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超级口才训练1
10947400000029

第29章 文体、术语(1)

文体,是指独立成篇的文本体裁或者说是样式,是文本构成的规格和模式,也是某种历史内容长期积淀的产物,它反映了文章从内容到形式的整体特点。每一种文体都有其他体裁所无法取代的功能及审美效应。正如德国的姚斯在《走向接受美学 》中认为:“文学的形式类型既不是作家主观的创造,也不仅是反思性的有序概念,而主要是一种社会现象。”术语则一般指特定的文学概念,或者特定文学事件,可以是词,也可以是词组,用以标记事件、故事的过程。

5.1文体

史诗史诗是一种庄严的文学体裁,内容多为叙述英雄传说和重大历史事件的叙事长诗,它涉及的主题可以包括历史事件、民族、宗教或传说。

史诗一般分作两种。一种为“传统史诗”或“原始史诗”,主要是以口头流传的形式世代相传,随着时间而增添情节,最后被整理、加工,以文字记载成为一部统一的作品。世界最古老的史诗有巴比伦史诗《吉尔伽美什》,中国史诗《格萨尔王传》,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和古希腊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 》等。

另一种为“文学史诗”,是文学作家以特定的观念目的有意识地编写而成的,诗中更多地注入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这类史诗的代表有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和约翰·弥尔顿的《失乐园》。《埃涅阿斯纪》开创了欧洲第一部“文学史诗”,诗中体现了作者敬神、爱国的思想。《埃涅阿斯纪》对后世文学史诗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十四行诗

十四行诗,早期音译为“商籁体”,源出普罗旺斯语Sonnet,起初泛指中世纪流行于民间,用歌唱和乐器伴奏的短小诗歌。Sonnet是指一种抒情短诗,一般来说有14行,每一行有特定的韵律,而行与行之间有固定的押韵格式。

意大利中世纪的“西西里诗派”诗人雅科波·达·连蒂尼(生年不详,约卒于1246至1250年间),是第一个采用这种诗歌形式,并使之具有严谨的格律的文人作者。

十四行诗有固定的格式。它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两节四行诗,后一部分是两节三行诗,即44和33,共十四行。每行诗句通常是11个音节,抑扬格。每行诗的末尾押脚韵,其排列方式是ABAB,ABAB,CDE,CDC。13世纪末,十四行诗体的运用由抒情诗领域扩及叙事诗、教谕诗、政治诗、讽刺诗,押韵格式也逐渐变化为ABBA,ABBA,CDC,DCD,或ABBA,ABBA,CDC,EDE。

文艺复兴时期,诗人彼特拉克是这种诗体的主要代表。他传承了“西西里诗派”、“温柔的新体诗派”的传统,使十四行诗在艺术上臻于完美,成为其他国家诗人后来竞相模仿的重要诗体,对欧洲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意大利体的十四行诗又称彼特拉克体。

莎士比亚则比彼特拉克更向前迈进一步,发展并丰富了这一诗体。他的十四行诗体被称为“莎士比亚体”(Shakespearean)或“伊丽莎白体”,其诗歌主题更为鲜明丰富,思路曲折多变,形象生动、结构巧妙、音乐性强、起承转合运用自如,常常在最后一副对句中点明题意,表达出新兴资产阶级的理想和情怀。以后,弥尔顿、华兹华斯、雪莱、济慈等也因写作优秀的十四行诗享有盛誉。

东方叙事诗

“东方叙事诗”源于拜伦在1813至1816年间完成的一组组诗。这组诗以东方故事为题材,取材于东欧地中海各国和土耳其等地的作品,包括6部互相独立的诗篇《异教徒》、《阿比托斯的新娘》、《海盗》、《莱拉》、《巴里西那》、《科林斯的围攻》。诗中的主人公被称作“拜伦式英雄 ”,这些反叛者才能出众,个个热情勇敢、意志坚强、骄傲孤独、心怀人间悲哀,出于个人的原因,起来反抗国家的强权、社会秩序和宗教道德;他们都是侠骨柔情的硬汉,却又常常把自己关闭在孤独和高傲中;他们既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他们的精神面貌是反抗、孤傲、浪漫,最终一般以失败、死亡告终,代表人物如《海盗》中的康德拉。拜伦的思想气质也深深地反映在这一系列反叛者的形象上,因此这些叙事诗又叫“叛逆者叙事诗”。

大诗

大诗是印度古代文学中的长篇叙事诗,指迦梨陀娑的《罗怙世系》和婆罗维的《野人和阿周那》等几部较早的作品,以及后来的一些著名的长篇叙事诗。内容多取材于史诗传说,辞藻和描写颇为讲究,在梵文文学中影响很大。

迦梨陀娑是古代印度一位思想进步、才华横溢的诗人兼剧作家。他在戏剧艺术上取得了尤为卓越的成就,特别擅长对人物心灵进行深入细致的描绘,在世界文学史上享有“印度的莎士比亚”的美称。他的晚年之作《罗怙世系》被后世赞誉为“印度大诗”(叙事诗)的典范,诗中所写的不是帝王的文治武功,而只是通过他们的故事,抒发当时普通印度人的思想和感情。诗人选取了罗怙世系里每一个皇帝事迹中最典型的部分,而在21个皇帝之中,又用了好几章篇幅突出地描写了罗摩,勾画出《罗摩衍那》的故事概要。

悬诗

在六七世纪,阿拉伯人每年要到麦加朝觐天房,朝觐前,先在麦加附近的欧卡兹进行集市活动,并举行赛诗会。诗人们会聚在一起,用古莱西部落的语言,朗诵自己的作品,随后进行评比,由名诗人仲裁,将获得优胜的诗用金水抄写在麻布上,挂到“克尔伯”古庙的墙上,宛如一串明珠悬挂在脖子上,因此称为“悬诗”。人们对悬诗极为珍视。

有七首悬诗(注:“悬诗”的篇数传说不一,七篇是一致公认的。作者是乌姆鲁勒·盖斯、泰尔法·伊本·阿卜德、祖海尔·伊本·艾比苏勒玛、拉比德·伊本·赖必阿、阿慕鲁·伊本·库勒苏木、安塔拉·伊本·舍达德、哈雷斯·伊本·希里宰)被认为是阿拉伯诗歌的不朽杰作。七位诗人中最有名的要数盖斯和安塔拉。盖斯是伊斯兰以前时期“诗人之首”,评论家认为他开创了阿拉伯完美的“盖绥达”体格律长诗之先河。他的《悬诗》为历代文学家所推崇,在阿拉伯世界是妇孺皆知的名篇。悬诗采用“格西特”诗体,粗犷自然,反映了阿拉伯氏族社会崩溃时期的社会面貌。

乡歌

乡歌 ,原意为相对于汉文诗歌的朝鲜诗歌。在文学史上,专指新罗时期时,使用“乡札”形式的文字,以汉字的音训来表记当时的朝鲜语的一种诗歌文学作品。一般而言,名词或语干等的实词部分借用汉字的训,而助词或语尾等虚词部分则借用汉字的音。在此文学意义上,乡歌又可称为词脑歌 。

乡歌具有童谣与民谣形式的诗韵。新罗时期是朝鲜佛教的全盛时代,所以歌谣内容含有宗教因素;新罗又是一个统一的新兴国家,这又使歌谣具有乐天的内容和优雅的形式。

公元888年,魏弘与大矩和尚曾将新罗歌谣汇成歌集《三代目》,可惜已失传。乡歌流传至今的作品很少,多已散佚,目前仅存25首。现存最古老的乡歌作品,为新罗真平王(在位时间为579—632年)时期的《薯童谣》。一般认为,乡歌文学在新罗统一三国前后形成。

乡歌依格式可分为四句体、八句体和十句体。十句体是基本形式,分三章:一、二章各四句,三章两句,称“落句”或“后句”,落句开头有感叹词“阿耶”字样。

牧歌

牧歌又称田园诗,发源于古希腊,是一种短篇田园诗,通常采取对话形式,题材大多以田园生活和牧人生活为主,是一种理想化的诗歌。牧歌把牧人生活描写为一种自由的享受,是表现牧人田园生活情趣的文学体裁。它往往依赖河流、草地、山林、羊和牧羊女这一类“道具”,以及诸如重复句型、歌唱比赛、口语和套话等技巧来创作。虽然表现得一片天真烂漫,但往往以田园生活的质朴与奢靡的宫廷生活对比,衬托出复杂的社会人生。

希腊诗人忒奥克里托斯(公元前3世纪)是最早的牧歌作者,他被认为是西方牧歌的创始人,传下来的诗歌有29首。他的牧歌往往以两三个牧人为角色,彼此对歌,富有一定的戏剧性,反映西西里农村纯朴的生活和牧人们劳动、歌唱、谈情说爱的情形,感情真挚、朴素、乐观、幽默,以描写美好的农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主, 意境优美,格调哀婉,对后世田园诗有很大影响。

文艺复兴时代,牧歌成为受人喜爱的体裁,不仅有古典式的牧歌,而且出现了利用牧歌作主题的田园小说和田园戏剧,著名者如意大利作家桑纳扎罗的《阿卡迪亚》、西班牙作家蒙特马约尔的《狄安娜》、莎士比亚的喜剧《皆大欢喜》等。

弥尔顿的《利西达斯》则是牧歌体的悼亡诗,并在诗中讨论哲学和宗教问题。他的《科玛斯》则以牧歌的形式写出青年男女相互戏谑的闹剧。浪漫主义诗歌中许多牧歌体的作品也往往借这种形式表现诗人对自然与社会的态度,歌德的长诗《赫尔曼与窦绿苔》便是著名的例子。田园诗情调在近代音乐中也成了一种重要的主题。

虔诚诗

虔诚诗是15世纪至17世纪中叶印度印地语文学中带宗教色彩的诗歌。它在宗教改革家罗摩难陀倡导的虔诚运动(主张虔诚地崇拜大神毗湿奴的化身罗摩,宣传印度教内部平等和对其他各种宗教一视同仁)的推动下产生。这是印度文学史家把宗教改革的虔诚运动运用到文学领域的一个说法。

虔诚诗在印度分为两派,有形派和无形派。“有形派”膜拜的对象是有形的,主要是歌颂大神毗湿奴的两个化身罗摩和黑天,与梵文文学中的史诗和往世书有直接的继承关系。歌颂罗摩的最著名的诗人是杜勒西达斯,其代表作是《罗摩功行录》;歌颂黑天的最著名的诗人是苏尔达斯,其代表作是《苏尔诗海》。

“无形派”,因为他们心目中的神明或主宰是没有形的。代表人物有格比尔达斯和加耶西。加耶西的代表作是长篇叙事诗《伯德马沃德》。格比尔达斯主要写反对宗教迷信的格言诗,他的诗反对种姓制度、迷信甚至传统的宗教。他甚至对世人所信仰的神出言不逊。

虔诚诗对印地语文学有很大的影响,直至20世纪上半叶,“有形派”的诗歌题材还为一些诗人所袭用。

自由诗

自由诗是诗体的一种,19世纪末20世纪初源于欧洲。诗体结构自由,段数、行数、字数没有一定规格,它没有尾韵,根本不考虑节奏的一致、诗行的整齐。但是自由诗又往往以排比、反复等手段产生鲜明而独特的节奏,以头韵及其他行内韵形式来形成其特有的韵律。在西方以美国诗人惠特曼为创始人。

惠特曼的《草叶集》是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发展到顶峰的产物,同时也是自由诗的代表作,共出12版、诗歌300多首。诗人用草叶形象来象征生机勃勃的年轻的美国;贯穿全集的是诗人民主、自由的思想;诗集里最引人注目的中心意象是一个乐观、自信的“自我”。诗集把人和自然作为一个有机统一体来歌唱。惠特曼擅长用排比、反复、诗行长度有规律的增减等手段来取代传统的格律和韵律,营造一种前所未有的节奏,如《当我听那位博学的天文学家的讲座时》即是如此。

素体诗

素体诗又称无韵诗、白体诗,是英语格律诗的一种。每行由五个长短格音步——十个音节组成,每首行数不拘。素体诗没有尾韵,但并非没有格律,相反,素体诗有着较固定的格律,即抑扬格五音步。

这种诗歌体裁在诗剧和史诗中被广泛使用。由于没有押韵的束缚,诗人有更大的自由,可以让人物的语言更贴近日常生活。为了避免单调,强调某些字词以及创造特殊的诗歌效果,娴熟的诗人可以变换节拍,不时地加入或删掉某些音节,或者改变重读的位置。好的无韵诗作品不是句句都采取纯粹的抑扬格五音步。

素体诗由萨里伯爵亨利·霍华德(Henry Howard)引入英格兰,他在翻译维吉尔的《埃涅伊德》第二和第四卷时,就采用素体诗的形式。他可能是受到已经开始采用素体诗的意大利作家的影响,也有可能受到拉丁文影响,因为作为古典拉丁诗并不使用尾韵。克里斯托弗·马洛(Christopher Marlowe)则是对素体诗的创作加以锤炼与改善,而且将素体诗的形式引用到剧本创作当中,为莎士比亚的诗剧奠定了基石。莎士比亚是素体诗文体的集大成者,他改变了素体诗固有的形式,使其更丰富更完善。他的许多诗剧都是以素体诗形式写成的。另外,弥尔顿的《失乐园》(Paradise Lost)、丁尼生的《尤利西斯》(Ulysses)也是用这种诗体写成的。莎士比亚的剧作和弥尔顿的长诗,如《失乐园》(1667年),代表着素体诗的鼎盛时期。

南方组诗

“南方组诗”是俄国诗人普希金在南方流放时期所写的四部著名叙事诗《高加索的俘虏》、《强盗兄弟》、《巴赫切萨拉依的泪泉》和《茨冈》的总称,是诗人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长诗的主人公性格强悍,感情激动,与黑暗社会势不两立。故事情节离奇,又富于异国情调,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是俄国文学中典范的积极浪漫主义文学作品。

19世纪20年代,拜伦的影响遍及欧洲,拜伦式的狂飙式的浪漫主义激情、叛逆精神,给放逐南方的普希金极大的鼓舞,他说:“因拜伦而发了狂。”普希金的《波尔塔瓦》(1828年)中被拐骗的玛丽娅与阴谋家马赛巴具有拜伦主人公的外貌特征,显示出了与拜伦《东方诗抄》的内在联系。《叶甫盖尼·奥涅金》中贵族先进青年与社会对立和诗体小说的艺术形式,都是向拜伦学习的成果。南方组诗也是在拜伦影响下写成的,表现了诗人的叛逆精神和追求自由的理想。南方组诗确立了普希金在俄国文学中的地位,成为俄国积极浪漫主义的代表和旗帜。

叙事歌谣

叙事歌谣,是一种以爱情和战争为题材、以诗为形式的故事性诗歌。法国人称这些诗为叙事诗,主要赞颂查理曼大帝及其他基督教英雄人物的事迹。叙事诗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一音节联韵诗、八音节联韵短篇故事、武功歌及浪漫故事。武功歌最初是以一种民歌或短抒情诗的连锁形式出现的,通过战争反映出封建时代的思想、道德和心境。《罗兰之歌》是这种类型的先驱,被认为是最古老的法国叙事诗。

德国骑士爱情诗

德国骑士爱情诗是德国封建时期宫廷文学的重要体裁,是一种只供歌唱不供阅读的文学形式。12世纪下半叶由法国北部传入德国,与本土民间爱情诗歌相融合,盛行于1180至1220年间。骑士爱情诗歌唱的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爱情,而是通过对“女郡主”的“高贵”品质的歌颂以博得她的欢心,并没有什么真实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