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别让身边朋友害了你
10943900000004

第4章 真心交朋友,小心那些形式主义(1)

都说感情深一口闷,这样的感情未必能走远

酒桌文化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文化现象,酒桌文化早就超出了吃饭的范畴,而是更多地涉及交际活动,比如商业谈判、朋友聚会以及一些娱乐活动,而在酒桌上自然免不了要相互接触,这种交际活动的确有助于增强彼此的联系,也有很多人是通过酒桌上来相互认识、相互了解的。

可是,现如今,很多人会片面地认为酒桌上适合交朋友,而且也非常乐意在酒桌上结交朋友。我们常常说“感情深一口闷”,似乎在酒桌上那些和我们推杯换盏不醉不归的人,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朋友,可事实上这样的朋友真的可靠吗,那些像《水浒传》里一样,陪你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人真的适合当朋友吗?

虽然酒桌上的交往的确是促进交流、增强感情的一种方式,但是酒桌朋友未必就是真心朋友,除非你天真地相信喝酒真的可以喝出真感情,你天真地以为对方真的会和你在酒桌上吐露真情。

简单来说,酒桌朋友具有很多特点:一是暂时性,也就是说这样的朋友是暂时性的,也许只是酒桌上一时冲动而形成的,可能时间一长,感情就会慢慢变淡;二是地域局限性,酒桌朋友顾名思义就是酒桌上的朋友,一旦离开了酒桌,对方很可能就装作不认识你了;三是娱乐性,也就是说酒桌上的朋友往往是为了烘托某种气氛或者在某种气氛下形成的,比如很多人在酒桌上说了几句好听的话,说了几句恭维的话,对方很可能会将其当成贴心人,可是这样的友谊往往缺乏足够的感情基础,而且只不过是掺杂了娱乐性,因此并不能太过当真。

“如果认真,那么你就输了”,这句话用在酒桌朋友或者酒肉朋友身上再适合不过了,实际上酒桌朋友往往有很多不良习惯,最明显的一点就是说话不算数,有个作家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不能兑现的,一种是烧给死人的冥币,一种是酒肉朋友的许诺。”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历,当我们在酒桌或者聚会上认识新朋友时,对方为了拉近关系,常常会豪爽地拍拍胸脯说“有事说一声就行”“有事来找我”“这是包在我身上了”之类的客套话,可是当你真的前去求助时,对方反而推三阻四,不愿意帮忙。

马克·吐温曾经参加一个酒会,有几个州议员得知他的大名,于是前来敬酒,几个人很快聊到了一块。马克·吐温于是提出了一个请求,就是希望议会可以授意相关部门给一些地方学校的图书馆增加一些图书。当时这些议员都满口答应下来,马克·吐温听了很高兴,可是到了半年之后,他当初的这个提议也没有被落实好。

到了年底,马克·吐温因为发布了新书,就连州长也亲自前来祝贺,这时候他再一次遇到了这几个议员,一见面议员就表现得很亲密,看上去和马克·吐温就像是多年的好朋友一样。可是马克·吐温故意装作很惊讶的样子,告诉州长说:“真是抱歉,我好像并不认识这几个人。”那几个人听了,感觉自讨没趣,于是灰溜溜地离开了。

赵本山曾经在小品上说过一句话:“酒桌上的话不算数。”以此来推理,酒桌上的朋友也应该是不算数的,我们一定要注意留个心眼,不能轻信于人。如果说说话不算数只是其中的一个弊端,那么有些酒桌朋友可能真的会让你受到伤害。

有些年轻人常常好面子,喜欢抢着付饭钱,结果这刚好被某些酒桌朋友、酒肉朋友所利用,于是有些人经常以结交朋友为由,在酒桌上尽量奉承你、亲近你,给你灌迷魂汤,听上去好像巴不得和你成为好朋友一样,可是一到付钱的时候,不是借机开溜,就是保持沉默,装聋作哑。这样的酒肉朋友对你好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从你身上免费吃上几顿,这些饭钱就是你结交朋友的成本费,而且吃完后,又有几个人会真心对你好呢?

俄国诗人普希金很早就成名了,那时候很多人都愿意和他交朋友,可是普希金渐渐发现这些人虽然表面上说得很好听,可是每次自己一有什么事都会躲得远远的,更重要的是,这些人基本上吃饭的时候都不带钱,显而易见,他们就是冲着自己的钱包来的。正因为如此,普希金决定和他们彻底绝交,彼此也不再往来。

蹭饭吃的人往往比较精明,好在这种人顶多只是让你出点血汗钱,而有一种朋友则更加可恶,很可能会在暗地里给你下套。毫不客气地说,很多酒桌朋友都是一群狐朋狗友,这些人品行不端,而且手脚也不那么干净。他们之所以愿意和你在酒桌上称兄道弟,目的往往在于同化你,或者要将你拉下水。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在过去十年中,大约有67%的吸毒者认为自己是在饭局或者聚会上认识的“毒友”,而正是因为这些人的教唆和鼓动,自己才会染上毒品的。

这样的朋友在生活中有很多,他们常常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你,或者直接给你设陷阱,让你往里面钻,这样他们才能从你身上捞到更多的好处,所以你一定要保持谨慎的态度和必要的防备之心,不能被那些酒桌的不法分子利用和陷害。

有人很早就说过一句话:“酒桌朋友,只是一张空头支票,看着非常美好,实际上只能让你空欢喜一场。”其实酒桌朋友更像是一张假钞,仅仅是看上去很像而已,但是假的就是假的,永远不可能带来任何价值,弄不好还会将你拖下水,毕竟使用假钞本身也会给自己带来麻烦。我们如果真的想要交朋友,首先一定要交心,而不能被一些外在的形式主义所蒙蔽,不能被那些表面文章所迷惑,你一定要记住:像俞伯牙和钟子期那样的好关系,可不是几杯酒就能够喝出来的。

朋友也需要礼尚往来,一味索取的人不适合做朋友

2009年,全球首富比尔·盖茨在印度新德里的一次会议上突然对全世界宣布,自己不再使用Facebook,很多人一开始以为盖茨和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之间是不是产生了什么矛盾。但是盖茨很快澄清了这个谣言,其实他之所以不再使用Facebook,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他想要和那些网友绝交。因为比尔·盖茨在网站上结交了很多朋友,可是其中的多数人都在向他索取,都在想办法从这个首富身上占一点小便宜,这让盖茨突然觉得人情冷漠,他非常感慨地说为什么没有人愿意主动给予他一些好处呢?很显然,盖茨根本分不清哪一些人适合真正用来交朋友,或者说多数人都是不合格的,都是为了某种目的而来。比如有些人一天之内发出好几个请求,或者干脆发出一些求救信,这让盖茨不胜其扰,他觉得自己不仅浪费了时间,而且自己的生活也因此而受到了影响,所以干脆关闭Facebook,并宣布和那些网友正式绝交。

有关友情,中国最看重的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境界和状态,但对于多数人而言,尚且缺乏那种境界和掌控力,所以多数时候我们仍旧需要遵从世俗的规律和原则。对于我们来说,和朋友时常往来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一旦很少交流,感情很容易变淡,这样就可能会变成没有感情,因此需要平时多走动一下,通过各种各样的沟通交流方式来促进友情的升华。送礼则是一个非常传统的方法,也是一个比较常见的增进友谊的方法,比如说很多人会在过年过节的时候给朋友送去礼物,特别是有求于人时,也必定会捎上一些东西。

礼尚往来几乎成为了一种交际的定式,而且的确可以起到增进感情的作用。当然在礼尚往来的时候,也有一些不那么愉快的事情发生,比如有很多人则是打着朋友的幌子专门收取别人的礼物,这样的人结交和认识朋友,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捞一点好处,所以他们总是盼望着有人给自己送礼,而自己对待朋友则是一毛不拔,什么也不肯付出。这样的人,只会寄生在你身上,将你慢慢榨干。

古人很早就有“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说法,认为一个人如果受人恩惠,那么必须要做出相应的回应,其实朋友之间更应该如此。有人认为朋友之间可以免俗,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可以不计较,也没有必要太过计较得失,但是最基本的礼数还是应该要具备的。当朋友给你送礼的时候,你也应该有一些表示和馈赠。如果有人成天想着索取而不肯付出,那么你就要小心了,对方很可能会无情地剥削你。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的朋友总是让你请客吃饭,自己从来都不会掏钱的话,那么你就要小心了,因为对方很有可能只是在挥霍你的钱财而已,对他而言,你只是一个送饭吃的人,只是一个喜欢送礼的人,而不是什么真心的朋友。像这样的朋友也许永远不会记住你的生日,永远不会给你准备一个礼物,永远不会给你一些温馨的祝福,对他们而言,付出是没有必要的,或者说他们压根就没有想过要为你付出什么,相反地觉得从你这儿拿走一些东西是天经地义的,一次两次之后,你可能再也喂不饱他们的欲望和野心。

法国社会行为学家巴杜尔有一个关于人际关系的弹性理论,他认为人与人交往的时候,彼此之间的正常交往通常都会有一定的弹性,这就像是一根弹簧一样,只要还在弹性的范围之内,那么多一点、少一点都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因为彼此之间会进行自我调整。可是一旦彼此之间的关系超出了这个弹性的范围,那么这段关系很有可能会崩裂,因为彼此都无法去承受超出的那一部分负重。

在这个弹性理论中,最常见的一种现象就是索取和付出的关系,巴杜尔认为生活中总是会存在一些感情投机的人,他们只想用最小的回报收获最大的利益,甚至于想着用空钩子钓上大鱼。他们往往能够成功一次、两次,可是一旦次数多了,就超出了这段感情应有的限度和承受能力,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没有人再愿意和这样的人交往了。

巴杜尔举了个例子,他说如果有个朋友总是想着你给他一些东西,而且也从来没有想过回赠给你一些礼物,那么按道理来说,他接受别人送礼的机会只会越来越少,因为别人并不会每次都愿意那么大方,换句话说,这种大方实际上是有限度的。

不过巴杜尔也认为由于碍于情面,很多人并不好意思直接说出口,因为几顿饭,因为几件礼物,因为对方没有及时给自己返还一点好处,就刻意疏远别人,这听上去似乎有些小气。正因为这样,很多人为了面子而继续容忍对方在自己身上占小便宜,而这样一来,更是让那些善于把握心机的人趁虚而入,不断进行索取。

人的欲望一旦被激发,往往很难被压抑住。当你的朋友认为向人索取是合情合理的,尤其是当他意识到你默许了这种行为后,只会变本加厉,索取的东西会越来越多,而你能够忍受一次两次的“剥削”,却没有办法一直忍受下去,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对方是一个难缠的家伙,他甚至会像一个寄生虫一样,牢牢寄生在你身上,直到你再也负担不起这种无止境的索取。

面对这样人,你不能给予对方太多的机会,可以说一旦发现,那么就应该立即保持警惕,应该想办法疏远对方,至少下一次当对方再次要求你付出的时候,你要么找一个借口搪塞过去,要么就直接拒绝。当然,你最好还是应该坚决地远离他们,像这种自私自利的家伙,也许并没有替自己的朋友考虑过,也没有真正在乎过朋友们的感受。

“朋友”并不是一个空洞的名词,礼尚往来的人也并非就能够称得上真正的朋友,但礼尚往来至少代表了一种态度,一种尊重朋友、关爱朋友的态度。多数时候这种物质上的交流很轻,有时候只是一些小礼品,一点水果,一些日常用品,但是礼轻情意重。可以说这样的交流方式只是一种辅助手段,目的是为了促进和巩固彼此双方的感情。可是如果有些人连这样的态度也没有,连这份心也没有,那么就没有继续交往的必要了。

讲义气也要注意分寸,过分讲义气很伤人

“义”是中国历史上一种重要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在很多时候,“义”甚至要比爱情、亲情更加重要,一个人背叛了自己的爱人、亲人,他往往不会背负什么道德压力,因为感情的事外人不好评判。可是一旦背叛了朋友,一旦违背了“道义”,那么很有可能就会遭到整个社会的挞伐,会承受巨大的舆论压力。

但很多时候义气的存在实际上更多地具有一种“匪气”,所谓的义气往往是一种感性的情感趋同行为,几个人聚在一起做某一件事,这就是义气的表现,但这些朋友却从来不去理会这件事情是否正确。也就是说,讲义气往往是合情的,但是未必合理合法,毕竟这种感情在很多时候都是草率冲动的,缺乏理性的认知,缺乏必要的社会规范,纯粹就是群体内部的一种约定俗成的东西。简单来说就是流氓气,因此讲义气的人容易会被朋友抹黑。

在某些时刻,义气能够促进感情的交流,但讲义气和现代社会并不相容,因为多数的义气通常都具有一种狭义的道德观,这与整个社会的格调是有出入的。比方说讲义气的人通常都是贼寇,要么就是一些不守礼法的江湖人士,像《水浒传》中的108位兄弟,实际上就是依靠义气来凝聚成一个集体的,这种组织和群体的存在方式实际上并不合法,而且缺乏一种强大的约束,这也是为什么里面的成员最后反而很容易就被义气所伤,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在现实生活中,义气兄弟仍然非常普遍,很多不谙世事的青少年,容易受到朋友的蛊惑和影视剧的影响,幼稚地认为那些为自己出头,为自己两肋插刀的人就是朋友,认为那些敢于帮助自己解决疑难杂症却连眼睛也不眨一下的人是最适合当朋友的人。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尽管那些讲义气的人常常毫不犹豫就站出来为你解决困难,但是对方往往也是有目的性的,他们对你伸出的双手上已经沾满了毒,他们的内心无时无刻不在算计你、利用你。而你还在为之感动,还在认为这样的人非常有心,结果到了最后,你就会发现自己最终会被义气绑架,最终成为别人可悲的棋子。义气往往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和虚伪性,往往会让你承受巨大的风险。

首先,在义气的支配下,你很有可能误入歧途,比如在现实生活中,就不乏有人替朋友出头,替兄弟报仇之类的事情,你为了证明自己是讲义气的人,常常也会头脑一热就做出一些糊涂事。这种情况一般在青少年中比较常见,可以说义气往往是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重要原因,毕竟青少年心智发育不成熟,他们认为如果朋友们都讲义气,而自己却罔顾道义,那么就会被大家所排斥,这种自尊心就会受到义气的驱使,心甘情愿地为那些朋友“两肋插刀”,心甘情愿地做一些违心、违背道德和法律的事。最后发现被刀子插的人永远是自己,会发现插刀子是自己最信任的义气朋友。