删削。先说增补,增补就是增加、补充,譬如《人民的好医生李月华》这篇通讯,先后作了七次大的修改。在“做医生就要学习白求恩”一节,增加了这样一段文字:

为了掌握多方面的医疗技术,李月华不知花费了多少心血。就拿外科手术的打结来说,开始的时候,李月华每分钟只能打一两个结。她到处寻找结扎用的废线,用锁扣、床架、板凳腿……练习打结。一天晚上,已经是半夜十二点钟了,李月华还在宿舍里练习打结。一个值班的医生走到她身边,发现她每分钟能打五六个结了,高兴地说:“你进步真快呀!”李月华想了想说:“光着手打结,与做手术时戴着手套打结不同。现在能打五六个,戴手套就打不了那么多了,我还得练。”

增补这段文字,对表现李月华在医术上精益求精,起到了重要作用。再说删减,“删”就是芟除、抹去。凡在文字表述上成为“闲笔”、“冗字”,显得啰嗦、繁复者,即须删削。著名作家徐迟写报告文学,对所选的例子不断删削,常常把数十个例子删削到几个,文字也常常由几万字删削到几千字。材料的“少”而“精”,使作品更加简洁、凝练。

三、调整结构。我们说,一篇作品,主题是灵魂,材料则像血肉,而结构呢,结构便成了骨骼。一篇好的文章,就像一个人,没有灵魂不行,没有血肉也不行,有了灵魂和血肉,没有骨骼也不行,没有骨骼血肉就无所依,灵魂也就变得虚无缥缈起来。我国现代作家叶紫写了小说《夜哨线》,小说写成后,请鲁迅帮助修改。鲁迅认真看完了小说,不仅指出了小说的不足,还提出了具体的修改办法。要求叶紫在结构上进行调整,压缩不生动的部分,把生动、紧张地故事突出出来。在鲁迅的帮助下,叶紫对小说的结构进行了修改,重点对段落安排、取材详略作了部分调整,使小说获得了成功。

四、润色语言。语言对文章很重要。文章写好后,要检查文章的语言是否文通字顺,是否做到精炼、准确、生动、传神。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就要对文章的语言进行润色加工。如我国宋代诗人苏轼有一首名诗,叫做《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的第二句,初稿原为“到处看山了不同”。后来,苏轼发现“到处看山”四字与第一句重复,又显得平淡、有点散文化,为了避免这一现象,诗人进行了修改,将第二句改为“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一改,使整个句子顿然生辉,不仅同第一句相衔接,更显出山的状貌,在诗的节奏上颇有一种流动感。

五、修改标点。文章写好以后,要对文章的标点进行一番检查,看标点使用得是否准确、无误。我国著名作家郭沫若曾说:“标点一定要恰当。标点好像一个人的五官,不能因为它不是字就看得无足轻重。标点错了,意思也就变了。”譬如复句的两个分句之间用了句号;斥责的句子(这哪里是开会。)和叙述的句子(我不知道他来不来。)用了句号;等等。又如对称的几部分之间用了分号,最后总结的话之前也用了分号(应该是冒号);等等。像这样用错了的标点符号,都要在文章的修改中予以纠正。

修改润饰的主要方法

修改润饰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读改法。又叫吟咏法。指通过朗读或吟诵发现不当而修改作品。文章中的一些毛病,往往通过朗读就能发现。像语句不通,衔接不紧,声调不谐,气势不盛,以及缺词拉字,书写颠倒等问题,仅凭语感,就会发现不当。叶圣陶先生有“声入心通”之说,这是很有道理的。凡读来顺畅、得“气”,一般来说,文字上不会有太大的毛病,反之,读来别扭、甚至绕口聱牙的文章,必然有大毛病。写文章,常常边写边改。写完一段,不妨念念前面的,看看语句顺不顺,念的过程,就是发现文中不妥的过程。要随发现随改。

二、体情法。指修改作品时,体会创作者的感情,揣摩所写事物的情理。如《陈辅之诗话》记载了这么一件事:

肖楚才知溧阳县时,张乖崖作牧,一日召食,见公几案有一绝云:“独恨太平无一事,江南闲杀老尚书。”肖改“恨”字作“幸”字,公出视稿曰:“谁改吾诗?”左右以实对。肖曰:“与公全身,公功高位重,奸人侧目以秋;且天下一统,公独恨太平,何也?”公曰:“肖弟一字之师也。”

这篇小故事,写肖楚才改张乖崖的诗,将“恨”字改为“幸”字,很能体会作者本来的感情,所以改得贴切,改得成功,遂获“一字之师”的美称。

三、推敲法。指修改作品时,对作品中的文字反复推敲与锤炼。如明代文学家李东阳《怀麓堂诗话》中,有一则唐诗人任翻改诗的故事:

任翻题台州诗壁诗曰:“前峰月照一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既去,有观者,取笔改“一”字为“半”字。翻行数十里,乃得“半”字,亟回欲易之,则见所改字,因叹曰:“台州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