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万里长征
10945300000016

第16章 毛泽东随军西征

但是,关于撤离中央苏区、实行战略大转移这关系到党和红军命运的大问题,博古和李德却一直秘而不宣。直到突围的前几天,才开始向各级领导干部进行相应的传达。这时大家才知道红军要撤离中央苏区。

为了准备出发,由博古、李德、周恩来组成了“三人团”。实际是,政治上由博古作主、军事上由李德作主;周恩来督促军事准备计划的实行,并不能与闻所有的事情。

李德在他后来写的《中国纪事》中写道:“政治局委托我草拟一个8-10月的新季度计划。这个计划像第一个季度计划一样,由周恩来重新加工以后,在政治局常委会中讨论通过,并把它的大概内容通过上海向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作了汇报。”关于西征的计划,是李德草拟的。

西征定下来后,关于高级干部的留与走的问题,是由“三人团”决定的。

关于毛泽东是留还走的问题,看来毛泽东被决定随主力西征这一决策是正确的。不管“左”倾领导犯了多大的错误,他们决定毛泽东随队西征是有历史意义的。

秋深了。

天气是晴朗的,太阳却显得黯淡了。鸭子一半浮在水田里,一半栖在田埂上,已显得那样清冷。没有干透的谷草个子零落地堆在场院里,也显得寂寥。自然界似乎萎谢了,在10月的云雾下,山岭和田野的颜色慢慢地褪了,只有那群白鹭倏地飞起来时,才叫人想起刚刚过去不久的夏天,想起火辣辣的太阳和汗水浸湿的衣裳……行军队伍已经走出去数里了,朱德总司令才从警卫员手中接过马缰绳,一跃而上,随着行军纵队缓缓走过了于都河。

这是一次大转移,中央红军离开了战斗多年闽赣边革命根据地,进行前所未有的大转移。

博古、李德等并没有把红军突围转移看成是重大的战略行动,而认为是根据地“大搬家”。因此,他们组织了庞大的中央纵队和军委纵队。这两个纵队包括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以及后勤各机关单位的工作人员约九千余人。还把所有的“坛坛罐罐”、诸如油印机、石印机、造枪机,甚至需几十个人才能抬动的重型机械也带上。为此,专门动员了5000民夫搬运各种物资和机械。这样,就自然形成了一支很庞大,很累赘的队伍,仅一个中央纵队行起军来,就要拖十几里长。

1934年10月10日,中央红军主力一、三、五、八、九等5个主力军团以及中央、军委机关和直属部队,共9万余人,开始向湘西进行战略转移,以求同湘鄂西的红二、六军团会合。

行军的具体部署是:第一军团为左路前锋,第三军团为右路前锋;第九军团紧跟第一军团之后掩护左翼,第八军团紧跟第三军团之后掩护右翼;中央和军委机关及直属部队编成的两个纵队居于中间;第五军团担任后卫。就这样,5个军团护卫簇拥着整个“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组成了“甬道式”的队形,沿着险峻崎岖的五岭山脉向西缓慢的蜿蜒蠕动。

蒋介石看到第五次“围剿”节节胜利,各军正稳步向瑞金推进,红军失败已成定局。于是,他于1934年10月上旬偕宋美龄到华北视察,历经北平、察哈尔、归绥、太原、西安等地,分别接见了当地军政头目,宣传“他不是不抗日,是共产党拉住了后腿,非消灭共军不行”。企图争取同情他反共,以缓合对他“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不满。他还同宋美龄住进北平的一家医院,享受难得的“清静”。

突然,蒋氏夫妇于1934年10月16日双双匆匆出院。

原来,南昌行营发来急电,报告江西中央苏区红军的异常动向,蒋氏夫妇马上登上专机,赶往南昌。

蒋介石召开了紧急会议,在会上他说:“不问共军是南下或西行、北进,只要他们离开江西,就除去我的心腹之患”,又说:“红军不论走哪一条路,久困之师经不起长途消耗,只要我们追堵及时,将士听命,政治配合得好,消灭共军的时机已到,大家好好策划。”

如果红军按博古、李德的计划,继续执行他们的战略,蒋介石的话或许能成为现实,也或许中国现代史和中共党史会重写,但是蒋介石的打算破产了。这是因为毛泽东随队西征,用蒋介石的话说,叫做“西窜”。

蒋介石从北平返回南昌的前一天,10月15日,毛泽东还在江西于都。他从于都北门何屋来到县城谢家祠,那里正在召开赣南省的省、县、区三级干部会议。毛泽东给到会的二百多名干部作了报告。他说:“敌人企图断水捉鱼,全部消灭红军。我们主力红军要顺水而去,冲破敌人封锁线,打到敌人后方去。”

在中央纵队来到于都后,于10月18日傍晚,走过于都浮桥,迈开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毛泽东加入了中央纵队,和张闻天以及受伤的王稼祥走在一起。

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者实行错误的军事战略,持续了一年之久的第五次反“围剿”遭到了严重失败。1934年10月10日晚,在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的率领下,中央红军主力5个军团以及中央、军委机关和直属部队共九万多人离开瑞金,踏上了漫漫长征路。

红军离开中央苏区时,留下了约两万名伤病员和一些军事、政治方面的领导人。伤病员大多数分散在山区的医院里,医院转移时,伤病员在当地党组织和群众的掩护下隐蔽起来,康复后又继续参加革命斗争。五四运动的领导人之一瞿秋白当时身患肺病,健康极差,他同司法委员何叔衡等人原来是准备转移到上海去的,后来不幸被捕,被反动派杀害。陈毅当时的坐骨断了,体内还有许多碎骨,伤势很重,痛得整天躺在床上,红军医院又没有条件开刀,难以随军长征。周恩来知道后,命令卫生部长贺庆找开已经装箱的医疗器材给陈毅做手术。手术后的第二天,周恩来去看望陈毅时,依依不舍地说:“陈毅同志,我们很快就要走了,中央决定你留下来坚持斗争。你有革命斗争的丰富经验,既有政治斗争经验,又有军事斗争经验,更可贵的是你有井冈山斗争的经验,有中央根据地几次反”围剿的斗争经验,相信你一定能依靠群众,依靠党的领导,坚持到胜利。陈毅留下来后担任中共中央苏区分局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领导红军和游击队坚持了极其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

红军开始长征以后,国民党用20个师的兵力占领了苏区的重要城镇。反动军队无法剿灭红军这支革命武装,却杀害了成千上万赤手空拳的穷苦百姓。

朱德总司令行进在漫漫长征路上,时时回想起留下来坚持斗争的陈毅等亲密无间的战友,想念无私地参加和支援他们进行反“围剿”斗争的苏区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